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条件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天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9194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新疆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地质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油气成藏条件的相关文献由51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家雄、于长华、董晓伟等。

油气成藏条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9194 占比:99.67%

总计:49358篇

油气成藏条件—发文趋势图

油气成藏条件

-研究学者

  • 何家雄
  • 于长华
  • 董晓伟
  • 赵泽恒
  • 陈胜红
  • 何金先
  • 刘志武
  • 刘爱平
  • 单俊峰
  • 吕修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宇晶
    •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MT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明确该区下步勘探潜力与方向,在已发现储量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接替领域。通过开展系统的断裂与沉积体系研究、测井评价、储层预测方法探索与实践等工作,结合该区烃源岩、储集条件、保存条件等油气成藏条件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下步有利油气勘探目标。
    • 潘文蕾; 彭金宁; 翟常博; 李海华; 邱建华; 曹倩; 李风勋; 陆永德
    • 摘要: 基于前人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剖面解析和钻井资料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海相地层在经历了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与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迭加改造下的变形及分布面貌。在此基础上,综合成藏组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可能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苏北地区以淮阴—东台断裂为界,西侧残留地层以下古生界为主,纵向上基本表现为地层倒转,由北往南逐渐由老变新;东侧残留地层以上古生界为主,纵向上正常分布,同样由北往南地层逐渐变新。(2)苏北地区存在四类与海相地层有关的油气成藏类型,即早期原生残留型、晚期新生古储型、晚期古生新储型和晚期古生古储型。早期原生残留型必须同时具备早期成藏有利区及燕山期改造破坏程度弱两大要素;晚期新生古储型必须具备陆相烃灶与海相储层对接的良好配置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垂向运移到陆相储层的通道两要素;晚期古生古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纵向区域盖层封盖良好两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油气藏是近期海相勘探突破的有利类型,晚期古生古储型油气藏应是海相勘探拓展的有利类型。
    • 李文龙; 满勇; 胡德胜; 黄时卓; 杨振建
    • 摘要: 为了解决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西洼烃源条件认识不清、下一步勘探方向不明等勘探难题,以乌石西洼烃源岩和有利勘探目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资料类比、沉积相和有机相类比、周边井分析等研究方法,类比分析了乌石西洼烃源分布层系、烃源品质和生烃潜力,指出了西洼的烃源岩特征及下一步重点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乌石凹陷西洼发育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沙港组一段、渐新统涠洲组二段3套烃源岩,沉积相和有机相类比预测乌石西洼流二段、涠二段烃源岩主要为C型有机相,烃源品质优,流一段主要为A型有机相,烃源品质较好;(2)流二段、流一段、涠二段3套主力烃源岩均已成熟,生烃量达到10×10^(8)t,西洼潜在资源量为1×10^(8)t;(3)研究区发育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其中涠洲组、新近系埋深浅、储层物性好,是当前有利的勘探层系。结论认为:(1)乌石凹陷西洼流二段、流一段、涠二段3套烃源岩品质优、分布范围广,生烃潜力大;(2)乌石凹陷西洼发育乌石A、B等多个断背斜、断块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评价目标。
    • 陈旋; 王居峰; 肖冬生; 刘俊田; 苟红光; 张华; 林霖; 李宏伟
    • 摘要: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已发现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台北凹陷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周边的正向构造带,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洼陷腹部油气勘探研究程度低。基于对已知油气藏的解剖,对台北凹陷三大富烃洼陷的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和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广泛发育,与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大面积接触,利于形成近源致密砂岩气藏。下侏罗统发育圈闭型和连续型2类致密砂岩气藏,其中洼陷腹部是连续型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勘探应由源边正向构造转向富烃洼陷,由源上常规油藏向近源(源内)致密砂岩气藏转变,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腹部具备形成大气藏的条件,是下侏罗统近源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 李胜勇; 胡林; 甘军; 吴其林; 李夏露; 李明; 陈奎; 李凤霞; 郑飞
    • 摘要: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砂岩储层整体欠发育这一地质背景,综合评价了陵南低凸起古潜山领域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并对该区的成藏模式与特征进行了预测和讨论。研究表明,陵南低凸起古潜山由邻近的乐东-陵水富生烃凹陷供烃,被成熟烃源岩包围,具有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储层与新近系厚层海相泥岩构成的储盖组合,发育大型沟源断裂及与之配置较好的大型继承性构造脊等构成畅通的运聚系统,具有源储压差大、近源直接充注的优势。相较已获勘探成功的松南低凸起古潜山油气藏,其成藏条件更为优越,成藏模式与越南白虎大型古潜山油田和渤海渤中19-6大型古潜山凝析气田具有一定的可类比性。陵南低凸起的石油地质条件切合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富泥贫砂”的地质背景,可形成大规模、连片性古潜山油气藏,是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水道领域之外又一有利的深水油气勘探新领域。
    • 焦方正; 杨雨; 冉崎; 邬光辉; 梁瀚
