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课程
MOOC课程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8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才智、新西部(下旬刊)、无线互联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2016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MOOC课程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磊、谭芬、何聚厚等。
MOOC课程
-研究学者
- 王磊
- 谭芬
- 何聚厚
- 包海燕
- 吴华君
- 周燕玲
- 张业伟
- 曹守俊
- 杨琴
- 王媛媛
- 章新友
- 聂亦然
- 胡莉芳
- 苏航
- 葛文双
- 贾涛
- 赵长宽
- 路红
- 郦泽坤
- 闻新
- 陈美月
- 高克宁
- 丁吉超
- 万建香
- 丘渟清
- 严贺贤
- 于加省
- 付国庆
- 伍宏珏
- 何益艳
- 何秀青
- 傅缨捷
- 傅缨捷1
- 冯芝丽
- 刘丽莹
- 刘佳慧
- 刘均
- 刘宇航
- 刘宏伟
- 刘庆珊
- 刘春林
- 刘涛
- 刘静
- 史玉石
- 叶榕
- 司文秀
- 吉阳涛
- 吴强
- 吴惠秋
- 吴维涛
-
-
齐长存;
牛玉杰;
马玉霞;
宋波
-
-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中国大学MOOC在线学习平台线上课程信息,分析当前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的建设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大学MOOC(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医药卫生类课程信息,对课程视频数、开课次数、学习人数、课程评价数及高校学科开设数进行汇总统计。结果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内76所高校在MOOC平台开设了742门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可以进入本次研究的有665门,视频数最多的课程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中药学》,有369节;开课次数最多的是四川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医学》,自2014年11月至2021年6月开课20次;武汉大学开设的《营养学》学习人数最多,累计有677767人参加学习;评价数最多的课程是中南大学开设的《高等学校师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指引》,开课两次就拥有7192条课程评价;累计12所高校开设的《药理学》,是各院校开设最多的线上课程;山东大学开设了62门线上课程,成为开设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最多的高校。结论部分院校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但大多数高校仍需借鉴高质量线上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
-
黄梦喆
-
-
摘要:
伴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方式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文章基于MOOC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弥补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
-
范彦彬;
钱明霞;
赵磊磊
-
-
摘要:
文章基于国内外主流MOOC平台,通过对课程评分、学习者点评等内容分析筛选出18门具有代表性的MOOC课程,对其中18部教学视频进行分析。文章采用了“教师语言行为”“教师肢体语言行为”和“教师文本呈现行为”三个维度,构建并运用分析模型、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教学视频中的教师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为今后MOOC课程教学视频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
-
陈甜甜;
何秀青;
葛文双;
何聚厚
-
-
摘要:
学习孤独感问题是造成MOOC课程学习完成率低的原因之一,构建与学习者学习特征相适应的协作学习小组,可以有效解决学习孤独感问题.利用自编码神经网络提取在线学习者的关键特征,根据同质分组原则,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在线学习者进行迭代分组,使在线学习者从独自学习转变为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从而改善在线学习者的学习体验,降低学习孤独感.以edX平台上选择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入门课程的19846名在线学习者为实验对象,进行在线协作学习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分组方法,每个小组内学习者都有较高的同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学习孤独感问题.
-
-
吴华君;
司文秀;
韩广欣
-
-
摘要: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影响MOOC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ACSI模型和ECM模型,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对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模型,以273位MOOC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确定变量间结构与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显著影响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MOOC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并以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对感知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MOOC课程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为促进MOOC课程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提供参考.
-
-
-
董建功
-
-
摘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中职基础课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选择了较有特色的中职和综合高中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其间开展了“中职数学对口升学特色MOOC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2016年9月开始,研发的中职《数学》(升学模块)MOOC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网同步上线。通过五年的线上线下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利用MOOC平台激发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的“三学一加,两评互补”的“MOOC+”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探索及推广应用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
-
潘书哲;
郑伟
-
-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打破时空且普及率高的优势也得以彰显.本文试图结合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艺术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MOOC形式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艺术感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并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
-
-
赵伟丽;
林洪娟
-
-
摘要:
由于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概念多、性质多、结论多、内容抽象难懂,所以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感到很吃力,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MOOC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大学数学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建设适合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MOOC课程;(2)以MOOC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3)以MOOC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
-
张倩;
张德祥;
李国丽
-
-
摘要: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教学范围广、知识点多、计算量大,另一方面与实际系统有紧密联系.本文从课程本征特性和学情分析出发,在理论教学中建设MOOC课程,在实验教学引入口袋实验作为线上教学工具.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基于新型教学模型,对考核要求和方案进行改革.
-
-
胡莉芳
-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基于edX的MOOC课程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设教师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开课,其单开课优势主要表现在文学课程上;教授职称的授课教师中,女教师比重大大低于男教师;助理教授的情况则相反.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有助于深入内部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
-
胡莉芳
-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基于edX的MOOC课程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设教师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开课,其单开课优势主要表现在文学课程上;教授职称的授课教师中,女教师比重大大低于男教师;助理教授的情况则相反.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有助于深入内部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
-
胡莉芳
-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基于edX的MOOC课程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设教师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开课,其单开课优势主要表现在文学课程上;教授职称的授课教师中,女教师比重大大低于男教师;助理教授的情况则相反.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有助于深入内部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
-
胡莉芳
-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基于edX的MOOC课程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设教师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开课,其单开课优势主要表现在文学课程上;教授职称的授课教师中,女教师比重大大低于男教师;助理教授的情况则相反.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有助于深入内部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
-
轩旭
- 《2015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MOOC课程的出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文章指出,MOOC教学方式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相吻合,更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文章明确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素质教育的原则并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
-
轩旭
- 《2015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MOOC课程的出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文章指出,MOOC教学方式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相吻合,更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文章明确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素质教育的原则并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
-
轩旭
- 《2015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MOOC课程的出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文章指出,MOOC教学方式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相吻合,更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文章明确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素质教育的原则并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
-
轩旭
- 《2015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MOOC课程的出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文章指出,MOOC教学方式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相吻合,更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文章明确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素质教育的原则并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
-
陈皓
- 《2016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摘要:
索引是图书的重要检索工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中国大.学学术著作索引发展史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索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索引目前存在人才稀缺索引投入不足、社会认知度低等问题,并尝试从索引MOOC课程教育、索引制度推广和完善、硕博士论文索引制度化、出版机构重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
陈皓
- 《2016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摘要:
索引是图书的重要检索工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中国大.学学术著作索引发展史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索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索引目前存在人才稀缺索引投入不足、社会认知度低等问题,并尝试从索引MOOC课程教育、索引制度推广和完善、硕博士论文索引制度化、出版机构重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