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费用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51113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经济视野、财经界、卫生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第23次学术交流会等;医疗费用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大喜、葛继红、蔡战英等。
医疗费用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1135篇
占比:99.99%
总计:1511281篇
医疗费用控制
-研究学者
- 郑大喜
- 葛继红
- 蔡战英
- 金明广
- 陆富生
- 刘宏裕
- 吴坤显
- 周志迎
- 景丽俊
- 李淑梅
- 李超
- 李静
- 洪少东
- 潘琦
- 熊剑
- 王振宇
- 盖媛媛
- 窦婧婧
- 邓益坚
- 金春林
- 陆烨
- 陈彤
- MerleneT.Sherman
- 于世利
- 于润吉
- 井朋朋
- 代伟
- 任晓晓
- 何孝崇
- 何学红
- 何明根
- 何江江
- 何达
- 余楚红
- 俞新燕
- 冯奥
- 冯海欢
- 冯瑞芳
- 刘凯
- 刘媛
- 刘宗龙
- 刘宵
- 刘平安
- 刘彦欣
- 刘惠荣
- 刘玮玮
- 刘登
- 刘祯祯
- 刘禹
- 刘笑
-
-
孙燕;
陈干霞;
朱巧巧;
贺蕾;
熊亚晴
-
-
摘要:
目的:比较南京市医保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前后某三级老年医院腔镜下胆囊切除术(NJ-DRG HC25病组)患者住院费用结构、费用差异及盈亏状况。方法:描述性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构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DRG改革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盈亏状况与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的相关性。结果:HC25病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占比前三名分别为耗材费、药品费和治疗费;实施DRG前后HC25病组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2022年与2021年相比呈增长趋势;DRG盈亏状况与年龄、住院天数相关。结论:应重点监管病种耗材费、药品费等,降低住院总费用,控制费用增长;DRG控费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与临床路径、绩效考核、药耗监管以及集中采购等配套政策的协同推进才能取得理想效果;DRG实施过程应不断内部优化,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
-
胡晓艳;
胡敏;
王平;
陈小花;
刘登;
陆玉兰;
卢万琪
-
-
摘要:
家庭医生负责签约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健康守门人、也是医疗费用控制的守门人,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1]。自2016年,《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1号)发布以来,家庭医生签约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上海作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自2011年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工作,“1+1+1”的家庭医生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在提高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控制费用、管理健康、提高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静安区所属的首批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余楚红;
胡女元;
陈喆
-
-
摘要:
在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下,广东省江门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疑难危重患者数有所增加、开展临床路径数增加、住院患者药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医疗服务指标逐步呈现良好趋势,但也存在病种分值库不完善、危重患者结算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该院通过完善医保管理工作体系,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和培训,完善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病案首页管理和病种费用监控,完善病种分值库和编码库,调整收治患者病种结构等措施,逐步适应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的发展,努力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
-
封颖
-
-
摘要:
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新医疗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社会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问题.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也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精细管理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阐述了DRGs实施的背景,费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通过DRGs这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能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或建议.
-
-
谭华伟;
方雄鹰;
张培林;
何孝崇;
皮星;
张云;
程伟;
郑万会;
彭琳;
陈菲
-
-
摘要:
目的:考察医务人员人力价值提升的控费效应.方法:利用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医改来我国人员经费占比和人员经费倍差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3%和2.69%.人员经费占比每增加1%,医疗机构收入和支出均将下降0.80%,门诊次均费用将下降0.45%;人员经费倍差每增加1%,医疗机构收入和支出均将下降0.19%,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将分别下降0.13%和0.11%.结论:医务人员人力价值提升具有显著的控费效应,但在费用和人力价值结局指标上出现分化:人力价值提升对供方费用的控费效应大于次均医疗费用,人员经费占比的控费效应大于人员经费倍差.基于此,应厘清医务人员人力价值回归的内在机理和协同路径,建立健全医疗费用增长的分类治理机制.
-
-
赵跃;
姚东;
虞丽娟;
林振威;
吴风琴;
俞新燕
-
-
摘要:
目的:比较DRG支付方式改革前后患者费用的差异,为浙江省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某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比较DRG改革前后患者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的变化.结果:DRG改革后,头颈外科病组患者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护理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及住院天数都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职称医疗组耗材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G改革初现成效,但需与配套政策协同推进;建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评估机制,搭建术式套包,进一步管控医疗成本,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
-
王淞;
宋安琪;
张杏妍
-
-
摘要:
目的 比较慢性疾病人群行为、医疗健康总费用、求医时诊断治疗机构的选择、个人自费医疗健康支出受医疗保险种类的影响产生的不同结果.阐明叙述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保障措施对慢性疾病人群在就医诊断及延续护理中的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 该项目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横截面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不同种类的保险对中国慢性疾病人群就医诊治总费用、求医治疗时的个人特征性选择和个人承担医疗诊治费用经济的影响.结果 经Logit计算回归结果可得,人均年收入与慢性病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方式选择呈正相关(r=0.000,P<0.060);人均年收入、受教育水平等个人特征的相关系数和Z值等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可见个人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不明显;家庭人均年收入(Z=-1.77,P<0.001);个人特征对患者医疗卫生总支出的影响也较为显著.结论 ①慢性疾病人群能否及时选择就医受不同样的医疗保险的影响无明显差别.②慢性疾病人群的就诊治疗所需承担的经济负担受是否投保医疗保险的影响.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保的就诊治疗卫生支出总额和个人承担费用均高于新农合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个人承担费用占比高于新农合医保,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承担费用占比低于新农合医保.③慢性疾病人群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受不同样的医疗保险的显著影响.新农合患者到当地基础医疗机构就诊的可能性较大,而作为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保中的慢性疾病人群投保人到医院治疗的可能性较大.住在城镇的患者往往在医院就诊,而住在农村地区的患者往往在初级医疗和保健机构这种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
-
李玲
-
-
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机制的完善,医疗费用不合理问题逐渐暴露,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基于此,公立医院需要明确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并针对医疗费用控制提出可行性对策。通过公立医院主动控制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速度,并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从而支持医疗保险机制健康发展,共同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
-
-
甘立军
-
-
摘要: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省属三甲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4100张,临床学科设置齐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医用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医用耗材的种类和使用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耗材支出占医院支出比例愈来愈高,为医疗费用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
-
-
-
-
-
-
-
-
-
张慕洁
- 《98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会议》
| 1998年
-
摘要:
降低医疗费用的上升,调整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最大多数的病人能享受到至少是最基本的医疗,是医疗保险事业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卫生部门主要是促使医院健康发展.而医保部门主要是防止医院出现畸形发展.完善医保机制可以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又可以使医保工作初衷得以实现.
-
-
张慕洁
- 《98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会议》
| 1998年
-
摘要:
降低医疗费用的上升,调整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最大多数的病人能享受到至少是最基本的医疗,是医疗保险事业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卫生部门主要是促使医院健康发展.而医保部门主要是防止医院出现畸形发展.完善医保机制可以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又可以使医保工作初衷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