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类食谱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65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主食类食谱的主要作者有林传和、焦守正、牛国平,主食类食谱的主要机构有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采用大豆油和菜籽油模拟煎炸薯条的过程,通过分析煎炸过程中食用油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安全性,探究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的稳定性与适用性。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经过30.0...
2.[期刊]
摘要: 利用筛选自扬州餐饮老店老酵面团中的优势乳酸菌发酵制作酸面团,以中筋粉和沸水体积比1∶2制作汤种,研究添加酸面团、汤种、酸面团与汤种的复合物对速冻包子比容、质构...
3.[期刊]
摘要: 基于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并结合现代烹饪科学技术要点,分析传统饮食养生配餐的特征,提出“平和质”人群饮食适宜平衡膳食,而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
4.[期刊]
摘要: 对7种不同品种大米制备的无麸质大米面包烘焙品质、质构品质、感官品质和气孔结构品质各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无麸质大米面包品质评价模型,计算无麸...
5.[期刊]
摘要: 大米淀粉经麦芽三糖酶改性后,利用全质构、DSC、XRD、扫描电镜和感官评价研究米粉/改性大米淀粉的不同混合比例对储藏期米糕的感官品质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6.[期刊]
摘要: 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香糟鸭舌最佳糟制工艺,并采用SPME-GC-MS和质构仪分别对最佳糟制工艺下获得的香糟鸭舌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质...
7.[期刊]
摘要: 酸面团作为传统的面食发酵剂,按其培养方式、生产工艺和最终的产品形式不同可以归分为四大类。酸面团是一种复杂的微生态体系,乳酸菌是酸面团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其发酵...
8.[期刊]
摘要: 以紫薯、麦麸膳食纤维、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和方差分析,结合感官评价法确定紫薯麦麸软欧包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紫薯麦麸软欧包的最佳配方为紫薯3...
9.[期刊]
摘要: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小米为原料,通过测定不同蒸煮时间小米的总酚含量、OH清除率、Fe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评估其对小米抗氧化活性的...
10.[期刊]
摘要: 基于苔麸面条的色泽、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和感官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全苔麸面条综合品质评价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谷朊粉添加量、谷朊粉种类、谷蛋白添加量、加水量和...
11.[期刊]
摘要: 用芸豆沙替代小麦粉,用麦芽糖醇及木糖醇混合物替代传统糖浆,用菊粉替代花生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糖低脂广式月饼饼皮配方,并根据硬度、凝聚性、回复性...
12.[期刊]
摘要: 关于包子的起源,古今多有由馒头分化而来之说。但束皙《饼赋》中,包子初型牢丸与馒头并举,表明二者各有所源。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民俗学和面食学的综合研究显示,...
13.[期刊]
摘要: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_(70 W)、CMC_(25 W)和CMC_(9 W))与玉米淀粉为基材,考察了CMC的相对分子质量、黏度及添加量对玉米淀粉功能及结构...
14.[期刊]
摘要: 以面粉为主料、板栗为辅料制作板栗荷花酥,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探究面油比、白砂糖添加量、水添加量、红曲粉添加量及生产工...
15.[期刊]
摘要: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70W、CMC25W和CMC9W)与玉米淀粉为基材,考察了CMC的相对分子质量、黏度及添加量对玉米淀粉功能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
16.[期刊]
摘要: 以面粉为主料、板栗为辅料制作板栗荷花酥,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探究面油比、白砂糖添加量、水添加量、红曲粉添加量及生产工...
17.[期刊]
摘要: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紫甘薯曲奇饼干配方,并进一步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紫甘薯曲奇饼干和普通曲奇饼干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烘烤温度145°...
18.[期刊]
摘要: “水饭”不是粥,更不是白饭和泡饭,它是一种古老的凉饭,凉吃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唐代以前,“水饭”多称为“飧饭”。做“水饭”需要用酸浆水,故又称为“浆水饭”。在中...
19.[期刊]
摘要: 以石斛粉、黏米粉为主要原料,用正交实验得出石斛蒸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以黏米粉50 g计):石斛粉5 g、鸡蛋50 g、水55 g、糖24 g、酵母和小苏打各1 ...
