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球茎

原球茎

原球茎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62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种子、亚热带植物科学、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原球茎的相关文献由1614位作者贡献,包括赖钟雄、郭顺星、徐锦堂等。

原球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5 占比:55.0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2.01%

专利文献>

论文:362 占比:42.89%

总计:844篇

原球茎—发文趋势图

原球茎

-研究学者

  • 赖钟雄
  • 郭顺星
  • 徐锦堂
  • 林潘海
  • 罗建平
  • 任丽
  • 孟志霞
  • 陈晓梅
  • 何铁光
  • 林玉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素菊; 梅闯
    • 摘要: 通过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富硒悬浮培养的生长指标及多糖、生物碱、总蛋白质、硒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优化铁皮石斛富硒悬浮培养条件,为开发富硒铁皮石斛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与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富硒悬浮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50 mg·L^(−1) NAA+30 g·L^(−1)蔗糖+0.05 mg·L^(−1) Na_(2)SeO_(3),接种量为100 g·L^(−1),pH为5.8,继代周期为30 d,此时原球茎的硒含量最高,可达4.01 mg·kg^(−1),多糖含量为34.79%、生物碱含量为0.026%、总蛋白质含量为28.25%。试验成功建立了富硒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体系。
    • 席银凯; 杨武德
    • 摘要: 为解决大花蕙兰园艺品种‘黄金小神童’(Cymbidium Golden Elf‘Sundust’)人工繁育周期长、系数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其侧芽茎尖为外植体,在1/2MS+1.0 mg·L^(-1)NAA+50 g·L^(-1)香蕉泥+15 g·L^(-1)蔗糖中培养60 d后,以获得的愈伤组织与原球茎混合物为材料,通过L_(9)(3)^(4)正交与完全组合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及组合对‘黄金小神童’胚性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发生及增殖的影响,进而建立‘黄金小神童’高效、稳定的丛芽增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在MS+2.0 mg·L^(-1)6-BA+150 mL·L^(-1)椰汁+20 g·L^(-1)蔗糖中,培养70 d后增殖系数达8.13,同时可获得桑葚状原球茎团。(2)原球茎团在MS+1.0 mg·L^(-1)6-BA+1.0 mg·L^(-1)NAA中培养70 d后,原球茎发育为幼芽,丛芽发生系数可达5.36;此时,将由原球茎诱导得到的簇状丛芽转接至MS+1.0 mg·L^(-1)6-BA+1.0 mg·L^(-1)NAA中,以“芽繁芽”方式增殖,其增殖系数也达到4.28,此时可建立起稳定的增殖体系。(3)无菌苗生根则在MS+1.0 mg·L^(-1)NAA+150 g·L^(-1)香蕉泥中进行,培养60 d可得到具4~7片真叶、高度为8~10 cm的健壮生根苗,生根率达96.5%;再生苗经露苗后移栽到松树皮和山基土体积比为3∶2的基质中,成活率在85%以上。通过愈伤组织与原球茎-胚性愈伤组织与原球茎-原球茎-丛芽-再生植株途径最终建立了‘黄金小神童’高效、稳定的丛芽快速繁殖体系,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其人工繁育和遗传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兰科其他物种的无性快速繁殖提供了参考。
    • 陈青青; 王丛巧; 赖钟雄
    • 摘要: [目的]探讨温差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以25°C/13°C为处理温差,恒温25°C/25°C(培养室最常用温度)为对照,昼夜温度设置各12 h,观察和测定铁皮石斛原球茎在0~50 d内的生长情况、生物量、多糖含量、多糖总量、生物碱的变化。[结果]温差有利于铁皮石斛PLBs的增殖、促进生物量增加和多糖积累,长时间的恒温处理则有利于生物碱积累。[结论]该研究为原球茎替代野生植株进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 张娜; 曹小勇; 胡选萍; 秦公伟; 王思蕲; 赵垚
    • 摘要: 以白及、杜鹃兰、建兰种子为离体培养材料,比较三者非共生萌发及成苗过程。结果表明:3种兰科植物成苗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白及种胚膨大成原球茎后上端形成叶片,随后形成根直接成苗;杜鹃兰的原球茎先形成根状茎,顶端分化出叶芽,叶基部长出根发育成苗;建兰萌发形成根状茎后持续增殖,需改变培养基激素,才可分化成苗;建兰根状茎与杜鹃兰的明显不同,具有向地性,且杜鹃兰的根状茎仅能进行有限分支并形成休眠芽。结论:兰科植物种子非共生萌发成苗可区分为3种模式,白及是绝大多数兰科种子非共生萌发成苗的模式。
    • 江灵敏; 罗月芳
