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07-05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香港中文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下我国正处于住宅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保障建设速度、质量的平衡,住宅的建造方式急切需要由传统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同时,保障房的批量集中建设也呼唤着工业化.住宅套型模块化设计是住宅生产工业化的基础.优良的套型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平面的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矛盾.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以住宅建造工业化的建筑技术现状为背景,分析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有关工业化住宅在住宅单元标准化以及建造技术方面的成就,总结保障房套型模块的构成规律和特点以及成熟经验,初步探索此类住宅套型居住空间模块化设计的方向,为实现我国住宅建造工业化进行理论基础的探索.
  • 摘要: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在中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许多管理问题在各地发生.作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效率.文中探讨了在保障性住房管理中使用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与相关产品,如COBie.总结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效率,同时为中国复杂多样的保障性住房环境提供一个通用的标准.
  • 摘要: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对象被放在了能源供应、能源管理及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这些研究方向不仅涉及工业领域,同时也包括民用和服务性领域的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为了适应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满足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投入.为了提高保障性住宅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住户的居住质量,同时也为了能有效减少民用能源产生的废气排放并最终实现环保节能及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有效管理上.保障性住宅是德国举足轻重的一种住房分配形式,在多年对于保障性住宅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为了实现保障性住宅在更大范围的和谐健康发展,这些理论与经验应该得到不断的交流、分享与改进.本文将首先对德国的保障性住宅发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间所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关于能源利用和资源管理方面.然后作者将根据自身研究和实际项目参与的经验对具体的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深入介绍,并由衷地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取关于保障性住宅健康持续发展的有价值的建议与信息.
  • 摘要:本文以大连市泉水公租房小区为案例,通过有关建筑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如相关住户的需求、设计决策模式、实施方案等,对大连公租房区位选址、场地规划、平面功能以及施工方法与内装材料选择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并结合作者参与的大连市公租房精装修设计竞赛提案,提出一种新型室内外双层界面法.首先,通过优化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将被动式方法与住宅外围护界面设计相结合;其次,通过合理设计室内界面,将外界面中被动式设计要素与设施与室内空间界面合理组合,提高两者的整合度,优化室内空间布局;最后,进行适应性户型设计,完善室内外界面结合方法,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灵活性.通过上述方法,本研究为探索大连市公租房低造价、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 摘要:中国计划到2015年提供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城镇20%的家庭.这项庞大的供应计划将消耗大量的财政,自然和环境资源.本文通过对现有公租房的规划设计规范的回顾,通过300份上海市中心某区的租客的问卷调查,对4位参加过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访谈,并结合其他二手资料,总结了目前公租房供给中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还可以进一步节约的方面,为下一步如何以更少的代价提供更可支付得起的公租房提出了建议.
  • 摘要:重庆市首批公租房上市配租时遭受了市场冷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政府放宽了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取消了收入限制.本文旨在客观地描述重庆市公租房的配租现状,总结出公租房配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因素对不同"夹心层"细分群体的影响作用.首先对调查获得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的多选项分析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的"夹心层"细分群体影响作用的差异.然后,采用了专家学者访谈方式以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更好地实现重庆市公租房配租的政策性建议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为个案,探讨中国经济适用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区位解释.研究样本包括了南京市江南八区2002~2011年建设的61个经济适用房项目.通过空间分析、政策分析以及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商的深度访谈,发现南京经济适用房项目的空间分布是地方政府在尽量减少土地财政流失的前提下贯彻落实上级政府有关经济适用房建设意图的结果.其区位解释遵从一个"制度空间下的市场法则".
  • 摘要:灾难的发生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同时也是把遭到破坏的地区重建成为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的大好机会.面对灾后重建的重任,人类必须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重建、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从重建选址、空间规划、产业再生、环境重塑、文化传承以及民众信心重塑等各方面进行可持续重建规划,建立具有便利性、富有经济活力和长远发展动力的可持续城市.
  • 摘要:本文在借鉴大量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分析和整合国外合作居住(生态村)的规划布局、建造特点、管理模式和低影响生活策略与都市农业的种植技术和资源循环理念,将两种理念优势互补,结合国情,从物理和生活层面,构筑社区规划、建筑设计、社区管理运营策略系统.以低影响概念为核心,建立合作型城市农业住区规划设计及资源循环方面的策略模型,即建设合作型城市农业住区的全面性、系统性指导原则,从而为我国生态住区建设提供新方法,为打造国际领先的新型可持续城市提供新思路.