20.[期刊]
摘要: 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脉冲电场辅助提取的葵花籽油在煎炸马铃薯和鸡胸肉过程中成品的感官和质构变化,并建立煎炸制品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1.[会议]
摘要: 近代大型拖网渔船均能居电子仪器所探测到的鱼群深度、游速、游向和海底地形不断改变拖网方向和深度。该文是根据风系统,包括拖网船、曳纲、手纲和拖网网具的运动和受力按...
2.[会议]
摘要: 随着水稻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米食的北移,稻米煮粥兴盛于唐宋年间,粥的品种和风味也有了极大的繁荣.自此之后,以稻米为主体的粥,便成为中国饮食当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
3.[会议]
摘要: 油条是我国传统的代表性油炸食品,研究其品质和安全对油炸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食堂、超市以及专营油条的餐饮店等不同来源的8类样品.采用GC×GC-TOFM...
4.[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4种典型油炸食品中16种PAHs,以C18固相萃取柱、Florisil小柱和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
5.[会议]
摘要: 目的更深入地了解城市居民的对油炸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情况。方法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12位广州市天河区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市民食用油炸食品的现象比较普遍,...
6.[会议]
摘要: 实验研究了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水分含量、pH及不同食品添加剂对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含景同油炸温度呈线性正相关,宜尽量降低油炸温度,最适...
7.[会议]
摘要: 本文对中华面条文化的沿革进行了缜密的论证,概括出9种面条命名方式。rn 作者认为中华面条吃法的“多变”和“百味”主要表现在口味上,“香”又是其中的关键。...
8.[会议]
摘要: 本文从营养、技术和文化角度指出了发展我国面食的意义和前景,通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对比,分析了我国面制品生产存在的问题。rn 在肯定了我国面制品有...
9.[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真空油炸食品过程进行机理分析,结合实际建立起用于描述其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以图形的方式模拟出在油炸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1.[学位]
摘要: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因其独特的质地、口感和风味在国内外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油炸食品的含油量可达食品总重的1/3。油脂过多摄入是目前肥胖、心血管疾病...
2.[学位]
摘要: 食品的煎炸加工因其独特的油脂风味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其加工过程中因温度高,反应迅速,煎炸食品与煎炸用油相互作用,对煎炸食品及其用油的品质动态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3.[学位]
摘要: 面点是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面点历史悠久,品类丰富,用料讲究,制作技艺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面点的制作技艺及其文化内涵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
4.[学位]
摘要: 油炸是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6世纪,目前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食品烹调方法之一。油炸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包括水分挥发、淀粉...
5.[学位]
摘要: 油炸类调理鸡肉制品是对鸡肉进行腌制、裹粉、油炸等多道工序加工调理后,在常温或冷藏(0~4℃)或冷冻(-18℃)条件贮存和销售,可直接食用或经简易热处理后即可食...
6.[学位]
摘要: 面食作为一类常见的食物,在中国烹饪饮食中不可或缺,其相应的面食文化便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食由不同的原料、独特的技巧形成具有鲜明味道、视觉美感的食...
7.[学位]
摘要: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油炸马铃薯片大多是采用传统油炸工艺生产的,其产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含油量高达35.3%~44.5%;二是含油量高的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氧化变...
8.[学位]
摘要: 米饭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主食之一,老化是影响米饭品质的重要原因。微波由于加热速度快、方便卫生等特点,其应用得到普及。本文采用微波和常压方式蒸煮米饭,并于不同温度...
9.[学位]
摘要: 丙烯酰胺做为对人体具有较强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的物质,早在199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为“2A类致癌物”。随着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
10.[学位]
摘要: 油炸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脂质氧化导致品质劣变,目前主要以过氧化值、酸价、羰基价、TBARS等作为脂质氧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实验室以个体较小的克氏原螯幼虾为原料...
11.[学位]
摘要: 本文对中式传统油炸面食中丙烯酰胺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较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利用了HPLC法测定丙烯酰胺含量,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12.[学位]
摘要: 本文对不锈钢膜对煎炸油的净化性能及超滤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文章使用的膜为不锈钢金属膜,将该膜作为颗粒床层对其几何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求出金属膜的比表面α、空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