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
锚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6008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6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3571篇;相关期刊515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黑龙江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14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等;锚索的相关文献由12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堂、孙胜男、张向阳等。
锚索
-研究学者
- 刘玉堂
- 孙胜男
- 张向阳
- 张勇
- 王自忠
- 甘国荣
- 等
- 顾金才
- 徐干成
- 朱本珍
- 苏志彬
- 刘斌
- 彭小林
- 王宇
- 白彦光
- 蒋楚生
- 颉旭虎
- 何满潮
- 何炳银
- 冯文娟
- 刘宁
- 周德培
- 康红普
- 张磊
- 徐景茂
- 李丽芬
- 李志军
- 李成学
- 李文平
- 李磊
- 杨世相
- 王后裕
- 王建松
- 王振刚
- 王晓曙
- 琚晓冬
- 罗斌
- 翟金明
- 袁伟泽
- 赵永和
- 赵红玲
- 郑云刚
- 郭庆良
- 陈从新
- 陈健云
- 陈军
- 韩荣荣
- 于元林
- 任东兴
- 刁虎
-
-
吴玉意
- 《煤矿安全》
| 2020年
-
摘要:
研制1种新型的锚索让压器,由让压管与劈裂塞组成,安装在托板与锁具之间,无需扩孔,成本低,让压强度及让压变形量较大.采用理论计算及FLAC3D软件对锚索让压管让压强度与让压变形量进行了计算,两者计算结果较为吻合;制作了5套锚索让压器,通过压力机进行强度测试,得出了作用力与让压变形量的关系曲线;由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力学测试得出,锚索让压器的让压强度主要与让压管导向槽壁厚有关,导向槽壁厚4、6、8 mm时,让压强度分别为83、136、182 kN;而让压变形量与让压管高度及劈裂塞高度有关,让压变形量可达100 mm以上.
-
-
张飙;
俞敏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2020年
-
摘要:
结合柳州市柳东新区路网截洪沟及边坡支挡工程实例,分析其中一段高差25 m的高边坡,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及剩余下滑力计算,探讨三层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思路;分别运用滑坡推力法和库伦土压力法计算抗滑桩桩身内力,通过分析桩身内力情况,选择桩板式挡土墙的结构方案;同时介绍了挡土墙以上边坡坡面防护方案,高边坡施工期间及完工之后的监测方案和建议.
-
-
罗基伟;
张顶立;
房倩;
李奥;
刘道平;
于霖;
洪学飞
- 《中国铁道科学》
| 2020年
-
摘要:
探索运用1种新型支护形式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体系,在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大跨过渡段跨度极大(32.7 m)且围岩质量极差(Ⅴ级围岩)的情况下保障隧道安全建设.通过现场监测,研究预应力锚杆—锚索的力学行为,结合现场围岩微震监测,分析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机理.结果 表明:预应力锚杆、锚索的轴力均由初始预应力、预应力损失和被动支护力3部分决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锚杆和锚索的轴力演化过程可分为预应力快速损失、轴力波动和轴力稳定3个阶段,且预应力锚杆轴力沿自由段非均匀分布,锚杆自由段存在多个中性点;预应力锚杆锚固于浅层围岩内部,与被锚固岩体组成组合拱结构承担围岩荷载;预应力锚索锚固于深层围岩区域,调动深层围岩的承载力承担围岩荷载,并提高锚杆组合拱的稳定性;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作用实现了超大跨度隧道围岩的有效支护.
-
-
何昌杰;
李建新;
粟元甲;
肖安保;
宁志强
- 《施工技术》
| 2020年
-
摘要:
以长沙冰雪世界项目为工程背景,对百米矿坑岩壁锚索施工操作平台安装技术进行研究.根据操作平台搭设场地情况,确定平台布置方案,并通过PKPM计算软件对平台方案进行设计验算,确保平台方案各项设计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操作平台构造,结合矿坑实际情况,重点研究连壁件,确保操作平台与岩壁连接可靠,保障操作平台整体稳定性.操作平台主体材料按规范要求严格选择,搭设过程严格按设计方案与规范要求执行,保证各构件安装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确保操作平台可靠安全.
-
-
刘勇;
王珣;
徐鑫;
裴起帆;
伏坤
- 《施工技术》
| 2020年
-
摘要:
某铁路隧道开通运营后轨道板发生开裂,采用锚索对隧道底部进行加固.为分析整治效果,采用锚索测力计对锚索拉力进行自动监测.监测过程中出现锚索测力计监测值与液压千斤顶输入压力不匹配现象,因此对不匹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测力计、液压千斤顶、偏心受力的影响不是造成监测数据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限位板尺寸不匹配导致锚索张拉应力发生损失;注浆浆体强度须达到设计标准后进行锚索张拉;超张拉比例可根据锁定应力损失比平均值确定.
-
-
张常利
- 《施工技术》
| 2020年
-
摘要:
对建筑物地基鼓胀病害原因及处治技术进行研究,在调查周围环境情况、持续监测鼓胀量、分析鼓胀病害原因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法、反算法、工程地质比拟法确定膨胀力.提出锚杆(索)控制柱鼓胀、预应力锚索控制室内地坪鼓胀、掏土纠偏、堆载加压、地基土换填的综合处治方案,有效降低地基鼓胀量,取得良好加固效果.
