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26790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记者观察(上半月)、草地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等;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世强、黄金燕、张和民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6790 占比:99.93%

总计:427068篇

卧龙自然保护区—发文趋势图

卧龙自然保护区

-研究学者

  • 周世强
  • 黄金燕
  • 张和民
  • 刘兴良
  • 王鹏彦
  • 刘世荣
  • 张晋东
  • 何飞
  • 周小平
  • 李德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小红
    • 摘要: 白夹竹为大熊猫喜食竹种,常被用作圈养大熊猫的饲用竹。2018年5月—2018年9月,为了探索白夹竹的人工栽培技术,本文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神树坪基地进行了白夹竹的雨季栽培试验。试验已经完成了白夹竹的移栽并进行了6次生长数据调查,得到了有效数据。数据显示,本次试验在缓苗期、发笋率及成活率方面均优于普通栽植方式,尤其是竹苗留枝3枝和施复合肥对提高成活率和发笋率有显著效果,但对缩短缓苗期无明显作用。
    • 向姣; 周天祥; 郭桢杉; 毛泽恩; 黄金燕; 张晋东
    • 摘要: 为探究地震等大型自然干扰发生后有蹄类动物对受损灾害体秋季微生境利用与选择特征,于汶川地震后第2~11年(2010—2019年)采用固定样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40个地震灾害体进行定期调查。实地测定海拔、坡度、坡向等10个相关环境因子,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有蹄类动物微生境利用与选择特征及种间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灾害体利用频率由高到低的有蹄类动物分别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水鹿(Rusa unicolo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其中,毛冠鹿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率随植被恢复呈上升趋势,而中华鬣羚呈下降趋势。(2)中华斑羚偏好海拔2400 m左右、木本种数多、植被盖度较大、土壤占比高的生境。中华鬣羚偏好海拔2600 m、木本种数多、植被盖度较小、裸岩与碎石占比高的生境。毛冠鹿偏好海拔2400~2600 m、草本种数多、植被盖度较大、土壤占比高的生境。水鹿偏好海拔2100 m左右、草本种数多、植被盖度较大、裸岩与碎石占比高的生境。(3)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毛冠鹿和中华斑羚两个物种对之间在灾害体微生境利用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而水鹿分别与中华鬣羚、毛冠鹿、中华斑羚的微生境变量重叠度较低,存在较大的生态位分化。通过有蹄类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秋季微生境选择特征的调查,可丰富有蹄类动物应对地震灾害的行为特征信息,为震后制定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政策以及受损灾害体的恢复措施提供参考。
    • 郭桢杉; 黄金燕; 侯金; 向姣; 刘巅; 张晋东
    • 摘要: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震后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为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方案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损毁程度地震灾害体内及周边设置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组成和相对多度指数。经过2 833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在地震灾害体内共探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兽类15种,鸟类13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喜食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动物,而记录到的兽类中,有60%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表明珍稀野生动物会利用恢复过程中的地震灾害体,反映出地震灾害体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具有潜在生态价值。轻度、中度、重度损毁程度区的物种种类构成差异大,动物相对多度指数(RAI)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度>轻度>重度。地震灾害体外的野生动物种数与相对多度指数均高于灾害体内,表明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仍在持续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与利用。建议针对震后受损区域的野生动物生境利用展开长期监测与研究。
    • 洪洋; 张晋东
    • 摘要: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雪豹(Panthera uncia)所处高海拔生态系统侵入不断增加,对雪豹生存已造成威胁。准确掌握雪豹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可以完善雪豹基础研究,提高雪豹保护管理效率。因此于2019年7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雪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野外调查,研究雪豹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偏好情况;分析粪便组成,明确雪豹食源结构。结果显示:雪豹偏好于海拔3500—4500 m、坡度31°—45°且地形较为崎岖的无家畜活动区域,在坡位的选择上,雪豹偏好于山脊与上坡位,避开中、下坡位与山谷。在植被类型选择上,雪豹偏好草甸与高山流石滩,同时也会选择稀疏且基径较小的灌丛。雪豹倾向于选择草本植物稀疏,低矮的区域。雪豹动物性食源以岩羊(59.26%)为主,家畜(25.93%)与啮齿目(22.22%)次之,鸟类(7.41%)占比最少。植物性食源以禾本科(59.26%)、苔藓植物(44.44%)与莎草科(33.33%)为主,灌木及其他植物占比较少。本文丰富了雪豹的基础研究内容,为卧龙及其他保护区雪豹保护管理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刘俊; 邹晓艳; 张凤; 何廷美; 谭迎春
    • 摘要: 通过封闭性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汶川县三江镇社区青少年学生自然教育活动后各项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自然教育的活动次数和活动目的对孩子们学习、观察、动手、团队协作和社会交际能力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自然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孩子们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认知度.不足之处在于,当前卧龙自然保护区以"三江学堂"作为载体所开展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偏向的年龄段较为单一.提出了"三江学堂"今后在开发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本地特色的公益性自然教育课程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然导师的个人素养和责任担当,保证自然教育在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推进保护区和社区地长期和谐发展.
