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i2
MoSi2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20610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材料导报、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第八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首届江西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等;MoSi2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厚安、刘心宇、马勤等。
MoSi2—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0610篇
占比:99.95%
总计:420818篇
MoSi2
-研究学者
- 张厚安
- 刘心宇
- 马勤
- 易丹青
- 颜建辉
- 周宏明
- 唐果宁
- 周琦
- 王德志
- 肖来荣
- 郭铁明
- 陈平
- 唐思文
- 张来启
- 李益民
- 陈辉
- 艾云龙
- 贾建刚
- 季根顺
- 徐金富
- 易茂中
- 杜伟
- 柳公器
- 薛群基
- 吴海飞
- 张学彬
- 李玲艳
- 李颂文
- 林均品
- 熊翔
- 程玉桂
- 龙春光
- 刘会群
- 刘长虹
- 吕晋军
- 尹钟大
- 左铁镛
- 席俊杰
- 张亚非
- 成钧
- 曾燮榕
- 李克智
- 李明伟
- 李贺军
- 杨生荣
- 沈建兴
- 王斌
- 王静波
- 石章智
- 胡小平
-
-
任宣儒;
王炜光;
孙科;
胡昱雯;
徐磊华;
冯培忠
-
-
摘要:
将原位反应法和浆料法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液相烧结法,制备了涂层组分、含量和厚度可控的HfB2-MoSi_(2)-SiC涂层,研究了MoSi_(2)含量对HfB2-MoSi_(2)-SiC复合涂层在室温~1500°C动态有氧环境以及1500°C静态恒温空气下的氧化防护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相对氧气渗透率表征涂层的抗氧化保护能力。室温~1500°C的动态氧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试样的起始氧化失重从775°C延迟到821°C,最大失重速率从0.9×10^(−3) mg·cm^(−2)·s^(−1)降低到0.2×10^(−3) mg·cm^(−2)·s^(−1),最低相对氧气渗透率降低至12.2%,失重率从1.8%降为0.21%。揭示了MoSi_(2)增强涂层抗氧化保护能力的机理,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涂层中SiO2玻璃相的生成量增加,促进了涂层表面Hf氧化物的弥散,从而形成具有更高稳定性的Hf-Si-O复相玻璃层,使得试样在1500°C静态恒温空气下氧化200 h的失重率从0.46%降低到0.08%,显著提升了涂层的抗氧化保护能力。
-
-
张展;
谭大旺;
罗嗣春;
郭伟明;
林华泰
-
-
摘要:
以Y_(2)O_(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MoSi_(2)为第二相的α-Sialon陶瓷,研究了MoSi_(2)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oSi_(2)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MoSi_(2)添加量的增多,长棒状α-Sialon晶粒显著增多,长径比增大,当MoSi_(2)质量分数为10%时,晶粒尺寸呈现显著的双峰分布;当MoSi_(2)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陶瓷的相对密度由99.0%增加到99.7%,硬度由21.12 GPa降低到20.44 GPa,断裂韧度由4.80 MPa·m^(1/2)增加到6.13 MPa·m^(1/2);在干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添加质量分数10%MoSi_(2)的陶瓷刀具在达到磨损标准时的切削长度是未添加MoSi_(2)陶瓷刀具的1.5倍,可见该刀具切削性能优异,其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和沟槽磨损,主要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
-
肖来荣;
沈鸿泰;
张亚芳;
杨庚轩;
赵刚;
周小军;
蔡圳阳
-
-
摘要: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TZM钼合金表面制备Mo层,再通过包埋渗法制得双层结构的MoSi_(2)厚涂层。利用内热法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钼合金Si⁃Mo涂层在1600°C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多孔MoSi_(2)外层和致密MoSi_(2)内层组成,Mo粉细化对涂层组织致密化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提升有益,平均粒度9.8μm和2.2μm的Mo粉制备的涂层在1600°C下的高温抗氧化寿命分别为5.1 h和14.8 h,高温氧化后涂层结构转变为SiO_(2)氧化层⁃多孔MoSi_(2)层⁃致密层⁃Mo_(5)Si_(3)层。随着氧化持续进行,SiO_(2)层和Mo_(5)Si_(3)层不断增厚,而MoSi_(2)层持续减薄并转化为Mo_(5)Si_(3),硅元素的持续贫化导致涂层最终失效。
-
-
吴姚莎;
陈伟文;
刘名涛
-
-
摘要:
以MoSi2粉和NiCrCoAlY粉为原料,氩气做保护气,采用高能球磨技术成功制备了NiCrCoAlY-MoSi2纳米金属陶瓷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实密度仪和松装密度仪等对粉体的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NiCrCoAlY-MoSi2粉体高能球磨30 h,纳米级强化相MoSi2均匀弥散分布在粘结相NiCrCoAlY上,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该粉体由大量椭圆形颗粒和少量细小团聚颗粒组成,流动性能明显改善,可稍加过筛后直接用于热喷涂。
-
-
吴姚莎;
陈伟文;
刘名涛
-
-
摘要:
以MoSi2粉和NiCrCoAlY粉为原料,氩气做保护气,采用高能球磨技术成功制备了NiCrCoAlY-MoSi2纳米金属陶瓷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实密度仪和松装密度仪等对粉体的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NiCrCoAlY-MoSi2粉体高能球磨30 h,纳米级强化相MoSi2均匀弥散分布在粘结相NiCrCoAlY上,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该粉体由大量椭圆形颗粒和少量细小团聚颗粒组成,流动性能明显改善,可稍加过筛后直接用于热喷涂.
