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295篇,会议文献有69篇,学位文献有152篇等,基础科学的主要作者有周光宏、徐幸莲、孔保华,基础科学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煮制羊肉不同组织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特征,本实验以煮制羊肉的瘦肉,肥瘦相间和肥肉部分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真空包装的方式,对其在4℃或低温下贮藏2...
2.[期刊]
摘要: 选择5月龄圈养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与短尾品系为实验材料(n=20),通过测定其脂肪分布、脂肪酸组成、FTO和METTL3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不同品系呼伦贝...
3.[期刊]
摘要: 为挖掘国内优质黄牛肉的品质特性,了解其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方向,以进口雪花牛肉作为对照,开展了9种本地A3级雪花黄牛肉生鲜肉、煎制肉和涮制肉的消费者感官评定。结...
4.[期刊]
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的制备、抑菌机理及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天然抗菌剂作为一种肉类保鲜剂,因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安全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而...
5.[期刊]
摘要: 为探讨磷酸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TSPP))和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
6.[期刊]
摘要: 肉品中的水分含量占70%以上,肉品的贮藏及加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对肉的品质及加工特性有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水分的检测及研究方法主要有常规分析、波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7.[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6月龄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试验对象,分析三种饲养方式(放牧、放牧+补饲和舍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通过ATPase组化染色法、肌球蛋白重链(Myos...
8.[期刊]
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熏肠中4种多环芳烃含量
摘要: 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
9.[期刊]
摘要: 为明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添加至热加工肉制品使用的不同抗氧化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抑制肉制品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
10.[期刊]
摘要: 为论证以脂肪酸指纹建立模型判别牛肉放牧和舍饲来源的可行性,从内蒙古优势肉牛养殖带8个旗县/区采集放牧和舍饲牛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肋部皮下脂肪共91份,气相色谱...
11.[期刊]
摘要: 为改善酸肉的生产工艺,研究商品化酸性蛋白酶对酸肉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酸肉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
12.[期刊]
摘要: 建立一种恒温隔绝式聚合酶链式反应(insulated isotherm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i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
13.[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大青山山羊肉中风味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其肉质风味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测定了两种饲养环境下(山地...
14.[期刊]
摘要: 利用Fenton氧化体系模拟实际肉品氧化环境,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6、30 mg/g蛋白)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和鼠曲草...
15.[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阿魏酸(FA)对·OH诱导的肌原纤维蛋白(MPs)氧化及凝胶特性的影响,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Fenton氧化体系模拟实际肉品氧化环境,建...
16.[期刊]
摘要: 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125%、0.25%、0.5%和1%)的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
17.[期刊]
摘要: 以我国典型民族菜肴四大烧鸡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滋味物质,并计算其味精当量值和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
18.[期刊]
摘要: 为探究冻结速率对手抓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新鲜煮制手抓羊肉为对照组,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电子鼻测定并分析0.26(-18℃)、0.56...
19.[期刊]
摘要: 宰后成熟是提高肉类食用品质(如嫩度、多汁性、风味等)的关键手段,常见的成熟方式有湿法成熟、干法成熟和干-湿结合的分步式成熟,不同成熟方式各有特点,最终目的都是...
20.[期刊]
摘要: 为改善猪肉食用品质,研究过热蒸汽处理对猪肉品质与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过热蒸汽处理条件,为过热蒸汽处理肉制品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以猪肉为原料,分析...
1.[会议]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
2.[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从高铁肌红蛋白(MetMb)及其还原酶等二方面,阐述其对宰后畜肉肉色的影响,以及在肉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上的意义.肉色是畜肉最主要的肉品品质之一,并决定着...
3.[会议]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风味。本文对鸡肉风味物质的呈味机理进行研究,介绍了肉中各种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水溶性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香味物质共同...
4.[会议]
摘要: 研究了软枣猕猴桃粗蛋白酶在不同条件下对肌动球蛋白的分解效果,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得出软枣猕猴桃粗蛋白酶分解肌动球蛋白的效果和反应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5.[会议]
摘要: 嫩度是肌肉重要的食用肉品质特征之一,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畜禽宰前生长因素及宰后成熟与僵尸处理等。本文阐述了物理(电刺激、高压处理)、化学(氯化钙、...
6.[会议]
摘要: 肉用乳鸽体型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药用效果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入口纯香、久食不厌是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的高级滋补佳品.乳鸽整个生长期全靠吃原粮的种鸽嗉囊...
7.[会议]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猪、牛、羊肉质构特性和肌纤维差异.rn 方法:采用剪切力仪和质构仪测定猪、牛、羊肉剪切力和各项质构参数,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三者...
8.[会议]
摘要: 肉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肉品的风味是肉品中许多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风味物质对人体感官的综合效果.肉品风味的好坏决定了人们对肉品的可...
9.[会议]
摘要: 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和运输、促进销售,而使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总称[1,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食品包装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10.[会议]
摘要: 成熟可以有效改善宰后肌肉食用品质,成熟过程是一系列内源酶和调节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动物被宰杀放血后,肌肉内环境胁迫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等保护因子首先被...