  • 摘要:尽管经济技术水平相较现在落后很多,资源利用方式的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传统民居在适应气候、减少环境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并体现可持续发展时所作出的独特解答正表现出其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应变力.因此,在全球能源危机、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在设计实践中,借鉴传统民居的生态营建策略并进行可持续住宅设计,从单纯的脸谱化模仿方式转向生态内涵的发掘和生态材料的运用已经刻不容缓.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生态经验和策略的提炼总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指导现代建筑设计和改善人居环境,使它的低能耗和适宜技术向着现代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和利用再生能源技术和策略进行转化,以形成能够反映21世纪经济、文化和气候条件的可持续住宅,探索出一种既符合自然生态又符合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设计进行研究,引入CSI概念于保障性住房设计开发中,在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CSI住宅的耐久性、更新性和可变性等重要特点,从空间设计、套型拼接、使用功能、体量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 摘要:高新技术园区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潜力受制于人力资源,规划,基础设施和住房市场的影响.本研究专注于住宅供应在科技园发展中的作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程度上科技园的管理者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关注到住宅市场,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以及武汉光谷被选为此研究的案例.采用了两阶段的研究方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科技园都在建设科技新城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住宅因素,但在制定和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上却存在很大差异.首先,中关村和光谷都依赖于政府的介入提供保障性住房,而上海主要依靠市场的价格调控.其次,中关村和张江施行两头顾的差异化战略,但是光谷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高端人才上.这些差异凸显出科技园所在的都市环境既可以强化,也可以减弱政府吸引人才优惠政策的双重作用.
  • 摘要:高雄地区在面临多元化、差距化、模糊化的态势下,因应不同地貌、文化及特色等操作策略,以人口、文化、地形、景观、产业及气候等因子,将高雄地区分为平地型、丘陵型、山地型及沿海型四大区域,探讨因地制宜之设计策略,依各区域地理环境、气候、文化进行"高雄厝"持续性建筑操作策略之研究,研究结果可提供高雄地区执行"高雄厝"持续性建筑操作策略参考,藉由气候、地理环境条件及面对未来高龄社会与永续绿建筑环境思维,制定高雄厝建筑操作设计准则,提供未来进行规划或操作运用之基础及依据.
  • 摘要:针对四合院现状和青年群体居住需求,探讨将四合院的中心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等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公共资源的途径,通过改造,变为城市中心区面向青年上班族的公租式公寓.本文提出不同于以往的私人出租方式,由政府作为公租房经营主体和四合院片区修缮主体,利用青年群体的公积金作为租住担保,并结合历史街区保护政策,试图从产权置换、四合院更新改造以及微型住宅模数化设计等层面对现有四合院转换为公租式青年公寓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为破解中心区贫困聚居现象和青年群体居住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借此疏解旧城人口数量,提升街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化的历史街区保护.
  •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外来人员属于低收入阶层,且这种住户的数量还在逐年大量增加.由于缺少廉价的临时性住房,从而导致外来人员中的低收入个人住户的居住生活水平偏低.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寻找和借鉴国内的一些优秀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明确了集装箱住房单元和公共空间的规划特点,可以从材料、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工业化方面来总结。另外选取二手集装箱再利用的五个社区场所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笔者提出,在住房单元的规划上,集装箱通过横向通路和纵向堆叠来增加其窄宽度,使集装箱建筑具有多个空间以及不同的部分设计。另外,集装箱的住房单元满足了生活活动进行的最低的功能要求,功能并没有很明确地分开,而是通过卫生间和前厅造成的视觉阻挡效果间接划分了功能区域。至于较窄单元的空间利用率,是通过使用多功能家具和内置设备来实现的。至于公用空间的规划,在大多数案例中,都是通过通路连接单元宽边,将公共区域和内部交流最小化。此外,根据各案例的不同特点,为了提高小户型住房单元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多种公共设施,这些设施离户外开放空间和建筑中心都比较近,吸引了住户的使用,同时降低了其他集体设施中容易出现的噪声和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本研究探讨了集装箱小户型住房的空间规划特点,同时提出了我国集装箱村的设想。
  • 摘要:从多种角度来看,中国的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但是随着飞速的城市建设,传统的社会形态逐渐消失.这种大拆大建的模式不仅影响城市形态,同时也造成诸如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关于可持续城市发展和更新的先例会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美国波特兰市珍珠区为例,对于住宅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国俄勒冈大学城市设计研究室的学者分析了珍珠区住宅发展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城市更新中的住宅规划提出了建议.
