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台北凹陷

台北凹陷

台北凹陷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963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第四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等;台北凹陷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罗权生、荆文波、陈旋等。

台北凹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6.1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1963 占比:93.61%

总计:2097篇

台北凹陷—发文趋势图

台北凹陷

-研究学者

  • 罗权生
  • 荆文波
  • 陈旋
  • 李国兵
  • 王劲松
  • 刘护创
  • 孔繁志
  • 冯利平
  • 刘波
  • 李森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旋; 王居峰; 肖冬生; 刘俊田; 苟红光; 张华; 林霖; 李宏伟
    • 摘要: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已发现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台北凹陷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周边的正向构造带,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洼陷腹部油气勘探研究程度低。基于对已知油气藏的解剖,对台北凹陷三大富烃洼陷的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和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广泛发育,与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大面积接触,利于形成近源致密砂岩气藏。下侏罗统发育圈闭型和连续型2类致密砂岩气藏,其中洼陷腹部是连续型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勘探应由源边正向构造转向富烃洼陷,由源上常规油藏向近源(源内)致密砂岩气藏转变,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腹部具备形成大气藏的条件,是下侏罗统近源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 郝爱胜; 陈旋; 康积伦; 史艳军; 李剑; 国建英; 冉启贵; 张华; 齐雪宁; 吴浩; 贾雪丽; 黄蝶芳
    • 摘要: 对于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深层碎屑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盆地油气的规模勘探与开发.为了厘清该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深层碎屑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应用岩石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在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原生孔隙演化等的基础上,研究了下侏罗统深层高孔带发育特征,并探讨了高孔带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下侏罗统储层岩性主要为成分、结构成熟度中等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埋深与正常最大原生孔隙度呈现出较好的对数函数关系;②在下侏罗统储层整体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发育正常演化高孔隙度储层和次生高孔隙度储层两类有利储层,上述两类储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火焰山、葡北及鄯善弧形构造带;③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孔隙度介于10%~15%,渗透率介于1.0~10.0 mD,储层中原生孔隙含量占60.5%~90.0%,平均含量可达81.5%;④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在埋深4 000~4 300 m与4 450~4 550 m发育2个次生高孔带;⑤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高石英质碎屑含量、相对弱压实弱胶结的粗砂岩和砂砾岩为深层次生高孔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酸溶蚀增孔是深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的成因机制.结论 认为,4 000m以深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和正常演化高孔隙度储层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 张华; 康积伦; 王兴刚; 李宏伟; 贾雪丽; 周亚东
    • 摘要: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平面上多集中在台北凹陷正向构造,纵向上主要赋存于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研究区低饱和度油藏基本特征为含油饱和度低、储集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储集层改造后高产、长期油水同出.为了解该类油藏成因,基于储集层、构造、成藏演化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和构造是影响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一是压实减孔、细孔微喉造成油气充注不彻底,导致低含油饱和度;二是夹层或遮挡层的存在,油气藏被分割,阻碍了油气纵向调整;三是低幅度构造成藏动力不足,影响含油饱和度;四是后期构造活动对古油藏的调整破坏导致含油饱和度低.综合分析认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剩余资源量大,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储集层甜点与继承性正向构造叠合区,是寻找相对高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有利区.
    • 陈旋; 武超; 王波; 杨少春; 王亚; 王永超
    • 摘要: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 潘海峰; 舒坤; 赵荣刚; 王杰; 候程程
    • 摘要: 斜坡背景上叠置了局部背斜或鼻状凸起岩性圈闭,有利于截获从斜坡低部位运移上来的油气而聚集成藏.通常在凹陷的鼻状凸起或横梁斜坡,大型三角洲砂体较为发育,油气聚集受鼻状凸起或脊状构造控制,低幅度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储集层砂体、沟通断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葡萄沟—葡北构造带发育的岩性油藏远离生油凹陷区,具有构造隐蔽、单井控制储量小、圈闭落实难度大等特点,正确认识各种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对该区岩性油藏的滚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储集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制约了油田高效开发.通过对构造、油藏及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油气聚集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沉积及油气成藏模式.
    • WU Yong; QIU Zehua; CHEN Xuan; KANG Jilun; ZHOU Lu; ZHOU Jieling; ZHOU Yadong; LU Peng
    • 摘要: 从低幅度构造识别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主要成藏期七克台组古地貌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特征进行低幅度构造成藏模式分析.研究表明: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识别受其埋藏深度和上覆地层平均速度的控制和影响,埋藏较浅且平均速度较小是低幅度构造易于识别的重要特征;该区火焰山断裂和七克台组上部泥岩控制着低幅度构造的垂向运移,缓坡带断裂结合七克台上部的泥岩盖层控制着葡北地区低幅度构造侧向运移+垂向运移的成藏模式.
    • 倪云燕; 廖凤蓉; 龚德瑜; 焦立新; 高金亮; 姚立邈
