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序批式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122609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化工学报、水处理信息报导、工业水处理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35届年会、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3年年会等;序批式反应器的相关文献由704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李小明、王淑莹等。

序批式反应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122609 占比:100.00%

总计:5122807篇

序批式反应器—发文趋势图

序批式反应器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李小明
  • 王淑莹
  • 李军
  • 杨麒
  • 曾光明
  • 邓良伟
  • 张杰
  • 樊立萍
  • 顾国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红; 郑少杰; 聂泽兵; 李清哲; 谷靖颖; 边德军
    • 摘要: 研究了不同碳磷比(C/P)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主要考察了C/P(以质量比计)分别为40、24、17的情况。结果显示,C/P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对总氮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对总磷(TP)的去除影响较大。适当降低C/P有利于提升释磷量,但可能会降低最终的TP去除量。在好氧段,氨氮会大量转化为硝态氮;在缺氧段,硝态氮被反硝化去除。AOA-SBR工艺中存在着明显的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聚集现象,但随着C/P的降低聚糖菌会增加,除磷方式会由聚磷菌单一除磷演替为聚磷菌与反硝化聚磷菌协同除磷。
    • 刘辉
    • 摘要: (续2022年第4期封二、封三)水环境研究所4.污水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城乡多源污水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核心技术(1)农业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农业养殖废水氮磷含量高和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潜在生态风险,利用微藻生长速度快和抗生素非靶标生物等特点,构建微生物与藻菌互惠共生的系统,结合光合序批式反应器,用于农业养殖废水的污染减量和资源化回收利用,同时降低废水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浓度。
    • 陈佼; 刘浩霖; 林华峰; 刘欢; 李滨伶; 李晓媛; 陆一新
    • 摘要: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含盐污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盐度冲击对活性污泥体系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分别为0.3%,0.5%时,NH^(+)_(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91.5%,相比无盐度冲击时各下降了1.1,5.3个百分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6%,71.5%,相比无盐度冲击时各提高了14.6,6.9个百分点。当进水盐度升高至1.0%~1.5%时,NH^(+)_(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降至13.5%~63.1%、11.8%~36.2%,进水盐度越高,SBR反应器的脱氮性能越差,恢复难度越大。盐度冲击为0.3%~0.5%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现象,有利于整体脱氮性能的提升,而盐度冲击为1.0%~1.5%时会严重抑制脱氮功能菌活性,需采取强化措施才能保证SBR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
    • 赵丹; 韩晓宇; 张树军; 黄京; 焦佳童; 毛华兴; 卢紫欣
    • 摘要: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及絮体污泥的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脱氮处理系统,通过运行参数优化调控实现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的高效脱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菌(AnAOB)生物膜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控制高游离氨(FA)(>20mg/L)和限制曝气(DO≤0.2mg/L)等运行条件,能够快速构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85%以上,脱氮负荷达到0.60kgN/(m^(3)·d).稀释后的热水解污泥消化液仍对AnAOB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反应器总氮负荷降至0.20kgN/(m^(3)·d)以下;但系统内AnAOB丰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说明AnAOB的增殖未受到完全抑制.系统内混合污泥的平均中位径由53μm缓慢增长至109μm.定量PCR数据及高通量分析显示,该处理系统富集了较高纯度的AnAOB,最大丰度占比可达8.06%,其优势菌属为Kuenenia菌属.此外,在第93运行周期下Kuenenia菌属在颗粒污泥的丰度占比大于AOB,为5.26%;絮体污泥中具有亚硝化效果的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丰度占比为1.64%,大于AnAOB.这展现了AOB和AnAOB丰度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
    • 赵建国; 徐永贵; 李刚强; 李玉; 张珂; 孙言卓
    • 摘要: 利用易于控制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以甲醇为共代谢碳源的五氯苯酚(PCP)废水,控制进水PCP质量浓度为10 mg/L,并设置仅以甲醇为碳源的对照组,利用发光菌急性毒性生物实验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别研究PCP对污泥急性毒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进而分析优势菌群对污泥急性毒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第1—19 d期间,进水中的PCP(10 mg/L)会严重抑制污泥活性,导致污泥絮体解体,PCP难以被降解去除,出水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和污泥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受PCP污染的污泥活性恢复较慢,在第20—32 d期间不再投加PCP和在第33—75 d期间补充投加2 mg/L PCP,进水COD和PCP的处理效果仍旧较差;吸附至污泥的PCP仅仅是引起污泥急性毒性升高的原因之一,受PCP诱导富集的优势菌群在降解PCP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中间产物和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也是引起污泥急性毒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赵建国; 徐永贵; 李刚强; 李玉; 张珂; 孙言卓
