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353篇,会议文献有68篇,学位文献有1078篇等,国家法、宪法的主要作者有韩大元、范进学、马岭,国家法、宪法的主要机构有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宪法中的健康条款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法治发展的根本规范。从规范构造来看,宪法中有关健康条款的内部规范构造和外部结构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从适用路径来看...
2.[期刊]
摘要: 司法治理是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经济司法治理分别以维护数字经济市场秩序、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激励数字经济持续发展作为其近期、中期以...
3.[期刊]
摘要: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重塑了权力监督体系,不仅有利于强化监察制度,促进权力监督制度的转型升级,更是在更高层次上要求法治监督合力的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实现以法...
4.[期刊]
摘要: 大数据思维的崛起给法治思维带来诸多影响,在对两者本体进行分析基础上,发现两者在认识论、思维层级、效用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大数据思维对法治思维的积极影响包括提...
5.[期刊]
摘要: 当考察影响非洲法语国家宪法制定的因素时,法国宪法的巨大影响凸显其中。殖民时期,法国宪法对法属非洲的影响表现为,将本国议会、政党、法院等政治机构和政治体制移植到...
6.[期刊]
公民通信权的保障与限制途径探究——以法院调取公民通信信息时的冲突为例
摘要: 通信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宪法中有着明确的条文进行保障和限制。人民法院在行使调查取证权时经常需要电信企业提供公民通信信息,但后者常以宪法条文等法律...
7.[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出台利好政策推进智慧养老发展。在地方实践中,浙江省、安徽省与上海市在加快智慧养老的平台建设、构建标准体系、建立监管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8.[期刊]
摘要: 生命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保护生命是国家的首要义务。抗击重大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检测,也是对国家履行生命权保护义务的检视。面对2020年初全球暴发至...
9.[期刊]
摘要: 网络时代的反腐话语实践突破了福柯“话语即权力”的哲学命题,话语的权利解释范式由此萌发。网络的开放性使反腐的权力与权利两套话语体系都获得了在场的机会,但两者呈现...
10.[期刊]
摘要: 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土空间治理手段,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由土地用途管制逐步演变而来的。...
11.[期刊]
摘要: 日本的隐私保护法治实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同时期的判例、法令体现了不同的隐私保护思想,从隐私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到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冲突,在法令变革...
12.[期刊]
摘要: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从业者所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长期以来,域外一些国家较为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将职业伦理具体化为制度、规则...
13.[期刊]
摘要: 宪法实施理论的阐释源于对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司法化”讨论,曾对推动我国宪法相关理论的认知、研究和宪法理论中国化发挥了积极意义。该...
14.[期刊]
摘要: 监察建议是《监察法》创设的法律概念,是监察机关处置权的组成部分。与一般建议相比,监察建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被建议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15.[期刊]
摘要: 学界对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性质、实现模式等问题,或因受主流之民法物权观念影响而认为无需再议,或因其向被视为一个更次级问题而未及关注。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应以优先...
16.[期刊]
摘要: 近年来,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为由,日本修宪势力谋求将“紧急事态条款”写入宪法,以便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确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实现海外动武乃至发动...
17.[期刊]
摘要: 确保其自治规则成为“良规”,才能指向超大型平台健康有序发展的“善治”。考察现状,超大型平台自治规则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上皆存在不足和存疑之处。结合具体实践,仅...
18.[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全方位重塑了劳动的形态。重塑了技术劳动形态,在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同时让员工面临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重塑了体力劳动形态,凸显了传统劳...
19.[期刊]
摘要: 现行《宪法》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产物,同时为党在未来的自我革命预留了制度空间,其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勇气,其序言中的“坚持真理,...
20.[期刊]
摘要: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从形成论、实践论和效能论三个角度对此进行探...
1.[会议]
摘要: 宪法学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本科生课程中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学科.因此,宪法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学素养、扎实的理论功...
