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位合成

原位合成

原位合成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2028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2篇、会议论文160篇、专利文献200363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138种,包括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12中国济南第十四届华东五省一市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等;原位合成的相关文献由480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乃勤、何春年、师春生等。

原位合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2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00363 占比:99.49%

总计:201385篇

原位合成—发文趋势图

原位合成

-研究学者

  • 赵乃勤
  • 何春年
  • 师春生
  • 刘子利
  • 刘希琴
  • 张淑华
  • 赵玉涛
  • 刘恩佐
  • 肖瑜
  • 吕维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杨; 石现兵; 王涛; 刘利伟; 韩振邦
    • 摘要: 针对MIL-53(Fe)粉末作为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窄、催化效率低和难回收利用等问题,以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载体,通过表面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负载不规则MIL-53(Fe)的纤维MIL-53(Fe)-PAN。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其表面形态、微观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MIL-53(Fe)能够均匀分布于改性PAN纤维表面,部分MIL-53(Fe)呈现出一定的结晶性能,且纤维配体的电荷转移(LMCT)效应将其光谱响应范围拓宽至800 nm;由于纤维配体和对苯二甲酸配体的协同作用,使得MIL-53(Fe)-PAN在染料降解中显示出极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远优于MIL-53(Fe)粉末及其直接负载改性PAN纤维催化剂,为高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施江靖; 陈红; 叶交友; 张雨湉; 吴智慧; 詹先旭
    • 摘要: 木材易燃的特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绿色环保的改性处理提升木材阻燃特性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杨木单板先后真空浸渍于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中,在杨木单板内原位合成碳酸钙,探讨了0.5,1.0,1.5和2.0 mol/L浸渍液对杨木单板浸渍效果及性能的影响,选取最佳浸渍液浓度制备碳酸钙改性杨木胶合板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浓度浸渍液处理的杨木单板细胞腔和细胞壁都能原位合成碳酸钙,1.0 mol/L浓度浸渍液处理后杨木单板的吸水率仅为未处理时的63.23%。碳酸氢钠浸渍时会减少杨木单板中的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碳酸钙改性使杨木单板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降低。由于原位合成碳酸钙填补了杨木单板中的部分空隙,不同浓度浸渍液处理后的杨木单板拉伸强度均有所提升,当浓度为1.0 mol/L时,拉伸强度最高;并且在降低杨木单板热解质量损失率、提高残余质量分数方面,浸渍液浓度为1.0 mol/L时同样最佳。碳酸钙改性杨木胶合板与素板相比弯曲性能虽小幅降低,但添加改性杨木单板的胶合板能明显提升其阻燃性能。
    • 曾嘉怡; 练国富; 褚梦雅; 黄旭
    • 摘要: 目的针对激光熔覆原位生成TiC过程中成形质量差、优化手段少的问题,探究工艺参数对熔覆高宽比、稀释率和面积的影响规律,实现熔覆质量的预测与优化。方法采用全因素试验对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利用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指标的作用规律,后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提出一种加权择优算法。结果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585.70 W,扫描速度为4.76 mm/s,粉末配比为1.02,验证试验所得实际值与预测值的误差均小于10%,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准确性。结论高宽比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高宽比随着粉末配比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稀释率与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粉末配比的交互作用呈现正相关;熔覆面积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和粉末配比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能为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成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李红艳; 杨启文; 胡梦涵; 白钰; 余义开
    • 摘要: 为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净化含铜废水,基于新的原位合成方法,制备新型聚羧酸盐凝胶-碱复合净水材料,用于对含铜废水的高效“可再生”净化.以一种活性杂环型阳离子单体(N,N-二烯丙基-3-羟基杂氮环丁烷氯化铵,DHAC)和丙烯酸(AA)为基本原料,通过“预聚+交联”的新型反应过程,构建开环交联型聚羧酸盐凝胶骨架(ROPCG),并产生原位包覆效应,实现对溶液体系中NaOH的100%包覆,获得高效的ROPCG-NaOH复合净水材料.结果表明:①基于“吸附+沉淀”协同的双重作用机制,ROPCG-NaOH材料实现了对含铜废水的高效净化,每g ROPCG-NaOH复合净水材料可去除384.62 mg的铜离子,同等净水能力优于大部分同类产品.②ROPCG-NaOH复合净水材料仅通过简单的“预聚+交联”反应过程即可获得,且主要的生产原料为商业易得的常规原料,具有简单易得、绿色环保的特性,综合考虑ROPCG-NaOH复合净水材料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③ROPCG-NaOH材料废渣可再生为有用的ROPCG凝胶吸附剂,再生ROPCG凝胶吸附剂的铜吸附容量为276.24 mg/g,与单纯ROPCG凝胶吸附剂的铜吸附容量(286.53 mg/g)接近,重复再生率为96.55%.研究显示,ROPCG-NaOH复合净水材料能高效、经济、绿色及“可再生性”地处理水中铜离子,应用前景良好.
