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松石

绿松石

绿松石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3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地质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0篇;相关期刊329种,包括中国收藏、岩石矿物学杂志、东方养生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2014国际宝玉石高层论坛等;绿松石的相关文献由84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全莉、杨明星、先怡衡等。

绿松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 占比:91.54%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3.76%

专利文献>

论文:30 占比:4.70%

总计:638篇

绿松石—发文趋势图

绿松石

-研究学者

  • 陈全莉
  • 杨明星
  • 先怡衡
  • 戴慧
  • 李延祥
  • 亓利剑
  • 张汉东
  • 狄敬如
  • 马文侠
  • 周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付雨昕
    • 摘要: 设计以盛唐时期宝相花装饰为原型。唐代宝相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常与联珠纹、卷草纹同用。作品提取主体花纹,参考作为副装饰的联珠纹、卷草纹等纹样进行设计。红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主石选用星光红宝石,代表了对盛唐的向往。星光红宝石与钻石、绿松石一起组成宝相花型的主体。
    • 卢思语; 卢琪
    • 摘要: 为了区分湖北天然绿松石与充填处理绿松石,本文利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Diamond View;、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热分析仪对充填处理样品的充填物进行判定,并对天然样品、充填处理样品的基本宝石学特征、微观特征、谱学特征及热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测试表明充填处理样品中的充填物为丙烯酸酯类树脂;扫描电镜下充填处理样品的矿物颗粒棱角浑圆,有粘滞感。差热分析测试表明充填处理样品失重有3个阶段,但只有2个阶段与失水有关,第3阶段的失重推测与充填物有关。充填处理样品失去同种类型的水所需的温度比天然样品低,说明充填处理样品的热稳定性低于天然样品。
    • 摘要: 康区藏文古写本丛刊(第一辑)本书收录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徐丽华几十年来从康区收集来的藏文古写本900多种,内容主要涉及吐蕃之前的卯宿星历、苯教古老的丧葬仪式、禳灾仪式、消灾、除秽和洁净经,以及仪式画片和民歌等。写本中有泥金泥银的精写本,还有用金、银、珊瑚、海螺、砗磲、绿松石、朱砂等书写的五宝本、七宝本,以及用烟炱墨、松烟墨、汉墨书写的本子,其墨色清晰,书写工整,反映了明清时期康区的书法水平以及楷书、行书和草书各种字体。
    • 张璐; 登毅
    • 摘要: 绿松石是我国先民最早使用的玉石之一。通过对汉江流域内出土的先秦时期绿松石器进行梳理,并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绿松石这一饰品在汉江流域主流使用方式经历了由人体坠饰到青铜器镶嵌物的过程;数量方面,新石器时期和商代出土较少,至周代呈爆发式增长。汉江流域先秦绿松石矿料来源并不唯一,除陕南辣子崖古硐遗址外,下游地区部分遗址矿料还可能来自于鄂西北地区的郧县云盖寺和竹山喇嘛洞,但都不排除由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可能。
    • 闫睿; 陶亮
    • 摘要: 河南博物院藏有多件清代的彩绣扇套,多为清宫旧藏,1958年由故宫博物院拨交。这些扇套大多呈扁筒形,上宽下窄,底为椭圆形,平底,由丝绦挂绳和套身组成。套绳上缀有两粒仿绿松石的坠子,翻盖、套身两侧及底部刺绣精美的图案。其中一件扇套(图1),套身主体的画面用五彩丝线在黄色缎地上依次刺绣出了蝎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毒虫。
    • 刘佳; 杨明星; 刘玲
    • 摘要: "外蒙"绿松石具有伴生矿物丰富的特点。采用静水称重法测定得到"外蒙"绿松石样品的密度位于2.433~2.743 g/cm^(3),仅含较多白色伴生矿物高岭石的样品密度较低,质地疏松,其它绿松石样品均质地较好。采用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测定"外蒙"绿松石样品的伴生矿物,拉曼光谱测试结果确定"外蒙"绿松石样品的伴生矿物有钠长石、石英、黄钾铁矾、白云母、锆石、针铁矿、金红石、锐钛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硫铜钴矿;电子探针成分测定并通过阴离子法计算"外蒙"绿松石样品的伴生矿物,发现其为黄钾铁矾,化学式为(K_(0.393)Na_(0.300)Ba_(0.099)Fe^(2+)_(0.076)Sr_(0.030))_(∑=0.898)(Fe^(3+)_(3.087)Al_(0.061))_(∑=3.148)(S_(1.681)P_(0.273))_(∑=1.954)O_(8)(OH)_(6);红外光谱测定"外蒙"绿松石样品中白色伴生矿物指纹区振动与高岭石匹配。"外蒙"绿松石样品的伴生矿物硫铜钴矿的存在,可作为判定其产地的特征之一。
    • 李明芳