    • 摘要: 吐哈盆地为中国重要的富油气盆地,目前该盆地的天然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台北凹陷,有关台北凹陷的天然气成因和来源一直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分析台北凹陷巴喀、丘陵、鄯善和温米等4个油气田23个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结合前期红台和丘东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开展天然气成因和来源研究.结果 表明:台北凹陷巴喀、丘陵、鄯善和温米等地区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甲烷含量为65.84%~97.94%,重烃(C2 5)含量高达34.98%,非烃气体(CO2、N2)含量非常低,为湿气.天然气δ13C1值为-44.9‰ ~-40.4‰,δ13C2值为-28.2‰~-24.9‰,δ13C3值为-27.1‰~-18.0‰,δ13C4值为-26.7‰~-22.1‰;天然气δD1值变化不大,为-272‰~-252‰,δD2为-236‰ ~-200‰,δD3为-222‰~-174‰.甲烷及其同系物(C2-5)基本上为碳氢同位素组成正序排列(δ13C1 <δ13C2<δ13C3<δ13C4<δ13C5、δD1<δD2<δD3),与典型的有机成因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一致.研究区天然气为成熟度较低的煤成气(Ro均值为0.7%),主要来自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受到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和形成环境水介质的影响,数据表明研究区天然气烃源岩为陆相淡水湖沼沉积.巴喀油田巴23井和柯19井天然气后期发生次生改造,为生物改造气.
    • 摘要: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发育多个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藏类型丰富.近年来,在油田成熟主力层系扩边扩块的同时,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在主力油层以下发现了红台、鄯善西山窑组等两个5 000万吨级储量规模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具有储层低孔特低渗、含油饱和度低、常规试油试采油气产量低且油水同出或不出液等特点.综合研究表明,台北凹陷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机制受油源条件、储层低孔特低渗、油气调整、构造幅度低等影响,近油源、储层"甜点"、古构造背景、保存条件好等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规模富集的主要原因.水平井钻探与体积压裂储层工艺改造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效动用的工程配套技术.地质、地球物理及工程技术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勘探技术.
    • 刘海涛1; 韩成2; 王成荣1; 李留中2; 陈杰2; 王鹏1; 吴都1; 张超谟3
    • 摘要: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含油饱和度油藏资源丰富,目前已在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发现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多口井获得了工业或低产油气流,这种储层的生产特点是油水同出,且能够长期稳产,产水率受油藏含油饱和度控制。利用测井资料准确评价油层饱和度是解决现场生产的关键。本文以红台、温吉桑构造带西山窑组为样本,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基于岩心物理实验,结合薄片、压汞、核磁实验等资料深入开展储层微观特征研究,建立有效储层的分类标准、评价方法及参数模型。提高了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建立了产水率预测模型和图版,依据产水率的高低,进一步细化油水同层的分类标准,提出完井和试油方案,成果应用于新井解释、老井复查和油藏评价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累计新增三级石油地质储量1400多万吨,有效指导了油气勘探与开发。
    • 唐文斌; 徐胜林; 陈洪德; 陈安清; 梁杰; 肖冬生
    • 摘要: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成因的砂岩脉(墙)、液化角砾岩、液化卷曲变形、球-枕构造、液化均一层和负载构造;水塑性变形成因的纹层卷曲变形、丘-槽构造、环形层和振动滑塌;脆性变形成因的震积角砾岩、阶梯状微断层和"V"字型地裂缝.依据仅在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的震积岩变形特征,建立了震积岩垂向序列,表明研究区在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受频繁而强烈地震事件的影响.详细对比了震积岩在各口钻井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强度从北部山前带的胜北地区到南缘的红连地区有减弱的趋势,表明古地震的震源来自博格达造山带.Dickinson三角投点图也显示喀拉扎组一段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山造山带.震积岩的大量发育表明,燕山运动Ⅱ幕导致博格达山于晚侏罗世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发生了剧烈的构造隆升,该地区的发现的大量震积岩是盆-山关系的特殊沉积响应.%Tuha Basin is a polycyclic composite basin with dual base and foreland structures.The Yanshan movement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controlled and affected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Kelaza Formation in the basin.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cores from more than 20 wells drilled in the Formation,we recognized for the first time some deformed structures of soft sediments originated from seismicity,including sandstone veins (dikes),liquefied breccias,liquefied crinkling deformation,ball-pillow shaped structures,liquefied homogeneous layers and load structures of liquefaction origin;lamellar crinkling deformation,mound-trough structures,annular layers and vibration collapse structures of hydroplastic deformation origin;and seismite breccias,echelonment micro-faults and V-shaped ground fractures of brittle deformation origin.A vertical succession of seismite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seismites recognized in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Formation.It indicates frequent and intensive seism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member.By compar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eismites,we found that the intensity of seismic activities weakened along the Shengbei area at the northern foreland to the Honglian area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basin,indicating the Bogeda orogenic belt being the earthquake source.A Dickinson triangle chart also revealed that the belt was the provenance of the sandstone in the first member.The widely-distributed seismites (a special sedimentary response between basins and mountains) in the member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Bogeda Mountain was strongly uplifted during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first member in the Later Jurassic due to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