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率
坡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775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城市建设、科学与财富、资源环境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5公路边坡及其环境工程技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等;坡率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但路昭、刘文连、尹小涛等。
坡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751篇
占比:99.93%
总计:107822篇
坡率
-研究学者
- 但路昭
- 刘文连
- 尹小涛
- 常睿
- 张发春
- 张小艳
- 张朔
- 张航
- 彭普
- 李忠海
- 李泽
- 杜时贵
- 杨华
- 王春
- 田明
- 罗强
- 许汉华
- 陈孔令
- 雍睿
- 丁静声
- 严秋荣
- 任宇昊
- 但汉成
- 何静斌
- 余志伟
- 俞明健
- 冯永奇
- 冯立红
- 冷继伟
- 刘丰
- 刘婷婷
- 刘旭红
- 刘晖峻
- 刘涛
- 刘磊
- 刘远征
- 卢子祥
- 卫军
- 史昆琳
- 叶帅华
- 叶文科
- 叶生春
- 叶至韬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吕坤
- 吕威
- 吕辉
- 吴国雄
- 吴弦谦
- 吴维义
-
-
王飞
-
-
摘要:
坡脚处基坑开挖会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为了研究几何参数和强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平面应变数值模型,分别改变多级边坡的级数、坡率、平台宽度、岩土体内摩擦角和黏结力,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研究表明,坡脚处基坑开挖深度逐步加大,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步减小;边坡级数、坡率以及平台宽度的变化,实质上是通过改变临界失稳状态下,最大剪应变区域的大小而影响多级边坡稳定性。此外,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敏感。
-
-
朱彦鹏;
房光文;
叶帅华;
郭飞
-
-
摘要:
针对西北地区采用黄土为填料的高填方多级边坡缺少可靠度分析的现状,以某黄土高填方多级边坡为背景,在考虑黄土填料参数分布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立不同坡率、不同平台宽度分析模型,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该边坡进行可靠度分析,得到高填方多级边坡的可靠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坡率在1∶0.5~1∶1.0间、平台宽度在0.5~1.5 m间时,改变坡率大小与平台宽度会对高填方多级边坡的可靠度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以黄土为填料的高填方多级边坡的可靠度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
王晓丰;
李帅;
魏祥江;
梁海兵
-
-
摘要:
陇东黄土地区公路特大桥工程多跨越黄土残塬沟壑区,相对高度一般在100~200 m,对背阴面岸坡相对较陡,天然坡角较大,墩台开挖施工时,为保证坡面稳定,需进行合理放坡,通过数值计算推导出安全放坡方式,并建议相应的护坡、导排水措施。
-
-
尹小涛;
杨华;
但路昭;
田明;
张朔
-
-
摘要: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用的弃渣工程特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常规交通工程弃渣的密度、颗粒分析和强度试验,由于弃渣的粒径范围差异大、颗粒空间分布不均、弃渣来源复杂等固体废弃物特征造成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难题;用多阶段坡角测量和颗粒分析试验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解决了试验和取样代表性难题。②利用弃渣粗细比可将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③根据弃渣粗细比、天然休止角和整形坡率,将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等3类。细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小于0.3,天然休止角小于31.5°,整形坡率为1.00∶2.00;混合型弃渣,弃渣粗细比为0.3~1.0,天然休止角为31.5°~39.5°,整形坡率为1.00∶2.00~1.00∶1.50;粗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大于1.0,天然休止角大于39.5°,整形坡率为1.00∶1.50。④用多阶段坡角测量、颗粒分析试验和无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和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方法简单,结果保守,可以作为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的有益补充。
-
-
尹小涛;
杨华;
但路昭;
田明;
张朔
-
-
摘要: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用的弃渣工程特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常规交通工程弃渣的密度、颗粒分析和强度试验,由于弃渣的粒径范围差异大、颗粒空间分布不均、弃渣来源复杂等固体废弃物特征造成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难题;用多阶段坡角测量和颗粒分析试验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解决了试验和取样代表性难题.②利用弃渣粗细比可将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③根据弃渣粗细比、天然休止角和整形坡率,将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等3类.细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小于0.3,天然休止角小于31.5°,整形坡率为1.00 ∶ 2.00;混合型弃渣,弃渣粗细比为0.3~1.0,天然休止角为31.5°~39.5°,整形坡率为1.00 ∶ 2.00~1.00 ∶ 1.50;粗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大于1.0,天然休止角大于39.5°,整形坡率为1.00 ∶ 1.50.④用多阶段坡角测量、颗粒分析试验和无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和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方法简单,结果保守,可以作为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的有益补充.
-
-
李政韬;
罗强;
蒋良潍;
张文生;
王腾飞
-
-
摘要:
坡高和坡率是影响边坡稳定可靠度的重要因素.利用积分中值定理推导基于Fellenius法的黏性土简单边坡稳定可靠指标的解析表达式,讨论边坡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随几何和材料参数变化的非协同响应特性;基于Monte-Carlo方法,分析坡高和坡率引起边坡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非协同响应的土体强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几何和材料参数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将呈现出相反的演化趋势,与边坡安全系数随土体强度和几何参数的不利变化而降低规律不同,在黏聚力小且变异性大、内摩擦角大且变异性小条件下,边坡可靠指标出现随坡高增加而提高的特殊变化现象;对于黏性土边坡,采取放缓边坡的工程措施,较降低坡高,既能提高边坡安全系数,也能保障边坡的可靠指标提高,降低工程安全风险.
-
-
左路;
郭良
-
-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针对其坡体上部自然坡率较缓和的路堑高边坡,采用极限平衡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坡率优化设计,并采用预应力锚杆索技术对坡率超出1:0.75的边坡进行固脚加固处理.结果表明,对于该类型自然坡率较缓和的路堑边坡,应当采用放陡坡设计并结合坡脚固脚支护的措施,以提升边坡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汪波;
朱新实;
管勤
- 《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 2004年
-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五九路边坡生物防护效果的各项因素,认为坡面土壤较薄和边坡坡率较陡是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制因素并结合五九路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岩石边坡生物防护的主要技术措施:首先要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其次是增设坡面固定网和绿化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