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湿地土壤

湿地土壤

湿地土壤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9347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湖泊科学、生态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战略学术论坛、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等;湿地土壤的相关文献由923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军红、李慧、熊维维等。

湿地土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9347 占比:99.80%

总计:79506篇

湿地土壤—发文趋势图

湿地土壤

-研究学者

  • 白军红
  • 李慧
  • 熊维维
  • 张平究
  • 吕宪国
  • 姜明
  • 张胜佳
  • 武涛
  • 黄晓昕
  • 丁士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长城
    • 摘要: 以城市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水文环境的周期变化规律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响应。从降水、气候等方面分析选择城市湿地样本的区域概况,获取该湿地一年内的土壤环境数据。通过构建的城市湿地水文模型,确定湿地水文变化影响因素,得出城市湿地水文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城市湿地水文的周期性变化,土壤环境也发生变化。
    • 陈冰冰; 孙志高
    • 摘要: 基于开放培养系统,在25°C的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研究了黄河口碱蓬湿地野外原位氮输入试验(N0:对照处理;N1:低氮处理;N2:中氮处理;N3:高氮处理)末期获取的相应氮梯度下表层土壤(记为NS0、NS1、NS2和NS3)的硫矿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氮处理土壤的硫矿化量在非淹水条件下整体表现为NS3>NS1>NS2>NS0,在淹水条件下其硫矿化量较为接近,且均在培养的第3天取得最大值.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氮处理土壤的硫矿化特征可能与培养过程中pH和EC的变化有关.连续培养119 d后,NS0、NS1、NS2和NS3的硫累积矿化量在非淹水条件下分别为233.03、419.99、401.16 mg/kg和526.51 mg/kg,在非淹水条件下分别为263.52、313.58、251.53 mg/kg和322.05 mg/kg.不同氮处理土壤硫累积矿化量主要来自0-14 d的矿化贡献,其值在非淹水条件和淹水条件下分别为41.01%-54.53%和79.49%-86.82%.除NSO外,其他3种土壤硫累积矿化量均表现为非淹水条件大于淹水条件,说明外源氮输入影响下非淹水土壤具有更大的供硫潜势.不同氮处理土壤硫累积矿化量及矿化势(S0)在非淹水条件下表现为NS3>NS1 ≈NS2>NS0,在淹水条件下则表现为NS3≈NS1>NS0>NS2,说明高氮处理下湿地土壤具有最高的供硫潜势.研究发现,未来黄河口氮负荷增强条件下,土壤氮基质状况的改变将会促进土壤硫的矿化,而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潜在供硫能力;但当受到强降水、大潮或风暴潮影响使得土壤处于短期滞水状态时,湿地土壤的潜在供硫能力将明显降低,特别是中氮输入条件下土壤供硫潜势的降幅最为明显.
    • 毛立; 孙志高; 陈冰冰; 曾阿莹; 童晓雨; 胡星云; 武慧慧
    • 摘要: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互花米草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互代法,探讨了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年限(SA1:5-6年;SA2:8-10年;SA3:12-14年)湿地土壤的无机硫赋存形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的水溶性硫(H20-S)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而吸附性硫(Adsorbed-S)、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整体均呈降低趋势.相对于SA1,SA2、SA3土壤的H2O-S含量分别增加了10.02%和2.68%,而其Adsorbed-S、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含量分别降低了9.02%、10.95%、7.57%和15.61%、32.89%、15.14%.湿地土壤的总无机硫(TIS)含量、TIS储量及其占全硫(TS)储量的比例均随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且这种降低主要取决于Adsorbed-S、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的贡献.此外,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影响湿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硫赋存的环境因子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土壤颗粒组成、EC和pH的改变对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发现,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以及该区对互花米草定期刈割活动的进行,湿地土壤无机硫养分可能将继续降低并逐渐趋于缺乏状态,长期而言将减弱互花米草自身的入侵能力.
    • 吴玉
    • 摘要: 采集湿地四种不同覆被类型土壤(光滩、互花米草、芦苇以及水杉人工林),对比研究其对Pb的吸附特征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四种覆被土壤对Pb的吸附量大小为芦苇>互花米草>光滩>水杉.在0~800mg·kg-1范围内,四种覆被土壤对Pb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22304mg·kg-1、16780mg·kg-1、15020mg·kg-1和7250mg·kg-1;四种覆被土壤对Pb的等温吸附曲线最优拟合模型是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芦苇、互花米草覆被土壤对Pb的吸附能力大于水杉覆被土壤,亲和力则均低于水杉覆被土壤.
    • 巴月蓉
    • 摘要: 湿地保护就是城市水文的保护。湿地保护从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开始逐步重视,到“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具体规划模式,针对湿地的保护,从国家政策、社会议题、人民需求来说都是多方面的。因此开展湿地保护是我国亟需的,从不同方面开展湿地保护已经形成主流的文化。从微观层面来讲,湿地不是有水的土地,而是因为积水形成水文系统的内循环土地,它能够针对生物多样性提供充足的水文保障,又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进一步达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从宏观层面来讲,湿地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我国依然是缺水的国家,充足的水资源保障能够保证一个城市的经济、环境的双重发展。
