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53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7078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哲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等;分析哲学的相关文献由51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怡、杨国荣、王路等。

分析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7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078 占比:99.70%

总计:177616篇

分析哲学—发文趋势图

分析哲学

-研究学者

  • 江怡
  • 杨国荣
  • 王路
  • 陈波
  • 俞吾金
  • 张庆熊
  • 李小兵
  • 李红
  • 张励耕
  • 张国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洋
    • 摘要: 作为早期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时兴于英美哲学界的逻辑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存在着直接的冲突。为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揭示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实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莫里斯·康福斯于1950年出版了《保卫哲学——反对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这一论战性著作。全书以哲学批判与政治批判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揭示并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尖锐对立。虽然康福斯在总体上对逻辑实证主义持一种强烈的否定态度,但在其相关批判论述中亦潜藏着沟通逻辑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论域。此外,受特定时代背景因素的影响,康福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政治批判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 杜文正
    • 摘要: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面对着不同的社会问题,从而形成的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分析哲学为其主要研究方法,而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作为其重要内容的社会思潮。其理论与方法对于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理论构建和方法转型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在将其理论应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其存在的局限性。
    • 徐强
    • 摘要: 2022年5月21—22日,“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和《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哲学分析》编辑部协办,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会议主题是“‘事实’与‘价值’”。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代表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设置了20个会场,报告140人次。《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分析》《中国哲学前沿》(Frontiers of Philosopohy in China)《福建论坛》《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商务印书馆等期刊和出版社的部分记者、编辑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
    • 杜文正
    • 摘要: 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而分析哲学则开辟了追求“真”的全新方式,即以语言逻辑分析作为认知世界真理的中介。分析哲学将语言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基础假设,注重以逻辑、语言、科学的三重维度探索并理解“真”的方式对现代哲学研究中协调语言、逻辑与科学要素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 江怡
    • 摘要: 分析哲学正式进入美国是伴随着维也纳学派成员先后移居美国开始的。实用主义对分析哲学的接受过程,也是实用主义哲学自身转型的过程,即从推崇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转向突出语言和知识的逻辑研究。考察美国实用主义对分析哲学的接受史,对于我们理解实用主义在当代美国的现状和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首先,分析哲学进入美国的过程,是科学理性和经验方法逐渐取代思辨哲学和先验方法的过程,也是美国哲学从唯心论和实在论逐渐转型为物理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过程。其次,实用主义对分析哲学的接受,既体现了美国本土哲学的经验化和实验性特征,又表明实用主义策略的重要转变,即从关注生活经验和世俗社会转向关注心灵和知识的世界。再次,分析哲学在美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仅诞生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分析的实用主义哲学,而且延续了17—18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传统,即罗蒂提出的“镜式思维”模式。最后,实用主义哲学保全了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但又在批判中推进和扩展了分析哲学的研究方向。
    • 江怡
    • 摘要: 分析哲学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以逻辑分析方法处理传统哲学问题,并提出以科学研究为模本改造哲学的理想。其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以及维也纳学派为早期代表,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欧洲哲学家大量移民美国,最终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取代实用主义成为美国哲学的主流哲学思潮。本文则试图展现这一哲学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揭示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互动如何造成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分析哲学又是如何逐步影响到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最终形成“中国分析哲学”这样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
    • 杨国荣
    • 摘要: 分析哲学既是一种做哲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学派、思潮或理论:它对哲学的性质、使命等方面的理解,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派的重要特点。其特点表现在:确信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把握世界。20世纪初,稍后于其在西方的兴起,分析哲学也开始引入中国。历史地看,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其一是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30至40年代;其二则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前一阶段属分析哲学进入中国的初始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发展,则可以视为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复兴。从其研究取向来说,分析哲学在中国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进路。首先是以介绍和引入为基本形态,其次则是在引入的同时又试图有所超越。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分析哲学领域逐渐出现了新一代的学人,他们受到分析哲学比较严格的训练,其“做哲学”的方式也更接近西方分析哲学模式。不过,与之相关,也每每出现刻意模仿、迎合西方分析哲学的做法。尽管分析哲学注重逻辑分析,而这种进路又对中国的哲学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其本身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因而需要以反思的眼光对其加以考察,这种反思以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为实质的内涵。
    • 戴益斌
    • 摘要: 什么是分析哲学?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众多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分析哲学主张通过使用逻辑分析语言以获得哲学上的认领;第二种观点认为,分析哲学主张语言优先,分析语言是获得哲学认识的路径;第三种观点认为,我们只能基于家族相似理解分析哲学。论证表明,第一种观点过于严苛,容易排除一些分析哲学家和分析哲学理论;第二种观点已经过时,很多哲学家并不认为哲学问题可以还原为语言问题。相对而言,第三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它至少具有两个优点。首先,基于家族相似理解分析哲学,可以破除单一标准的优势地位;其次,它有利于我们在整个分析哲学运动中保持分析哲学的统一性。
    • 陈敬坤
    • 摘要: 分析哲学让不少哲学爱好者甚至专业哲学工作者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甚至谈起的时候总是语多轻蔑,但人们对分析哲学的印象往往还停留在早期逻辑经验主义的语言分析。索姆斯这部著作的英文书名严格翻译的话,实际上是“20世纪的哲学分析”,可以说是以分析的风格做哲学的一个绝佳示范。
    • 孔红
    • 摘要: 弗雷格在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原子句。弗雷格认为主谓句中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由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理论。现代逻辑语义学的发展表明,个体与类之间的关系是主谓句的基本逻辑关系。弗雷格的概念理论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解释概念词、概念词的涵义和意谓得到解决。对概念词涵义和意谓新的解释也表明个体与类的关系是主谓句中的基本逻辑关系。传统逻辑直接依赖于自然语言的表层语法,弗雷格创立的现代逻辑则透过句子的表层语法揭示出句子的深层语法结构,对句子结构作了更为严密、精确的处理。由此可以看出现代逻辑与语言分析的内在联系,以及弗雷格逻辑句法在哲学分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