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SiC颗粒

SiC颗粒

SiC颗粒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4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2049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年会、2011年全国半固态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高层论坛、2010全国青年摩擦学及工业应用研讨会等;SiC颗粒的相关文献由854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坤坤、丁毅、胡继龙等。

SiC颗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0499 占比:99.82%

总计:120716篇

SiC颗粒—发文趋势图

SiC颗粒

-研究学者

  • 邓坤坤
  • 丁毅
  • 胡继龙
  • 谢敬佩
  • 贺毅强
  • 陈振华
  • 马立群
  • 关绍康
  • 刘晓山
  • 崔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延文; 李泽琛; 孙海霞; 宋保永; 王君; 王东; 马宗义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增强相配比对SiC_(p)与球形石墨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6092铝合金为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球形石墨颗粒(Gr)、SiC_(p)单相增强以及SiC_(p)和Gr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挤压塑性变形与T6强化热处理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无孔洞等缺陷,致密度达99%以上。通过XRD分析发现材料中存在Mg_(2)Si和脆性的MgAl_(2)O_(4),通过SEM和EDS对微观组织分析,未发现增强相与基体之间存在界面反应。室温拉伸实验表明,复合材料中随Gr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当Gr体积分数为15%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相较于基体分别降低了13%,23%,87%;混杂增强的复合材料中,(10%SiC_(p)+5%Gr)/6092Al相较于基体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3%和8%。结论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微裂纹首先在Gr-Al界面形成;当Gr体积分数≥7.5%时,Gr容易聚集,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严重降低。
    • 徐保海; 刘联军; 车明超; 李利
    • 摘要: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SiC_(p)/Al复合材料,探讨了SiC颗粒质量分数对SiC_(p)/Al复合材料密度、布氏硬度、微观形貌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表面形成了少量可提高界面结合性的Al_(4)C_(3)化合物。随着SiC质量分数增加,SiC_(p)/Al复合材料的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当SiC质量分数增加至25%时,密度明显下降。SiC_(p)/Al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随着SiC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长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SiC质量分数为20%时,材料的硬度最优(HBW 114),平均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0.3425),摩擦后试样表面形貌平整且犁沟较浅,SiC颗粒未出现明显剥落。
    • 管志平; 李明宇; 夏凯欣; 李志刚; 高丹; 赵泼; 马品奎; 宋家旺
    • 摘要: 采用真空压力浸透法制备SiC_(p)/AZ91复合材料,研究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结果表明,SiC颗粒均匀分布于金属基体中,并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Mg_(17)Al_(12)相在SiC颗粒附近优先析出,SiC与AZ91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失配导致高密度位错的产生,加速基体的时效析出。与AZ91合金相比,S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压强度,这主要是由于载荷传递强化和晶粒细化强化机制。此外,由于SiC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在磨损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支撑面保护基体。
    • 孙伟; 张淑婷; 杜开平; 欧阳佩旋; 杨谨赫
    • 摘要: 目的研究汽车发动机活塞顶面Ni基复合镀层中SiC颗粒的含量和粒径对活塞−镀层界面热应力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和Python语言建立顶面带有SiC颗粒增强Ni基复合电镀涂层活塞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热传递和热弹性相关理论及活塞的实际服役工况,确定活塞的换热边界条件及其顶面所受的载荷,采用顺序热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热−机载荷共同作用下SiC颗粒含量和粒径对涂层−活塞界面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当活塞顶面承受高温、高压时,SiC颗粒的含量是显著影响涂层−基体界面等效应力的因素之一,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15%时,涂层−活塞界面峰值等效应力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从437.08 MPa增大到472.98 MPa;SiC颗粒的粒径是影响涂层−基体界面耦合热应力的次要因素,当SiC颗粒的粒径为0.3~1μm时,涂层−活塞界面峰值等效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约为437 MPa。结论综合考虑活塞顶面复合电镀涂层的性能需求,以及镀层−活塞界面应力与结合性能的关系,结合实际复合电镀工艺,确定Ni−SiC复合镀层中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以10%左右为宜,SiC颗粒的粒径以0.4~0.8μm为宜。
