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1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8238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兵团工运、四川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世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中国铁道学会"规范和加强铁路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讨会、OA'2001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永芳、伍睿、刘刚等。
劳动合同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8238篇
占比:99.87%
总计:288608篇
劳动合同管理
-研究学者
- 付永芳
- 伍睿
- 刘刚
- 刘文佳
- 刘焕贵
- 孙晓杰
- 孙蕾
- 宁晓
- 张东明
- 张智琨
- 彭荣
- 房剑锋
- 曹秀玲
- 杨舸
- 段景田
- 沈芝欣
- 王伟
- 王厚本
- 王晶
- 许小应
- 谷广军
- 贺亮
- 陆英
- 陈昆镇
- 高云
- 丁菊梅
- 丁菊梅1
- 万鹏飞
- 于本海
- 于桂兰
- 于立新
- 付广永
- 任宪民
- 任积丽
- 任金贵
- 何亚婷
- 何贤
- 何高娃
- 余洪河
- 侯俊芳
- 侯杏
- 冯亚飞
- 冯家武
- 冯开兵
- 冯明照
- 冯海洪
- 刘世松
- 刘业林
- 刘作金
- 刘守强
-
-
应晓红
-
-
摘要: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劳动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现阶段,事业单位在人员结构组成方面主要分为在编与非编两种用工制度,随着国家劳动合同法的完善,非编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的个人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非编人员的劳动合同管理还有着一定的争议,这对于维护非编人员的个人权利以及个人效益方面有着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探讨,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研究非编人员如何在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
-
王占伟;
王成章;
张建军
-
-
摘要:
国有企业有引领潮流,探索、应用新技术的责任,同时,因其自身工作特性,对相关文件的安全、合法、保密有绝对要求;根据各单位劳动合同具体要求,采用具有国网自主知识产权的SG-UAP平台为展现层,应用国网公司统一密码服务、电子公证,最终建成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劳动合同在线签约平台,发挥国企在新技术应用的引领作用。
-
-
杜彦
-
-
摘要: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其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然而,当前医院人力资源中,聘用员工的劳动合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当前许多医院的当务之急。文章作者结合自己医院的做法针对现阶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聘用员工的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相关对策,希望对医院的人力资源中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
-
-
李阳
-
-
摘要: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编制内人员的准入更为规范,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医护人员缺口更为凸显,很多公立医院为了解决用人困境,对编制外人员用工无论从人员数量上还是用工形式上均呈多元化上升趋势。本文从医院实际出发,针对医院编制外人员劳动合同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规避研究。
-
-
王智嵬;
赵继伦;
于桂兰
-
-
摘要:
根据1991-2016年劳动争议的相关数据以及2000-2016年16个省(直辖市)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胜诉率识别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的主要责任者.可以发现,中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人数、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雇主或用人单位是劳动争议的主要责任者.劳动报酬权利、社会保险权利等受到损害,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问题是引起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统筹以提升制度供给的质量,创新用人单位责任承担的引导机制,发挥制度供给的价值引领功能,塑造新时代企业文化,从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数量.
-
-
-
辛立功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再加之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好.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壮大起来,如何处理好如此广泛的劳资关系就要使用到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企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 《劳动合同法》 的颁布,劳动合同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文章先对目前劳动合同管理中高频率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思考.
-
-
王莹
-
-
摘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书面协议,也是构建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国已经普遍推行,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理顺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提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具体对策,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
-
-
许小应
-
-
摘要:
合同管理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部分。企业开展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合同”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为企业正当利益的获取提供保障。但劳动合同是缓解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企双方合法权益的有效证明,它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客观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主观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劳动纠纷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由此也加剧了法律风险的发生。要想有效地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企业必须要从思想、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加大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力度,从源头杜绝法律风险的发生,文章就针对该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
-
唐绍斌
-
-
摘要: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稍有不慎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合同管理工作出现疏漏,将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法律风险,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与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重视起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分析了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接着分析了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原则;最后探讨了新时期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
-
李守义;
宋协超
- 《中国铁道学会规范和加强铁路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随着贯彻实施《劳动法》的不断深放,人们劳动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因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履行而引起的劳动争议也日渐增长,甚至影响到整个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如何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纠纷,越来越成为各类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铁路行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正处在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样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
于立新;
张孟发;
李富
- 《中国铁道学会规范和加强铁路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我国《劳动法》的颁布实离,标志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为企业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劳动法》的深入贯彻,劳动合同制己在国有企业得到实施.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这种新型用工制度,旨在改变长期以来用工制度终身制的弊端,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扩大企业用人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铁路实行劳动合同制以来,保证了职工劳动关系变化后的及时处理,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从几年来的劳动用工管理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企业应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处理劳动合同的方式,注重发挥劳动合同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功能,不断改进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行为,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下面我们就铁路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浅议.
-
-
周勇军
- 《中国铁道学会规范和加强铁路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规范铁路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促进铁路主辅分离,减员增效,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规范铁路劳动用工制度,首先应从南范劳动合同管理开始.本文就如何规范铁路劳动合同管理做一些初步探讨.
-
-
袁洪君
- 《第三届中国破产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企业重整期间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的合法性问题,《破产法》对在破产重整中如何处理劳动合同诸多特殊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劳动债权尤其是对社会保险费用的规定也不尽合理,对重整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缺乏必要关注,作者探讨了履行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从破产管理人的聘用、重整工作人员的聘用两方面阐述了重整特殊人员的聘用,并提出科学的立法建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