11.[会议]
摘要: 综述了酶制剂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酶制剂具有催化的高效性、专一性,用于畜产品加工时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并具有降低成本和原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肉类性质...
12.[会议]
摘要: 聚葡萄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很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本文重点阐述了聚葡萄糖的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和功能性肉制品的发展趋势.聚葡萄糖和肉制品的结合可以...
13.[会议]
摘要: 分别从防腐保鲜和亚硝酸盐替代两个方面来介绍全球市场上可获得的天然解决方案,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应用实例进行具体介绍.通过实验数据表明由西班牙普罗素公司生产的...
14.[会议]
摘要: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近年发展的新光谱检测技术.本文通过使用该技术对猪的软骨、肌腱和表皮组织进行太赫兹透射光谱及成像分析,发现胶原组织水含量改变时,样本的太赫兹...
15.[会议]
摘要: 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猪血浆蛋白电导率及其起泡性、乳化性和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猪血浆蛋白电导率及其起泡性、乳化性和凝胶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
16.[会议]
摘要: 构建猪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从生产源头、产品加工、运输储藏、市场销售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猪肉食品安全,对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生猪产业...
17.[会议]
摘要: 针对我国动物产品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动物标识与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存在的瓶颈,提出深化拓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体系建设的建议.借鉴国外在畜禽养殖业信息化、...
18.[会议]
摘要: 使用传统微波炉和变频微波炉分别对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原料进行蒸煮加工,测定肉制品的蒸煮损失率、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价指标,然后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质...
19.[会议]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harman和norharman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1-甲基-9H-吡啶[3,4-b]吲哚(harman)和9H-吡啶[3,4-b]吲哚(norharman)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具有潜在毒性的β-咔啉生...
20.[会议]
摘要: 采用离子凝胶法以壳聚糖为壁材制备了肉桂精油胶囊.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热重分析(TGA)和红外光谱(FTIR)对肉桂精油胶囊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
1.[学位]
等离子体活化水对鸡肉源P.deceptionensis杀菌效果及机制研究
摘要: 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 activated water,PAW)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是通过等离子体在水表面或水下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来制备而得到。本研究...
2.[学位]
摘要: 基于降低肉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并保持产品品质的目的,本研究以竹笋膳食纤维作为脂肪替代品,研究竹笋膳食纤维对猪肉糜凝胶特性和保水性的影响,揭示了竹笋膳食纤维与猪肉盐...
3.[学位]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广泛的存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是食品和医院中常见的致病...
4.[学位]
摘要: 骨汤中富含着微纳米尺度的亲水胶粒(Micro-/Nano-Particles,MNPs),因其营养与美味广受大众欢迎。而骨汤的营养学研究并不能等同于其功能性研...
5.[学位]
不同温度下鸡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与次氯酸钠杀菌的微生物预测模型
摘要: 沙门氏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每年造成数百万人和动物疾病和重大经济损失。鸡肉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最常见的食物载体。微生物预测模型是通过建立...
6.[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以猪肩胛骨作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抗氧化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酶解制备猪肩胛骨抗氧化肽的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猪肩胛骨抗氧化肽的酶...
7.[学位]
摘要: 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主要是还原糖及其衍生物的羰基与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游离氨基经...
8.[学位]
摘要: 本论文以某品牌烧肉为研究材料,优化了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烧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烧肉总离子流色...
9.[学位]
摘要: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酸醇降解的方法制备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通过控制降解时间,得到分子量不同的羧甲基壳聚糖,实验结果表明:降解时间为24h、48h、7...
10.[学位]
摘要: 肉是人类获得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类食物主要的营养价值是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于此同时还提供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因此肉类食品在人类的饮食结构中是不可...
11.[学位]
摘要: 牛肉颜色是肉品品质的主要特性。直观来看,肉色直接影响肉的购买力,如何保持吸引人的肉色对肉品的销售显得至关重要。冷却方式对肉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尸僵前期的温度和...
12.[学位]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牛肉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牛肉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肉色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决定消费者会不会购...
13.[学位]
冷鲜滩羊肉贮藏中微生物蛋白质组变化与代谢组及菌相变化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对滩羊肉表面微生物差异蛋白质与差异代谢物进行系统性检测,研究冷鲜滩羊肉贮藏中蛋白质组成分变化与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微生物代谢...
14.[学位]
摘要: 鸡胸肉作为一种低脂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禽肉制品,拥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蒸煮类产品能够在熟制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留其营养成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市场上此...
15.[学位]
摘要: 乳酸菌胞外多糖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起到增稠、稳定和保湿等作用,并表现出肠道免疫、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益生特性,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贵州侗族酸肉系历史悠久、独具地方...
16.[学位]
摘要: 食盐腌制不仅具有防腐保鲜作用,还对肉制品的色泽、风味及质构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过多的钠盐摄入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降低肉制品中的钠盐含量已成为消...
17.[学位]
摘要: 鸡汤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高,风味鲜香,且具有滋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高水分含量也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鸡汤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品质劣...
18.[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蛋白质磷酸化对肉色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以羊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通过添加蛋白激酶抑制剂及磷酸酶抑制剂调控肉中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明确蛋白质磷酸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