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权利
农民权利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08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法制与社会、行政与法、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生论坛、第六届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论坛暨种业知识产权研讨会、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等;农民权利的相关文献由32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英洪、周作翰、申端锋等。
农民权利
-研究学者
- 张英洪
- 周作翰
- 申端锋
- 陈明
- 杨世建
- 胡元聪
- 郭立建
- 于建嵘
- 刘同君
- 刘娜
- 刘守英
- 史晓东
- 吴兴国
- 吴睿
- 宋敏
- 张永林
- 张英洪1
- 成秋英
- 文高辉
- 易承志
- 曾玉珊
- 朱长根
- 李菊
- 杨春福
- 杨钢桥
- 王志刚
- 王畅
- 程爱军
- 肖富义
- 胡美灵
- 苏玉娥
- 董宏伟
- 蒋省三
- 谈咏梅
- 谷满意
- 贺雪峰
- 赵新龙
- 郭焕东
- 陈国申
- 陈多旺
- 马涛
- 高秉雄
- 黄信瑜
- 龚向和
- Min Song
- WANG Wen-xiong
- WEN Gao-hui
- XIE Xue-qun
- YANG Gang-qiao
- Yan Tan
-
-
陈源媛
-
-
摘要:
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同时步入深水区,实践中以强制无偿和自愿有偿为主的宅基地退出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民合法权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民成员权受到忽视、农民知情权受到限制、农民收益权无法落实、农民参与权被弱化等。鉴于此,应当建立宅基地资格权退出机制、强化宅基地退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宅基地退出与宅基地流转联动机制、构建集体审批与行政备案相结合的宅基地退出程序,提升农民在宅基地改革中的幸福感、参与感与获得感。
-
-
-
李敏
-
-
摘要: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植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的争辩影响着国际公约农业知识产权政策的变化,公约脉络清晰地展示了粮食安全视角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领域的利益角逐.文章通过历史比较法分析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制度在植物遗传资源领域的规定,探索开放获取及惠益分享机制激励农民自成体系的作物种植发展,提出平衡保护植物遗传资源,鼓励植物新品种创新、育种者权利及农民权利的建议,以期为构建中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提供有益参考,为筑牢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网奠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基础.
-
-
肖常龙
-
-
摘要:
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但在现实生活中,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法治不足和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组织性,是导致畜禽养殖禁养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协调上存在“两难”逻辑困境的关键原因。实际上,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既需要解决畜禽养殖禁养区法治化问题,又需要加强公权力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对农村生活方式的科学认识,并通过公权力的制度建设来保护好农民的财产权利与生产积极性。
-
-
曾钰诚;
杨帆;
曾嘉;
黄雄英
-
-
摘要:
随着传统农村封闭式结构被打破,开放型农村结构必然使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为市场与产业介入农村提供了机遇.农村产业化在较好地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内生性动力.在政府主导与企业积极参与之下,G省QY镇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但此种产业化所依赖的强势性政策推动构成了对当地农民基本权利的挑战,两者存在事实上的紧张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尊重农民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
-
-
梁李琼
-
-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产权制度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正当权利、合法利益等常常遭到其他利益群体的侵犯.为此,应通过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法律体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等方式,化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利保护缺失问题.
-
-
-
王畅
-
-
摘要:
土地在我国的社会当中有重要作用,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土地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器.从一方面来讲,土地是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土地也是房地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土地制度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严重影响.本篇文章对我国南方以及北方诸省进行实际的土地问题实地考察,提出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当如何在法律与政策上进行突破,实现改变土地制度,改变目前的格局,充分让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级差收益权利,保证农民能成为土地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取者.
-
-
张英洪1
-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通过振兴权利而振兴乡村,重点是发展农民的人权、产权、治权。在发展农民的人权上,就是要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尊严;在发展农民的产权上,就是要赋予和保障农民享有更加充分而完整的财产权利;在发展农民的治权上,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现代国家民主治理规则,用制度体系保证农民当家作主。
-
-
WEN Gao-hui;
文高辉;
YANG Gang-qiao;
杨钢桥;
XIE Xue-qun;
谢雪群;
WANG Wen-xiong;
汪文雄;
ZHAO Wei;
赵微
- 《第五届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生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测算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程度,揭示其障碍因子.基于熵权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仙桃市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程度最高,其次是孝南区,再次是监利县,汉川市最低;影响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程度的首要因素是知情权,其次是话语权;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了解程度、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程度是影响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程度的重要因子.为了有效避免与化解农地整理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阶段,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地整理项目信息的公开程度,鼓励农民全程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对提高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
-
张鹏
-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同样也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的保障的作用也随之降低,主要表现为对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补偿的不完善.补偿方式的不合理,保障的不完善,其原因就是农民的权利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对农民权利的保护要对农民的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和参与权利的进行综合考虑。
-
-
王志刚;
翁燕珍;
王张庆
-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基因资源的价值日益凸现出来,发达国家加紧对基因资源的掠夺和控制,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基因资源流失非常严重,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然而,尽管国际组织早已明确提出农民权利、植物基因资源惠益分享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农民权利的分歧,认为国际上关于农民权利争论的实质是由于植物基因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利益之争.最后,结合我国目前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现状,提出有必要在保护植物基因资源和本国农民权利方面做出政策调整.
-
-
Yan Tan;
谭艳;
Min Song;
宋敏
- 《第六届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论坛暨种业知识产权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自1989年正式提出农民权利的概念后,经过漫长谈判,2001年通过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再次确立了农民权利的基础并提出了在国家层面可采取的保护和加强农民权利的措施.但一直以来农民权利的实施进展缓慢,对农民权利定义的理解出现分化.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农民权利的依据,分析了《条约》有关实施农民权利的措施,并以印度为例,介绍了国家层面农民权利的实施并总结了其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研究和实施农民权利提供参考.
-
-
-
陈明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苏北农民土地财产权法律保护不足,立法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抽象性、使用权的定限性、收益权的失衡性和处分权的无序性,诱发集体土地处置权流失、资源浪费与农民市民化进程受阻,正确的选择是开展以确权扩能为导向的顶层设计,落实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扩大土地使用权能、增值收益权能和参与监督土地处分权能.
-
-
陈明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苏北农民土地财产权法律保护不足,立法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抽象性、使用权的定限性、收益权的失衡性和处分权的无序性,诱发集体土地处置权流失、资源浪费与农民市民化进程受阻,正确的选择是开展以确权扩能为导向的顶层设计,落实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扩大土地使用权能、增值收益权能和参与监督土地处分权能.
-
-
陈明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苏北农民土地财产权法律保护不足,立法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抽象性、使用权的定限性、收益权的失衡性和处分权的无序性,诱发集体土地处置权流失、资源浪费与农民市民化进程受阻,正确的选择是开展以确权扩能为导向的顶层设计,落实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扩大土地使用权能、增值收益权能和参与监督土地处分权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