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专利文献327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齐鲁学刊、青春岁月、文学教育等; 复调小说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凤亮、范煜辉、伍茂源等。

复调小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36.01%

专利文献>

论文:327 占比:63.99%

总计:511篇

复调小说—发文趋势图

复调小说

-研究学者

  • 李凤亮
  • 范煜辉
  • 伍茂源
  • 刘影
  • 刘晖
  • 刘艾臣
  • 李新亮
  • 杨丽娜
  • 杨永明
  • 段丽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慕津锋
    • 摘要: 2021年8月底,我收到严先生托新星出版社寄来的十卷本《严家炎全集》。这套全集汇聚了先生有代表性的文学史研究文章与著作,可以说是他一生学术思想精华的汇总。该全集所选文章不仅与他的教学相关,也与他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话题有关,比如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由长篇小说《创业史》引发的如何写好“中间人物”的论辩、发掘和梳理现代文学史上各流派的贡献,还有对鲁迅复调小说的发现和评论、对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评价、对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的肯定和研究,以及对文学史分期的思考和讨论,等等。
    • 夏慧杰
    • 摘要: 《海浪》作为英国著名意识流大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力巅峰时期的佳作,因其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优美的诗话特征备受关注。复调小说是巴赫金提出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强调在文学作品中要形成多种独立意识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反对某单一意识占统治地位的独白重音。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伍尔夫的《海浪》,认为这部作品无论是主人公的意识言语、情节结构还是思想内涵都表现出深刻的复调本质,同时,复调特征也赋予这部作品浓厚的创新性、先锋性与现代性。
    • 方绍骞
    • 摘要: 梁鸿在长篇小说《四象》中引入了构成对话的诸多声音,赋格文本的内在调性,从而构建起三个层面的对话性艺术特征:独白中的对话、主体间的对话与文本间的对话。在此之中,梁鸿着意于诸意识的平等与可能性的展示,她拒绝定论,构建了一个“未完成”的可能性世界。
    • 李洁
    • 摘要: 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以对话哲学为核心的复调小说理论。本文通过对弗兰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中的对话进行分析,认为其中K与其他人物及事物的“对话”既鲜明地展现出了巴赫金提出的众声喧哗的复调特征,又体现出了卡夫卡特有的非对话性,这是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进一步延伸,是复调在卡夫卡小说中的特殊体现。
    • 刘文娟
    • 摘要: 《夏日》作为J.M.库切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是一部多声部"复调小说".《夏日》源于生活,但所讲述的故事又与现实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张力,其在对话的过程中展示了创作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形成了结构上的"大型对话".作品中隐秘的中产阶级、白鸟喷泉农庄里的"幸存者"以及来到南非的巴西移民等主人公,在非封闭式的对话中形成了"微型对话",构成了多声部曲调的合奏.结构上的"大型对话"以及内容上的"微型对话"成为该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也是库切借助叙事来表达创作理论的"元小说"代表.
    • 许亚云
    • 摘要: 从整体上看,张悦然的新作《茧》可以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解读.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为结构,叙事在人物的"声音"中推进,符合巴赫金提出的"大型对话"概念.然而《茧》同时又是一部"非典型"的"复调小说",主要表现在男女主人公的"声音"并不对等,女性"声音"在小说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正是作者的目的:在刻意强调的女性"声音"背后,是张悦然对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这种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努力,也显示出曾经作为"青春写作"代言人的张悦然向"主流写作"转型的努力.
    • 列夫
    • 摘要: 诠释学者在诠释文学作品的意义时,总是会涉及如何看待作者意图这一问题。诠释学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巴赫金的看法与之有相近之处,同时又有巴赫金的独到之处。巴赫金始终认为,作品中总是存在或明或暗、可以揭示的作者意图,巴赫金主要是从小说话语中的多声性和对话性视角来深入诠释作品中的作者意图,这一点在复调小说理论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视为复调小说,认为这类小说不同于独白小说的一个根本之处就在于作家在实现自己的作者意图时,采用了一种与人物对话的表现方式,从而使复调小说的作者意图充满了对话性表现力。
    • 马萍
    • 摘要: 在《铁木前传》中,包含着明显的复调结构特征。孙犁所建立的对立包括恋爱自由和传统婚姻的对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分离,时代变幻与友情变质的分裂,以及作者创作时对服务政治的要求与探求心灵世界的创作理念的矛盾。复调结构是照映出人物和作者内心挣扎的一面镜子。
    • 白春仁
    • 摘要: 米哈伊尔·巴赫金(1895—1975)是苏联著名哲学家、文化学家、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美学、诗学、语言学、文化史以及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均有重大建树。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通过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浓缩而深刻地阐释了复调小说理论,发现和论证了一种超出小说体裁范围以外的特殊的复调艺术思维,反映了俄罗斯文论以至整个人文研究的长足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