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摩擦副

摩擦副

摩擦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7篇、会议论文103篇、专利文献61155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72种,包括“提高旅客舒适度”学术研讨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重庆市第二届汽车摩托车摩擦学材料先进技术与应用推进会等;摩擦副的相关文献由296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志强、姜峰、张涛等。

摩擦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7 占比:0.97%

会议论文>

论文:103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61155 占比:98.87%

总计:61855篇

摩擦副—发文趋势图

摩擦副

-研究学者

  • 王志强
  • 姜峰
  • 张涛
  • 言兰
  • 徐西鹏
  • 王延忠
  • 高殿荣
  • 张永振
  • 屈盛官
  • 李小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凯
    • 摘要: 采用销—盘磨损实验机研究不同浸水条件下船舶主轴承摩擦副磨损规律,采用恒定轴承比压及工作转速,依据润滑油光谱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极少量的水对润滑油影响不大,甚至会增加油膜厚度,形成良好摩擦。但水分的增多会造成摩擦副的氧化与腐蚀。摩擦副的磨损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过量的浸入水会对船舶主轴承摩擦副损害极大。
    • 孟嘉嘉; 刘伟; 张红涛; 潘科; 王轩
    • 摘要: 为了解决燃油齿轮泵因摩擦副快速磨损导致的工作寿命短问题,该文提出在航空航天用燃油齿轮泵的摩擦副表面,研究采用电解加工制备微坑阵列的工艺方法,利用流体动压效应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
    • 史相如; 史耘嘉; 张欣; 周泽华; 王泽华; 陈坚
    • 摘要: 针对非晶碳基薄膜高内应力和低膜基结合强度的问题,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系统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多层结构掺杂类石墨薄膜(GLC),探究载荷、摩擦副和介质环境对薄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多层结构GLC薄膜结构致密均匀,膜基之间没有明显缺陷,且力学性能良好。薄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曲线呈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分别对应于轻微的磨粒磨损、薄膜的剥离以及对磨球上碳质转移膜的形成。薄膜的平均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磨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对于ZrO_(2)陶瓷球,Si_(3)N_(4)陶瓷球因其较高的黏着倾向和较大的赫兹接触半径导致其较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GCr15金属球因其较低的硬度,导致碳质转移膜随金属磨削的剥离而脱落,造成相对较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相对于室温空气环境下,GLC薄膜在NaCl溶液中由于受到水溶液的冲洗和腐蚀介质Cl^(-)的侵蚀,导致薄膜从基体的快速剥离,造成更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研究成果可为提高非晶碳基薄膜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服役寿命和使用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 姜宇宇; 崔红伟; 乔一军; 孙浩; 宁敬威
    • 摘要: 马鞍形屈曲变形是液黏离合器摩擦副最主要的热屈曲变形方式。为获取变形摩擦副的接触特性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基于椭球体赫兹点接触理论与屈曲变形规律,建立了摩擦副接触变形等效模型,获得了软启动工况下变形摩擦副接触应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接触应力分布时变特性及对流换热条件的二维瞬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对摩擦副滑摩过程表面温升及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软启动过程中,摩擦副由局部接触发展为完全接触,接触区由弯曲椭圆形对称分布于摩擦副两侧发展至完全覆盖,应力大小由接触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梯度下降;受接触应力影响,滑摩温度场同样按照从高温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梯度下降的方式分布,但对流换热条件的差异导致高温中心相对于接触中心向对偶钢片外侧偏移,使得外径一侧整体温度更高。研究结果为后续液黏摩擦副热机耦合特性与转矩热失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小方; 白午龙; 段昕智; 何昌轩
    • 摘要: 球钢支座具有良好的转动性能等优点,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球钢支座的性能,开发球钢支座的潜力,拓宽球钢支座的应用前景,需要采用新型高性能摩擦副材料。两个既直接接触又产生相对摩擦运动的物体所构成的体系称为摩擦副o在球钢支座中,摩擦副是关键组成部件之一,其材料的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钢支座整体性能的优劣o主要介绍国内外摩擦副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关键的性能指标,以及各国规范对指标检测方法的异同。
    • 黄琳; 崔昊; 尹剑; 郝强; 沙智华; 张生芳
    • 摘要: 风电制动器因其制动工况多变,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复杂且大小各异,在第三体影响下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仍有待研究。以服役期内风电制动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对附着在风电制动器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及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风电制动器摩擦副表面第三体的主要成分为铁铜磨屑及沙石颗粒,且其尺度均在百微米级。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具有上述成分及尺度第三体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初期第三体在摩擦副间产生滚动起减摩作用,摩擦因数大幅减小;随着磨损程度的加剧,摩擦因数大幅上升,摩擦副提前进入剧烈磨损阶段;铁颗粒会加剧摩擦副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沙颗粒会导致制动过程摩擦力矩大幅波动,铜颗粒会导致制动力的不足。
    • 洪志伟
    • 摘要: 以GE60关节轴承设计开发为例,通过组合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试验考核,对比分析了3种GE60关节轴承摩擦副设计方案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在同种组合工况下,PTFE织物衬垫的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优于二硫化钼涂层的金属对金属关节轴承;内圈外球面离子渗硫可提高二硫化钼涂层的金属对金属关节轴承产品的耐磨损性能。
    • 吴刚; 朱桂庆; 刘伟东; 杨云波; 李岩
    • 摘要: 过热烧蚀问题是制约DCT车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大坡度起步是最易导致过热的工况。从结构原理、产热散热过程出发,结合台架测试优化大坡度起步控制过程,解决了该工况的过热问题。合理限制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加冷却流量、优化模型系数能够有效解决DCT车型的过热问题。
    • 李少军; 吴振鹏; 董博闻; 吴小艳; 宋海龙
    • 摘要: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织构的深度和载荷对油膜的润滑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在载荷变化的情况下,润滑膜的最小膜厚和黏性阻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不同载荷下,最佳织构深度的选取还需系统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沟槽型织构流体润滑模型,分析了织构的深度以及承载力对摩擦副的油膜厚度、压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承载力一定时,油膜厚度随织构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89 N载荷下时,存在最佳油膜厚度6.4184μm,此时织构深度为2.97μm,摩擦因数为0.0162。
    • 冯永保; 刘珂; 魏小玲; 李淑智; 何祯鑫
    • 摘要: 基于流固耦合以及流固热耦合方法,考虑摩擦副压力、温度和固体之间相互耦合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在高速高压下的圆弧齿轮泵端面摩擦副磨损摩擦模型。通过AMESim以及FLUENT求解出圆弧齿轮泵压力场以及温度场,作为磨损模型分析的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圆弧齿轮和浮动轴套流固特性以及流固热特性,对摩擦副磨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压力8 MPa、转速1200 r/min下双向流固耦合以及双向流固热耦合,流固耦合条件下端面摩擦副最大油膜厚度为26μm,考虑热条件下端面摩擦副流固耦合油膜厚度将比原来扩增到108.3%,且磨损量主要在齿轮泵端面高压区和过渡区,泄漏流量增量达到0.06 kg/s,该模型的建立分析对于新型圆弧齿轮泵的端面摩擦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