2.[会议]
摘要: 水资源国家所有权在公、私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导致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国家对水资源支配的所有者身份和对其开发利用上管理者职能的混同,选择单纯的公权或私权调整模式都不足...
3.[会议]
摘要: 罗马从共和时期到帝政初期,罗马共颁布了15部法律打击选举舞弊行为.选举舞弊不同于选举贿赂,前者包括但不限于后者.罗马人的选举理想是候选人仅靠自己的美德、不假任...
4.[会议]
摘要: 拉美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伴随这一进程,纷纷制定了新宪法或修改宪法,加强了对公权力的监督与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各国在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宪...
5.[会议]
摘要: 现代自由主义宪政思想下,各国宪法文本均对公民基本权利做出了规定,成为控制国家公权力对公民权利侵害的有力武器。在传统宪法学说中,宪法的公法性质使其适用对象受到一...
6.[会议]
摘要: 本文从概念、结构、特点等方面,厘清了“宗教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的区别,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宗教自由在主体、客体、内容方面的逻辑结构,归纳了宗教自由的主要...
7.[会议]
人权:当今时代的主题以及我国的战略抉择——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中国宪法权利的发展与前瞻
摘要: 本文首先上溯至1945年联合国宪章关于联合国的任务的规定,顺着时间的脉络梳理世界人权的发展轨迹,得出人权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结论;在积极评价30年来中国人权...
8.[会议]
摘要: 肯尼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机遇下,进行了宪法体制改革,确立了主权在民、人权自有等的思想和原则,并建立了切实的保障制度,不但完善了肯尼亚的政治体制,对既有利益触动...
9.[会议]
摘要: 体育入宪反映出各种主体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宪法是为了谁的利益而制定.纵观近150年的体育入宪史,从主旨、条文的变化,可以大致看出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体育的不...
10.[会议]
摘要: 总的说来,人权问题主要应该从两个角度予以考察,一是人权的实质性内容,二是人权的程序性内容.毋庸置疑,人权的实质性内容是人权保护的基础,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
11.[会议]
摘要: 欧盟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向航空业征收“航空碳税”。美国提起诉讼,指控欧盟航空碳税指令违法,要求确认其无效,却在欧洲法院遭遇败诉。本文将对该案的判决予以分...
12.[会议]
摘要: 宪法修改既可以通过宪法修改程序进行,也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宪法规例和宪法判例的形式来改变宪法的一些规定或改变宪法条文的原有含义。人民的愿望和态度是导致宪法修改的...
13.[会议]
摘要: 在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接连冲击之下,世界各国均陷入了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的困境,甚至导致了部分国家濒临“破产”的窘境。为了化解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陆...
14.[会议]
摘要: 二战以后世界宪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立宪主义复兴。就宪法内容而言,世界宪政呈现出行政主导、强化宪法保障制度、扩大人权谱系、宪法国际化的趋势。rn世界宪政在发...
15.[会议]
摘要: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了对国家的认识和规范,不同时期的“国家”宪政学说导致了不同的国家职能及宪法规范特色,与传统西方国家宪法以限制“国家”之宪法规范建构不同,中...
16.[会议]
摘要: 宪法从来都是一个分裂的文本。本文分析了宪法文本下人们的价值冲突,当法律的内在价值分类时,毁宪破法从来都是不二选择,文中还介绍了法律制度的技术调和。
17.[会议]
摘要: 在个人自由、社会自治与国家权力之间,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结构原则,才得以构造出一部规范意义上的现代宪法?也许补充原则就是答案。社会组织是对个人能力的补充,同样...
18.[会议]
摘要: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shall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s...
19.[会议]
摘要: 凯尔森是否有自己的法律解释理论,这是学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章认为凯尔森有自己的法律解释理论,其解释理论是一种框架式的法律解释理论,而且凯尔森在自己的法律解释...
20.[会议]
摘要: 从国家制造业社会(national manufacturing society)向全球信息化秩序(global information order)的转变,正...
