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儿童
大龄儿童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儿科学、眼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6286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等;大龄儿童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伟民、彭智谋、林恩韦等。
大龄儿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286篇
占比:99.65%
总计:56482篇
大龄儿童
-研究学者
- 刘伟民
- 彭智谋
- 林恩韦
- 林泉
- 王军
- 肖信
- 丁超
- 万春虎
- 于桂斌
- 任婷婷
- 何碧华
- 余素英
- 刘峰
- 刘旻
- 吴凡
- 吴刚强
- 周芳丽
- 孟晓林
- 庄全魁
- 张华
- 张恒青
- 张烨
- 彭瑞健
- 方浩明
- 曾才铭
- 朱优凤
- 朱坤
- 朱皓亮
- 李世和
- 李娜
- 李文强
- 李梅
- 杨凤云
- 王利民
- 王小波
- 王建新
- 王英
- 肖锐
- 艾继超
- 艾育德
- 蔡俊明
- 袁凡
- 许权
- 谢祥勇
- 谭琳
- 赖伟文
- 郭振业
- 陈勇
- 雷伟
- 雷先明
-
-
李桥
-
-
摘要: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同视机闪烁训练对恒定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21-03于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136眼手术成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围手术期同视机闪烁训练,将其分为A组(同视机闪烁训练)35例70眼,B组(无同视机闪烁训练)33例66眼。A组患者年龄为13~62(平均29.34±12.72)岁,男19例38眼,女16例32眼;B组患者年龄为17~56(平均30.12±8.75)岁,男13例26眼,女20例40眼。术后1mo对患者进行同视机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以及立体视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远近斜视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1mo的同视机检查显示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以及立体视三级功能恢复率,A组分别为54%、54%、43%,B组分别为27%、27%、15%,两组比较均有差异(χ^(2)=5.117、5.117、6.280,均P12岁)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同视机闪烁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双眼视功能,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
-
-
王小双;
李婷玉;
吴敏;
杨春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对14~16岁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130例,对比分析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助听听阈,植入后6个月、12个月重建听阈、听觉功能及语言功能。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12个月对应频率(在500、1000、2000和4000 Hz不同频率的啭音信号中)的重建听阈值比植入前助听听阈值显著降低,植入后12个月重建听阈值6个月>植入前(P6个月>植入前(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明显改善大龄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
-
-
谭玉忠;
田林;
崔留超;
程小军;
艾克拜尔·亚森;
李发祥;
郑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Mini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采用Mini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大龄儿童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7例,均为中环指先天性并指,其中单纯性完全并指5例,普通复杂并指2例。采用Mini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张对皮肤扩容,4周后二期并指分指,按总主动活动度标准评定手功能。术后通过门诊复查、网上发送图片、电话询问3种方式随访3~12个月,中位6.8个月。结果7例并指畸形均分指成功,未植皮,外观、功能满意,效果好。分指手指瘢痕不明显,无瘢痕增生。结论应用Mini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并指畸形效果满意,不需要植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许权;
吴凡;
张恒青;
杨凤云;
李梅
-
-
摘要:
目的: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探索其治疗过程及其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7年3月的12例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大龄儿童,年龄在6岁至14岁之间,共18足,均被确诊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Diméglio分型为Ⅲ型。其中1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并已行栓系松解手术;9例合并脑性瘫痪;2例病因不明确。术前ICFSG评分结果均为差。给予Ilizarov外固定架逐步矫正足踝部畸形。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1~2年随访,外固定架固定调节时间为3~6月。拆除外固定架后1年,ICFSG评分结果为优10足,良5足,中2足,差1足。优良率达83.33%。ICFSG评分结果为差的脑瘫后遗症患者高足弓症状明显,拆除外固定架后给予软组织松解术及截骨术,术后ICFSG评分结果为优。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复发。外固定架调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踝关节前脱位、针眼感染、患肢远端肿痛、连接杆脱落松动及膝关节活动受限等,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这些并发症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赵杰;
邰传粉;
王振跃;
贾丹;
祝清凯;
杨展
-
-
摘要: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TEN)内固定术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43例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以及临床预后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双下肢不等长、成角畸形.按照Flynn等提出的下肢骨折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36个月,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神经损伤、深部组织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内固定术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
-
-
许权;
吴凡;
张恒青;
杨凤云;
李梅
-
-
摘要:
目的: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探索其治疗过程及其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7年3月的12例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大龄儿童,年龄在6岁至14岁之间,共18足,均被确诊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Diméglio分型为Ⅲ型.其中1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并已行栓系松解手术;9例合并脑性瘫痪;2例病因不明确.术前ICFSG评分结果均为差.给予Ilizarov外固定架逐步矫正足踝部畸形.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1~2年随访,外固定架固定调节时间为3~6月.拆除外固定架后1年,ICFSG评分结果为优10足,良5足,中2足,差1足.优良率达83.33%.ICFSG评分结果为差的脑瘫后遗症患者高足弓症状明显,拆除外固定架后给予软组织松解术及截骨术,术后ICFSG评分结果为优.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复发.外固定架调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踝关节前脱位、针眼感染、患肢远端肿痛、连接杆脱落松动及膝关节活动受限等,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这些并发症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任婷婷
-
-
