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
古刹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地理、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炎黄纵横、风景名胜、源流等;
古刹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日月、黄钰财、一枝等。
古刹
-研究学者
- 日月
- 黄钰财
- 一枝
- 丁志亚
- 丘挺
- 丘桓兴
- 严忆非
- 于庆新
- 付广慧
- 任林豪
- 傅蛰
- 凌华光
- 凯生
- 刘建林
- 刘立诚
- 吕士君
- 吴捷秋
- 周伯成
- 周建水
- 周東斌
- 周永锐
- 姜素军
- 孔庆芳
- 孙传勇
- 孙达伍
- 宣立品
- 屈静
- 岱恩成
- 干树德
- 康振惠
- 康景丽
- 张作明
- 张山
- 张棫
- 张汉光
- 张泽兴
- 张浩逊
- 张海东
- 张红军
- 彭霖山
- 徐森泰
- 性空
- 愚庵
- 成庆
- 成志伟
- 文刀
- 文并
- 文西
- 施国美
- 明亚
-
-
邓键
-
-
摘要:
说起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大多雄伟而朴素。但说到惊心动魄,匪夷所思,就很少用来形容建筑,尤其是流传千年的古刹。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寺,它奇妙地“悬浮”在高山的悬崖上,让人叹为观止。它就是悬空寺。
-
-
陈海容1
-
-
摘要:
一座古刹的历史竟然比它隶属的城市置郡历史还更长,这实在是令人倍感惊讶。难怪乎长泰民间流传着的一句谚语“先有天竺岩,后有长泰县”。据清乾隆版《长泰县志》记载,天竺岩在善化里,即今天的枋洋镇,由道人陈正友始建于唐朝显庆四年(659).
-
-
-
-
蒋欢宜
-
-
摘要:
明末清初,湘西有唐代古刹5座,宋代古刹14座,元代古刹3座,集中分布在辰州府的沅陵县及沅州府的芷江县、黔阳县。上述古刹历史悠久,历经多次修建,获多方维护才得以保存下来,其地理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西佛教的发展进程。其一,佛教于唐时传入湘西辰州府沅陵县,继而传入泸溪县及沅州府麻阳县;其二,宋代沅州府芷江、黔阳两县成为了湘西佛教发展的核心区域,辰州府"后劲不足";其三,佛教直至元时才传入靖州府,且发展程度不高。
-
-
-
-
-
-
-
-
摘要:
景区等级AA景区位置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距晋城市区约35公里海会寺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西北2.5公里处的大桥村,北距皇城相府1公里,面积3.48万平方米。海会寺初名"郭谷院",后因昭宗皇帝李晔于乾宁元年(894年)"遂降敕文"赐额"龙泉禅院",太宗皇帝赵光义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又"敕赐海会寺为额",所以既名龙泉禅院,又叫海会寺。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