    • 谢娟烘; 史国剑
    • 摘要: 以SiC颗粒作为增强颗粒制备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硬度、力学性能、密度测试研究了烧结温度和SiC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硬度随着烧结时间增加而增加,硬度随着时效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在温度600°C,时间20 h时具有最大值97.228 N/mm^(2),屈服和抗拉强度也与温度变化成正比。硬度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时效时间先增大后降低,最大值为89.263 N/mm^(2),出现在体积分数为25%、时间为20 h处,屈服和抗拉强度则随着体积分数增加而降低,随时效时间先增加后降低,体积分数为5%时存在最大值为205.087 MPa和277.956 MPa。本论文中烧结温度和SiC颗粒体积分数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可以为制备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 赖春明; 杨亮; 谭海林; 孟少明
    • 摘要: 采用OM、SEM、EDS等手段,研究了SiC颗粒添加量、颗粒尺寸以及添加温度对Mg-1.0Mn合金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基于溶质再分配修正的谢尔(Scheil)凝固模型分析了相应的晶粒细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iC颗粒含量、尺寸和添加温度的增加,合金铸态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向均匀细小趋势发展。添加的SiC颗粒不能直接作为α-Mg晶粒的形核质点,而是与Mn反应形成Mn,Si颗粒作为异质形核的质点,因此SiC的添加量必须与Mn的含量相一致。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工艺组合为在760°C下添加直径为2μm左右的合含量为0.5%的SiC颗粒
    • 张文琼; 方亮; 谢天
    • 摘要: 搅拌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时铺粉工艺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影响SiC颗粒能否均匀地嵌入基体中.研究黏接剂、SiC颗粒粒径、颗粒铺粉厚度等对搅拌摩擦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影响.以焊缝宏观质量、SiC颗粒体积分数与硬度、基体组织及颗粒、复合材料不同深度维氏硬度、复合区面积(宏观)为表征参量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得出最佳的铺粉工艺.结果表明:相比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聚乙烯醇作为黏接剂时,复合材料中SiC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嵌入基体的SiC颗粒体积分数随着SiC粉末粒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基体中SiC颗粒体积分数相同情况下,SiC颗粒的粒径越小对基体材料硬度的提高越明显;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增强区面积会随着铺粉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铺粉厚度会使得SiC颗粒增强区硬度、体积分数的变化梯度增加.
    • 于海青; 王金涛; 王东
    • 摘要: 选用Q345钢作基体制备SiC颗粒掺杂锌钙系磷化膜(DPF),研究其微观形貌、成分、厚度及耐腐蚀性能,并与普通锌钙系磷化膜(CP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PF和CPF都完全覆盖Q345钢表面,厚度比较接近,但DPF晶粒间的缝隙被SiC颗粒填充.CPF由Zn、O、P、Ca、Fe和C元素组成,而DPF由Zn、O、P、Ca、Fe、C和Si元素组成.DPF和CPF都能降低Q345钢的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明显提高Q345钢的耐腐蚀性能.与CPF相比,DPF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其腐蚀电流密度较Q345钢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极化电阻最高,接近于8.30 kΩ·cm2,对Q345钢的保护效率达到92.5%且腐蚀后表面仍然较为平整,主要归因于DPF晶粒间的缝隙被SiC颗粒填充,对腐蚀溶液具有较强的阻挡能力,从而抑制腐蚀的发展.
    • 吴虎; 齐增强; 崔清岩; 周健
    • 摘要: 城轨车辆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对车削加工刀具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其结构属于大直径、薄壁类盘形零件,车削加工极易变形,很难满足精度要求.为此,通过改善刀具参数及改进工装结构等措施,最终达到稳定的产品质量要求.文章提出的工艺方法,对同类大直径、薄壁类零件车削加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福龙; 梁潇文
    • 摘要: 采用商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软件Fluent对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搅拌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及温度对于SiCp/AZ91(SiC颗粒增强镁合金AZ91)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对于SiCp/AZ91材料成品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搅拌速度的增加有助于SiC颗粒的分散,但速度过快导致液面起伏较大,大量气体进入镁液中,最终使成品中气孔较多。而在搅拌时间方面,当时间较短时,SiC颗粒未充分与合金液混合,因此出现大片SiC颗粒团聚现象。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团聚的颗粒逐渐向镁合金液中均匀分散,当搅拌时间为15 min时,SiC固相颗粒与镁合金液所组成的混合相最为均匀,此时继续延长搅拌时间,其固相颗粒的宏观均匀性并未发生进一步变化。根据模拟和试验的结果得出最佳的搅拌时间为15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