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尾迹

尾迹

尾迹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7270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流体机械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等;尾迹的相关文献由8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仲奇、邹正平、刘继芳等。

尾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7270 占比:99.04%

总计:27533篇

尾迹—发文趋势图

尾迹

-研究学者

  • 王仲奇
  • 邹正平
  • 刘继芳
  • 卢新根
  • 孙艳玲
  • 胡丹梅
  • 陈伟
  • 马琳
  • 冯国泰
  • 刘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立群; 及春宁; 袁德奎; 许栋; 张晓娜; 卫昱含; 殷彤
    • 摘要: 斑海豹依靠其具有波状外形的胡须,可感知猎物尾迹流场中的涡流,进而循迹追踪.对斑海豹胡须感知涡流特征的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根据斑海豹胡须的外形参数,制作了1:30的实验模型,在水槽中研究了均匀流场和尾迹流场中单个胡须模型和胡须模型阵列的单自由度流致振动特性,分析了模型振动响应与涡流特征的关联.结果表明,在均匀流场中,零攻角条件下,胡须的波状外形具有显著的抑振作用,胡须模型在一定的折合流速范围内具有较低的振动幅值;而当来流攻角较大时(α≥30°),振幅显著提高在固定圆柱形成的尾迹流场中,胡须模型在一定的圆柱间距范围内发生大幅振动,振动频率与尾流的泄涡频率锁定,表现为明显的双峰模式,这与均匀流场中胡须模型的单频振动模式明显不同.尾迹流场中,胡须模型的振动幅值受来流条件影响大,但振动频率较为稳定.在均匀流场和尾迹流场中,除个别折合流速外,阵列布置胡须模型的振动幅值和频率与单个胡须模型相近,相邻胡须模型之间相互干扰不显著.
    • 李曌斌; 董国丹; 秦建华; 周志登; 杨晓雷
    • 摘要: 为研究浮式风力机尾迹在平台运动下的演化特征和机理,本文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和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浮式风力机在纵荡、横荡和艏摇三种形式下作简谐运动时的尾迹。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用周向波数表示了不同运动形式引起的尾迹扰动,预测了尾迹在轴对称和非轴对称两种理想扰动下的敏感频率。稳定性分析表明:当纵荡运动的无量纲频率在0.3≤St≤0.5时最易引发尾迹失稳;横荡和艏摇运动的最敏感频率在0.2≤St≤0.4范围内;在三种运动形式下,低频(St≤0.1)和高频(St≥1.0)扰动均不会明显增长。随后,利用大涡模拟研究了不同形式、不同频率的浮式风力机刚体运动对尾迹产生的影响,检验了线性稳定性理论预报浮式风力机尾迹失稳演化的能力,并比较了不同运动形式、频率下的尾迹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St=0.3条件下,远尾迹在风力机纵荡运动下出现交替的收张运动,而在横荡、艏摇状况下将发生侧向的蜿蜒,将对下游风力机施加较大的交变载荷;在St=0.1和St=1.0的各形式运动影响下,尾迹均未发生明显的大尺度运动,不会对下游风力机的动态载荷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从风力机尾迹演化的角度讨论了浮式风力机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刚体运动形式和频率范围,指出应慎重评估无量纲频率在St=0.3附近的风力机运动对尾迹演化的作用。
    • 曹惠玲; 吴兴爽; 谭天荣; 宋立旗; 刘福林
    • 摘要: 为研究尾迹对低压涡轮叶片吸力面附面层流动特性与转捩过程的影响,利用商用CF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辅以试验校核。着眼于附面层瞬态分析,在1个尾迹扫掠周期内,对吸力面附面层内Klebanoff条纹、KH结构、涡等瞬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尾迹间歇期,尾迹诱导湍流区和抑制区仍在影响叶片尾缘附面层的发展,分离泡在抑制区上游重新生成;尾迹接触叶片前缘后,产生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其前缘以88%的主流速度向下游运动,随后尾迹接触附面层并与分离泡作用,触发剪切层的KH不稳定性形成全展向KH卷起涡,而尾迹诱导转捩起到了抑制分离泡的作用;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将追赶并冲击全展向KH卷起涡,使其崩溃为局部KH涡并最终破裂成全湍流。
    • 张鹤; 魏英杰; 王聪; 樊继壮
    • 摘要: 采用基于气体动力的高速射弹并联发射装置,开展并联射弹水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得到射弹水下运动的画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流场的演化过程以及射弹的弹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联射弹空泡的演化机理和脱落特性,得到了射弹间距对并联射弹水下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射弹双空泡受彼此流域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随着射弹间距的增大,双空泡之间的耦合影响逐渐减弱,下方射弹空泡尺寸逐渐增加,弹道稳定程度逐渐增强,异步并联射弹的尾迹脱落由分叉模式到靠拢模式最后为孤立模式.实验结果对水下多弹体的并联发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许波峰; 朱紫璇; 戴成军; 蔡新; 王同光; 赵振宙
    • 摘要: 风力机通常运行在非定常工况中,其气动性能及尾迹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变化.风剪切是风力机长期所处的环境,它会影响到叶片气动载荷、尾迹形状、总体性能等,分析风剪切作用下的叶片气动性能对风力机的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一种时间步进自由涡尾迹(free vortex wake,FVW)方法,耦合FVW方法与风剪切模型,计算不同风剪切因子作用下叶片的气动力系数、推力以及风轮后的尾迹形状变化,研究尾迹形状变化对风轮旋转平面诱导速度及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剪切入流条件下,随着风剪切因子的增大,风力机的气动力系数随时间做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加剧,推力的平均值逐渐减小,尾迹倾斜程度增大,尾迹在轮毂下方的倾斜程度更明显;尾迹形状的变化使风轮平面轴向诱导速度因子分布不均匀,同时使风力机的总体性能降低且偏离较大;倾斜尾迹相比于对称尾迹对风轮平面处的诱导影响有明显差别,波动幅值增大,气动力系数在波谷处的偏差比波峰处大.尾迹越倾斜,风轮旋转平面处的载荷不对称性越明显.
