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物群落

动物群落

动物群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林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176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今日中国:中文版、世界博览、人与自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水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动物群落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黎道洪、万峻、张远等。

动物群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1762 占比:99.78%

总计:41854篇

动物群落—发文趋势图

动物群落

-研究学者

  • 黎道洪
  • 万峻
  • 张远
  • 何春光
  • 刘思思
  • 刘飞
  • 吴梦
  • 吴艳蓉
  • 周厚熊
  • 姜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莹璐; 蒲思潮; 陶卉卉; 张绍萍; 张亮; 王智
    • 摘要: 为了解丁字湾盐沼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于2020年10月对盐沼植物芦苇、碱蓬、大米草及互花米草4种生境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5门7纲35科,以多毛纲(17种)和软甲纲(13种)种类较多。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芦苇生境最高,大米草生境最低,平均生物量则反之。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大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其他生境。4种盐沼植物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程度较低,互花米草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率先聚类到一起,且与芦苇生境差异较大,芦苇生境以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占优势,互花米草生境多为碎屑食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植被、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沉积物粒度的共同影响。
    • 徐承香; 柳希竹; 张思强; 杜维锋; 卓瑞; 杨爱军
    • 摘要: 为了解矿区洞穴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于2019年7月对贵州万山矿区黄石洞(天然洞穴)和四方洞(遗弃矿洞)开展了研究,比较了2个洞穴的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石洞共获动物809号,计23种;四方洞共获动物412号,计36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分别是四方洞有光带(3.1791)、四方洞有光带(6.8467)、四方洞有光带(0.8872)、四方洞黑暗带(0.4250);群落E-F(0.7089)之间的相似性最高,群落C-E(0.1772)之间的相似性最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余环境因子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 周厚熊; 姜楠; 李君; 杨虎; 吴艳蓉; 王鹏彦;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集到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地栖动物群落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构、维持机制,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在群落维持中的生态学作用,从而判断雪豹的生态价值.结果显示:①从有效红外照片中共鉴定出6目15科35种地栖动物.②通过phi系数检验,发现13种地栖动物与雪豹存在直接或间接空间关联,它们分别是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香鼬(Mustela altaica)、石貂(Martes foina)、猪獾(Arctonyxcollaris)、岩羊(Pseudois nayaur)、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雪鹑(Lerwa lerw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这些物种构成的地栖动物群落,分布于3531—4430 m的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等生境中.③群落分析发现,赤狐、雪豹、岩羊以及喜马拉雅旱獭在群落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雪豹与赤狐是群落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在群落中相互补充,控制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雪豹的顶级捕食者角色——只有雪豹能对成体岩羊产生捕食.研究表明,目前卧龙保护区雪豹群落是一个健康的群落,拥有继续演化的能力.
    • 周厚熊; 姜楠; 李君; 杨虎; 吴艳蓉; 王鹏彦;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集到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地栖动物群落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构、维持机制,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在群落维持中的生态学作用,从而判断雪豹的生态价值。结果显示:①从有效红外照片中共鉴定出6目15科35种地栖动物。②通过phi系数检验,发现13种地栖动物与雪豹存在直接或间接空间关联,它们分别是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香鼬(Mustela altaica)、石貂(Martes foina)、猪獾(Arctonyx collaris)、岩羊(Pseudois nayaur)、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雪鹑(Lerwa lerw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这些物种构成的地栖动物群落,分布于3531—4430 m的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等生境中。③群落分析发现,赤狐、雪豹、岩羊以及喜马拉雅旱獭在群落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雪豹与赤狐是群落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在群落中相互补充,控制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雪豹的顶级捕食者角色——只有雪豹能对成体岩羊产生捕食。研究表明,目前卧龙保护区雪豹群落是一个健康的群落,拥有继续演化的能力。
    • 胡冬林
    • 摘要: 本书内容不但包含了长白山地区的动植物活动记录和特点,也记录了作者多年追踪过的动物群落的活动情况,辅以他多年在长白山地区观察活动的经验,集中反映出近些年来,长白山地区动植物群落活动的变化。同时,书中还有很多作家对自己写作的方向方式、拟成书的选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长白山地区的生态保护隐忧等问题的思考,完整呈现了作者在二道白河长白山林区长期驻扎期间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山水和生态的热爱和珍惜,是一份反映长白山林区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作者个人创作经历的珍贵文本。
    • 任小同; 秦富仓; 王迪海; 马鑫; 台辉
    • 摘要: [目的]研究经营方式对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为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夏在陕西省永寿县调查了果-蔬(Malus-Brassica)、果-草(Malus-Trifolium)、果-荒(Malus-Wild)和果-粮(Malus-Zea)等4种经营方式下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结合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冗余度分析(RDA)等方法,研究4种不同经营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调查区土壤动物为23 811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科,其中优势类群有等节(虫兆)科、小杆科、厉螨科和美绥螨科,常见类群有10类,占采集总量的91.26%.较其他3种经营方式而言,果-草经营方式显著增加了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P<0.05).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随着土层的加深其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下降(P<0.05).果-草经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动物多样性最丰富,且分布最均匀.冗余度分析(RDA)结果表明,速效磷(AP)、速效钾(AK)、酸碱度(pH)、含水率(WC)是影响残塬沟壑区土壤动物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结论]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分布特征与果园经营方式有关,果-草经营方式为土壤动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果园表层(0~10 cm)土壤动物群落有明显促进作用.
    • 摘要: 真菌病菌对全球两栖动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疾病首次被发现.尽管根据疾病理论预测流行病会逐渐减少致病性,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两栖动物群落正在显示出恢复的迹象--包括一些在疫情爆发后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抵抗力的增加可能是导致物种恢复的原因.
    • 摘要: 环境流量就是保留或者泄放到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流量。由于流域用水紧张和流域发展等因素,如果不能保持河流的环境流量,将导致世界上很多依赖水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出现退化。这些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河流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还包括洪泛区和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依靠河流渗漏地下水补给的生态系统和河口生态系统等。
    • 青槐
    • 摘要: 蜘蛛一角流檐。一扇半掩的门窗……一纤小草。一抹孱弱的残枝……立锥之地。或者,俯伏生长着的寻常事物。足以摆放我们的生死道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