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离涡模拟

分离涡模拟

分离涡模拟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力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4219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分离流、漩涡和流动控制会议、第二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等;分离涡模拟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德成、周慎杰、李雪松等。

分离涡模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2190 占比:99.97%

总计:342293篇

分离涡模拟—发文趋势图

分离涡模拟

-研究学者

  • 万德成
  • 周慎杰
  • 李雪松
  • 杨锋苓
  • 顾春伟
  • 张群峰
  • 王永生
  • 闫盼盼
  • 王贵超
  • 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欢; 杨悦悦; 张杰; 崔鹏程; 贾洪印; 张培红
    • 摘要: 为了研究内埋弹舱非定常流场对武器投放分离特性的影响,基于分离涡模拟(DES)方法和非结构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内埋武器机弹分离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典型空腔流动和机弹分离算例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采用平均雷诺应力模拟(RANS)和DES两种方法探究了机弹分离过程中弹舱腔内涡结构的演化历程,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机弹分离流场结构模拟中的差异,研究了内埋弹舱流场结构对导弹分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机弹分离过程中,高强度涡结构逐渐向弹舱腔体后缘聚集,同时弹舱剪切层流动结构被导弹破坏,导弹出弹舱阶段俯仰方向所受气动力矩急剧变化。相比RANS方法,DES方法捕捉到的高强度小尺度涡结构对导弹压力分布影响较大,使得分离后期导弹俯仰角、俯仰角速度产生明显差异,DES方法更适合内埋武器舱分离特性精细化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研究的计算方法选择和安全分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李晓东; 姜蔚婉; 屈崑; 蔡晋生
    • 摘要: 为研究运动舱门对内埋弹舱(空腔)非定常流场和舱内噪声特性的影响,开发了应用于运动问题的动态嵌套重叠网格组装方法,采用改进的脱体涡模拟方法对亚声速流场(Ma=0.6)进行了高精度数值模拟。首先采用空腔标准模型(M219)验证所用的高精度数值格式的有效性,然后应用发展的方法对干净空腔(C201)、带静态舱门(30°、60°、90°和120°)的空腔以及运动舱门的空腔进行模拟,并分析静、动态舱门对空腔湍流流场和腔内气动噪声的影响。针对运动舱门的非稳态非定常流动问题,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空腔中的湍流脉动特征和声压级。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干净空腔相比,舱门小开度(30°)时,舱门会限制法向和展向的流动,从而降低腔内流场与外部流场的流动掺混和交换,腔内壁面总声压级比干净空腔低5~8 dB,但是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且二阶Rossiter模态频率偏高;在打开角度较大(60°以后)时,舱门对腔内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展向,此时空腔上方的剪切层涡结构运动的高度更高,舱门阻碍噪声的展向传播,使得腔内的总声压级升高(3~10 dB不等),二阶Rossiter模态的强度增大。然而舱门开启过程中,腔内总声压级介于小开度与大开度之间,与干净空腔水平相当;在舱门打开角度为90°时,腔内总声压级呈现与准定常模拟结果类似的分布,该研究对真实弹舱的流动分析与设计有指导价值。
    • 刘印桢; 赵萌; 侯卜瑛; 刘振; 吴双群
    • 摘要: 为研究Ahmed模型在不同湍流度下的流场特性以及气动特性,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对尾部倾角为25°的Ahmed模型进行3种湍流度为1%、5%和10%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湍流度的增加使模型受到的阻力增大,尾部下游1.044 m处,涡的扰动现象明显,当发展到尾部下游2.244 m处时,尾流与外部主流已基本融合,湍流度的增加会使模型尾流场的湍动能以及尾部涡量均有明显的增长,从而使模型的能耗增加,模型的气动荷载主要集中在0~100 Hz的范围内,随着湍流度增加模型的阻力、升力系数也随着变大。
    • 胡昊明; 崔洪宇
    • 摘要: 带格栅腔体结构在流激作用下极易产生结构振动和噪声,较大噪声会影响舰船隐身性能。本文采用分离涡模拟并结合有限元耦合边界元方法,对栅条不同布放方式下腔体结构的绕流流场和水下声辐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来流激励下,带格栅腔体结构的栅条振动响应较大,在共振频率处有较大的声辐射,与来流方向平行的格栅声辐射性能优于同来流方向垂直的格栅,结构振动声功率级随来流速度增加而增大。
