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899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8222篇;相关期刊420种,包括现代交际、青春岁月、海外英语(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第九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2018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文献由9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妙晴、贾珍霞、丁金淑等。
多模态话语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222篇
占比:99.52%
总计:189121篇
多模态话语分析
-研究学者
- 李妙晴
- 贾珍霞
- 丁金淑
- 姚银燕
- 曾蕾
- 李健雪
- 李晶
- 桑修月
- 梁丽
- 沈秀梅
- 王秋丽
- 王秋华
- 马爱梅
- 严敏芬
- 刘彬
- 刘燕
- 孙毅
- 张德禄
- 张萌
- 戴飞菲
- 李丽华1
- 李冬艳
- 李晓旭
- 柯惠娟
- 王继美
- 耿敬北
- 胥国红
- 赵颖
- 陈健
- 陈子娟
- 马丽丽
- 黄相会
- 齐艳霞
- 丁彦尹
- 于燕华
- 仲雨婷
- 任丽花
- 任培红
- 任潘婷
- 任雪婷
- 何岑成
- 何玮玮
- 侯杰
- 俞越聪
- 储云云
- 兰杰
- 刘占荣
- 刘慧萍
- 刘珍粹
- 刘芳
-
-
李琼
-
-
摘要: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交际的方式,多模态语篇如广告、网页、电影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其中各种模态如图像、音乐、台词文本等相互交融,共同构建意义来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及揭示电影主题。该文尝试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对电影《鸟人》进行全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力求推动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提升读者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
-
-
范晓爽
-
-
摘要:
随着印刷企业技术的发展,现代英语教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黑白教材到彩色教材再到配有视频和音频的教材。教材在不断变化,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该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外研社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该教材的图像和文字能够较好地相互配合构建语篇意义,同时对教材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
赛萧鸿
-
-
摘要:
本文运用ELAN软件对《忘不了餐厅》第一季5位患有初期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的口语情况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并建立语料库,发现患病老人在发生回忆困难时,口语会出现冗余性重复、填塞语、话语缺损和口误这四类非流利现象,且经常伴有相关手势、动作和表情。口语的非流利现象有时具有修复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老人克服回忆障碍有所帮助。
-
-
于晓慧
-
-
摘要:
近年来,多媒体行业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呈现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景象,而语篇模式也开始不仅仅局限于书面语言文字,而是呈现出多种模态共现发展的趋势,因而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在话语分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定性分析法,基于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系列海报为例,分析海报中的多模态符号意义,验证视觉语法在电影海报解读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多模态符号在海报宣传中的运作模式,对多模态语篇的解读及对海报设计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
-
祁芬芬
-
-
摘要:
基于图像分析法,以克莱尔·佩因特的图像叙事框架为模板,探究以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为主的原创绘本所运用的图像叙事语言,总结其特有的图像叙事结构及与国外绘本的视觉语法运用差异。从绘本的图像叙事内部结构入手,着重分析绘本的图像视觉元素,包括单幅和连续性意义表达的成组画面,由画面人物关系与读者情感互动、事件发展进程、画面与文字版面构成三个方面分析原创绘本的图像叙事。
-
-
倪凌云;
尤梦娜
-
-
摘要:
本文以张德禄教授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为理论基础,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分别对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探寻译者是如何综合考虑各模态之间的关系来翻译该影片的。研究发现,字幕翻译与电影画面、背景声音等有互补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电影语篇的中心意义。
-
-
宋佳奇
-
-
摘要:
影视作品随文化全球化而蓬勃发展,其中,纪录片凭借其创作素材的真实性,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食--因受众面广、接受度高,成为纪录片的热门选题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常称为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占国土面积的1/6,与8个国家相邻,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多达55个民族,自西汉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的文化特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纽带。
-
-
侯婷
-
-
摘要:
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框架,基于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Kress&Van Leeuwen进一步扩展从而建立了视觉图像语法。电影《红高粱》是首部获得柏林电影奖的亚洲电影,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高峰。通过电影《红高粱》,分析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是如何共同构建电影的整体意义,并分析其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因素,从而使更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传播出去,进一步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
-
吴佳怡
-
-
摘要:
文章运用Kress&Leeuwen所提出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基础,以表情包图像为例,从整体形象、图像色彩、语言文字、版面设计对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图像交流进行多方面的多模态解析,探究数字背景下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意义构建和话语特点,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话语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
-
-
姚雪珂;
张炼
- 《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分析文本和信息交流中所有的符号模态,用于统筹这些符号模态所呈现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在静态文本中探索多模态话语分析,从而忽略了动态文本.电影语篇是一个多模动态的文本.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从电影《冰雪奇缘》中攫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来讨论再现意义在所选电影语篇中的体现.通过对电影语篇《冰雪奇缘》的研究,验证了通过视觉语法该理论框架,开辟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对电影进行视觉剖析,也帮助观众更好地捕捉语篇信息.
-
-
Cai Jianyong;
蔡建永
- 《第九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一位优秀汉语教师的语法教学录像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分析了PPT课件在真实课堂环境下调用模态的情况及其在建构课堂话语意义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PPT课件中的文字、图片等视觉模态使用次数最多,是PPT课件的主模态,PPT课件使用的多模态主要起到情感支架、认知支架和能力迁移支架的作用,促进课堂话语意义的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