    • 崔圆; 张振明; 王晨; 马梓文; 罗芳丽; 张明祥
    • 摘要: 2016年10月采集了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的表层土壤,并采用SMT(standard measurements testing program)法分别提取了土壤中的TP(total phosphorus)、IP(inorganic phosphorus)、OP(organic phosphorus)、Fe/Al-P(Fe/Al-bound phosphorus)以及Ca-P(Ca-bound phosphorus).结果表明,土壤中TP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81.02 mg·kg^(-1),高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土壤TP的平均质量分数.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IP、Ca-P、OP、Fe/Al-P,IP约占TP总量的86.98%,是黄河三角洲含量最高的磷形态,而Ca-P则是IP的主要组分,约占IP的85.30%.各形态磷含量在黄河三角洲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特别是OP和Fe/Al-P,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40.20%、39.41%.总的来说,距离黄河比较近的样点土壤中TP和IP含量都较低,有植被分布样点的土壤中OP含量较高.相关性研究表明,TP、IP均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OP与土壤碳质量分数(w(C)/w(P)、w(TOC)、w(TIC))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e/Al-P和地形因子SOS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也表明IP更容易受到湿地理化性质的影响,而OP和湿地土壤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
    • 魏卓群; 白军红; 张玲; 张光亮; 王昕; 王伟; 贾佳
    • 摘要: 以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和春季分别采集0~10、>10~20、>20~30和>30~50 cm的土壤样品,研究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土壤生源要素总氮(TN)、总磷(TP)、总硫(TS)和总钾(TK)质量分数及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0~50 cm土壤剖面中TN和TS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8.19~421.29和356.15~935.77 mg·kg^(−1),总体质量分数偏低,且最高值出现在表层土壤,在3个季节中春季质量分数较高;TP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379.8~728.30 mg·kg^(−1),在剖面中分布较为均匀,质量分数最高值出现在夏季;TK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7852.41~23265.30 mg·kg^(−1),无明显剖面分布特征.0~50 cm土层的TN储量(TNS)的变化范围为109.66~227.36 g·m^(−2),TP储量(TPS)为350.74~625.27 g·m^(−2),TS储量(TSS)为331.15~575.70 g·m^(−2),TK储量(TKS)为12220.77~19780.33 g·m^(−2).总体上,各生源要素主要储存在0~30 cm土层;TPS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呈现夏季、春季、秋季,TPS和TSS均呈现夏季、秋季、春季(P<0.05),TSS呈现春季低于夏季和秋季.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碳(TC)、电导率、Mg、Al等指标与生源要素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土壤TC质量分数和C、N质量比是影响TNS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密度、水土质量比和电导率则是影响TPS的重要因素.
    • 王鹏; 商帅帅; 郭璠; 邱景琮; 王鑫晴; 王诗淇; 王春梅
    • 摘要: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方法】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C/5°C,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24°C/5°C,20 d/10 d,1次)的试验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探究土壤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1)经过30 d培养后,两种冻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日冻融和深度冻融条件下土壤样品的DOC含量分别为183.26和187.06 mg/kg,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80%和21.26%(P<0.05)。(2)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线型差异较小,无明显特征吸收峰,且显示出吸光度随波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但经冻融处理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3)两种冻融处理均使得土壤DOM的腐殖化指数(HIX)值(从4.42增加至11.73和17.10)、254 nm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收值(SUVA_(254))(从1.35 mg/(L·cm)增加至1.37和1.40 mg/(L·cm))以及A_(253)/A_(203)值(0.38增加至0.40和0.43)增大,波长275~295 nm处光谱斜率系数减小(从13.34μm^(−1)减小至13.23和12.91μm^(−1))。(4)EEM-PARAFAC鉴别出的荧光组分有类富里酸物质、类腐殖酸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蛋白物质,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贡献率。对照组土壤DOM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37%、32%和31%;日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1%、34%和25%;深度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4%、35%和21%。【结论】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为DOC含量的增加和腐殖化程度的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