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8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预防医学、卫生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9235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四川劳动保障、改革与开放、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西北西南第六次卫生经济研讨会、《中国医药论坛》第二届年会等;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献由5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东进、本刊记者、吕传信等。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9235篇
占比:99.59%
总计:119724篇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研究学者
- 王东进
- 本刊记者
- 吕传信
- 仇逸
- 任宪民
- 何明
- 周丽
- 周云
- 周永波
- 孙力
- 孙宝海
- 宋厚振
- 宋晓梧
- 尹明芳
- 崔喜晶
- 张元东
- 张安平
- 易中平
- 智荣格
- 本刊编辑部
- 李国鸿
- 李宏伟
- 李静
- 王伟
- 王建伦
- 王颖
- 等
- 蒋栋明
- 谭申生
- 赵曼
- 邵蓉
- 陆波
- 陈永法
- 顾震
- 一淮
- 丁义民
- 丁可则
- 丁森
- 丁英
- 万树平
- 上官静
- 丑琼
- 丛勤滋
- 严东明
- 严宝兰
- 乔荟竑
- 于华伟
- 于学友
- 于峰
- 于广军
-
-
王奇一
-
-
摘要: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医保基金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维护基金安全,对于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待遇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
-
-
-
-
摘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高健康保障服务能力。1998年我国开始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健康保险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0多年来,健康保险高速发展,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本版对1999年至2019年商业健康保险的收支情况、经营主体和产品结构等进行系统梳理。
-
-
-
-
刘娜;
吴翼
-
-
摘要:
利用CHNS2000到2011年5期混合截面数据,考察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家庭间收入分配的动态影响.2SLS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成员医保参保行为对其家庭总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显著性影响依次降低.随着改革的逐年推进,是否参保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存在从统计显著性到绝对数值上的"U"型变化;基于G·Field分解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总体上系列医保制度改革对缓解我国收入不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对家庭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却反负为正,这一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政策层面,应全面实施强制参保,谨防医保收入补偿效应拉大收入差距.同时力争快速、高效地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将改革进程的负效应降到最低.
-
-
-
邵玫
-
-
摘要: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国已进入全民医保的时代,医保基金收入日益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医疗机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载体,与经办机构和参保人之间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经办机构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的管理,保证医保基金的良性循环;医疗机构通过接待参保患者,获得医保基金,并在承担医疗安全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保基金的有效使用;参保人通过在医疗机构就医,享受医疗保险的惠民政策。
-
-
白维军1
-
-
摘要:
在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再出发的宏大背景下,医疗保险应及时取消个人账户,以集聚强大的医保社会统筹基金,实现病有所医和医疗保险制度功能最大化。为推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回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求,医疗保险改革需尽快取消个人账户,以强大的医保社会统筹基金,实现病有所医和医疗保险制度功能最大化。取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再出发,主要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个人账户不可互济,违背社会保险规律。
-
-
-
-
赵存现;
陈虹
- 《西北西南第六次卫生经济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我国自1999年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体系已初步形成.重庆市自2002年已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深化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建设的作用已经凸现.笔者在医院多年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就医院作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谈点认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