1.[学位]
摘要: 宪法的正确解释取决于正确的宪法观,正确的宪法观取决于正确的国家观。宪法归根结底处理的是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种...
2.[学位]
摘要: 制定成文宪法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流,但并不是有了宪法就能实现宪政,如果没有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宪法就不能切实的贯彻实施,最后也只是一纸空文。有效违宪审查机制的建立...
3.[学位]
摘要: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其中所体现出的法治精神和宪政秩序更是精髓。但是,若宪法得不到切实的实行,那么,它也只是几...
4.[学位]
摘要: 积极住房权是一项社会性权利,其源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以及《世界人权宣言》,由于受欧洲二分法的影响,该权利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司...
5.[学位]
摘要: 历史的变迁催生了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由“无序随性”变“有序约束”,法律制度的发展是其最好的见证者。西班牙宪法的发展伴随了西班牙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发展衍变...
6.[学位]
摘要: 传统宪法以国家社会领域的二元界分为现实基础,其所关注的重心在于通过限制政治系统的扩张以保障社会领域的自治及社会行动主体的自由。随着社会实存秩序的变迁,国家社会...
7.[学位]
摘要: 弹劾权作为一项权力机关互相监督制衡的权力,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宪法基础,自美国1787年宪法之后被很多国家写入宪法。从源头上讲,弹劾权最早出现英国,以洛克和孟...
8.[学位]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波兰引入宪法裁判所制度。宪法裁判所作为宪法法院的前身,波兰宪法法院迄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波兰宪法法院通过自身的宪法实践,在波兰国家...
9.[学位]
摘要: 大学教授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知识文明的传播者与探索者,以及社会发展之路的反省者与开拓者。这些身份角色不仅是大学教授内心自我实现的方向,也...
10.[学位]
摘要: 施米特从自由主义宪法学和自由主义宪法学说的非政治性批判两个层面分别对自由法治国宪法学说权利绝对化、权力分立模式理想化、魏玛政府衰败的议会制、政治多元化和规范宪...
11.[学位]
摘要: 现有的民事裁判文书对援用宪法上人身自由权条款的情况显示出,这一宪法条款的司法适用与其规范层面的功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关系,为了探究其背后存在的理论或实...
12.[学位]
摘要: 结社自由是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结社自由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于公民社会的形成,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各国人权的保护具有极...
13.[学位]
摘要: 我国协警正式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之后,全面迅速发展的社会对警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警数量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增加,低行政成本的协警...
14.[学位]
摘要: 诠释学理论对法律解释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解释由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变。对宪法解释而言,更加强调释宪主体在解释中的作用,解释的目的不再追求制宪者意图,而是解释者与宪...
15.[学位]
摘要: 环境利益是公民享受良好生活不可缺少的利益之一。目前大多数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环境条款,通过对各国宪法环境条款内容和结构的分析,可将其归纳为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一...
16.[学位]
摘要: 作为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人格尊严代表着对主体的尊重和承认,它可以通过人格权来表达。违法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体也享有人格尊严,它的权利特征包括天然性、主体特殊性和...
17.[学位]
摘要: 关于法治的理论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形式法治理论和实质法治理论。实质法治理论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良法之治”开始,经过了长...
18.[学位]
民主政制中的专政法权——《魏玛宪法》第48条总统紧急权的法理学研究
摘要: 1932年7月20日魏玛民国的宪法法院审理了一起普鲁士州控诉联邦政府的案件,这个案件的引人瞩目之处在于:一,从法学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控诉中央政府案件本身就耐人...
19.[学位]
摘要: 18世纪下半叶,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法国大革命也随之爆发,掀起了世界民主革命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托马斯·潘恩的作用以及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不仅为民主革命做出了自己...
20.[学位]
摘要: 传统的观念史研究由于割裂了语义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而难以理清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以及宪法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达成此项任务需要一套足以描述全社会的超级理论。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