    • 闫香慧; 李冰寒
    • 摘要: 2015年7月至8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展菌食性隐翅虫及其寄主大型真菌调查.采获菌食性隐翅虫标本共359头,经鉴定隶属于6亚科17属25种,两大优势类群分别为:前角隐翅虫亚科,6属9个形态种,占总标本数的56.2%;尖腹隐翅虫亚科,4属6个形态种,占总数的29.8%.共采集到隐翅虫寄生菌105号,隶属于10科14属26种,其中可食用菌16种,有毒菌7种,可药用抗癌菌8种;优势科为口蘑科和红菇科,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3.1%和19.2%.对4科主要寄主大型真菌中隐翅虫种类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口蘑科寄生的隐翅虫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具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H')和均匀度(J),其次为红菇科和小菇科;牛肝菌科中寄生的隐翅虫优势度指数(λ)最高,而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低.本研究调查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菌食性隐翅虫种类及其寄主大型真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互作关系奠定基础.
    • 洪洋; 张晋东
    • 摘要: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雪豹(Panthera uncia)所处高海拔生态系统侵入不断增加,对雪豹生存已造成威胁.准确掌握雪豹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可以完善雪豹基础研究,提高雪豹保护管理效率.因此于2019年7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雪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野外调查,研究雪豹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偏好情况;分析粪便组成,明确雪豹食源结构.结果显示:雪豹偏好于海拔3500—4500 m、坡度31°—45°且地形较为崎岖的无家畜活动区域,在坡位的选择上,雪豹偏好于山脊与上坡位,避开中、下坡位与山谷.在植被类型选择上,雪豹偏好草甸与高山流石滩,同时也会选择稀疏且基径较小的灌丛.雪豹倾向于选择草本植物稀疏,低矮的区域.雪豹动物性食源以岩羊(59.26%)为主,家畜(25.93%)与啮齿目(22.22%)次之,鸟类(7.41%)占比最少.植物性食源以禾本科(59.26%)、苔藓植物(44.44%)与莎草科(33.33%)为主,灌木及其他植物占比较少.本文丰富了雪豹的基础研究内容,为卧龙及其他保护区雪豹保护管理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周厚熊; 姜楠; 李君; 杨虎; 吴艳蓉; 王鹏彦;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集到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地栖动物群落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构、维持机制,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在群落维持中的生态学作用,从而判断雪豹的生态价值.结果显示:①从有效红外照片中共鉴定出6目15科35种地栖动物.②通过phi系数检验,发现13种地栖动物与雪豹存在直接或间接空间关联,它们分别是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香鼬(Mustela altaica)、石貂(Martes foina)、猪獾(Arctonyxcollaris)、岩羊(Pseudois nayaur)、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雪鹑(Lerwa lerw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这些物种构成的地栖动物群落,分布于3531—4430 m的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等生境中.③群落分析发现,赤狐、雪豹、岩羊以及喜马拉雅旱獭在群落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雪豹与赤狐是群落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在群落中相互补充,控制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雪豹的顶级捕食者角色——只有雪豹能对成体岩羊产生捕食.研究表明,目前卧龙保护区雪豹群落是一个健康的群落,拥有继续演化的能力.
    • 周厚熊; 姜楠; 李君; 杨虎; 吴艳蓉; 王鹏彦;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集到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地栖动物群落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构、维持机制,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在群落维持中的生态学作用,从而判断雪豹的生态价值。结果显示:①从有效红外照片中共鉴定出6目15科35种地栖动物。②通过phi系数检验,发现13种地栖动物与雪豹存在直接或间接空间关联,它们分别是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香鼬(Mustela altaica)、石貂(Martes foina)、猪獾(Arctonyx collaris)、岩羊(Pseudois nayaur)、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雪鹑(Lerwa lerw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这些物种构成的地栖动物群落,分布于3531—4430 m的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等生境中。③群落分析发现,赤狐、雪豹、岩羊以及喜马拉雅旱獭在群落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雪豹与赤狐是群落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在群落中相互补充,控制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雪豹的顶级捕食者角色——只有雪豹能对成体岩羊产生捕食。研究表明,目前卧龙保护区雪豹群落是一个健康的群落,拥有继续演化的能力。
    • 虞秋琦
    • 摘要: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它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也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今年7月,我因参加卧龙支教及生态教育营活动,来到了海拔1940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