    • 摘要: 利用易于控制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以甲醇为共代谢碳源的五氯苯酚(PCP)废水,控制进水PCP质量浓度为10 mg/L,并设置仅以甲醇为碳源的对照组,利用发光菌急性毒性生物实验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别研究PCP对污泥急性毒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进而分析优势菌群对污泥急性毒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第1—19 d期间,进水中的PCP(10 mg/L)会严重抑制污泥活性,导致污泥絮体解体,PCP难以被降解去除,出水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和污泥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受PCP污染的污泥活性恢复较慢,在第20—32 d期间不再投加PCP和在第33—75 d期间补充投加2 mg/L PCP,进水COD和PCP的处理效果仍旧较差;吸附至污泥的PCP仅仅是引起污泥急性毒性升高的原因之一,受PCP诱导富集的优势菌群在降解PCP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中间产物和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也是引起污泥急性毒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于少鹏; 刘嘉; 周彬; 丛东来; 杜丛
    • 摘要: [背景]养猪废水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养猪废水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相比,藻辅助SBR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污泥活性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特点.[目的]针对SBR中菌藻共生系统对养猪废水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比较分析菌藻共生系统与常规SBR系统中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平行运行SBR+微藻(R1)和作为对照系统不添加微藻的SBR (R2).监测R1和R2系统废水处理效果,污泥的粒径、沉降性和代谢产物等污泥特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R1和R2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分布.[结果]与对照R2反应器相比,R1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提高了5.1%,NH4+-N提高了20.3%,总氮(Total Nitrogen,TN)提高了19.4%,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提高了23.9%.进一步对反应器中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与R2相比,R1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平均含量提高3.7%,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平均增加了38.5%.同时R1的污泥粒径较R2提高了14.8%,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较R2降低了11.7%,污泥的好氧呼吸速率(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SOUR)较R2提高了64.8%,而且稳定的菌藻共生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减少反应器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表明藻类的添加对R1污泥特性具有改良作用[结论]R1反应器形成的菌藻共生体系可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 teo 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R1反应器的主要菌群,对养猪废水的处理起到重要作用.R1反应器中的藻类主要为链带藻属(Desmodesmus)和尖带藻属(Acutodesmus),对养猪废水的脱氮除磷起到重要作用.
    • 武原原; 李姗姗; 吴淑妍; 潘云浩; 于娜玲; 赵长坤; 高孟春
    • 摘要: 本文研究了10 mg/L的Ni2+和5 mg/L的金霉素(CTC)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反应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90%以上.10 mg/L Ni2+单独存在及其与5 mg/L CTC共存均能导致氮去除率的下降,且在二者共存时下降程度最大,表明Ni2+和CTC共存对氮的去除呈现协同抑制作用.随着进水中Ni2+和CTC的加入,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均有所降低.脱氢酶活性以及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耗氧速率和相应的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Ni2+和CTC共存对硝化反硝化活性呈现协同抑制作用,协同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Ni2+的含量.Ni2+和CTC共存对活性污泥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呈现协同促进作用,可以诱导活性污泥细胞内氧化应激以及细胞损伤.长期暴露条件下添加10 mg/L Ni2+和5 mg/L CTC会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Ni2+和CTC的存在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中硝化菌(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反硝化菌(Thauera、Longilinea、Denitratisoma和Anaerolinea)的相对丰度,从而抑制了SBR的脱氮性能.
    • 武原原; 李姗姗; 吴淑妍; 潘云浩; 于娜玲; 赵长坤; 高孟春
    • 摘要: 本文研究了10 mg/L的Ni^(2+)和5 mg/L的金霉素(CTC)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反应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90%以上。10 mg/L Ni^(2+)单独存在及其与5 mg/L CTC共存均能导致氮去除率的下降,且在二者共存时下降程度最大,表明Ni^(2+)和CTC共存对氮的去除呈现协同抑制作用。随着进水中Ni^(2+)和CTC的加入,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均有所降低。脱氢酶活性以及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耗氧速率和相应的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Ni^(2+)和CTC共存对硝化反硝化活性呈现协同抑制作用,协同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Ni^(2+)的含量。Ni^(2+)和CTC共存对活性污泥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呈现协同促进作用,可以诱导活性污泥细胞内氧化应激以及细胞损伤。长期暴露条件下添加10 mg/L Ni^(2+)和5 mg/L CTC会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Ni^(2+)和CTC的存在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中硝化菌(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反硝化菌(Thauera、Longilinea、Denitratisoma和Anaerolinea)的相对丰度,从而抑制了SBR的脱氮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