    • 摘要: 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含有的药效化合物主要有联苄类化合物、二氢菲类化合物、联菲类化合物、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菲类糖甙化合物等,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治疗。因为白及的众多功效,使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随着白及应用的不断拓展,其医药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其资源匮乏,使白及的产量很难满足产业的需求,供不应求,致使其价格连年攀升。因此,产业化种植白及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保护该物种的迫切需要。该文通过阅读近年白及相关文献,从白及组培快繁体系、人工种子技术快速繁殖、液体悬浮培养原球茎等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快繁和保护白及提供参考。
    • 包英华; 苏慧玲; 陈永浩; 冯艺飞; 严基银; 张自斌
    • 摘要: 以鼓槌石斛原球茎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碱(0、0.1%、0.3%、0.5%)在不同温度(26、0、4、8°C)下分别处理12 h或24 h,经不同时间(20、40、60、80 d)培养后,分析其多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浓度、温度和原球茎培养时间均对鼓槌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产生影响,且各处理因素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原球茎培养时间为20 d、秋水仙碱浓度为0.1%时,8°C处理12 h原球茎多糖含量可达35.60%、26°C处理24 h可达36.62%,均高于相同条件下对照组的多糖含量23.77%和16.94%.说明秋水仙碱和控温处理相结合使用,对鼓槌石斛原球茎多糖积累产生一定影响.
    • 朱星扬; 朱洁莹; 钱旭; 贾启; 金磊磊; 陈集双
    • 摘要: 为了探究在金钗石斛原球茎培养过程中,添加诱导子CuSO_(2)对其石斛碱产量的影响,并获得原球茎产石斛碱的优化条件,为后续多因素胁迫金钗石斛原球茎高产石斛碱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液体悬浮培养的方式,研究了诱导子CuSO_(2)在不同添加时间、不同浓度、添加后不同培养时间3种处理因素对金钗石斛原球茎生物量和产石斛碱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5 mmol/L CuSO_(2)培养10~20 d,对原球茎的抑制作用强于培养30~40 d,其中培养20 d为最佳添加时间,石斛碱含量最高达29.65μg/g。CuSO_(2)浓度为0.25 mmol/L时,石斛碱含量最高达35.10μg/g,原球茎生物量也最多,达2.72 g,增殖系数达到了0.36;随着CuSO_(2)浓度的增加,经不同处理的原球茎抑制程度逐渐增加,原球茎也出现褐化死亡。添加诱导子后培养时间处理因素对原球茎的影响不明显,当培养至20 d时,石斛碱含量最高达29.37μg/g。最优的CuSO_(2)胁迫条件:在原球茎培养20 d时,加入浓度为0.25 mmol/L的CuSO_(2),继续培养20 d,石斛碱含量最高为35.10μg/g,是未处理组的1.38倍。
    • 刘怡; 王玥瑶; 杨柳青; 操赛雨; 燕鑫; 何碧珠; 郭梨锦
    • 摘要: 以天宫石斛荚果为外植体,探究天宫石斛种胚快繁技术。选择荚果外植体适合消毒时间,添加不同有机添加物诱导原球茎,调节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诱导增殖分化,添加适当浓度生根壮苗活性炭。结果表明,消毒10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为30%;添加土豆30 g/L培养基原球茎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95%;6-BA 1.5 mg/L+NAA0.1 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为9.4;活性炭1.2 g/L生根壮苗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达8.54。
    • 王丽; 解兰; 李义
    • 摘要: 为建立白芨(Bletilla striata)高效实用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以紫花三叉白芨成熟未开裂的蒴果、块茎、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最佳外植体材料,并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培养基对原球茎萌发、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影响。结果表明,白芨种子为最佳外植体材料;培养基KC+NAA 0.5 mg·L^(-1)有利于白芨原球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椰汁有利于丛生芽增殖及成苗;将2 cm高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1)中,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8.67%。
    • 邓小果
    • 摘要: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黄花美冠兰原球茎(PLB)作不同时间处理。结果显示:EMS可使部分PLB白化或褐化并逐渐致死,对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EMS处理较长时间时,原球茎的存活率及再生苗数显著减少。用EMS处理过的原球茎都能产生微核,本试验中观察到的微核主要以单微核居多,也出现双微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