    • 谭炜; 张子卿; 屈骁; 张英杰; 卢新根; 张燕峰
    • 摘要: 针对格拉兹大学单级跨音涡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其叶尖泄漏涡结构与非定常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泄漏涡于破碎前为类Rankine涡结构,破碎后卷吸入间隙流体,同时受涡核卷吸而围绕其运动的部分间隙流与主流掺混,形成高剪切流区域,形成类Sullivan涡结构的亚临界状态.非定常尾迹含有的流向涡量与叶尖泄漏涡-刮削涡涡对相互作用下,引起叶尖泄漏涡周向位置与尺度发生波动;跨音涡轮中非定常的动、静叶排位势场作用导致激波与波后静压场分别对泄漏涡的位置与尺度产生影响.在动、静叶栅距比为1.5时,尾迹与位势场的非定常作用同样重要,导致泄漏涡损失加大.未来设计高压涡轮需要考虑非定常的相互作用以控制叶尖泄漏损失.
    • 蔡明; 高丽敏; 刘哲; 黎浩学; 陈顺
    • 摘要: 为了对比某压气机原始叶型及其改型后的短弦叶型的气动性能,基于某高亚声速叶栅风洞对原型和改型叶型开展了平面叶栅吹风试验.试验前对不带叶栅和带叶栅试验件下试验段进口均匀性和出口周期性进行检查,确定满足试验要求的测量通道.通过吹风试验测量并分析原型叶栅和改型叶栅的出口总压、出口气流角以及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叶型,弦长缩短后叶型吸力面型线曲率变化增大,峰值马赫数后的气流逆压梯度较大,因此附面层内的气流分离损失更大;设计马赫数0.6时,短弦叶栅的低损失攻角范围比原型叶栅减小了约3°,改型叶栅和原型叶栅均表现出较好的负攻角特性;设计攻角下(i=0°),进口马赫数从0.4增大至0.7时,两套叶栅出口尾迹的深度逐渐增大,但尾迹宽度基本不变;达到或者超过临界马赫数0.8之后,原型和改型叶栅的尾迹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增大.
    • 哈维•麦凯; 陈荣生(译)
    • 摘要: 鸭子有多大呢?哦,大概两英尺长吧。你见过鸭子在湖上游吗?你看不到它的脚在水下划水,但让我告诉你,鸭子真的在动。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鸭子前进时留下的尾迹。哇!它打开的角度至少有40度,水的波纹扩散最远可达40~50英尺,甚至更远。想想看,那只鸭子留下的尾迹是它实际大小的600倍。这说明只有两英尺长的鸭子给出的影响是很大的。
    • 丛成华; 邓小刚; 毛枚良
    • 摘要: 理解和预测绕椭球的流动对指导飞行器和潜艇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近年来, 针对椭球绕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对有攻角下椭球绕流分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研究, 促进了对三维分离的辨识和拓扑研究. 文章对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离对气动力、噪声、尾迹的影响, 以及实验条件对流动的影响. 上述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机动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非定常机动过程不能作为定常或准定常问题处理, 在机动过程中, 分离出现明显延迟, 气动力出现明显变化. 随后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求解绕椭球流动中的进展, 当前求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式仍然是解决绕椭球大范围分离流动的主要工程方法, 大涡模拟和分离涡模拟等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受限于计算能力, 直接数据模拟只能用于较低雷诺数, 在高雷诺数流动中还不适用. 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定常状态, 与实验结果的差距要大一些. 最后, 介绍了对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进展, 对T-S转捩与横流转捩的机理和辨识已经较为准确,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但对再附转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尤其是迎风面, 因此椭球绕流转捩的研究还需要依靠实验.
    • 杨晓雷
    • 摘要: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风能将在我国能源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风力机尾迹是影响风电性能和度电成本的关键因素,需在风力机布置和控制设计中充分考虑.本文首先介绍风力机尾迹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解析模型、低阶模型、大涡模拟和来流湍流生成方法.解析模型和低阶模型可快速计算风力机尾迹,但依赖于模型参数,且不能或不能准确预测尾迹湍流特性.结合风力机参数化模型的大涡模拟可准确预测尾迹蜿蜒等湍流特征,是流动机理研究的有力工具,可为发展快速预测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接着,本文介绍了叶尖涡、中心涡和尾迹蜿蜒并讨论其产生机理.对于湍流来流,叶尖涡主要存在于近尾迹.蜿蜒是远尾迹的主要特征,影响下游风力机的来流特征.尾迹蜿蜒的产生有两种机制:来流大尺度涡和剪切层失稳.数值和观测结果显示两种机制共同存在.机舱和中心涡对尾迹蜿蜒有重要影响.采用叶片和机舱的致动面模型可准确预测尾迹蜿蜒.研究显示不同风力机尾迹间的湍流特征存在相似性,为发展尾迹湍流的快速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研究多关注平坦地形上的风力机尾迹,复杂地形和海洋环境下的大气湍流和风力机尾迹的机理复杂,现有工程模型无法准确预测,有待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