    • 杨永刚; 梅元贵
    • 摘要: 基于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和k-ωSST湍流模型,建立时速600 km等级高速磁浮列车明线单车稳定运行时的三维可压缩非定常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风洞试验验证;分析列车表面压力、列车周围速度流线和旋涡等流场结构,以及列车气动力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结果表明:高速磁浮列车明线稳定运行时气动力在时均值上下准周期性波动,升力波动幅度较大,尾车升力最大波动幅度为12.48%;各节车气动升力的功率谱密度频率主要集中在0~20 Hz范围内,最大峰值频率均为9.3 Hz;定常模拟和非定常(瞬态)模拟的流场结构在尾流区有明显差异,2种模拟下的气动阻力最大相差2.60%,升力最大相差7.65%;整车摩擦阻力占总气动阻力的78.50%,居主导地位;磁浮列车以400~600 km·h^(-1)速度等级明线稳定运行时,列车气动力与车速平方成正比;气动外形优化时应对设备舱导流区域、风挡和滑撬进行优化。
    • 陈庆光; 邹璐瑶; 李哲; 孙鲁杰; 付琪琪
    • 摘要: 为了揭示畸变进气条件下,压入式矿用对旋主通风机内部非定常流动特性及失速机理,将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方法和出口节流阀函数相结合,对对旋风机三维全流道内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节流阀系数为0.8的开度下,两级叶轮区域均出现了失速扰动,且扰动的起始位置均发生在叶顶处;虽然后级叶轮叶根区域也同样出现扰动,但这种扰动与叶顶区域的扰动是各自独立形成的,"突尖型"失速先兆伴随着"前缘溢流"与"尾迹反流"现象的发生而出现.虽然后级叶轮相对于前级叶轮先发生失速先兆现象,但随着流量的减小,在完全失速阶段,前级叶轮叶顶间隙内的气流脉动强度明显高于后级叶轮,两级叶轮之间的干涉作用强烈.
    • 黄毅; 龙书成; 李智; 常文瑞; 王伟江
    • 摘要: 发动机冷却风扇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气动噪声主要由离散阶次噪声和宽频涡流噪声构成,尤其叶片产生的离散阶次噪声是整车怠速工况下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极易感知的噪声源之一,是用户评价车内声学环境舒适性的关键指标,因此,对冷却风扇气动噪声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在建立冷却风扇CFD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别采用DES分离涡模拟和LES大涡模拟求解流场非定常解,同时基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的FW-H噪声源模型通过仿真预测气动噪声.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DES分离涡模拟更能够准确预测风扇叶片的周期性离散阶次噪声,而根据LES大涡模拟预测的宽频涡流噪声误差远小于DES分离涡模拟,更能准确捕捉叶片附近不同强度的涡流,同时根据LES模拟预测的总声压级误差更小.
    • 赵萌; 刘美英; 刘晓禹; 刘振; 王益鹤
    • 摘要: 建立接触网-受电弓-导流罩-列车整体模型,基于分离涡模拟方法,研究了橫风作用时不同导流罩高度下受电弓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了涡量、流线、气动荷载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导流罩高度为100 mm时分离涡向橫风背风侧偏转显著,导流罩高度增加为400 mm时对受电弓下部杆件、车体连接处等作用增强;导流罩高度为200 mm时横风作用产生的绕流场偏转的效应明显得到改善,流场分布在纵向呈较好的对称性,其阻力系数的增幅远小于受电弓所受横向力的降幅,同时大幅降低了倾覆力矩和侧偏力矩,故在恶劣的风环境下采用200 mm高度的导流罩是可取的.研究结果对横风作用下导流罩高度对受电弓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李梦磊; 杨雪; 杨一言; 李佩波; 石磊
    • 摘要: 为了获得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在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对基于宽调节比火箭的引射-亚燃模态转换过程中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特定几何构型的RBCC隔离段和后段燃烧室在火箭射流和背压综合影响下的波系结构和参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火箭射流和背压调节综合作用下,流场可分为主流区、背压影响区和火箭射流影响区,主流会在燃烧室下壁面发生流动分离或气体回流,这恰好为稳定燃烧提供了物理条件;模态转换中,火箭调至小流量工作状态最有利于维持流场参数的稳定,此时特征点处的压力和马赫数值的最大方差仅为0.087和0.003,最大波动幅度为27.44%和8.29%。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