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搅拌
机械搅拌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02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461044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科技资讯、功能材料、铸造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2016)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年会、2013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等;机械搅拌的相关文献由2206位作者贡献,包括欧阳德刚、李明晖、唐晓佳等。
机械搅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1044篇
占比:99.95%
总计:461295篇
机械搅拌
-研究学者
- 欧阳德刚
- 李明晖
- 唐晓佳
- 朱益民
- 李铁
- 罗安智
- 张鹏
- 刘燕
- 胡清明
- 刘爽
- 张廷安
- 朱善合
- 戴干策
- 沈春银
- 王洋
- 罗巍
- 豆志河
- 闫洪
- 赫冀成
- 丛安生
- 吴杰
- 李具中
- 杜云慧
- 杨力
- 潘庆权
- 潘敏
- 王怀法
- 田义胜
- 董红
- 蒋扬虎
- 赵秋月
- 银永忠
- 陆斗宏
- 陈晓东
- 颜文斌
- 高峰
- 不公告发明人
- 于鲛
- 但斌斌
- 姚左钢
- 封伟华
- 康永林
- 易刚
- 曾彤
- 李勇
- 李娟
- 王朝辉
- 王淑婵
- 管国强
- 蒋孝丽
-
-
吴港生;
胡阳;
王毓华;
褚浩然;
孙宁;
郑海涛;
卢东方;
郑霞裕
-
-
摘要:
通过搅拌和浮选试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检测分析,研究了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在不同机械搅拌预处理条件下,矿物表面组分溶出行为和浮选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搅拌转速的提高和搅拌时间的延长,锂辉石浮选回收率提高,长石与石英回收率基本不变,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锂辉石表面Si组分的溶出量>长石>石英,且锂辉石表面Si组分的溶出量大于Li和Al组分。预处理后锂辉石浮选速率常数与其表面Si组分的相对溶出速率成正比,其表面Si组分溶出速率是决定其浮选速率的关键因素。锂辉石矿物表面Si组分大量溶出,导致表面Al和Li组分相对含量增加,促进了油酸根在表面的吸附,提高了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
-
-
宁召宽;
杨森;
高天吉
-
-
摘要:
为保证蜡液罐内介质搅拌混合均匀,将机械搅拌改造为旋喷射流搅拌,以解决机械搅拌存在的问题,改善搅拌效果.文章介绍了机械搅拌和射流搅拌的原理及结构,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射流搅拌器能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搅拌混合,具有较高的混合效率和良好的搅拌效果,与机械搅拌相比,避免了密封泄漏、减速机损坏、电机故障等问题,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和维修保养成本,实现了设备节能降耗,可有效保证润滑油装置连续平稳运行.通过实践应用,证明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
-
刘升;
方子皓;
邹佩;
彭田
-
-
摘要:
采用直接熔炼以及在熔炼时分别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等4种方式制备质量分数0.1%纳米SiC_(p)/Zn-Al复合材料,研究了熔炼工艺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熔炼工艺所得试样的组织均主要由α(Al,Zn)富铝相和η(Al,Zn)富锌相组成,显微硬度相差不大;直接熔炼以及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熔炼后,试样内部SiC_(p)的分散效果依次增强,晶粒大小依次变得更加均匀,且其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38,0.33,0.32,0.31;小载荷低频率、小载荷高频率、中载荷高频率和大载荷高频率条件下,同时施加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熔炼所得试样的磨损量比直接熔炼分别降低77.4%,52.9%,43.3%,52.5%,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
-
-
邹忠利;
许满足
-
-
摘要:
通过化学浸渍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稀土镧盐转化膜,探讨了成膜体系中施加不同速率(0~300 r/min)的机械搅拌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析氢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EIS)、Tafel极化曲线等方法对膜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探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结构。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厚度约为7μm的镧盐膜层,其主要成分是La(OH),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当成膜体系中施加轻微的机械搅拌(50 r/min)时,膜层的表面平整度及耐蚀性最佳。
-
-
高亚娟;
汪林;
张炜铭;
赵昕;
马信;
唐凯;
周宗远
-
-
摘要:
根据间歇实验、连续流实验、工程运行情况评估了机械搅拌方式下铁碳微电解还原硝基苯的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方式,硝基苯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较曝气搅拌方式提高了约10%.硝基苯的还原符合一级动力学,机械搅拌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554 h-1,是曝气搅拌反应速率的1.8倍.反应后废水ORP由690.3 mV稳定降至100 mV以下,达到水解酸化的适宜条件.工程运行中,机械搅拌方式下铁碳微电解单元硝基苯的去除率在88%~97%,去除效果稳定.