    • 摘要: 本件耳饰以宝相花的形态为主进行设计。宝相花一般呈对称或放射状形态,作品以红珊瑚为宝相花的花心,采用绿松石做宝相花的花瓣,整体呈现对称放射的形态,借此来体现宝相花的特点。在耳饰下方采用锆石镶嵌,以此表现宝相花闪闪发光的宝珠形式;在耳饰最下面用流苏的方式,增添了整件作品的灵动性。在宝石的选择上,绿松石有吉祥如意的寓意,珊瑚有平安吉祥的寓意,正好与宝相花的寓意相符合,希望佩戴者在佩戴的时候也有宝相花一般平安吉祥的感觉。
    • 姜炎; 毛灵林; 吴君; 杨曦; 代路路; 杨明星
    • 摘要: 目前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较快,为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产源研究提供了无损研究手段。利用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中M52号墓出土的五件绿松石珠进行无损测试,期望判断其可能的产地来源。红外谱学特征显示,3468和3514 cm^(-1)处可见红外吸收锐谱带,是由于ν(OH)伸缩振动所致;3058 cm^(-1)附近可见ν(MFe,Cu—H_(2)O)伸缩振动,1014,1066和1134 cm^(-1)处为ν3(PO_(4))伸缩振动。与标准绿松石红外谱相比,缺少1637 cm^(-1)处峰,此处为δ(H_(2)O)弯曲振动,可能与样品在地下埋藏时间过久有关。除天然绿松石吸收峰外,在2890和2838 cm^(-1)处出现吸收峰,分属亚甲基(—CH_(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振动峰,在1452 cm^(-1)附近也可以观察到其变形振动峰,此外在1552 cm^(-1)附近可见ν(C C)伸缩振动。这两处有机物吸收峰结合出土位置于红色漆痕处推断,可能存在微量生漆残留。两处基团峰与生漆漆酚的红外谱学特征基本相符,存在样品埋藏时间过久,漆器在土中腐朽后沾染到样品表面的可能性。EDXRF数据中显示五件样品主量元素含量与理论值相比稍低,硅含量稍高,存在含硅杂质矿物,微量元素中锌和钡的含量较高,Zn含量均在1151~1540 mg·kg^(-1),Ba含量均在1910~3570 mg·kg^(-1),对比前人文献与湖北十堰及周边地区出产绿松石的元素数量级更为接近,可作为判断五件绿松石珠玉料来源的一个证据。通过显微照相对五件绿松石珠制作工艺进行观察,可见五件样品均存在定向的抛磨痕迹,且可见明显的一定数量的抛磨小面,边缘可见线切割痕迹,证明当时的好川文化先民已经具有加工打磨长宽不大于1 cm珠的能力;加工珠形的方式是将不规则玉料原料分多个小面打磨直至成为桶珠形状,而非直接进行弧面打磨;钻孔周边可见明显平面,孔形状较规整,近圆形,有抛磨痕迹,说明好川墓地先民当时已具有钻孔工艺。研究表明,好川地区绿松石可能来自于湖北十堰及其周边地区的矿带,浙西南地区自好川文化开始就使用较纯净的绿松石作为漆器镶嵌装饰,埋藏过程中黏附漆类物质对绿松石表面造成一定污染,镶嵌玉石漆器的制作工艺自良渚文化后有所传承,且好川墓地先民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绿松石加工能力。这对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好川文化玉料来源问题奠定基础,对考古学中好川及周边地区文化起源与交流探讨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 刘瑞婷; 王枫; 李凡; 郭连巧; 曹素巧; 于露
    • 摘要: 绿松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在进行微区无损分析时,电子探针常用于绿松石的矿物组成及分布研究。由于自然产出的绿松石不仅含结晶水、结构水,还因孔隙发育常含不定量的吸附水,易致绿松石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不佳,总量偏低;除此之外,标样和测试条件的选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采用岛津电子探针对绿松石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设定不同的加速电压、束流和束斑直径,分析不同测试条件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绿松石最佳的定量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选择加速电压15 kV、束流为10 nA或20 nA、束斑直径为1μm时,测得的绿松石总量区间为79.95%~81.23%,接近绿松石理论总量79.88%~81.35%,测试结果最佳。本实验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绿松石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的最优测试条件,对绿松石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 宋婷婷
    • 摘要: 让文物说话之战国青铜鸟形尊如果说战国青铜虎钮錞于体现的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那么战国青铜鸟形尊展现的则是青铜工艺技术之精湛。二者交相辉映,有力展示了深厚的巴文化底蕴。曾镶嵌绿松石,美到夺人心魄涪陵区白涛街道北面有一条小田溪,与乌江交汇形成一级台地两岸。在这里,先后发掘出数百件战国巴国时期的珍贵文物。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战国青铜鸟形尊,便是其中之一。“这件东西看起来有些奇怪。”当年发掘文物的人们这样觉得。因为在发掘时,最早冒出来的是鸟形尊头上的羽毛装饰,乍一看让人以为是一座鼎的耳朵,或者说是鼎盖的钮饰。后来,头逐渐显露出来,才发现这是一件以前没见过的器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