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
刺绣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538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工艺美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276篇;相关期刊902种,包括文艺生活·文海艺苑、中华手工、浙江工艺美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日常秩序中的秦汉社会与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刺绣的相关文献由405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叶青、陈天池、郑邓飞等。
刺绣
-研究学者
- 郑叶青
- 陈天池
- 郑邓飞
- 张汉苗
- 楼凯
- 李效新
- 林金练
- 何玲芬
- 朱宇飞
- 陈永祥
- 戴林华
- 陈天龙
- 李仙华
- 李益顺
- 汤晓明
- 王海江
- 林少鹏
- 林春晓
- 方狄永
- 占丰翰
- 林厚裕
- 王子楠
- 廖方海
- 温小滨
- 温小雄
- 陈伯尧
- 丛凤龙
- 许维亮
- 黄贤鸿
- 陈伟星
- 王月忠
- 田桂郁
- 陈学军
- 潘磊
- 王丽佳
- 王学珍
- 茹水强
- 林辉煌
- 法兰兹·拉瑟
- 不公告发明人
- 卜晓华
- 纪金用
- 冯惠民
- 叶连福
- 王亮
- 陈大鹏
- 周宗文
- 戴洋德
- 杨绳刚
- 陈韦东
-
-
周红;
刘重嵘
-
-
摘要:
创作说明:阳新布贴,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属于湖北民间绣活挑补绣的“补花”类别,又俗称“粘花”。湖北阳新县妇女巧用零散布头进行剪贴、辅以刺绣装饰。此系列《阳新布贴包包系列》构图自由浪漫,布贴花样意象造型,图样敦厚稚拙,色彩饱满对比强烈,边饰以双股粗白棉线和回环刺绣装饰。该系列作品在保留了传统阳新布贴纹样与工艺特色的同时,又结合时代需求在面料质地、色彩搭配上有所改良,让传统阳新布贴之文化魅力再现光彩。
-
-
桑莉
-
-
摘要:
在当代非遗刺绣宣传片中,女性形象主要被建构为刺绣技术传播者,而较少出现与刺绣文化的个性互动和参与其中的身心体验,从而呈现出静态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特点。当代非遗文化传播者应由技术传播向文化传播转化,通过强化人技互动,凸显非遗文化传播的时代新貌。
-
-
董鲜艳;
蔺朝颖
-
-
摘要:
笔者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进行了保护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文物,达到适宜展示陈列的状态,在修复之前针对此文物做了材质鉴定、织造工艺、材料老化判断及裁剪工艺等系列研究。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这件丝绵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与发掘报告所述裁剪缝纫秩序不同,是先刺绣好面料后,再裁剪制衣,证实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丝绵袍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
-
章海虹;
王灵芝
-
-
摘要:
刺绣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刺绣艺术教学中的创意形式的探析能够促进教学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技艺与现代教学如何有效协作的探索。对刺绣创意设计的形式语言进行研究,探讨在教学中运用“刺绣+”新模式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画绣结合、材质创新、风格多样等方式来体现创意感、现代感。得出刺绣艺术教学中的创意形式语言。刺绣创意形式语言为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拓宽思路与途径。
-
-
-
-
摘要:
2005年,年仅14岁的杨丽,做了一件让村里人觉得相当大胆的事儿:独自到县城参加一场名为“多彩贵州”的刺绣比赛。那套苗族盛装里藏着她的小心思:穿着全套刺绣的苗族服装给自己加点印象。那时候,杨丽所在的公俄村,只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柳川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附近没有通车,到县城需翻山越岭走上整整一个小时。
-
-
张昊
-
-
摘要:
刺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从产品包装设计的角度出发,选取云南具有代表性的小粒咖啡,探讨将刺绣元素融入特色精品咖啡包装设计中的途径,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及刺绣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刺绣在云南精品小粒咖啡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重点从包装色彩、刺绣风格、图案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应用对策。
-
-
顾金琳
-
-
摘要:
刺绣作为一门以针代笔,用线晕色的艺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不同地域文化和历史变迁中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象,因此,将刺绣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可以发挥出其无法衡量的美学价值。本文从中国刺绣的特点及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入手,对其在现代产品中的体现进行简单阐述,旨在丰富和拓展现代产品的设计特色与风格,进一步为刺绣文化增添活力,让传统刺绣重新焕发风采,使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
-
闫睿;
陶亮
-
-
摘要:
河南博物院藏有多件清代的彩绣扇套,多为清宫旧藏,1958年由故宫博物院拨交。这些扇套大多呈扁筒形,上宽下窄,底为椭圆形,平底,由丝绦挂绳和套身组成。套绳上缀有两粒仿绿松石的坠子,翻盖、套身两侧及底部刺绣精美的图案。其中一件扇套(图1),套身主体的画面用五彩丝线在黄色缎地上依次刺绣出了蝎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毒虫。
-
-
於凌;
王昕怡
-
-
摘要:
将褶皱与刺绣这两种工艺运用到现代礼服中,实现东方刺绣工艺与西方服饰工艺技术的结合。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洋波浪的纹理及水母形态,实现服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服装共一套,预期打造的服装效果呈现飘逸、轻柔以及透视感,并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有轻微雾面感及褶皱纹理的蓝色,故将服装。主题命名为《雾岚》,营造出清晨海边森林小岛的朦胧感,打造出海洋与森林结合的效果。
-
-
谢白杨;
卿斐
-
-
摘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特色兴校”战略实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根植民族地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工匠、服务民族产业”,将非遗手工艺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的方向和路径,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有效支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切入,辐射到全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发扬好职业院校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培养方式,有效地证明了非遗手工艺作为特色课程的吸引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当代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
-
-
鲁闽
- 《2016年第十六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高平传统刺绣生长在黄河腹地、神农故里,长期受炎帝文化的熏陶,黄河文化的浸染,具有质朴的特色,用色艳丽、大胆夸张,善用纯度高的色彩,红、黄、蓝、黑、白是其常用的色调,高纯度的色彩运用时十分注重对比,通过面积、纯度、明度的对比使刺绣品色彩统一和谐.口传身教的配色法则简洁有效,虽是谚语、口诀的形式却包含了诸多色彩搭配理论,这些色彩搭配的形成受历史文化、自然条件与人性格特征的制约与推动,是高平人民心理需求与审美情趣的映射,直接反映了高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执着.高平传统刺绣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
-
毕新伟
- 《“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手工刺绣是中国女性悠久的生活传统,培养了无数德艺双馨的传统淑女才媛.随着丝织业的工业化、机械自动化,刺绣也逐渐由手绣发展为机绣,走上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刺绣走出家庭后,从事刺绣的女性也转变为技术女工.随着十字绣的流行,现代女性的家庭意识被唤醒,做一个现代淑女成为众多女性的主动选择。
-
-
张清;
金波鸣;
车智慧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文物科技的发展,文物的鉴定与修复工作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历史性使命。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每一位文物保护者应当努力为之孜孜不倦探索的方向。本文介绍了纺织品文物的概况及纺织品修复的研究形势,通过实践工作总结,探索纺织品文物刺绣的修复。
-
-
-
姚惠芬
- 《2018北京设计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17年5月携34幅刺绣作品参加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其中《骷髅幻戏图系列》是这些作品中的一个突出的亮点.《骷髅幻戏图》是一幅宋代画家李嵩的作品,尺寸大约是24厘米×24.6厘米,画面中描绘的场景是宋代的悬丝傀儡游戏.2016年,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中央美院的邬建安老师.在大家印象当中的苏绣和当代艺术是碰不到一起,是两条线上的艺术,但是这两条线在我和邬建安老师认识后碰到了一起,开创了中国传统非遗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作.
-
-
王东辉;
吴波
- 《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的刺绣堪称织物之中的珠宝,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民族、地域、流派众多的刺绣工艺尽态极妍,是先民们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中国刺绣的历史脉络分析其核心价值所在和发展前行的走向.一方面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刺绣必定会迎来再创辉煌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发展就死亡"的"非遗困境".刺绣的继承和发展应该是一种既保留原汁原味,又向当代生活正向流动的活态生发,在有定与无定之际和除旧布新的发展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刺绣作为一种广受大众欢迎的休闲生活方式存在,体现出人类对自身传统技艺价值的由衷尊重,是一种人们在生命速度的快与慢之间,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回归,是一份恒久的淡然和平静.
-
-
-
王士龙;
陈伟;
李连军;
张旺筍;
洪子铭
- 《第三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也在不断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作为服装的一种装饰品--花边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对花边的要求也是层出不穷,既要求花边艳丽多彩,又要花边舒适有立体感的效果,这样就对花边的后整理设备提出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先进的染整后整理设备--立信门富士定形机,其优良的后整理性能,有助于提升花边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介绍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四面弹力网上刺绣花边的整理生产及工艺应用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