-
-
张福龙;
梁潇文
-
-
摘要:
采用商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软件Fluent对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搅拌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及温度对于SiCp/AZ91(SiC颗粒增强镁合金AZ91)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对于SiCp/AZ91材料成品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搅拌速度的增加有助于SiC颗粒的分散,但速度过快导致液面起伏较大,大量气体进入镁液中,最终使成品中气孔较多。而在搅拌时间方面,当时间较短时,SiC颗粒未充分与合金液混合,因此出现大片SiC颗粒团聚现象。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团聚的颗粒逐渐向镁合金液中均匀分散,当搅拌时间为15 min时,SiC固相颗粒与镁合金液所组成的混合相最为均匀,此时继续延长搅拌时间,其固相颗粒的宏观均匀性并未发生进一步变化。根据模拟和试验的结果得出最佳的搅拌时间为15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
-
-
李鸿武;
杜云慧;
张鹏;
曹海涛;
苏丽洁
-
-
摘要:
利用直桨叶搅拌器在圆柱坩埚内机械搅拌C-SiC/Cu半固态浆料,研究搅拌速度为200 r/min、搅拌器上下移动速度为10 mm/s时C-SiC/Cu半固态浆料中石墨颗粒和SiC颗粒(SiCP)的均匀性.结果 表明:直桨叶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与两种颗粒在坩埚顶部和底部含量偏差都存在二次关系,当γ=30°时石墨颗粒和SiCP在坩埚中轴向分布均匀,但同一水平面内的SiCP仍存在偏聚现象,说明SiCP的偏聚是导致常规直桨叶机械搅拌C-SiC/Cu半固态浆料整体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利用双层桨叶搅拌器代替常规直桨叶搅拌器,通过调整叶片层间距h,当h=10~20 mm时可以消除SiCP的偏聚现象;通过对单层桨叶搅拌器和双层桨叶搅拌器机械搅拌铸造获得的C-SiC/Cu复合材料进行磨损试验发现,单层桨叶搅拌器不同部位磨损率存在差异,双层桨叶搅拌器磨损率几乎相同.说明SiCP的偏聚可以通过增大机械搅拌剪切力度得以消除,利用双层桨叶搅拌器进行机械搅拌可以获得均质的C-SiC/Cu半固态浆料.
-
-
-
沈镱武;
宋旭艳;
陈登;
周建光;
许志杨;
沈菊男
-
-
摘要:
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对旧混凝土骨料表面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经表面处理后的旧骨料对道路基层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过表面处理后,旧混凝土骨料表面变得光滑,吸水率降低.经表面处理的旧混凝土骨料能够增大基层的强度,并明显降低基层的干燥收缩.与未处理的旧混凝土骨料基层相比,采用500转搅拌处理的旧混凝土骨料基层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了18.4%,27 d总收缩量和总失水率分别降低了20.7%和13.4%.
-
-
苏文洋;
洪丽;
李他单;
张鹏
-
-
摘要:
再生粗骨料因其低强度 、易开裂等缺陷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研究采用机械搅拌法和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浸泡法对粒径为4.75~19.5 m m的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处理,并通过测定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压碎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五项指标,来反映每种处理方法对再生粗骨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经机械搅拌5 min后,其压碎值、吸水率和空隙率分别降低了15.4%、22.1% 和7.4%,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对于在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中浸泡后的再生粗骨料,其压碎值、吸水率和堆积密度分别降低了32.7%、13.4% 和7.1%,表观密度和空隙率的变化幅度较小.试验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浸泡法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
-
唐于辉;
王焕忠;
彭阳;
张鹏;
万光显
- 《2019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为了解决新巨龙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代替K-FV50NS充气式浮选机,并对浮选系统进行优化.生产实践表明: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投入应用后,浮选系统制约生产系统产能释放的问题得到解决,重介精煤"背灰"现象大幅减少,总精煤产率提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
谢祥贵
- 《2018(第九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提高澄清池出水水质,对于降低阳床负担提高一级除盐系统周期制水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原水预处理设备结构改进、第一次投运、运行中维护、设置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基本要求、机械搅拌澄清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进行优化,提高澄清池除铁率来降低酸碱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
-
WANG Kun;
王坤;
LIU Yan;
刘燕;
ZHANG Ting-an;
张廷安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2016)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针对铁水预处理脱硫底吹一机械搅拌耦合下的气体与熔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利用CFD商业fluent15.0软件和物理模拟的方法,针对某钢厂120吨底吹钢包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从流场、气体体积分布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的搅拌桨结构、搅拌转速、通气流量、偏心度和浸入深度对铁水包内钢液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SSB-D桨,搅拌转速200rpm,通气流量为1.5m3/h,偏心度0.4,浸入深度0.25m时,熔池内的流场分布得更均匀,镁蒸汽气泡在铁水中更加分散和细化,增加镁蒸汽与铁水的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了镁蒸汽的脱硫效率.
-
-
-
-
王柳幸;
付亚波;
周鸥鸥;
霍颜秋
- 《2015中国铜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水平连铸制备出直径16 mm的C46500无铅铜棒坯,研究了铸造速度、机械搅拌耦合纳米粒子及退火工艺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速度影响脱锌层的深度,在63 cm/min的铸造速度下,脱锌层深度最低,说明耐脱锌腐蚀性能最佳;通过Al203纳米粒子耦合机械搅拌制备的棒坯晶粒最细,脱锌层深度最低达66μm;退火能降低脱锌层深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脱锌层深度降低的趋势递减.纳米粒子耦合机械搅拌可以得到100 μm以下的高耐脱锌腐蚀的无铅铜.
-
-
-
闫少伯
- 《2013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公司水泥联合粉磨系统为100万吨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为PO42.5水泥.共两条生产线,主机设备Φ4.2×13米管磨机,产能160-200t/h,相关配套辅机有:HFCG160-140辊压机、HFV400V型分级机、NSE100×43.825米斗式提升机、HHL-250(D)机械混料机.此混料机最大生产能力:300t/h,混料均匀性偏差:±2%,主轴转速:80~120r/min.减速机型号H2SH7-12.5-A,速比:i=12.5,为进口设备,电动机型号:Y2-315S-4,功率N=110kW.安装使用位置在成品入提升机前掺加超细粉.通过对复合混料机近一年的使用,认为复合混料机在水泥粉磨领域是一项技术先进的创新型设备,它结合了气力搅拌和机械搅拌的优点,具有混料机理先进,节能效果显著,混料均匀可靠,运转率高,免维护等特点,是一种不亚于进口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混料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