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气传输

大气传输

大气传输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197469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光电工程、光电技术应用、红外技术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复杂电磁环境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物院复杂电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等;大气传输的相关文献由694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志伟、李瀚宇、王玉文等。

大气传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97469 占比:99.87%

总计:197722篇

大气传输—发文趋势图

大气传输

-研究学者

  • 董志伟
  • 李瀚宇
  • 王玉文
  • 周逊
  • 罗振飞
  • 张逸新
  • 强希文
  • 房艳燕
  • 范承玉
  • 赵尚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晓帆; 曾勇虎; 刘小明
    • 摘要: 毫米波在颗粒环境中传输特性是毫米波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性问题。为探索毫米波传输在可控颗粒环境下的测量,基于准光学理论设计了双反射面高斯波束传输系统。该系统包含一对多张角喇叭和两个椭球聚焦反射面。多张角喇叭用于产生高斯度大于96%的高斯波束;聚焦反射面将发射波束重新聚焦,使得输出波束参数与发射波束参数相同。此外,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加扩频模块的实验方案,对准光传输系统在75~110 GHz频率范围进行了测试,得到该频率范围内整个系统的损耗。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本身的损耗仅有2~4 dB,表现出良好的传输特性。基于本系统的初步喷水实验为可控颗粒环境下传输测量奠定了基础。
    • 荆卫国; 王红培; 栾光琦; 王晨辉
    • 摘要: 针对现有的微光视距模型中变量参数多,难以适用实际复杂夜天环境中目标侦察能力预测的问题,本文根据Ross方程,大气光学传输和远距离侦察图像对比度模型,提出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对特定目标侦察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在特定夜天光环境下完成了标准靶对比度曲线测量,并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inimum resolvable contrast,MRC)评价模型,对坦克、卡车目标的侦察距离进行了预测,与实际测试值对比,误差在16.2%以内,验证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预测目标侦察距离的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下微光装备侦察能力分析和评价具有指导价值。
    • 李桂芝; 王昊; 韩璐
    • 摘要: 针对红外辐射特性测量中,大气传输修正精度对目标辐射特性反演的影响,论文采用基于我国典型大气模式结合实时气象数据的DeepInSight与经典大气模式MODTRAN修正数据进行对比,并采用200mm口径中波红外辐射测量系统进行外场测试。采用DeepInSight模式进行计算的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修正数据要优于MODTRAN的修正结果,在1.5km应用DeepInSight的辐射测量精度约为2.7%,优于应用经典模型MODTRAN的精度误差27%,结果证明DeepInSight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红外辐射测量精度。
    • 高绿化; 李莘莘; 郑艺; 赵少华; 王中挺; 邹铭敏; 王康卉; 赖积保
    • 摘要: 一、引言2020年9月,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全球碳排放总量占比最高的国家,中国对碳中和的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也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最实质性贡献。全球CO_(2)浓度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是人为活动导致的CO_(2)排放(碳源)、生态系统的净碳吸收(碳汇)以及大气传输作用的综合结果。开展全球CO_(2)监测、解析碳源汇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已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对于制定减排目标和落实减排成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现实意义。对我国来说,“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时间紧迫的国家战略目标,同时也是排放与吸收的中和过程,定量化监测、精细化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 杨云涛; 龚艳春; 冷坤; 谭哲; 武文远
    • 摘要: 针对传统实数相位屏法中只能表征湍流扰动而不能综合表征强激光在大气传输时导致的能量衰减、湍流扰动和非线性热晕效应等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复数相位屏表征的强激光大气传输仿真方案.该方案采用复数相位屏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表征衰减和湍流、热晕作用,其中基于能见度特征综合描述大气吸收和散射的衰减作用(复数相位屏的虚部),基于流体力学的密度扰动方程描述湍流和热晕的联合作用(复数相位屏的实部).本方案具有光场全路径跟踪、易参数控制的优点,能够为实现远场强激光传输特性的评估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实际外场测量参数更加一致,具备半实物仿真及参数评估的可行性.
    • 丁宇; 姜锋; 郑荣山; 张洁
    • 摘要: 激光武器已经成为未来大国战略制衡,改变战争样式的重要手段。战术级高能激光武器正快速迈入实战化应用阶段。首先概述了美国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历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从舰载、机载、车载平台和导弹防御局对美国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期望可以为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李若晨; 申保收; 武小波; 杨方社; 郭忠明
