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幅度构造

低幅度构造

低幅度构造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83468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学前缘、现代地质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二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10年物探技术研讨会等;低幅度构造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民、谷志猛、陈世加等。

低幅度构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3468 占比:99.94%

总计:183578篇

低幅度构造—发文趋势图

低幅度构造

-研究学者

  • 王建民
  • 谷志猛
  • 陈世加
  • 刘鹏伟
  • 孔令洪
  • 方光建
  • 曹琰
  • 曾永军
  • 路俊刚
  • 边立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凯; 熊书权; 杨天笑; 薛成; 杨小江; 李凡; 罗泽
    • 摘要: 海上油气田开发到中后期,构造研究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到油藏的开发效果。针对南海东部油田开发中低幅度构造的地震成像畸变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为了消除断层阴影对于构造的影响,通过对断层附近成像畸变分析,根据层位和断层控制建立速度模型,准确恢复断层附近的速度场,有效消除断层阴影影响,精细恢复断层阴影带内的低幅度构造特征;然后通过高分辨率反演刻画浅层异常体分布,进行速度校正,以消除浅层异常体对构造影响。在地震成像畸变的情况下,将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相融合,并结合地震速度和地质规律分析相互验证校正构造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油田地质和油藏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 尹帅; 孙晓光; 邬忠虎; 王应斌; 赵靖舟; 孙伟豪; 闫浩霖
    • 摘要: 为了阐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构造演化及裂缝对上古生界气藏的控制作用,以该地区临兴区块为例,利用丰富的岩心、测试、测井、地震及产能数据,研究晚侏罗世末古构造、现今构造、岩浆岩体及裂缝的耦合控气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在三叠纪发生快速沉积,并在早白垩世开始发生地壳抬升。紫金山岩体的隆升时间处于早白垩世中期,其隆升时间与华北板块地层急剧减薄和软流圈侵入地表时间一致。受紫金山岩体快速、强烈隆升影响,上古生界地层发生横弯缩短。此后,研究区处于弱拉张环境,上古生界地层的构造面貌基本定型。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上古生界气藏受古构造、现今低幅度构造、岩浆侵入及裂缝的综合影响。晚侏罗世末期古构造高部位是成藏的有利场所,现今构造对气藏分布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岩浆侵入及裂缝对上古生界气藏影响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紫金山岩体区岩浆大规模上涌,裂缝极为发育,不利于成藏;另一方面,平缓构造区小规模岩浆岩体起到油气疏导作用;适度发育的裂缝对油气的聚集及保存有利。整体而言,构造及裂缝对上古生界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古构造控带、现今构造控圈、小规模岩浆岩体及断裂控运、裂缝控藏”。
    • 田彦灿; 石文武; 王国庆; 徐中华; 蒋春玲
    • 摘要: 勘探实践证明,低幅度构造在有利的生储盖和油气运移条件下可形成"小而肥"的高产油气藏,冀东马头营地区低幅度构造成像精度低,与钻井存在较大误差.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速度建模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浅层不同砂地比引起的横向变速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地震模拟的低幅度构造速度建模技术,设计能够突出该区主要矛盾的简化模型,并开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地震模拟可以通过真实速度偏移得到正确的成像结果,同时将真实速度、地层形态作为先验信息,开展低幅度构造速度建模研究,检验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沿层层析反演技术可以计算出精度相对较高的初始速度模型,高密度构造约束网格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构建出高精度的符合速度变化规律的模型.两项速度建模技术联合应用提高了低幅度构造的成像精度.
    • 谷志猛; 明君; 刘传奇; 王腾
    • 摘要: 为了反映地下构造特征,通常采用地层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而影响地层平均速度的因素很多,要得到准确的速度值并不容易.在稳定的沉积条件下进行地层平均速度公式推导,通过分析影响地层平均速度的敏感因素,将其转化为包含流体信息的含气比、含油比和砂地比的多元线性拟合公式,利用已知钻井信息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未知项,得到最终的地层平均速度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和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实例表明,多元线性回归的平均速度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低于0.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对类似地质条件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郑登艳; 王震亮; 王联国; 黄昊
