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029篇;相关期刊374种,包括新课程(教师版)、考试周刊、中学教学参考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珠江教育高峰年会暨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峰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8年专题研讨会等;初中思想品德的相关文献由2473位作者贡献,包括康萍、黎雁飞、吴爱华等。
初中思想品德
-研究学者
- 康萍
- 黎雁飞
- 吴爱华
- 廖丰
- 张廷福
- 曹旭东
- 柴红艳
- 魏小红
- 严寿良
- 姜新华
- 曹艳
- 殷学明
- 王卫锋
- 王益龙
- 陈亚军
- 陈娟
- 陈杰
- 陈松
- 顾红义
- 黄来青
- 丁亚琴
- 丁权
- 丁珊
- 丁秘
- 代恒乾
- 何苏祥
- 冉勇
- 冯松学
- 刘志新
- 刘晓伶
- 刘红梅
- 周小燕
- 孙亚平
- 孙卓
- 张丰发
- 张丽丽
- 张和平
- 张志红
- 徐春华
- 曹星
- 曹芳
- 李健毫
- 李敏
- 杨世英
- 杨宏志
- 杨洪棋
- 杨辉
- 梁俊
- 王健
- 王慧
-
-
徐雪花
-
-
摘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有效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实施提问的时候会受到多种因素作用的影响,导致课堂提问呈现明显的“低效化”,严重制约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完成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不仅要明确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低效化”的具体表现,还要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优化设计课堂提问,确保课堂提问更加高效。
-
-
龙骧
-
-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加上本校推进的“先学后教,合作达标”的课堂模式,使得教师们的教学必须围绕着学生进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等。只有这样才能展现教师风采,唤起学生乐学情感。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探。
-
-
杨孝娟
-
-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开展感恩教育具有学科优势,思想品德教师责任重大。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知恩、识恩,并将自身的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培养学生感恩行为,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此展开分析探讨。一、初中思想品德开展感恩教育意义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中有丰富的资源和信息。
-
-
岑义慧
-
-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初中生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三观,实现健康成长。情感教学法是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强化课堂内容的教学方法。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包含大量情感教学的内容,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具有天然优势。文章就情感教学的特点和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的价值探索作为出发点,从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教学情景、融合信息技术三个层面论述了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方案。
-
-
王建凯;
张文文
-
-
摘要:
核心素养是初中生面对未来社会必备的品质之一,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价值观、性格和能力。初中生在学习思想道德课程时,主要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这是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修养的重要课程。本次研究针对道德教育理论和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通过多个方面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核心素养,目的是发挥更高的效率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和素养。
-
-
李新民
-
-
摘要:
人具有社会性,情感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随着近几年教育形势变化,初中生情感发育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自然情感教育在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愈来愈受重视。基于此,本文拟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入手,探索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整合的价值、问题及方法,希望借此能实现“寓情于教,以情育人”的教育目标。
-
-
刘小娟
-
-
摘要: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优化了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少理论指导,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如何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行研究,力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
兰君
-
-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学校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教学当中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当中,老师要根据目前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
-
刘小娟
-
-
摘要: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优化了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少理论指导,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如何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行研究,力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
-
-
周亮
- 《中国珠江教育高峰年会暨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峰会》
| 2015年
-
摘要: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课堂教学就是落实课标、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结合初三思品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
-
周亮
- 《中国珠江教育高峰年会暨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峰会》
| 2015年
-
摘要: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课堂教学就是落实课标、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结合初三思品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
-
周亮
- 《中国珠江教育高峰年会暨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峰会》
| 2015年
-
摘要: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课堂教学就是落实课标、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结合初三思品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
-
周亮
- 《中国珠江教育高峰年会暨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峰会》
| 2015年
-
摘要: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课堂教学就是落实课标、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结合初三思品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