-
-
刘靠斌;
张建军;
陈卫华;
韦学龙;
杨先军
-
-
摘要:
MoSi^(2)颗粒的分散性对MoSi^(2)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机械搅拌和沉降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MoSi^(2)颗粒分散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Zeta电位仪对MoSi^(2)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分散剂浓度、固液比、分散时间等分散条件对MoSi^(2)颗粒分散性有很大的影响。SDS在MoSi^(2)粉体上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均匀分散作用,分散MoSi^(2)颗粒粒径在0.2~0.6μm之间,保持了悬浮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此外,本研究制备的分散MoSi^(2)粉体的较佳分散时间为6 h,固液比为1:80,SDS浓度为1.6 g/L。
-
-
杨威;
黄志雄;
王雁冰
-
-
摘要:
将两种不同成分低熔点玻璃料G1和G2引入MoSi2改性硼酚醛树脂,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两种高硅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料对MoSi2改性硼酚醛树脂裂解残留物相、热性能以及其高硅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瓷化结构弯曲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料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可瓷化温度降低了大约600°C,并且其中引入玻璃料G2的复合材料在800°C~1200°C的瓷化结构室温弯曲强度提高了6.5 MPa~7.6 MPa.另外玻璃料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烧蚀过程中,表面形成了致密熔体结构,抑制了热氧向里层碳化基体的扩散,其中SiO2成分含量较多的玻璃料G2有利于促进MoSi2颗粒与硼酚醛裂解产物相互作用形成高熔点陶瓷相Mo4.8Si3C0.6和MoB,使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降低了10.7%.
-
-
杨威;
黄志雄;
王雁冰
-
-
摘要:
将两种不同成分低熔点玻璃料G1和G2引入MoSi2改性硼酚醛树脂,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两种高硅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料对MoSi2改性硼酚醛树脂裂解残留物相、热性能以及其高硅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瓷化结构弯曲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料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可瓷化温度降低了大约600°C,并且其中引入玻璃料G2的复合材料在800°C~1200°C的瓷化结构室温弯曲强度提高了6.5 MPa~7.6 MPa。另外玻璃料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烧蚀过程中,表面形成了致密熔体结构,抑制了热氧向里层碳化基体的扩散,其中SiO2成分含量较多的玻璃料G2有利于促进MoSi2颗粒与硼酚醛裂解产物相互作用形成高熔点陶瓷相Mo4.8Si3C0.6和MoB,使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降低了10.7%。
-
-
袁苗达;
束海波
-
-
摘要: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汽车内燃机用GH4169合金表面制备了CoNiCrAlY涂层和MoSi2-CoNiCrAlY复合涂层,对比分析了单一涂层和复合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并探讨了涂层的高温氧化机制.结果 表明:CoNiCrAlY涂层主要由γ'-Ni3Al、α-Al2O3和γ-Co相组成,MoSi2-CoNiCrAlY复合涂层中还出现了Mo-Si2和Mo5Si3相;CoNiCrAlY涂层在1 025°C条件下氧化不同时间所得氧化膜的物相组成都为Cr2O3、α-Al2O3、NiCr2O4和(Co,Ni) Cr2O4,而MoSi2-CoNiCrAlY复合涂层氧化膜中还形成了部分SiO2相;MoSi2-CoNiCrAlY复合涂层的硬度高于CoNiCrAlY涂层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CoNiCrAlY涂层的;CoNiCrAlY涂层“快速氧化阶段”和“稳定氧化阶段”的影响要素分别为NiO、NiCr2O4和(Co,Ni)Cr2O4尖晶石相的生长速率和Al2O3致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而影响MoSi2-CoNiCrAlY复合涂层高温氧化性能的关键要素为SiO2的扩散和流动能力.
-
-
-
-
-
-
-
-
-
-
唐思文;
时存;
胡小平;
张厚安
- 《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
| 2007年
-
摘要:
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在1000°C、30N载荷下与Al2O3陶瓷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及成分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40~120r/min范围内,随着转速的增加,MoSi2-Al2O3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MoSi2的磨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于100r/min时达到最大,此时摩擦系数为0.783,磨损率为78.7mg/h.在40~100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当转速增至120 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以氧化磨损为主.
-
-
唐思文;
时存;
胡小平;
张厚安
- 《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
| 2007年
-
摘要:
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在1000°C、30N载荷下与Al2O3陶瓷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及成分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40~120r/min范围内,随着转速的增加,MoSi2-Al2O3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MoSi2的磨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于100r/min时达到最大,此时摩擦系数为0.783,磨损率为78.7mg/h.在40~100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当转速增至120 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以氧化磨损为主.
-
-
唐思文;
时存;
胡小平;
张厚安
- 《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
| 2007年
-
摘要:
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在1000°C、30N载荷下与Al2O3陶瓷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及成分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40~120r/min范围内,随着转速的增加,MoSi2-Al2O3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MoSi2的磨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于100r/min时达到最大,此时摩擦系数为0.783,磨损率为78.7mg/h.在40~100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当转速增至120 r/min时,MoSi2的磨损机理以氧化磨损为主.
-
-
-
-
-
-
-
-
- 中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5-1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改性MoSi2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涂层主要由基体相、增强相,以及位于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的界面相组成,所述基体相为MoSi2、所述增强相包含TiC、所述界面相的化学式为(Tix,Mo1‑x)Si2,其中,0.33≤x≤0.95,所述复合涂层制备于难熔金属基材表面。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包含Mo包覆TiC粉末的原料粉末,加入溶剂和粘结剂混合制得涂层料浆,并均匀涂覆在基材表面,经反应烧结而成。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涂层1800°C抗氧化寿命达10h以上,室温~1800°C热震性能达1000次以上,在超高温、高速气流冲刷环境下,涂层结构稳定、抗氧化烧蚀性能优异,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温部件的抗氧化、抗烧蚀防护涂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