    • 摘要: 彭阳地区低幅度构造广泛发育,但由于远离烃源区,油气经历了远距离垂向和侧向运移,导致其对油水分异和与成藏富集的关系不明确.以彭阳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延9层低幅度构造发育特征,结合大量钻井及试采资料,研究了彭阳地区低幅度构造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彭阳地区低幅度构造广泛发育,以鼻隆构造为主,构造幅度在18 m以上、闭合面积大于2.8 km2的低幅度构造能够形成有效的油水分异和油气滞留效应,可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良好的圈闭作用.研究区成藏受古地貌控制,有古地貌坡嘴成藏和河道源头坡度成藏两种古地貌成藏类型,位于古地貌优势成藏区域的低幅度构造易于大面积成藏.彭阳地区低幅度构造可分为10个构造组合单元,其成藏控制因素因所处研究区位置不同而出现差异.东北部(1)—(5)构造组合近生烃中心且位于侏罗系古地貌优势成藏区域,油气主要受构造控制,油气规模随构造幅度和闭合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西南部(6)—(10)构造组合单元不在古地貌优势成藏区域,低幅度构造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而非主控因素,低幅度构造的规模和含油气性也无明显的相关性.
    • 夏红敏; 郑小文; 黄捍东; 肖炎辉; 董金超; 廖俊
    • 摘要: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识别低幅度构造的方法不能有效消除地震资料中包含的构造低频背景信息,无法精确识别低幅度构造.本文以去低频化为基础,利用趋势分解法,通过搜索构造起伏拐点,实现对低幅度构造成图,再结合小波分解在大尺度时频域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将构造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和逆变换,最终得到消除构造低频背景的低幅构造解释图.E盆地北部的实际应用显示,基于去低频化的低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增强了局部微构造特征,同时也弥补了构造高程差及随机因子对低幅度构造的影响,达到低幅度构造成图完整精细的目的 ,对后续构造幅度低的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王鹏; 王小卫; 雍运动; 刘威; 郄树海
    • 摘要: 冀东马头营地区馆陶组低幅度构造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该区地表结构复杂、断层发育,一直受深度域速度模型精度限制,低幅度构造圈闭难以识别.为此,提出一套新的综合速度建模方案:首先,考虑断层的影响,在时间偏移域建立准确的层位解释模型,采用基于地质层位解释的横向速度建模方法,有效消除断层导致的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考虑在叠前深度域偏移中浅层速度模型的误差累积会影响深层目的层成像质量,浅层采用回转波层析成像反演出精确的近地表速度场,中深层采用反射波层析成像速度建模,二者结合获得融合速度场;最后,在融合速度场基础上,采用以地质层位为约束、基于模型的高精度网格层析进行速度优化,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应用上述方案建立的高精度层速度模型,明显提高了冀东马头营低幅度构造的成像精度及与钻井资料的吻合度,该建模方案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低幅度构造成像提供借鉴.
    • 徐浩; 韩勇
    • 摘要: 以Y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邻区托普台,对本区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发现区内主要发育两条北东向主干走滑断裂,始于加里东早期,结束于印支燕山期之间。与之相伴生的次一级断裂共同影响了全区的岩溶缝洞发育带以及上部的碎屑岩低幅度构造。针对奥陶系一间房组进行了储层预测,选取了对本区"串珠状"反射特征最为敏感的振幅变化率叠合趋势面,结合三维可视化对本区的岩溶缝洞带进行了精细的刻画,为本区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陈国文; 邓志文; 姜太亮; 张军勇; 于雪娇; 祁成业; 郗晓萍
    •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激发的油气勘探攻关试验获得的高品质纵波及纯横波资料,采取了纵横波联合标定、联合解释、联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三湖地区浅层存在微小断裂,发现了多个低幅度构造圈闭及地震异常圈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三湖地区浅层生物气的纵横波联合解释配套技术,该技术充分展现了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 WU Yong; QIU Zehua; CHEN Xuan; KANG Jilun; ZHOU Lu; ZHOU Jieling; ZHOU Yadong; LU Peng
    • 摘要: 从低幅度构造识别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主要成藏期七克台组古地貌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特征进行低幅度构造成藏模式分析.研究表明: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识别受其埋藏深度和上覆地层平均速度的控制和影响,埋藏较浅且平均速度较小是低幅度构造易于识别的重要特征;该区火焰山断裂和七克台组上部泥岩控制着低幅度构造的垂向运移,缓坡带断裂结合七克台上部的泥岩盖层控制着葡北地区低幅度构造侧向运移+垂向运移的成藏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