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兼爱

兼爱

兼爱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6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3篇、相关期刊468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等; 兼爱的相关文献由67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武金、李贤中、朱传棨等。

兼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3 占比:100.00%

总计:693篇

兼爱—发文趋势图

兼爱

-研究学者

  • 杨武金
  • 李贤中
  • 朱传棨
  • 萧宏恩
  • 马腾
  • 刘丽琴
  • 肖双荣
  • 俞杨建
  • 向世陵
  • 孙中原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亚光; 张圣一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加里·贝克尔将利他偏好纳入理性选择模型中,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热点之一。而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就已初具利他偏好的雏形。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墨家兼爱思想与西方经济学中利他偏好的演变脉络,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在内容要旨、外在表现、效用理论、福利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但是二者的分析方法、论证逻辑、利他强度等则显著不同。借助利他偏好数学模型和数学刻画的方式,研究进一步表明:兼爱思想并非必然能够引致社会福利的改进;兼爱思想对社会福利的改进,取决于贫穷、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 谢狂飞
    • 摘要: 要对工匠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探微研究,就必须深入到工匠精神的内在结构中的情感维度。工匠精神的情感维度是经由工匠精神培养好的实践智慧的必须。无论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家的兼爱精神,都蕴含着深厚的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道德情感意蕴,对思政课有效性的提升有重要的现代启示作用。
    • 宋登水
    • 摘要: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兼爱》,虽然这只是《墨子·兼爱》的上篇,但从文中我们基本能读出墨子兼爱思想的核心。它与《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四章》《五石之瓠》共同组成诸子百家作品选读单元,这个单元分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任务群,一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文明的自觉追求。
    • 顾乐波
    • 摘要: 【专题解释】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墨家是其中非常重要而又异常独特的一家。本专题通过精读《兼爱》,联读《非攻(节选)》,分析墨子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梳理践行“兼爱”之道的具体方法。
    • 荣小语
    •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贪图一己私利导致战祸不断,社会秩序崩溃,民不聊生。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儒、墨两家是当时极为盛行的思想学派,儒家倡导以“爱人”为核心的“仁爱”思想,墨家则提出以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主张。“仁爱”与“兼爱”思想虽然在爱从何来、如何施爱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实现要求,但二者都强调对爱的追求,注重“仁义”至上和公利至高。历史地看,“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论瑰宝,对二者进行差异性与共通性分析,有益于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马海山
    • 摘要: 本文从墨家“兼爱”理论入手探究该理论的矛盾性,指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理论中存在“爱”与“利”不能兼容的矛盾,“爱”是非功利性的,而“利”是非功利性的。并且进一步讨论了现实中存在诸如洞穴奇案等“兼爱”无法实现的场景,以及墨子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保证“兼爱”理论的实行。最后从墨子的阶级视角出发解释了其为何提出这样一个存在张力又难以实施的理论,小手工业主阶层的力量局限和对社会改革的动力不足是其根本原因。
    • 谢欣宜
    •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铸就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秦汉以后,儒家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道家主导了普罗大众的思想,法家则主宰了专制王朝的庙堂。唯独墨家昙花一现,在历史中轰轰烈烈地存在过,却又在乱世中迅速由显而微,乃至分崩离析。如此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为何会突然不见踪影、无人传承?是历史的选择还是另有隐情?
    • 摘要: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以“兼爱”思想为校训,以“让孩子们每一天都拥有快乐和幸福,让孩子们每一天都具有成长和进步”为追求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潜心育人,倾心服务区域内的特殊需要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最适切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优化发展”。
    • 祁志祥
    • 摘要: 墨学是春秋战国时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墨子早年受学于孔子,后创立自己的学派,向儒家反戈一击。墨子从“别爱”“非神”“顺命”“厚葬”“奢乐”五方面“非儒”,指出缺乏对“天”“鬼”的敬畏是导致天下祸乱的最终根源,所以“尊天事鬼”成为墨学的逻辑起点。墨子的“天”“鬼”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主持正义,除暴安良,与民意相通。所以“尊天事鬼”必然走向尽人力的“非命”和“爱利万民”的“贵义”“兼爱”。从“兼爱”出发,墨子主张“非攻”“非乐”“节用”“节葬”;从“贵义”出发,墨子“尚同”“尚贤”,主张将“爱利万民”的“公义”通过定于一尊的君主专制确定下来,统一天下人的是非善恶标准,由贤人忠臣贯彻实施。于是,以“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为“三表”、以“尊天事鬼”“贵义兼爱”“爱利万民”为核心主张的墨家学说体系便由此建立起来。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启示意义。
    • 孙君恒; 关殷颖
    • 摘要: 墨子的和平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作为和平纲领的“非攻”,作为和平基础的“兼爱”,以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和平条件。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今天建立普遍性伦理的理论渊源之一;他的“非攻”思想,对于世界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友好等国际新秩序的形成,反对霸权,高瞻远瞩地确立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