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建筑科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0592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上海房地、中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产(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等;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文献由6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德智、陈杰、胡金星等。
公共租赁住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92篇
占比:97.64%
总计:21090篇
公共租赁住房
-研究学者
- 李德智
- 陈杰
- 胡金星
- 张岩海
- 彭建林
- 虞晓芬
- 褚波
- 代涛文
- 刘东卫
- 刘阳
- 廖正昕
- 张桂玲
- 无1
- 曾辉
- 杨楠
- 沈艳丽
- 王慧琳
- 王要武
- 田焱
- 胡晶晶
- 陈俊汝
- 陈红霞
- 陈钰
- 于修杰
- 伍孝波
- 何红
- 俞羿
- 冯银东
- 刘俊宇
- 刘广旋
- 刘志杰
- 刘晓霞
- 刘栋栋
- 刘闻佳
- 刘颖
- 吴宾
- 周义
- 周京京
- 周敏
- 周滔
- 周金龙
- 周鲜华
- 姚悦
- 姬春艳
- 崔苗
- 张凤娟
- 张小美
- 张泽均
- 张海艳
- 彭成义
-
-
乔庆中;
杨楠
-
-
摘要:
为厘清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脉络、热点及前沿,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2002—2020年关于公共租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280篇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研究从2008年起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较高;该领域的知识基础涉及城市空间发展、准入与退出、发展模式、定价、政策制度研究等方面;融资模式、定价、退出机制、住房政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与产业影响、社区管理、居民福利等相关。
-
-
-
赵钧
-
-
摘要: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在规划设计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以标准化设计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发展。
-
-
张西文;
杨楠
-
-
摘要:
公共租赁住房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保障中低收入群体或家庭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以西安市为例,梳理2009—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地方性政府颁布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从政策演进、主体协同、文本类型、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西安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演进已渡过萌芽期与探索期,进入体系全面建成与完善的平稳阶段;政策主体涉及面广,跨部门协同合作现象明显,且在逐步增强;政策类型丰富多样,但多以意见、通知等中低效力文件为主;政策工具多样化,重视环境型的市场管制政策制定,对于重视投入的供给型政策与重视推广的需求型政策应用相对较少。
-
-
龙腾;
万勇
-
-
摘要: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
-
章旭美
-
-
摘要:
公共租赁住房由政府提供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规定住房的建筑标准及租金标准,为城镇中符合租赁条件的人群提供较为稳定的住房环境。公共租赁住房的创办理念是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是,随着房价的不断攀高,公共租赁住房已经入选2017年度的民生话题热词榜,成为很多在城市打拼人口改善居住条件的途径之一。
-
-
章雯芝;
陈峰
-
-
摘要:
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政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兴产品,势必成为未来住房保障制度推进的重点和突破口。在与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比较的基础上,从供给区域、保障对象、保障深度、退出机制以及供给支持五个方面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得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
-
郭庆
-
-
摘要:
本文从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出发,聚焦杭州市转塘单元G-R21-22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产业化集成设计与建造技术,对项目中所采用的设计、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集成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总结了该项目在新型工业化建造实践中的经验与产业化优势。
-
-
-
-
摘要:
9月23日,“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广州启动。杭州作为连续15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唯一“幸福示范标杆城市”,在今年100个城市的候选名单中名列首位。解码杭州的幸福秘诀,会发现获得感渗透在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里。沿着纵横交错的快速路网,临平城区半小时内即可抵达主城区,地铁不断延伸抵达富阳、临安甚至绍兴、海宁,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公共租赁住房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医疗病床数和养老机构床位持续增加,擘画出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走在街头迎面遇上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随处可见穿戴马甲的志愿者,从G20峰会到杭州亚运会,杭城人民与“国际赛事之城”共享荣光……
-
-
陈曦;
江凯达;
贾萍芳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城市政府保障民生底线、定向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未来将成为城市住房供给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杭州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分布为案例,开展了公共租赁房在主城区和外围城区分布的时间-空间分析,分析了新政策下企业自持租赁房对公共租赁房的补充作用,研究了公共租赁房的现状分布与城市新增人口、老龄人口、产业平台、轨道站点的匹配情况,指出了现状存在的公共租赁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市区分隔和大规模集中布置公共租赁房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公共租赁房的规划建设要转变思路,发挥对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织补作用,支持城市内生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强化吸引要素集聚和引导要素配置的工具属性,强化公共租赁房兜底线、保障社会公平的功能.面向创新创业人群(含大学毕业生群体)、老龄人群、低收入人群、蓝领工人群体等不同群体的多样需要,探索不同区位、不同尺度、不同供给方式的公共租赁房规划布局.在体制机制保障上,加强公共租赁房规划建设的全市统筹,加强混合居住模式探索,加强规划管理的应对.
