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姚雪垠

姚雪垠

姚雪垠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8篇、相关期刊262种,包括中州学刊、郭沫若学刊、名人传记:上半月等; 姚雪垠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永平、王维玲、姚海天等。

姚雪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8 占比:100.00%

总计:418篇

姚雪垠—发文趋势图

姚雪垠

-研究学者

  • 吴永平
  • 王维玲
  • 姚海天
  • 赵焕亭
  • 刘增杰
  • 姚雪垠
  • 汝捷
  • 侯美玲
  • 吴秀明
  • 周勃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慕津锋
    • 摘要: 2021年8月底,我收到严先生托新星出版社寄来的十卷本《严家炎全集》。这套全集汇聚了先生有代表性的文学史研究文章与著作,可以说是他一生学术思想精华的汇总。该全集所选文章不仅与他的教学相关,也与他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话题有关,比如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由长篇小说《创业史》引发的如何写好“中间人物”的论辩、发掘和梳理现代文学史上各流派的贡献,还有对鲁迅复调小说的发现和评论、对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评价、对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的肯定和研究,以及对文学史分期的思考和讨论,等等。
    • 姜寿田
    • 摘要: 李白凤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作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蜚声诗坛,赢得极高声誉。在文坛上,他交游广泛,与前辈及同侪文人作家如柳亚子、茅盾、叶圣陶、欧阳予倩、田汉、施蛰存、姚雪垠、端木蕻良、戴望舒、臧克家、尹瘦石、黄永玉、于黑丁、吴伯箫等皆有交谊往还,并受到一致推崇,而以高产卓荦的诗歌创作,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
    • 吴永平
    • 摘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中,“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可能是最受人们注意的大事件之一。该案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牵涉最广的一桩冤案,时间长达25年之久,受审人员数以千计,被正式定为“反革命集团”成员的就达78人之多。如今,该案相关资料开始陆续解密,被湮没的历史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研究者重新回顾、审视、阐释这一历史事件,当有着更为理性的思维和更为宽阔的视域。吴永平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胡风专题研究,先后有《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舒芜胡风关系史证》《胡风家书疏证》等著作问世。2021年9月,他更将自己与胡风事件的重要当事人之一的舒芜两人于2005至2009年间的电子邮件整理成书,题名为《我和舒芜先生的网聊记录》并付梓出版,试图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回顾和还原历史时空的“真相”。真正的学术研究是没有禁区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以史导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多面性。本期笔谈围绕该著以及相关话题展开学术探讨。
    • 汪静茹
    • 摘要: 严家炎本人非常看重自己的《李自成》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严家炎就已对《李自成》产生兴趣,故而“文革”结束后,他能够迅速地展开《李自成》研究,不仅以专题课的形式将《李自成》引入北大课堂,而且以文学史家的眼光较为全面地评价了《李自成》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它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叙述框架。在“重写文学史”过程中,严家炎不仅“重写”了姚雪垠的前史,而且“续写”了姚雪垠的当代史,将逐渐退出大众视野的《李自成》再次引入文学史。
    • 吕彦霖
    • 摘要: 1930年代的人生经验对于姚雪垠的创作及生命历程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却至今较少为学术界所关注。从开封到北平,造就了“文学青年”姚雪垠的诞生。而从北平再回到开封,“《风雨》事件”则塑造了姚雪垠其后始终如一的“革命文化人”姿态。本文试图以姚雪垠在该时段内在上述地理空间的往返为线索,具体呈现姚雪垠在其间的文学实践与心态转移历程,发掘其创作与时代思潮的互动关系,呈现其心态特征在同时代左翼作家中的典型性与独异性。
    • 马杰
    • 摘要: “《忆向阳》风波”是新时期伊始发生在老作家臧克家和姚雪垠之间的笔墨官司。两位文坛老友因谈论“干校诗”发生争执,后因姚雪垠的公开信而闹得文坛尽人皆知。对于这桩文坛公案的考察,不仅要回到这封公开信的前史,考察臧、姚二人的交往史以及干校经历,勾勒争论背后的历史线索,还要通过对该事件相关史料的索寻、辨析与筛选,尤其是对臧克家“告状信”与姚雪垠“未寄信”的梳理、勾连与释读,把握这场风波背后的“人与事”及“时与势”。
    • 廖伟杰
    • 摘要: 本文考证路翎是否用过“未明”这一笔名。既有的数种路翎作品目录认为路翎在1939、1947、1948年分别在《时事新报·青光》《泥土》《蚂蚁小集》署名“未明”发表文章。笔者考证,路翎应仅在1948年3月,化名“未明”,在南京欧阳庄主编的地下文艺小刊《蚂蚁小集》发表《敌与友》,回应姚雪垠在《论胡风的宗派主义——〈牛全德与红萝卜〉序》中提出的敌友问题。而1939年在《青光》发表文章的“未明”实际上应是胡秋原,他同时在重庆政论性杂志《祖国》以“未明”为笔名发表大量时事政治评论,力主抗日和中国文化复兴论;1947年在北平文艺刊物《泥土》第1辑发表《〈王贵与李香香〉(新书评介)》的“未明”则是当时泥土社研究中国新诗史的成员祝宽。
    • 阎浩岗
    • 摘要: 姚雪垠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是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奠基者。他出生于河南邓州,曾就学于河南大学预科。他的小说处女作就发表于开封的《河南民报》。从1929年至1999年,其创作生涯历七十载。一生著书丰富,而以小说见长。创作历程长达42年、篇幅超过330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其主要代表作,小说前两卷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家喻户晓。自那时迄今40年来,对《李自成》和姚雪垠的研究经历了冷热起伏的过程;学界看法虽有不同,但姚雪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应忽视、无可取代的。
    • 魏瑞; 李继凯
    • 摘要: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以鲜明的唯物史观生动地叙述了明末清初农民军起义战争的过程,是一部体量巨大、内容丰富的史诗性作品。其中对于灾荒的描述也颇为引人注目,革命视野使小说中的灾荒书写具有了新的面相,作家以一种寓言式的方式来书写农民军何以成功与失败。梳理李自成及其率领下的农民军与灾荒的复杂关联,我们会发现农民军之胜利固然得益于对灾荒的适当处理,而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归之于对灾荒的漠视。显然,《李自成》的灾荒/灾害书写,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 许建辉
    • 摘要: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在成立大会的会场上,"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两条大字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广大的进步作家将之视为"文协"引领知识分子投入抗战的号召而群起响应。其中,姚雪垠是这一号召最积极、最忠勇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之一。从1939年4月至1940年2月,他三次挟笔远征,奔赴抗战的前沿阵地,以强大的现实主义笔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