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3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篇、专利文献45424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的相关文献由154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志刚、魏民新、高长青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454243 占比:99.90%

总计:454676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发文趋势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研究学者

  • 郭志刚
  • 魏民新
  • 高长青
  • 华琨
  • 毕齐
  • 王联群
  • 董然
  • 顾承雄
  • 于洋
  • 卿恩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保申; 史坚; 张静波; 骆静武; 傅群峰; 高丛
    • 摘要: 背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而减轻OPCABG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对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OPCABG后早期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OPCABG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32例.行OPCABG前,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OPCABG前24 h应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生命体征〔体温(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乳酸(La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术前及术后1、6、12、48 h心肌功能指标〔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 WBC、NEUT% 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6 h hs-TnI、CK-MB、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48 h hs-TnI、CK-MB、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12、48 h hs-TnI水平,术后1、6、12、48 h CK-MB水平,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hs-TnI、CK-MB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1 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12 h hs-TnI水平,术后6 h CK-MB水平,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1 h(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 CK-MB水平低于本组术后6 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 hs-TnI水平及术后12、48 h CK-MB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术后6 h,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6 h(P<0.05).试验组患者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可有效减轻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OPCABG后早期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且可降低LCOS发生风险.
    • 董士勇; 王进; 张思宇; 张一丁; 杨阳; 肖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中度以上创伤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行同期OPCAB联合非心脏手术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6例,女性8例,年龄(65.8±8.8)岁(范围:41~85岁).联合非心脏手术包括血管手术1例、胸外科手术26例、普通外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手术侵袭度评分均为中度以上创伤级别.每例患者选取相同心脏手术团队临近时间完成的、手术方式类似的另2例单纯OPCAB患者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基本指标基本匹配,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 Ⅱ)评分无差异[1.185(0.758)%比1.215(0.905)%,Z=-0.036,P=0.972].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尽管同期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延长[(324.9±97.1)min比(166.7±36.7)min,t=11.564,P<0.01],且术中出血量增加[(462.2±269.6)ml 比(304.5±177.8)ml,t=3.866,P<0.01],但两组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围手术期卒中、急性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及出血再手术比例无差异(P值均>0.05),围手术期总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也无差异(P值均>0.05).结论 对于符合指征的OPCAB患者,同期施行中度以上创伤的非心脏手术安全可行,与单纯OPCAB手术患者相比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 张传东; 陈静娟; 仇荣敏; 朱春燕; 金磊
    • 摘要: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心脏搭桥围手术期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记录术后感染情况,采用连续相加测验与字母划消测验分析患者认知功能、6 min步行试验检测患者运动耐力,并以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6分钟步行距离与正确字母划消个数明显增加,连续相加测验完成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及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心脏搭桥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卢志贺; 刘华强; 李俊生; 庞广辉; 周忠启; 李峥嵘
    • 摘要: 目的 了解≥6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并接受单纯CABG术的≥60岁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62例)和对照组(361例).收集可能与AKI发生相关的临床资料作为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AKI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423例患者年龄60~85岁,其中男287例、女136例.CABG术后AKI发生率为14.7% (62/423).与对照组相比,AKI组高血压病[71.0% (44/62)比50.7%(183/361),x2=8.75,P<0.01]、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38.7% (24/62)比7.5% (27/361),x2=48.67,P<0.01]、心房颤动[16.1%(10/62)比4.4%(16/361),x2=12.55,P<0.01]、行体外循环的患者比例较高[51.6% (32/62)比21.3% (77/361),x2=25.37,P<0.01],而术前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比例更低[59.7%(37/62)比85.6% (309/361),x2=23.87,P<0.01];血尿酸[353.8 (275.5,462.5)比314.5 (262.9,383.6) μmol/L,Z=2.75, P=0.01]、血尿素氮[5.5(4.3,8.2)比5.1(4.3,6.4) mmol/L,Z=2.44,P=0.02]、血清肌酐水平[74.9 (58.5,92.7)比67.0(57.1,76.3) μmol/L,Z=2.90,P=0.01]更高;手术时间更长[(4.0±0.9)比(3.7±0.8)h,t=2.83,P=0.01],术中失血量[(403.2±124.1)比(350.6±110.2) ml,t=3.41,P<0.01]、桥血管数量[(3.8±0.7)比(3.5±0.8)支,t=3.58,P<0.01]更多.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YHA心功能≥Ⅲ级(OR=8.528,95%CI: 3.734~19.477,P<0.01)、高血压病(OR=6.455,95%CI: 2.605~15.997,P<0.01)、术中行体外循环(OR=3.046,95%CI: 1.190~7.795,P=0.02)、患糖尿病(OR=2.294,95%CI: 1.047~5.026,P=0.04)、术前尿酸水平升高(OR=1.004,95%CI: 1.000~1.008,P=0.03)是≥60岁患者CABG术后发生AKI的独立相关因素,术前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是CABG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OR=0.366,95%CI:0.154~0.873,P=0.02).结论 ≥60岁CABG患者术后发生AKI常见,术前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糖尿病、术中采用体外循环、术前尿酸水平升高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相关因素,而术前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是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
    • 赵铁夫; 王盛宇; 张春晓; 张明; 陈宏; 马涵英
    • 摘要: 背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国内每年接受该手术的患者逾30000例,且数量持续增加.既往医生对术后患者更多的关注其生理指标的康复效果,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康复的相关问题.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中年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的中年患者3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术后6~18个月是否能够达到运动标准分为运动组(144例)和对照组(204例).于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的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测评,记录生理机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生理健康内容(PHC)、心理健康内容(MHC)评分及SF-36总分,比较两组间术后6个月及术后18个月各指标间有无差异.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间EF、LVEDD、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运动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运动组术后18个月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LVEDD低于术后6个月(P<0.05).结论 达标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升OPCAB后中年患者的HRQOL.