-
-
凌祥;
常忠文
- 《2017中国房地产估价年会》
| 2017年
-
摘要:
2017年以来,为解决城市新增人口及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住房租赁市场,缓解住房领域问题,回归住房居住属性,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而大规模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公共租赁住房REITS能很好的解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资金问题,而房地产评估作为公共租赁住房REITS中的重要助推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与纽带作用.本文主要从公共租赁住房REITS对房地产评估需要出发,探索房地产评估在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
-
Gu Xiaoying;
古小英
-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6年
-
摘要:
运营管理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租赁住房绿色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共租赁住房绿色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和发展政策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租赁住房绿色运营管理的对策建议,目前绿色建筑中普遍存在"重设计,轻运营"现象。绿色建筑在运营管理中主要存在技术落实度较差、片面追求设计、物业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租赁住房中运行度较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运行成本较高。通过对建筑运行成本的分类,选取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来进行投资、运行成本的分析,对在公共租赁住房中应用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另外,在绿色新技术选择上,应该考虑到租赁客户群体可能的使用心态,选择耐久易维护的材料和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应从技术的选择、设备的安装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三方面来确保节能技术发挥初始设计目的的作用。
-
-
WANG Lin-xiu;
王林秀;
TAO Fei;
陶飞;
白波;
BAI Bo
- 《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现已在多数国家实现了成功运用,但我国至今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REITs产品出现.在分析研究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引入REITs的动因、效用及国内是否存在市场需求、其发展条件是否完备、公共租赁住房领域能否引入REITs等内容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REITs运营经验,从组织形式、集资方式、交易方式等各维度的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REITs运作类型,并对政府共同参与的公共租赁住房REITs运作模式进行研究,以完善REITs模式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的应用.
-
-
Zeng Yiwen;
曾艺文;
Pan Yuhong;
潘雨红;
Zhang Shan
-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在目前公共租赁住房腾退的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租户骗租、逾期不退等,研究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是为了更好地确保社会福利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因素建立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租金对租户腾退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处罚力度、激励力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鉴于此,须灵活制定租金,设立合理有效的处罚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制定积极的激励政策,以期腾退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
-
Liao Zhengxin;
廖正昕;
Gao Chao
-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2009年以来,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虽然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的有关政策和规划设计标准,但仍缺乏针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标准的明确规定.通过调研北京市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本文初步总结了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居住群体、管理部门的特殊需求,并针对上述问题及需求,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指标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增设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用房指标与残疾人助力车、小型三轮车等地面停车率要求;适度提高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指标;制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的激励政策和机制.
-
-
孙国春;
徐煜辉
- 《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已建公共租赁住房的现状研究,借鉴有关宜居城市和社区评价中的相关指标,从经济适宜度、环境适宜度、社会适宜度、生活适宜度四个方面选取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适宜度密切相关的20个指标,构建相关评价体系,并建议合理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比例,继续提高各级政府住房保障支出,合理控制房屋租金,节能省地的原则下适度控制建设强度,正视居住分异现象的合理存在,增加承租居民的就业机会,逐步提升邻里氛围,职住平衡前提下采取均衡化选址,以TOD模式为导向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完善,持续跟进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化,注重开敞空间的打造,设置全年龄段的活动设施。
-
-
邓宏乾;
贾傅麟
-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2年会暨国际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基于消费者选择模型,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对货币补贴和货币配租这两种补贴模式进行评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当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宜采用货币配租模式的建议;构建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效率、住房公平评价函数,以效率和公平为原则确定了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和保障边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对策建议,即改革现有判定保障对象准入标准的方式,注重公租房与原有住房保障形式的衔接,提高现有补贴标准,建立反梯度、多层次的补贴体系。
-
-
焦怡雪
-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荷兰社会住房的准入与配租管理、租约管理、租金管制制度等租赁管理经验,希冀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荷兰社会住房租赁管理中,以下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在配租方式上逐步从以需求为基础转向以供给为基础的配租方式,更多地关注配租程序的公开透明和使用者的选择权;在租约签订中,着重于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承租者的权益;在退出机制上,并不强制收入超过标准的家庭退出,而是通过与收入挂钩的租金上浮的经济手段推动中高收入家庭退出,使退出机制更为人性化;政府在租金的确定方面进行管制,通过详细透明的租金评估方法控制上限租金,保持社会住房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功能不变,同时每年公布与通货膨胀率和家庭收入挂钩的租金上涨幅度,以满足社会住房合理运营的资金需要。
-
-
姜伟利
- 《2013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以低于市场租金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公租房土地投放分集中和配建两种模式,一般来说,集中建设公租房多采用划拨方式供地,配建公租房多采用招拍挂公开出让方式供地。地方政府集中建设公租房,在做规划布局的时候,要在同一区域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并做到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公租房建设同步,才能够保证公租房面市后,因为宜居而真正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各地政府采用配建方式建设公租房的,在制定住宅年度出让计划时,应规定要按照住宅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公租房,以保证公租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并使得公租房的建设常态化、定量化和持续性发展。
-
-
-
-
- 上海奥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4-06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共租赁充电电源的公共电助车租赁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它包含公共电助车、电源快拆固定座、公共租赁充电电源、控制器盒和互联网租赁系统,公共租赁充电电源插入公共电助车的电源快拆固定座中,电源快拆固定座后侧安装有控制器盒,且公共电助车、公共租赁充电电源均与互联网租赁系统连接;公共租赁充电电源和公共电助车分别单独租赁或者结合使用,分别单独租赁时公共租赁充电电源就是一个移动充电宝,公共电助车是一个共享单车;结合起来使用是一台助力车。本发明除了解决普通的公共自行车存在的问题,也解决了公共电助车的电源的问题,不仅实现了随时借车,随时随地还车,使得电助车第一次突破了电池续航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