摘要: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大龄儿童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口腔医院)进行根管治疗的大龄儿童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同时比较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各维度不良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不良情绪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儿各维度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为86.67%,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3.33%;研究组患儿治疗的各维度应对方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进行根管治疗的大龄儿童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同时在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应对方式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
王卫宏
-
-
摘要:
目的:分析出现桡骨远端骨折的大龄患儿接受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方案干预的实际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选取大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儿4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需接受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方案进行处理.结果:本组40例患儿均随访5-13(9.5±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1.3)w,经X线片复查愈合完全,患儿接受腕关节功能评估治疗优良率100.0%,其中优35例、良5例;无不愈合、畸形愈合、感染、伤肢外观畸形、瘢痕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大龄桡骨远端骨折患儿,让其接受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方案干预的情况较好,即复位良好,损伤小,固定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
-
任婷婷
-
-
摘要: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大龄儿童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口腔医院)进行根管治疗的大龄儿童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几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同时比较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各维度不良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不良情绪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儿各维度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为86.67%,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3.33%;研究组患儿治疗的各维度应对方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进行根管治疗的大龄儿童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同时在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应对方式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
徐慧艳;
袁永雄
-
-
摘要:
婴幼儿天生具有社交属性,与成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且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婴幼儿早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发现,与0~3岁婴幼儿交流时的方式、方法极其重要,特别是在婴幼儿学习语言的“沉默期”,因为婴幼儿在未开口说话时,就已开始最初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交流必须是针对婴幼儿或者婴幼儿定向的,与成人以及更大龄儿童之间的交流不同。
-
-
沈桂琴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经验,提高大龄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的成功率.方法:2010年11月~2012年10月,对15例18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并针对大龄患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后护理措施,给予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及加强石膏护理,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积极防止并发症,以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促进患儿康复,结果:所有患儿恢复良好,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大龄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
-
-
张中礼;
杨建平;
付喆;
陈兆强
- 《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提出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影像软件的"头臼匹配"指标.总结"头臼匹配"在大龄儿童髋臼发育不良手术计划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12年间因发育性髋脱位接受手术治疗的大龄髋臼发育不良病例,共40例43髋,男11例,女29例.左侧24髋,右侧19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岁4个月(8岁2个月~15岁2个月).平均随访2年4个月(1年~15年).采用TraumaCAD软件,根据术前骨盆外展内旋位片头臼是否"同心"定义为头臼是否"匹配".根据术前是否匹配分为"匹配组"与"不匹配组".采用TraumaCAD软件测量末次随访时CE角及Reimer指数,并以之判断髋臼发育不良及半脱位情况,将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定为"优良"与"差".8例8髋既往曾接受保守或手术治疗.采用Fisher检验比较分布差异.结果:1)43髋中23髋为"头臼匹配",20髋为"头臼不匹配";2)"头臼不匹配"髋关节中,8/20影像学结果为"差","头臼匹配"髋关节中,2/23影像学结果为差,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0.017);3)"头臼不匹配"髋关节中,接受姑息性截骨术的患儿3髋中2髋、接受重建性截骨术的患儿17髋中6髋影像学结果为"差"(P=0.29);4)8髋曾接受治疗术前评估均为"匹配",术后影像学结果均为"优良".40例43髋中,"匹配组"23髋中有治疗史为8髋,无治疗史为15髋,"不匹配组"20髋均无既往治疗史,两组治疗史分布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3).结论: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影像软件的"头臼匹配"指标在大龄髋臼发育不良中术前计划中有重要意义.
-
-
孙辽军;
陈华;
郭晓山
-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比较倒置LISS及弹性钉固定大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LISS倒置固定15例年龄9~15岁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并将其与同期进行、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采用弹性钉固定治疗的26例患儿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LISS组平均随访时间30.5月,弹性钉组平均随访36.2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LISS组切口疼痛发生率更高,而弹性钉组对线不良发生率更高;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LISS组平均58.20分,弹性钉组平均58.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倒置LISS与弹性钉的总体临床疗效相当,应根据根据患儿体重、合并伤、骨折类型、软组织状况及家庭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固定方式.
-
-
-
-
-
朱振华
-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 DDH)包括: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 of the hip,发育性髋关节半脱位Developmentalsublocation of the hip,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of the acetabulum。导致大龄儿童DDH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以前未发现并未治疗的髋关节脱位。②未治疗的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④治疗失败病例。后2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节面的负重关系改变,力学环境改变,头臼不适应。表现为疼痛,跛行,进而出现关节的退行性变。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这种改变越发不可逆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