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3年内共计438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1篇、会议论文320篇、专利文献2991778篇;相关期刊454种,包括航空兵器、现代兵器、红外等; 相关会议18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等;红外探测器的相关文献由5987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晓旭、翟光杰、龚海梅等。

红外探测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91778 占比:99.93%

总计:2993919篇

红外探测器—发文趋势图

红外探测器

-研究学者

  • 康晓旭
  • 翟光杰
  • 龚海梅
  • 陆卫
  • 武佩
  • 潘辉
  • 高国龙
  • 李宁
  • 黄立
  • 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伟; 杜鹏飞; 萧生; 李梦飞
    • 摘要: 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受内部结构各层掺杂浓度的影响,而倍增层掺杂浓度会明显改变器件的性能。为了降低暗电流,提高器件性能,采用三元化合物In_(0.83)Al_(0.17)As作为倍增层材料,借助仿真软件Silvaco详细研究了In_(0.83)Al_(0.17)As/In_(0.83)Ga_(0.17)As红外探测器的倍增层掺杂浓度对器件电场强度、电流特性和光响应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倍增层掺杂浓度的增加,器件倍增层内的电场强度峰值增加,同时,器件的暗电流与光响应度减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倍增层掺杂浓度为2×10^(16) cm^(−3)时,器件获得最优性能,暗电流密度为0.62144 A/cm^(2),在波长为1.5μm时,光响应度和比探测率分别为0.9544 A/W和1.9475×10^(9) cmHz^(1/2)W^(−1)。
    • 张洪瑀; 刘森
    • 摘要: 以1280×1024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为例,利用三维可视化实体模拟软件建立了包含冷指部件、陶瓷框架、探测器芯片的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模型(仅球形冷台结构与常规冷台不同,其余零件均相同)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球形冷台结构通过增加冷台与制冷机接触面的面积可以实现更低的芯片热应力以及更小的芯片热变形,进而提高探测器芯片的可靠性。
    • 谭振; 聂媛; 于艳; 田震; 喻松林
    • 摘要: 红外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红外侦查、预警、制导、遥感等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牵引,红外探测器在保持高空间分辨率、高温度灵敏度的同时,还需兼顾向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传统的单片式信号处理电路在极限性能、功能集成度方面已难以满足未来红外系统的发展需求,基于三维集成技术的红外探测器逐步成为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对微电子器件三维集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列举了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利用三维集成技术研制红外探测器的进展,探讨了三维集成技术在红外探测器研制中面临的挑战。
    • 钱纁
    • 摘要: 红外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实现精确成像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够清晰成像。在红外成像系统中,探测器和光学元件是核心部件,其中光学元件主要包括红外窗口和内部透镜组。对于飞行器、地面车辆等装备,红外窗口的功能是保护热成像元件不受航空动力学负载干扰,不受在高速飞行中所遇到的恶劣气候干扰,使其能够在全天候下正常工作。因此,红外窗口材料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高的光学透过率,且透过率随温度升高没有大的变化,较宽的透过波段(可见光、3~5μm和8~12μm),低的光学散射;(2)足够高的强度、硬度、韧性,以及抗热冲击性能;(3)足够大的尺寸及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
    • 王伟华; 盖芳钦; 周昊; 陈树琪; 田信灵; 张朋; 张海力; 杨颖
    • 摘要: 红外地球敏感器作为检测地球矢量方位角的一种光学敏感器,是卫星实现姿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仪器.针对低轨道卫星(300~1600 km)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面阵三视场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使用3个面阵红外探测器实现对三段地球红外辐射圈的位置测量,采用单片机80C32+FPGA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地球边缘的空间向量获得地心矢量.实验结果表明,姿态角随机误差标准差小于0.06°.
    • 葛浩楠; 谢润章; 郭家祥; 李庆; 余羿叶; 何家乐; 王芳; 王鹏; 胡伟达
    • 摘要: 红外探测器具有把物体辐射的光子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能力,拓宽了人们观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边界.当前,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已在大气监测、夜间侦查、深空探测等领域有诸多应用.随着各国对高端红外探测器要求的快速提升,传统红外探测器难以兼顾高响应率、高响应速度以及多维探测等性能指标的瓶颈日益凸显.基于微纳光学理论设计的人工微纳结构,可实现其与红外光子的高效耦合,综合调控红外光场的振幅、偏振、相位及波长等自由度.为拓展红外探测器额外的调控自由度,进而在实现高量子效率的同时,兼顾较高的响应速率与优异的偏振或波长选择性,集成红外探测器与人工微纳结构的研究思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本文讨论了人工微纳结构在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详述了表面等离激元、局域等离激元、谐振腔结构、陷光结构、超透镜、赝表面等离激元、间隙等离激元和声子极化激元等机制的应用现状及各机制固有的优劣势,进而指出了人工微纳结构在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应用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 刘箴; 吴馨远; 陈士超; 王卫平; 胡晓明
    • 摘要: 红外制导技术已用于多种精确制导武器,介绍了世界上典型的红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现状,包括空空、反舰、面对空、空对面、反坦克和多用途导弹等,涉及便携式发射、地面车辆、飞机和舰船等多种发射平台,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红外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并在多光谱成像制导、多模复合制导、非制冷红外制导武器发展、多平台多功能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以及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熊雄; 胡明灯; 吴建乐; 段煜; 周勇强; 杜宇; 毛剑宏
    • 摘要: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2048×2048(15 m)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头的原始结构以及加入的平衡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在陶瓷基板下方增加膨胀系数较小的平衡层,对探测器芯片变形及热应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增大AlN平衡层上表面的直径,减小了芯片中心以外的翘曲范围,缓解了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当直径超过芯片对角长度时,最大热应力骤减,最终趋于稳定;芯片变形量随之迅速减小。在直径为36 mm时,达到最小值(6.86 m);随后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当AlN平衡层的直径超过芯片对角长度后,AlN平衡层的厚度对芯片变形的影响开始减小。通过加入AlN平衡层能够有效改善大面阵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的变形及热应力,同时通过调节AlN平衡层的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探测器杜瓦组件的可靠性。
    • 张鹏; 冯晓宇; 张轶
    • 摘要: 在红外探测器铟柱蒸发的工艺试验中,有需要测量大量铟柱高度的情况,因此对铟柱高度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手动逐点测量铟柱高度方式的结果较为准确,但是测量速度比较慢,消耗时间比较多。快速自动测量的方法使用了显微镜的扫描功能,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识别铟柱,能够一次获取所有铟柱的高度,所以测量速度很快。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重要选项的设置。经过测算,用快速测量方法测量1000个铟柱的高度只需要30分钟,测量时间能够减少76%,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最后分析了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 袁羽辉
    • 摘要: 作为红外探测器封装中的关键工艺,引线键合的质量直接影响红外探测器组件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通过在陶瓷基板与读出电路之间粘接不同厚度的陶瓷垫片来调整焊点间的高度。在键合后使用DAGE-SERIES-4000-PXY拉力测试仪得到不同高度差下的引线拉力。实验结果表明,当陶瓷基板与读出电路间未粘接陶瓷垫片时,引线强度最高。随着陶瓷垫片厚度增加,引线强度呈下降的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