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释电

热释电

热释电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58671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科技信息、电源技术、电子制作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2005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等;热释电的相关文献由1831位作者贡献,包括董显林、姚春华、刘子骥等。

热释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8671 占比:99.93%

总计:458983篇

热释电—发文趋势图

热释电

-研究学者

  • 董显林
  • 姚春华
  • 刘子骥
  • 单森林
  • 梁志清
  • 王根水
  • 范子亮
  • 黎威志
  • 王涛
  • 张小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玲; 潘天择; 马家骏; 张善涛; 汪尧进
    • 摘要: 通过两步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1-x)Pb_(0.99)Nb_(0.02)[(Zr_(0.57)Sn_(0.43))_(0.94)Ti_(0.06)]_(0.98)O_(3):xAlN((1-x)PNZST:xAlN,x=0,0.1,0.2,0.3,0.4))复合陶瓷,系统研究了复合陶瓷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畴结构演变以及铁电、介电和热释电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两相之间热膨胀系数失配产生的局域应力场有效调控了畴结构组态和相结构演变,在室温附近构建了铁电/反铁电相界,继而在温度场作用下表现出优异的热释电性能;当x=0.1时,在近人体温度37°C时其热释电系数p达到最大值3.30×10^(-3)C/(m^(2)⋅K),电流响应优值F_(i)=3.16×10^(-9)m/V,电压响应优值F_(v)=0.613 m^(2)/C,探测率优值F_(d)=4.40×10^(-4)Pa^(-1/2),且其半峰宽为16.3°C,在室温宽温域内表现出优异的热释电性能;随着AlN含量的增多,该复合陶瓷的热释电峰值温度在37-73°C宽温域内可调,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 张人天; 王帅(指导)
    • 摘要: 传统的应急灯利用的是电器短路原理,平时有电的时候就自动储蓄,一旦停电,它就自动亮灯直到电池里的电耗尽。那么问题来了,有时停电时间很长,应急灯几个小时就消耗完了储存电量,剩下的时间就只能与黑暗共处。
    • 张绪文; 王海东; 李宏
    • 摘要: 提出了基于红外原理的火焰探测器的设计方案,并落地实施,采用高性能32位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和热释电传感器,作为采集火焰信号的核心元器件,利用放大电路,构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系统.与气体探测器产品搭配使用,组成气体、火灾应急管理监控系统,为企业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 伍平; 赵雪梅; 董加和; 陈彦光
    • 摘要: 为了防止声表面波器件被自身的热释电静电烧伤,提出了一种新的静电防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导电介质来实现对声表面波器件引脚的良好接触,并建立了静电传导途径,实现了热释电静电的释放,解决了困扰声表面波器件的静电敏感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预防静电烧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赵静; 朱荣峰; 张梦圆; 冯培贵; 陈建伟; 焦杰; 罗豪甦
    • 摘要: 锰离子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Mn:Pb(Mg1/3Nb2/3)O3-PbTiO3,Mn:PMN-PT)弛豫铁电单晶在近、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通过在其表面上沉积具有宽光谱平坦吸收特性的红外吸收层,制备了热释电红外响应元.对该材料吸收红外辐射后产生的温度差以及热释电电流随频率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讨论了电压模式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备了基于Mn:PMN-PT单晶的双通道补偿型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经实验得到的频率响应结果与模拟数据吻合,因此该探测器适用于基于非分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原理的气体探测.
    • 马岩; 裴林; 薛需耀; 保文华
    • 摘要: 现如今科技被广泛应用已然成为人们的好帮手,面对车辆被盗,我们应该采取更高的科技设计性价比更高端的产品.单片车主机设计AT89S52是整个汽车设计的重要核心部件,从汽车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整体设计、防人员的接近热释电电路的整体设计、车身车窗防震、车体部件防击的检测控制电路设计、检测人员的接近遥控驾驶座检测电路、汽车遥控点火闭锁检测电路的整体设计、无线汽车遥控控制电路及无线汽车报警控制电路的角度要求出发,设计汽车防盗器的报警检测电路.
    • 闻洁雅; 凌丽丽; 陈瑶; 卞振锋
    • 摘要: 发展绿色化学技术是21世纪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目标是取代那些对环境有害的耗能过程,其中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光催化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技术,以其反应条件温和、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优势而备受科研人员关注.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光催化过程,当能量高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照射半导体材料时,半导体材料上的价带电子发生带间跃迁,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带正电荷的光致空穴和带负电荷的光生电子.光致空穴的强氧化能力和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导致半导体光催化剂引发一系列光催化反应的发生.光催化选择性氧化还原体系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还原体系中,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比传统催化温和,同时它也避免了一些危险的强氧化剂和还原性物质的使用.但是在一些过程中,催化反应常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传统加热是由外部热源通过热辐射由表及里的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的,并且为了达到催化温度,需使催化剂床层整体升温.而微波诱导的催化方法与常规不同,微波不仅加热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而且加热均匀、温度梯度小,因此微波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已在广泛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光催化技术与微波联用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微波与光催化系统相结合是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并增强光催化反应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制备了单晶PbTiO3纳米片.由XRD谱可以看出,所有衍射峰均归属于四方钙钛矿相PbTiO3,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单晶PbTiO3在紫外光区域有强吸收,在400-450 nm处还存在微弱的可见光吸收.另外,负载了Pd纳米颗粒之后,在可见光区域吸收明显增强.这说明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既能利用微波又能利用光催化的Pd/PbTiO3催化剂.利用PbTiO3晶体的热释电效应在微波场下与紫外光协同促进以溴苯引导的Suzuki偶联反应发生,反应速度和选择性显著提高.在微波场和紫外光的协同作用下,PbTiO3晶体的热电效应可以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q+和q-),而Pd纳米粒子则显著提高了光催化过程的量子效率.光催化技术协同微波场可以直接作用于有机化学反应,以独特的方式促进甚至改变各种化学反应过程.
    • 程若然; 张春利
    • 摘要: 温度改变产生的极化电势可对压电半导体结构内的物理量进行有效调控,这在穿戴电子器件及与温度相关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中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在多个局部均匀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压电半导体杆结构,采用一维热压电半导体多场耦合方程,基于线性化的漂移-扩散(drift-diffusion)电流模型导出了问题的解析解.以两个局部温度载荷情况为例,数值分析了局部温度改变对压电半导体内位移、电势、电位移、极化强度、载流子分布等物理场的影响.对于温度改变较大的情况,在COMSOL软件的PDE模块中,采用非线性电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两个局部区域的温度改变,在半导体杆内形成了局部势垒和势阱,不同的温度改变量和作用区域会产生不同高度/深度的势垒/势阱,为基于压电半导体的热压电电子学器件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