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上洋
刘上洋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19年内共计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篇、专利文献9篇;相关期刊12种,包括南方文物、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阅读与鉴赏(中旬刊)等;
刘上洋的相关文献由3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霖、本刊编辑部、周建成等。
刘上洋
-研究学者
- 周霖
- 本刊编辑部
- 周建成
- 彭学明
- 王群
- 何琪
- 刘上洋
- 刘歌
- 华文
- 古耜
- 吴寒冰
- 周劭馨
- 宗欢
- 张学武
- 张长山
- 徐由海
- 戴天财
- 文华
- 方乐新
- 时令
- 朱雄伟
- 李人庆
- 李福孙
- 杨继红
- 杨青
- 梁振堂
- 段祖庆
- 潘辛菱
- 焦刚毅
- 熊家福
- 燕平
- 秦由
- 舒然
- 舒畅
- 袁演
- 谈运满
- 邓旋
- 陈青峰
- 颜溶
-
-
-
-
摘要:
继2018年11月8日,中国作协创研部、江西省文联、作家出版社在北京举行刘上洋长篇小说《老表之歌》研讨会之后,11月30日,江西省文联、江西师范大学在南昌召开了《老表之歌》研讨会。数十位省内外知名的文化专家、学者、作家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主持。
-
-
古耜
-
-
摘要:
一六年前,借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召开之机,我曾对江西散文做过一次尽管简略但绝不草率的描述。当时,我的基本观点是:在新世纪散文创作的宏观格局中,江西是毋庸置疑的散文大省与强省,不过,同国内其他散文大省和强省相比,江西散文的"大"与"强",主要不是表现为拥有多少风标鹤立、声名远播的散文名家巨匠,而是展示了一种魏紫姚黄,各擅胜场的整体阵容,一种凫趋雀跃,各见精神的团队风采。质言之,江西散文是以均衡协调而又生机勃发的综合实力,彰显了自身的个性
-
-
袁演
-
-
摘要:
新世纪以来,江西散文创作持续着汹涌澎湃的势头,在反映世情广度、把握历史高度和透析人性深度几个层面,渐进与拓展,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散文佳作。这些年,"江西散文现象"备受文坛关注,散文家的创作和行文充分发挥出个性特质,通过主体意识的自由挥洒,取法自然、思考人生,以千姿百态的散文结构自由而充沛地展示大千世界的韵味,新秀佳作连连不断,精品力作结集出版,频频获奖。中生代散文家、新锐散文作家、女性散文作家、新生代散文
-
-
-
-
摘要:
正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于1月27日上午在前湖迎宾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应到代表599名,实到代表568名,符合法定人数。大会执行主席强卫、洪礼和、魏小琴、朱秉发、谢亦森、马志武、魏民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鹿心社、莫建成、黄跃金、史文清、姚亚平、周泽民、王文涛、周萌、蔡晓明、赵爱明、马家利、李炳军、谢茹、朱虹、李贻煌、郑为文、钟利贵、李华栋、汤建人、刘晓庄、郑小燕、肖光明、刘礼祖、许爱民、孙菊生、张忠厚、刘铁流、戴勇、吴启庆、谢新义和傅克诚、陈达恒、刘上洋;老同志许勤、黄智权、朱治宏、彭宏松、卢秀珍、张克迅、蒋如铭、胡振鹏、孙用和、朱英培、蒋仲平、全文甫、万学文、张逢雨、陈癸尊、钱梓弘、钱家铭以及主席团其他成员等。大会执行主席、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上午9时,强卫宣布大会开幕。鹿心社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2014年工作回顾;2015年工作安排。
-
-
-
-
摘要:
正时间:2011年7月10日9:00地点:北京鑫海锦江大酒店主持人:胡平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胡平:刘上洋散文新作《高路入云端》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作者在创作中把文学性和思想性、形象性和思辨性有机结合起来。刘上洋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思想内涵,总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或对历史人物,或对现实生活,或对自然生态,或对人类命运引发出自己的思索和感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作为一名宣
-
-
-
-
刘歌
-
-
摘要:
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征"一首好歌"一年,30省市区800余人参与。怪事是《心声》和《歌曲》先后公布的获奖名单竟不同!赛事操手、省音协副主席熊纬和邓伟民用"新笙、双伟"化名掩人耳目拿俩三等奖,署真名拿一个二等奖,俩官员捞走60%等级奖。幕后有何猫腻?
-
-
华文
-
-
摘要:
正非常欣喜地读到了刘上洋的这本散文新著。在这本散文集中,收入了他多年来创作的不少优秀篇什。这些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后,或获奖,或被选载,既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赢得了文学评论界的热情关注。不朽的文学经典往往蕴涵着时代的理想。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
-
文华
-
-
摘要:
正非常欣喜地读到了刘上洋的这本散文新著。在这本散文集中,收入了他多年来创作的不少优秀篇什。这些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后,或获奖,或被选载,既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赢得了文学评论界的热情关注。不朽的文学经典往往蕴涵着时代的理想。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时代,何况散文这种最简便、最自由的文体,更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表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