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Ni2+

Ni2+

Ni2+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27707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安徽农业科学、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等;Ni2+的相关文献由75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祝来、卢世璧、孙明学等。

Ni2+—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7707 占比:99.94%

总计:427950篇

Ni2+—发文趋势图

Ni2+

-研究学者

  • 王祝来
  • 卢世璧
  • 孙明学
  • 李永滨
  • 张婷
  • 李玲
  • 谢宇
  • 陈志勇
  • 丁述理
  • 乔延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冯珊珊; 汪凯举; 章蓝月; 顾子萱; 李灿华
    • 摘要: 将转炉钢渣磨碎筛分,从钢渣投加量、吸附时间、酸性条件等方面探究其对水溶液中Ni^(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并讨论Cu^(2+)对钢渣吸附Ni^(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0 mL浓度为50 mg·L^(-1)的Ni^(2+)溶液,用200目(0.074 mm)0.15 g的钢渣处理30 min,Ni^(2+)的吸附率为99.88%。钢渣吸附Ni^(2+)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钢渣吸附Cu^(2+)与吸附Ni^(2+)属于竞争吸附,且钢渣对Cu^(2+)的吸附能力优于对Ni^(2+)的吸附能力。钢渣吸附Ni^(2+)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伴随着物理吸附,且随着钢渣表层吸附位点的减少,钢渣对Ni^(2+)的物理吸附作用会逐渐减弱。该研究对处理工业含Ni^(2+)与Cu^(2+)的废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泽华; 朱杰; 蒋以晨; 李萍; 王香平; 张珂; 孙玉; 崔节虎
    • 摘要: 赤泥是一种污染性废渣,为了实现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聚丙烯酰胺为改性剂,通过微波技术制备出低成本改性赤泥,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Ni^(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证实成功制备出改性赤泥;在p H值为6~7,Ni^(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改性赤泥的用量为2 g/L,振荡时间为2 h,振荡速率为150 r/min的条件下,改性赤泥对含Ni^(2+)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
    • 王炜祺; 孙亚威; 缪玲玲; 薛雯蔚; 陈昌云
    • 摘要: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法表征活性炭纤维布(ACFC)结构;通过单因素吸附模拟试验,探究吸附时间、温度、pH及干扰离子浓度对ACFC吸附重金属Ni^(2+)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CFC上碳点分布均匀,粒径约为5 nm,比表面积为641.4 m^(2)/g,体积吸附量为350 cm^(3)/g;对Ni^(2+)的吸附时间约为600 min,受pH变化影响明显,最佳pH为7.0,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可以促进吸附作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描述吸附过程。
    • 胡霞; 杨爱江; 薛洪其; 王丽
    • 摘要: 为研究金属离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经初步驯化的At.f菌在不同初始pH下的生长活性,开展不同浓度梯度的Ni^(2+)、Cu^(2+)、Zn^(2+)及三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对At.f菌的氧化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1.8时,At.f菌生长活性最好,且低浓度的Ni^(2+)、Zn^(2+)对At.f菌氧化活性影响较小,对两种金属离子的耐受浓度均在20 g/L以上;而该细菌对Cu^(2+)比较敏感,当Cu^(2+)浓度为2.5 g/L时,菌株的生长活性明显下降,特别是10 g/L时,对At.f菌的氧化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三种金属离子同时存在时对At.f菌氧化活性的影响大于单一金属离子,当三种金属离子的浓度均为2.5 g/L时,在48小时内对At.f菌的氧化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三种金属离子的浓度均为5 g/L时,80小时时菌株对Fe^(2+)的氧化率极低,说明At.f菌需要经过多种金属离子共存驯化培养后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多金属复杂矿物的处理。
    • BRIK Mikhail G; KURBONIYON Mekhrdod S; 马崇庚
    • 摘要: 基于最新的文献数据,我们研究了八面体配位下Ni^(2+)离子自旋禁止跃迁3A2⁃1E的能量与新的电子云膨胀效应参数β1=(B B0)^(2)+(C C0)^(2)之间的经验关系,其中(B、C)和(B0、C0)分别是Ni^(2+)离子在晶体中和自由离子状态下描述3d电子间库仑作用的拉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Ni^(2+)离子1E态的能量是β1参数的线性函数。这样的发现确认了完全处理电子云膨胀效应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拉卡参数B和C约减贡献的重要事实。通常使用的电子云膨胀效应参数β=B B0由于完全忽略了拉卡参数C的约减贡献,在估计1E态能级位置上是不准确的。相比而言,我们构建的理论方法则更好。本文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以及实施的理论分析均将会对Ni^(2+)离子掺杂材料的光谱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曼曼; 石林; 张洋洋
    • 摘要: 以伊利石-石灰石-石膏焙烧活化物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沸石相吸附材料(ZAM),通过XRD和SEM表征其微观结构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Ni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ZAM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硅铝比2.0,水热反应温度150°C,水热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合成的ZAM对Ni2+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温度25°C,pH值为6时,ZAM吸附Ni2+在18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剂的较佳投加量为0.4 g/L、较大吸附量为121.21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lich吸附模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 张钰珏; 鄢然; 丁桑岚; 孙维义; 苏仕军
    • 摘要: 研究了用软锰矿渣混合粉煤灰及活性炭经高温焙烧制备陶粒,并用于从拟废水中吸附去除Ni2+,考察了陶粒投加量、废水pH、反应温度及Ni2+初始质量浓度对陶粒吸附Ni2+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软锰矿渣陶粒对Ni2+的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其中对Langmuir模型的拟合度在0.996以上,吸附属于单层吸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为非自发放热反应,升温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陶粒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以重复利用.
    • 郭娜; 颜子博; 胡敏; 李浩然; 彭丽
    • 摘要: 研究了采用发泡法和分子印迹法制备海绵状镍印迹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此吸附剂在不同溶液体系中对N i2+的特异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 H=5的一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 i2+有较高的吸附量,约为53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钴、镍和锰、镍二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选择吸附性能,Co2+、Ni2+和M n2+、Ni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7.16和53.80.该吸附剂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可重复利用.
    • 雷贤宇; 罗华江; 沈岳军
    • 摘要: 本文利用常压单效蒸发技术对处理化学镀镍废液进行探索研究,研究了蒸发温度和蒸发前pH对蒸发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对蒸发液进行除氨氮后处理,确定了MgSO4和Na3PO4最佳质量比为0.8,处理后氨氮可降低至121 mg/L.
    • 武原原; 李姗姗; 吴淑妍; 潘云浩; 于娜玲; 赵长坤; 高孟春
    • 摘要: 本文研究了10 mg/L的Ni2+和5 mg/L的金霉素(CTC)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反应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90%以上.10 mg/L Ni2+单独存在及其与5 mg/L CTC共存均能导致氮去除率的下降,且在二者共存时下降程度最大,表明Ni2+和CTC共存对氮的去除呈现协同抑制作用.随着进水中Ni2+和CTC的加入,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均有所降低.脱氢酶活性以及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耗氧速率和相应的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Ni2+和CTC共存对硝化反硝化活性呈现协同抑制作用,协同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Ni2+的含量.Ni2+和CTC共存对活性污泥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呈现协同促进作用,可以诱导活性污泥细胞内氧化应激以及细胞损伤.长期暴露条件下添加10 mg/L Ni2+和5 mg/L CTC会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Ni2+和CTC的存在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中硝化菌(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反硝化菌(Thauera、Longilinea、Denitratisoma和Anaerolinea)的相对丰度,从而抑制了SBR的脱氮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