    • 胡展; 孙寒松; 袁昕; 陈斯鹏; 宋云虎; 王巍; 王水云; 王立清; 凤玮; 刘盛
    • 摘要: 目的 比较在单一高手术量心脏外科中心,有经验术者行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近期安全性结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 075例在阜外医院由有经验术者(既往CABG完成超过100例)完成CABG的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根据意向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体外循环CABG组和非体外循环CABG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心功能状态等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终点包括:30 d死亡率、主要并发症或死亡复合终点、住院时间延长(prolonged length of stay,PLOS)、术后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延长(prolonged length of intensive care unitstay,PICULOS)、远端吻合口数目等.死亡率通过术后30 d随访完成,其他研究终点均为住院期间收集.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CABG组的基线资料.在匹配后的队列,使用McNemar检验对每一项终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按配对分层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校正.结果 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0243组(共计20486例)患者完成配对,其中女性4605例(22.5%),年龄(60.7±8.6)岁.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两组间基线变量的标准化差值均<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体外循环CABG组30 d死亡率(0.2%比0.7%)、主要并发症或死亡复合终点(5.7%比8.8%)、PLOS(3.2%比4.9%)、PICULOS(9.4%比12.2%)、远端吻合口数目[(3.3±0.8)个比(3.6±0.8)个],均低于体外循环CABG组(P均<0.001).多因素校正后,使用非体外循环手术仍为术后30d死亡率(OR=0.29,95%CI0.09~0.87,P=0.027)、主要并发症或死亡复合终点(OR=0.60,95%CI 0.53~0.68,P<0.001)、PLOS(OR=0.64,95%C1 0.54~0.75,P<0.001)、PICULOS(OR=0.76,95%CI 0.69~0.84,P<0.001)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有经验术者,相较于体外循环CABG,采用非体外循环CABG可能与更优的近期安全性结局相关.
    • 杜胜杰; 管伟; 刘中凯; 李希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OPCABG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参麦组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用5%葡萄糖稀释至150 ml,在手术开始时经中心静脉泵注.对照组在手术开始经中心静脉泵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T0)、手术开始时(T1)、开始冠脉搭桥时(T2)、冠脉搭桥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0)、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双频指数(BIS)、氧分压(P0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评价患者术后3、7d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刻相比,两组在T2时刻EF、CO升高,在T4时刻P02、ScVO2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麦组T3~T4时刻EF、CO、SV明显提高(P<0.05).参麦组术后第3天谵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OPCABG患者的心功能,降低POD的发生率.
    • 刘佳佳; 邱晨; 赵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维保温措施对老年男性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接受OPCABG治疗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保温措施,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全维保温措施,分别于进入手术室、麻醉后、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手术结束各时间点记录体温变化,术后记录2组患者末梢循环恢复情况及寒颤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手术结束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末梢皮温温热、肤色红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2.6%vs 37.0%,P=0.001;91.3%vs 73.9%,P=0.028),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寒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16±0.52)s vs(2.49±0.55)s,P=0.001;2.2%vs 21.7%,P=0.004].结论 全维保温措施对老年男性OPCABG围术期低体温预防效果显著,可作为OPCABG围术期体温维护手段进行推广.
    • 唐加热克; 管圣; 杨建平; 朱兵; 慈红波; 方青波; 戈小虎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中髂动脉入路困难治疗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9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275例合并髂动脉病变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临床资料,对于存在困难入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分析困难入路情况类型的发生率、处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 275例患者均接受腔内修复术,其中78例(28.3%)存在髂动脉入路困难,其中髂动脉轻度狭窄29例(10.5%),重度狭窄7例(2.54%),闭塞3例(1.09%),扭曲39例(14.2%),对于血管扭曲者使用超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对于髂动脉狭窄者进行球囊扩张、对于严重狭窄无法通过者通过侧腹膜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支架置入等处理后均成功实施腔内修复.结论 入路血管病变会导致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困难,根据不同困难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行腔内修复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 陈泽伦; 王天光; 赵朝阳; 王石坚
    •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受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LIMA-LAD)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术后发生桥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在CABG术后因复发胸闷、胸痛等症状接受冠脉造影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MA-LAD桥血管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狭窄组(n=25)与非狭窄组(n=61),狭窄组患者的桥血管狭窄≥50%,非狭窄组患者的桥血管狭窄<5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CABG术中资料、此次就诊资料与生化指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ABG术后导致桥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R 4.0.2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使用校正曲线和偏差校正C-index对列线图预测模型作出评价.采用X-tile软件获得列线图模型积分的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CABG术前左前降支(LAD)狭窄<75%、CABG术前左乳内动脉(LIMA)血流、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是影响CABG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的C-index值为0.879(95%CI:0.818~0.955,P<0.001),ROC 曲线下面积为0.712(95%CI:0.594~0.801,P<0.001),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好.通过X-tile软件筛选获取模型积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54分)、中风险组(>54分且≤112分)、高风险组(>112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术后桥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0.9%、50.0%和80.0%.结论 吸烟、高血压、CABG术前LAD狭窄<75%、CABG术前LIMA血流、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是影响CABG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为CABG术前评估靶血管对LIMA-LAD桥血管通畅性提供一定的参考,降低CABG术后发生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概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