    • 王婕; 霍海燕; 王洋; 张仲; 刘术侠
    • 摘要: NENU-n系列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杂化物(POM@MOFs)是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Keggin型杂多酸封装到Cu_(3)(BTC)_(2)框架中形成的,在催化和质子传导等领域展示出优异的性能.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在铜箔上原位合成POM@MOFs的新方法,即向反应液中通入氧气,利用酸性条件下氧气能将Cu^(0)氧化为Cu^(2+)的特性为金属有机框架的生长提供铜离子源,使氧化能力较弱的Keggin型钨系杂多酸也可在铜基底上原位合成纯相NENU-n系列杂化物.该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简便、快速且原子经济性高.同时发现在不添加任何调节剂的条件下,利用该方法能生成形貌可控的POM@MOFs,其形貌依赖于杂多酸阴离子所带的电荷.电荷高的杂多阴离子可以得到立方体形貌,而电荷低的杂多阴离子得到八面体形貌.利用合成的材料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的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露活性位点更多的立方体形貌的NENU-40[K_(5)BW_(12)O_(40)/Cu_(3)(BTC)_(2)]展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10 min内即可将2-氯乙基乙基硫醚完全转化为无毒的亚砜.
    • 李亚红; 王剑; 罗锋
    • 摘要: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是一种由Zn^(2+)和2-甲基咪唑组成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和热稳定性好、表面性质可调及pH诱导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这些优点赋予了ZIF-8多种功能,使其能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原位合成的方法使ZIF-8可包封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主要通过交联、键合与ZIF-8骨架结合,并包埋在ZIF-8晶体内部或位于其表面。ZIF-8作为运载体可递送蛋白质和酶以保持其生物学活性,提高其功能表现和稳定性;同时,ZIF-8亦可负载核酸药物使其在胞内表达用于基因治疗。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对ZIF-8在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石永亮; 李爽; 陈存广
    • 摘要: 以高铬钢为基体,采用中频熔炼过程中加入预制块的方法,按照不同的W/Ti原子比,原位合成制备了三种不同成分(Ti,W)C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钢基复合材料,陶瓷颗粒体积分数高达20%。通过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位生成(Ti,W)C颗粒细小,粒度小于3μm,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在钢基体中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随着预制块中W/Ti原子比的提高,生成的(Ti,W)C陶瓷颗粒中W含量提高,芯-壳结构中壳层增厚,并且多余的W原子进入钢基体或生成Fe_(2)W_(4)C,提高了钢基体的硬度,与高铬钢相比,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显著提高。
    • 戴克城; 翟玥; 吴娜; 梅航; 张宏; 邾强强; 王乐
    • 摘要: 全无机铯铅卤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薄膜较差的稳定性和制备中大量昂贵且有毒有机溶剂的使用,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进程。在本工作中,水溶液被用作配制含氯化钠(NaCl)的钙钛矿前驱液的溶剂。通过一步溶液法获得原位生长的NaCl/CsPbBr_(3)钙钛矿复合薄膜,并在该过程中引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来优化其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表明,NaCl和DMSO的协同作用可以调控复合薄膜中晶粒的形貌、提高相纯度并增强荧光发射。当DMSO和前驱体溶液体积比为1∶2时,复合薄膜呈现出最佳的绿光发射,荧光量子效率达48.2%。此外,得益于NaCl的有效复合及优化的晶体结构,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增强的稳定性。该设计思路有利于制备柔性、大面积和高稳定性显示用荧光转换薄膜。
    • 丁林; 王洪新; 周斌军; 张伟; 程颖
    • 摘要: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TiN-VC/Co基复合涂层.利用X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分析了原位制备TiN-VC/Co基复合涂层中TiN和VC强化相的生长形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TiN晶核以溶解-析出机制形核;VC晶核以属于溶解-析出机制和扩散机制共同作用形核.强化相TiN和VC均具有光滑小平面相生长特征,并均以二维形核和借助螺旋位错的台阶方式生长.TiN以六面体形状弥散分布于灰色γ-Co基体中,并存在角连接、棱边连接和面连接的聚集现象;VC依附于包晶转变形成的TiN形核长大生长成多面体VC-TiN壳核块状结构,弥散分布于灰色γ-Co基体中.
    • 李俊杰; 刘海龙; 杨广磊; 张丽娜; 姜葱葱; 程新; 王丹
    • 摘要: 光催化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光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水泥基材料成型过程中加入铋系光催化前驱体溶液实现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合成,提高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赋予水泥基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改善水泥基体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和EDS能谱对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91.64%,对氮氧化物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到15.03%,早期机械强度提升约10%。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同时水泥基体致密度提高。本文揭示了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机械性能的提升机制,为其他功能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