    • 摘要: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已被公认为超级油气盆地,近年来深层天然气展现出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走滑断层的识别及其控藏作用对于开拓断控型气藏勘探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走滑断层的分布及其与天然气勘探的关系,针对该盆地走滑断层规模小、断层复杂、地震资料质量差且受三叠系盐膏层褶皱变形影响大的特点,在川中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走滑断层进行了识别并厘定了其特征、分布及成因,通过老井复查与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建立了走滑断层断控气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断控气藏的勘探潜力与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走滑断层剖面标志结合平面标志可以判识板内弱走滑断层;②在川中地区发现并落实了8条总长达1280 km的大型走滑断裂带;③走滑断层主要分布在震旦系—二叠系,以小位移的斜列、雁列断层为主,具有分层、分级、分类与分段的差异性;④受控于原特提斯洋斜向俯冲作用与基底差异结构,川中走滑断层形成于震旦纪,并存在加里东期—海西期的多期继承性活动;⑤川中地区走滑断层具有沟通源储、改善储层、聚气高产的作用,通过烃源岩—断层—储层构成"三元控藏、复式聚集"的断控天然气成藏系统.结论 认为,四川盆地发育大型板内走滑断层系统,具有形成走滑断层断控大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大型通源走滑断裂带是断控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突破的主攻方向.
    • 刘杰; 徐国盛; 温华华; 史玉玲; 蔡俊杰; 徐防昊
    • 摘要: 珠江口盆地惠州26-6构造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是该盆地古潜山深层凝析气勘探的首个发现,但该区构造地质条件复杂,并且油气成藏要素之间耦合关系复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制约了该区油气的进一步勘探.为了指导该区油气深化勘探,在系统解剖惠州凹陷26-6构造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地震、地层等资料解释,结合钻井岩心、岩屑、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对惠州26-6油气藏古近系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古近系文昌组烃源岩最优,有机质类型以偏腐泥混合型为主,属于中等—很好品质烃源岩,恩平组次之,属于差—中等品质烃源岩,古近系烃源岩具备形成大型整装油气的成藏物质基础;②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类型控制,储层整体呈现较强非均质性,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转换带三角洲前缘,具有"古近系转换带砂砾岩—古潜山风化裂缝带多期改造、规模成储"的特点;③研究区输导类型主要为断层、缝、砂体,由断缝和断砂的空间组合构成了立体网状输导格架,总体上呈现"切源断裂多期跨层输导,深缝浅砂侧向差异运移"的输导特点;④惠州26-6构造油气解剖结果表明,在充足的烃源和理想的封盖条件下,油气成藏主要受储集条件、圈闭条件和输导条件联合主控.结论 认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明确,为该区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为深化惠州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孙自明; 孙炜; 林娟华; 马强
    • 摘要: 以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在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勘探成果,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明确了洗象池群的有利勘探方向.洗象池群储层以泥晶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白云石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等,储层品质一般较差;纵向上,洗象池群具有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烃源岩;志留系泥页岩和下奥陶统泥质岩类可分别作为洗象池群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优质储层是洗象池群油气成藏的必要前提,源—储配置样式及其有效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尽管研究区洗象池群具有上、下2套烃源岩供烃的可能,但受中寒武统膏盐岩层的阻隔,下伏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难以向上运移到洗象池群聚集成藏,而盐上层系发育的一系列断背斜空间上易于构造出五峰组—龙马溪组烃源岩与洗象池群储层有效的源—储配置形式,有利于洗象池群形成"新生古储"油气藏.
    • 勾琪玮; 蒋有录; 刘景东; 吕雪莹; 姜文亚
    • 摘要: 黄骅坳陷王官屯地区中—古生界储层钻遇多口高产油气井,勘探潜力较大.基于地质、地化、地震及测井、录井资料,对王官屯地区的烃源岩、储盖组合等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通过流体包裹体技术和沥青显微荧光观察,明确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恢复油气成藏过程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王官屯地区孔二段为主力供烃层系,混有少量石炭系—二叠系油气源,生烃条件好;发育多套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和上覆新生界发育泥岩、膏岩及煤层等多套区域性盖层,储、盖组合和保存条件好;源、储间具有供烃窗口,断层与不整合、砂体等构成复合输导体系,输导条件优越.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砂岩和下伏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运聚成藏,孔二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通过断层向中—古生界充注成藏,整体上,王官屯地区中—古生界潜山具有"多向供烃,复合输导,近源成藏"的特征.
    • 冯德浩; 刘成林; 李培; 姜文利; 高煖; 杨赛; 黎彬
    • 摘要: 据野外剖面调查、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低勘探程度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关键参数,对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和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盆地内侏罗系具有利生储盖组合特征;中—下侏罗统发育厚度较大的暗色泥岩和煤,有机质丰度高,现今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为优质储层,利于油气近距离运移;西山窑组顶部及白垩系吐谷鲁群底部泥岩,为侏罗系直接盖层.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盆地油气地质资源量分别为3 324.93×104 t和16.13×108 m3,证实该盆地具较大勘探潜力,白杨河凸起和南部斜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