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器件
塑封器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79199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环境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子与封装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1第十四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2010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2008年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会等;塑封器件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坦、伊新兵、冯慧等。
塑封器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9199篇
占比:99.95%
总计:179283篇
塑封器件
-研究学者
- 王坦
- 伊新兵
- 冯慧
- 张振兴
- 杨旭东
- 梁栋程
- 沈健
- 王晓敏
- 相裕兵
- 范春帅
- 龚国虎
- 何志刚
- 党炜
- 刘云婷
- 刘培生
- 刘文才
- 刘贵庆
- 卢颖
- 周庆波
- 孙永玲
- 张婷
- 张泽明
- 徐源
- 朱军号
- 李功伟
- 李昕昕
- 李永正
- 来启发
- 杨达明
- 王伯淳
- 王俊
- 王淑杰
- 罗昌平
- 许清秀
- 贺峤
- 陆定红
- 黄姣英
- L·奥勒雷斯
- 何胜宗
- 农红密
- 刘亚鸿
- 刘晓昱
- 刘海涛
- 刘辉华
- 叶月萍
- 周帅
- 姜秀杰
- 孙辉先
- 宋树良
- 张冠
-
-
刘云婷;
龚国虎;
张玉兴;
何志刚;
艾凯旋
-
-
摘要:
对某塑封器件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发现芯片表面存在玻璃钝化层裂纹和金属化层划伤的缺陷。对缺陷部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查和能谱(EDS)分析,通过形貌和成分判断其形成原因为开封后的超声波清洗过程中,超声波振荡导致环氧塑封料中的二氧化硅填充颗粒碰撞挤压芯片表面,从而产生裂纹。最后,进行了相关的验证试验。研究结论对塑封器件的开封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塑封器件的DPA检测及失效分析(FA)有一定借鉴意义。
-
-
刘文喆;
陈道远;
黄炜
-
-
摘要:
塑封器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逐步替代气密性封装器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军用产品中。军用塑封SIP(System In Package)产品集成度高、结构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对塑封工艺带来了挑战,目前国内工业级塑封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军用可靠性要求,工业级塑封产品常在严酷的环境应力试验下表现出失效。本文针对工业级塑封SIP器件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失效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超声检测、芯片切面分析等手段,结合产品应力试验结果,分析导致塑封产品失效的关键原因,并针对失效机理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
-
朱召贤;
杨兵;
王涛
-
-
摘要:
对漏电失效的某款高可靠塑封器件通过SAT、 X-ray、微光显微镜和SEM等分析手段,定位了器件的失效位置,揭示了因键合工艺参数不适配引起芯片上的铝PAD层破坏致使器件漏电失效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归纳总结了塑封器件的失效分析流程并针对漏电失效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对于提高塑封器件产品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储奕锋;
周毅;
陈海燕;
陈波
-
-
摘要:
恶劣环境对塑封器件提出了高可靠性要求.介绍了塑封器件的常见失效类型,并从封装工艺角度出发,在封装材料、结构设计和封装工艺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塑封器件可靠性的优化方案.QFN采用半刻蚀结构、QFP采用中岛贯通孔结构,可增加模塑料与框架的互锁强度;引线键合第二键合点采用安全弧结构,可有效地降低键合点脱落风险;模塑料与表面经棕化处理的框架结合强度更优.此外,还阐述了基板、贴片胶和模塑料的材料参数对封装可靠性的影响,芯片不同焊盘材质的耐腐蚀性优劣及键合指焊盘设计思路.
-
-
王国栋;
邬文浩;
王帅;
徐刚
-
-
摘要:
为保证塑封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和失效分析等可靠性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基于激光刻蚀结合化学湿法开封技术中安全责任的重要性,探讨该技术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就如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危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开封环节的安全系数.
-
-
-
-
田健;
邓昊;
王伯淳;
陆洋
-
-
摘要:
声学扫描显微镜检查是塑封器件可靠性分析中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然而声扫设备在自动识别缺陷上存在局限性会导致分层假象产生.指出了所用声扫设备的图像着色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类常见分层假象的特征,分析了不同分层假象的检测波形形成的物理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检测波形与器件结构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对声扫图像中异常区域进行正确分析,并对分层假象进行准确识别.
-
-
农红密
-
-
摘要:
塑封器件在储存过程中易吸入湿气,在高温回流焊时会产生湿热应力,导致器件内部材料界面开裂,影响器件的使用性能.在塑封器件塑封材料、硅芯片、粘结剂和基板材料的连接处预置6处初始裂纹,通过使用断裂力学软件分析模块进行J积分有限元模拟,分析在125°C解吸附和回流焊下湿热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封器件在塑封材料、硅芯片和粘结剂三种材料交界处的应力最大,月积分值也最大,此处的界面裂纹最容易扩展.J积分值与器件内部湿度及其受到的热冲击相关,湿度越大,热应力越大,其湿、热应力越大,J积分值也越大,裂纹更容易扩展.因此半导体塑封器件存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必须严格控制,如采用干燥箱保存,生产环境控制在30°C、60% RH以下,否则在后期高温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可靠性问题.
-
-
-
-
-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塑封器件在回流焊接过程中会发生塑封材料与内部芯片、框架、键合丝的界面脱离形成空洞,在使用中容易导致外界的水气入侵,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分层是塑封器件的一种常见失效现象。本文通过对分层产生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同时提供了共性的塑封器件分层的快速评价与筛选方法及流程。
-
-
郑国红;
彭轶;
胡卫华
- 《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塑封器件受潮失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器件的失效分析和一系列可靠性试验等,从多方面展示并分析塑封器件受潮的各种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阐述了吸潮能力和潮敏等级的区别,以及如何检测塑封器件的吸潮性能、如何进行潮敏控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