-
-
-
-
-
-
-
景洪
- 《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14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以某大(Ⅰ)型水电站地下厂房中隔墙锚索超荷载松弛破坏为例,结合安全监测资料,阐述锚索松弛变形产生机理及处理措施。由积累的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主副厂房及主变洞开挖完成后,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及锚索荷载总体处于设计范围内,中隔墙变形处于受控范围。针对中隔墙锚索超载损坏,设计在EL.1341.25、EL.1344.5、EL.1349.5共新增23根3000kN预应力锚索,截止2011年11月,已全部完成钻孔、张拉工作,从目前各监测数据可知,中隔墙各监测数据表明隔墙基本稳定,新增支护措施完成后,原高荷载运行锚索高强度张拉力减缓。该电站的锚索超荷载损坏情况,为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大理岩本身流体变形及结构面流体变形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鉴于大理岩时效变形特性,建议合理选择监测断面,为后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
-
甘国荣;
吕志诚;
杨开壮;
夏赛男
- 《2013第九届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压力分散型锚索主要结构特点的分析,指出其索体的结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应用新型让压锚具技术对预应力锚索的结构改进,克服了原有的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的固有缺陷.在相同的锚固机理下,作者提出根据锚固需要可设计让压锚具的让压点,使预应力锚索具有一定的应力释放功能,能将被锚固岩土体的过大变形释放,有效保护锚索的使用应力水平,提高锚索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经过工程应用,证明其结构合理,锚固方便,极大提高了施工的可靠性.
-
-
高保锋;
赵章;
陈佳
- 《第八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
| 2013年
-
摘要:
近年来由于沿空掘巷巷道的增多,受应力重叠作用的影响,简单的槽钢锚索支护已不能满足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要求,为寻求一种更轻便高强度的材料服务于安全生产,经过本矿技术人员调查对比后,选择了高凸T型钢带,配合锚索联合支护,掘进工作面每循环作业时间可节约20min,缓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紧张程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减少的巷道维修成本有利于矿井队伍的安排调动,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有利于生产衔接。
-
-
-
王健;
房刚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通过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泄洪底洞进口边坡和侧槽溢洪洞进口高边坡处理设计,阐述了边坡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措施.采用锚索加固边坡,可以充分利用边坡岩体的自稳能力,与锚索相互作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
-
-
康瑶;
陈文强;
赵宇飞;
张宏涛
- 《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以及抗剪洞是目前潜在不稳定边坡的主要治理措施,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对这三种边坡加固处理措施的联合加固机理与抗滑作用发挥机制研究还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加固措施在破坏过程中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及协同作用规律,本文开展了开展了边坡加固措施联合作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进行不同的边坡加固措施(锚索、抗剪洞、抗滑桩)组合的模型试验,对边坡加固措施相互作用规律及分担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加固措施发挥的作用时间不同,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加固措施位置的不同影响发挥其作用效果,体现了空间效应.另外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也得到,不同加固措施组合,可以联合发挥作用抑制边坡变形,改善边坡受力状态,延长边坡破坏作用时间.
-
-
沈俊;
李晓军;
李世民;
郭彦朋
- 《2013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综合论述了近期国内外新型锚杆(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用于地下工程支护、城市基坑加固、腐蚀地质工程加固、软土地层工程加固、地下洞室抗爆以及特殊地质灾害治理的新型锚杆(索).分析了当前锚杆(索)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1)针对深地下工程支护问题,加强对屈服型锚杆(索)的研发,(2)针对锚固工程耐久性问题,加强对非金属锚杆(索)的研发,(3)针对城市基坑工程加固问题,加强对回收锚杆(索)的研发,(4)针对软土地层工程加固问题,加强对扩体型锚杆(索)的研发,(5)针对地下洞室锚固抗爆问题,加强对新抗爆锚杆(索)的研发。
-
-
黄亚琼;
孙鹤
- 《北京力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研究是南京市泰盈山庄住宅小区基坑支护设计。拟建场地土层主要由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构成。由人工推填平整,场地较平整。该场地位于宁芜凹陷盆地,场区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自然条件下场地是稳定的。rn 主体基坑支护分两侧采用不同的支护体系支护:一种是钻孔灌注桩加锚索的支护体系;另一种是土钉墙支护,基坑开挖深度12m.钻孔灌注桩在基坑支护中具有噪声和振动小,刚度大,就地浇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基坑支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锚索技术具有在基坑内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挖土施工、锚索可采用预加拉力,以控制结构的变形量、施工时的噪声和振动均很小等优点在本工程中得到了运用。土钉墙作为一种新兴科学,将会更广泛地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使用性,且施工方便,不占场地。基坑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桩做止水帷幕,排水沟排水。rn 本研究对基坑支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计算,内容包括基坑支护方案优化选择、支护结构设计与计算、基坑稳定性验算、基坑止水降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施工监测及工程概率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