    • 摘要: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与主要来源,对2019年7—9月在青藏高原七一冰川、八一冰川、岗什卡雪峰、煤矿冰川、玉珠峰冰川、古仁河口冰川以及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采集的表雪样酸化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了常量元素Al、Fe与痕量元素As、Ba、Co、Cr、Cu、Li、Mn、Mo、Pb、Sr、Tl、Zn、Cd共15种元素的含量,通过Jonckheere-Terpstra非参数检验分析痕量元素空间分布趋势。结果表明:中部煤矿冰川和玉珠峰冰川浓度最高,南部古仁河口冰川和玉龙雪山最低,东北部3条冰川居中;本研究与其他研究区关于冰川As、Cu、Pb、Zn、Cd浓度对比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冰川中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为:中部>北部>南部。富集因子分析表明,Co、Cr、Cu、Tl、Fe、Li、Mn、Mo、Sr元素主要受粉尘输入影响,Pb、Cd、Zn元素受人为源影响较大(例如有色金属冶炼、交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等)。后向轨迹结果表明,东北部3条冰川主要受东北和西北部地区影响;中部冰川元素来源复杂,以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的粉尘输入为主,且受西部临近煤矿和交通运输影响;南部冰川主要受南亚和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影响。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青藏高原雪冰痕量元素数据库,为评估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大气环境的污染和水源区的潜在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樊丹丹; 屈文军; 高山红
    • 摘要: 选取2016年12月17-22日青岛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利用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5再分析数据对此次过程中大气污染物及气象场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观测分析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达5 d以上,其中19-21日为重污染天气(PM 2.5日均质量浓度 ρ>150μg·m-3).根据气象场和PM 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此次污染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7日02时-19日08时为青岛污染物累积阶段,研究区受西南风控制,PM 2.5质量浓度逐渐上升,700 hPa等压面上高空槽的维持及槽前持续的南风、西南风有利于污染物累积,同时近地面相对湿度增加,是此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19日09时-20日20时为青岛污染维持加剧阶段,相对湿度大、风速很小,污染物扩散条件差,PM 2.5质量浓度最高;20日21时-22日08时为青岛污染消散阶段,青岛对流层中下层及地面风速均增大并产生弱降水,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和湿清除,PM 2.5质量浓度逐渐降低.WRF-Chem数值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主要气象要素和青岛PM 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山东省内污染物排放贡献了青岛PM 2.5的49.5%;污染物跨省输送对此次污染事件也有重要贡献,其中来自研究区以南的安徽和江苏的排放对青岛PM 2.5的贡献率可达25.5%.
    • 樊丹丹; 屈文军; 高山红
    • 摘要: 选取2016年12月17—22日青岛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利用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5再分析数据对此次过程中大气污染物及气象场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观测分析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达5 d以上,其中19—21日为重污染天气(PM2.5日均质量浓度ρ>150μg·m^-3)。根据气象场和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此次污染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7日02时—19日08时为青岛污染物累积阶段,研究区受西南风控制,PM2.5质量浓度逐渐上升,700 hPa等压面上高空槽的维持及槽前持续的南风、西南风有利于污染物累积,同时近地面相对湿度增加,是此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19日09时—20日20时为青岛污染维持加剧阶段,相对湿度大、风速很小,污染物扩散条件差,PM2.5质量浓度最高;20日21时—22日08时为青岛污染消散阶段,青岛对流层中下层及地面风速均增大并产生弱降水,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和湿清除,PM2.5质量浓度逐渐降低。WRF-Chem数值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主要气象要素和青岛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山东省内污染物排放贡献了青岛PM2.5的49.5%;污染物跨省输送对此次污染事件也有重要贡献,其中来自研究区以南的安徽和江苏的排放对青岛PM2.5的贡献率可达25.5%。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空气质量问题作为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影响最显著的环境问题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持续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仍不稳固。特别是进入秋冬季以来,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2+26”城市于近期再次出现了污染过程。虽然总体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相比往年都有所降低,但对我们也是一次警醒。不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如遇到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就会卷土重来,不仅会影响“十三五”规划和蓝天保卫战收官目标的完成,也会损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