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言转向

语言转向

语言转向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中国文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5352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哲学分析、北方论丛、学术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等;语言转向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毛靖宇、陈婉、张慧玉等。

语言转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5352 占比:99.77%

总计:85546篇

语言转向—发文趋势图

语言转向

-研究学者

  • 毛靖宇
  • 陈婉
  • 张慧玉
  • 郭远兵
  • 何仁富
  • 何华
  • 吴长青
  • 周建漳
  • 孙利天
  • 廖美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长青
    • 摘要: 德国著名犹太自由学者瓦尔特·本雅明语言哲学思想有三大主要来源:其一是德国浪漫主义,其二是犹太教及犹太神秘主义思想,其三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针对本雅明语言哲学思想来源的梳理不仅有利于理解本雅明晦涩的语言表述、领会其隽永的思想内涵,还对深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转向这一常被忽略的议题,对厘清本雅明如何转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渐进历程,并认定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身份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宁佳慧; 田燕佳
    • 摘要: 现代性问题指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表现为人自身价值的空虚和存在意义的缺乏感。基于以往哲学家关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反思和语言学的转向,哈贝马斯从交往维度重建了现代性哲学。哈贝马斯高度称赞黑格尔将现代性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但指出其因困在意识哲学的范式中而并未真正解决现代性问题;他吸收了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同时对其错误认知做出纠正。哈贝马斯试图通过交往行为理论,用主体间的商谈伦理学构建现代性新的规范性基础。
    • 黄欣荣
    • 摘要: 20世纪被称为分析哲学的世纪,它用逻辑方法对语言进行了逻辑分析并由此形成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实现了科学认知的语言转向.然而,由于缺少可计算的方法工具,语言转向遇到了种种困难.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比自然语言更加精准的科学语言,它比逻辑语言更加方便描述、建模、计算,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难以实现的学术愿景有可能由数据哲学来实现,从而带来一场从语言到数据、从逻辑到算法、从分析到综合、从证明到发现、从因果到相关的科学认知数据转向.
    • 陈真; 王桂玲
    • 摘要: 一、20世纪上半叶初创时期的“分析元伦理学”20世纪的西方哲学是一个分析哲学占据统治地位时代的哲学,20世纪因此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分析时代”;“分析时代”开启的主要标志就是19世纪末由弗雷格所开始的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哲学问题被认为可以通过语言研究加以回答,语言或语义问题成为分析哲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分析时代”因此也被称为“意义时代”。“分析时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同时带来了西方道德哲学的“语言转向”。
    • 杨经建
    • 摘要: "20世纪,也许一个‘革命和战争’喧嚣的世纪并未改变历史,而一个悄然‘语言转向’的世纪却改变了人。"~((1))"语言转向"不仅改变了人,而且首先改变了作为人学的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语言的变迁已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面貌。有人称20世纪80年代语言意识的觉醒宣示着文学主体性的成熟,~((2))有人将"语言的自觉"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关键性的实绩.
    • 陈婉; 毛靖宇
    • 摘要: “诗言体”是于坚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诗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诗学与海德格尔“存在-语言论”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意味着在一个“存在-语言”的本真场域中,诗歌通过“语言”这个“象”去言说、“表现”存在与世界中的某个具体的“体”或“象”。这种写作必然导致海德格尔所说的“倾听寂静之音”的语言体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 陈婉; 毛靖宇
    • 摘要: "诗言体"是于坚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诗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诗学与海德格尔"存在-语言论"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意味着在一个"存在-语言"的本真场域中,诗歌通过"语言"这个"象"去言说、"表现"存在与世界中的某个具体的"体"或"象".这种写作必然导致海德格尔所说的"倾听寂静之音"的语言体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 阎韬
    • 摘要: 冯友兰新理学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新实在论,柏拉图主义的新变种,力主理对事的超越地位和规范作用.它的建立与当时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维也纳学派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有密切关系.冯先生吸收利用后者给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严格划界的思想,一面批评传统形而上学用综合命题解说世界,沦为"坏底科学",帮助维也纳学派对它加以打击;一面试图在分析命题的基础上建立所谓"真正底形上学".然而他失败了.除了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固有的缺陷外,他寄予厚望的分析命题没有也不可能帮他从实际事物("存在底有")中逻辑地引出超越的观念(理,或"不存在底有").此外,冯多方面批评维也纳学派重视语言分析和逻辑系统的形式化而不彰显真际之理,然而这非但没有击中逻辑实证论的要害,反而暴露他自己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转向的不理解,已被学术新潮远远抛在后面.
    • 姜进
    • 摘要: 新(社会)文化史在上世纪晚期蓬勃兴起,成为西方现代史学的主流,给历史学科带来了范式的转变,影响深远.这一范式的转变是在西方社会以民权、女权和广义族裔意识觉醒为特征的民众运动的兴起和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张的背景下发生的,也是在科学理论新突破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新史学范式在欧美学术界盛行至今,刷新了传统史学的一系列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新方法、新灵感和新认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将这一学术发展置于其所发生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下,对新范式所根据的后现代理论假设和几个核心概念做一些简明扼要的阐释,从而勾勒出新范式独特的轮廓.
    • 郭远兵
    • 摘要: 解析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语言哲学清扫道路,需要回到语言修辞.本文首先呈现社会心理学修辞转向的历史逻辑,认为对修辞的信念和态度随着"人"作为主体的观念发生变化而变化,修辞因此被社会心理学发现并促进其理智地发展;然后分析社会心理学修辞转向的学科逻辑,认为"修辞转向"是破解社会心理学危机话语的一种变局方案,能够使社会心理学学科规划实现重构;最后着重介绍"修辞转向"下,社会心理学在社会认知、社会交际和后现代进路三个方面产生的叙述社会心理学、社会言语修辞和后现代修辞批判等特异理论并加以分析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