  • 摘要:城市的空间与职能是在各种"触媒"的作用下耦合形成的.城市物质元素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功能基本的要素.触媒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新元素与其周围的元素整合,同时协助已有空间元素价值的实现或进行有利的转换.触媒反应并不会破坏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正面性的触媒与负面性的触媒是同样存在的.空间触媒的规划设计是策略性的、政策性的.从对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的整理中不难看出,早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大都以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劣势区位来布局。上海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2008年处于一个高峰,由于实际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难点,很多计划中的建设项目没有落实到位,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岗位下滑,2009年的劳动力吸引力有下滑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出人口的数量虽然远小于每年迁入人口总数,但是迁出数量每年递增。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退二进三”战略,在把重工业迁出中心城区的时候必然需要保障产业工人的居住生活问题,保障性住房在这里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触媒作用。笔者认为,设计决策应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及周围环境而定,而非来自设计概念,市民塑造了城市,城市的产生并非来自于一个总体规划,是一点点增加、沉淀的,通过一定的物质空间“触媒”催化而成,而不是去指挥它,触媒作为“隐匿的构造”来促进或者削减城市的积极功能。
  •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于提高城乡系统发展,优化控制成效与相关决策机制的改善问题.规划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着重做好综合发展规划,以之统率各子系统的规划,包括传统的物质环境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这对规划的科学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从系统学与控制论的观点,对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理论、方法与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钱学森所倡导的"宏观建筑学"和社会系统工程思想与学说相联系,结合我国的规划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 摘要:六十多年来,中国住房体系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1949年后从自有、出租的市场住房体系彻底转向到公有的福利房体系;改革开放后从福利房体系又快速向市场化商品住宅体系转型;近年来,又从全面市场化逐步转向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并存的模式.与此相应,住宅的规划设计经历了从依赖设计师的素养到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继而又有避免僵化的问题;住宅建筑设计则是从简单到丰富,量质齐升,现在又面临多元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回顾了这三个历程中体制转型、规划特征以及建筑设计的变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下中国住宅面临第三次转型时期所需要应对的六个挑战与问题,倡导以"规范松绑、形式多样、生态思想、美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思路.
  •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为节能省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分别提出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适用的节能和省地关键技术集成,并对华泾、三林两处保障房基地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旨在通过节能省地集成技术的研究,有效降低保障性住房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保障性住宅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列举国际类似港湾开发案例,藉由计划与方法的分析探讨,论述"亚洲新湾区"发展计划的价值与隐忧.笔者认为,整合水岸空间的都市再开发对一座城市可能带来无限的正面效益,无论是海港或河港,以现今的都会生活形态及发达的观光产业,水域外围开发都是都市的重要课题。对高雄市这座长期港市分离的虚幻海港城而言,“亚洲新湾区”开发计划对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将有可预期的效益。若“亚洲新湾区”计划执行成功,水岸开发及港市实质合一的突破必可为高雄市带来庞大的观光效益与产业吸引力,进而带动商业与住居人口的引进,除实质上带给高雄市的空间与软硬件建设外,也可为其他区域的都市更新立下标竿。
  • 摘要:本文以台北市正在进行中的公共社会住宅案为例,探讨城市中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观察、发现、规划设计与沟通等多层次的步骤,发掘在地的生活模式与记忆,响应环境与人文脉络,进而以区域气候及基地微气候条件为基础,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对在社会住宅案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课题与问题提出说明,并从设计面与执行面的不同角度来分析社会住宅未来发展的方向.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以永续经营的设计理念与绿建筑设计为殇,在松山与万华两个社会住宅案中,希望透过注重环境纹理的设计手法、节能技术,结合与居民的对话与沟通,寻求公共空间共同价值的优化.在相关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中,藉由万华区社会住宅全案充分显示永续思考对于社会住宅的正面意义:在规划阶段将邻里交谊、就业活动、环境改善、生活购物等软性内容纳入考虑,与相关团体及居民进行意见交流,厘清与界定设计的着力点;以智能绿建筑、通用设计之设计理念制订高质量的硬件设施计划.
  • 摘要:住房体制改革十余年来,中国城市在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市场、鼓励市民通过市场渠道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逐步将保障性住房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文章系统地回顾了中国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剖析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在建设与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廉租房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未能摆脱房源匮乏、资金不足和社会力量参与缺位等矛盾的制约;政策执行监管缺失导致的受益对象异化,建设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化倾向,以及政府补贴分配福利固定化等因素成为经济适用房发展的主要掣肘;公共租赁房则由于刚刚起步,各地在实践中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 摘要:随着资源环境要素的约束日益凸显,以及居民对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强,"绿色"公共住宅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公共住宅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文章简述了丹麦公共住宅的政策和技术发展历程;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探讨了丹麦"绿色"公共住宅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其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点启示:因地制宜的节能设计,节约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和高效清洁的产业化建设.
  • 摘要:香港人口逾700万,其中约1/3居住于香港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所兴建的公共租住房屋(下称"公屋").房委会现时有超过72万个公屋单元,每年平均新建的单元约15000个.居者有其屋计划(下称"居屋")的发展项目,也从2011年年底开始复建.在推行发展项目期间倘遇上挑战,房委会定必与持份者通力合作,迎难而上,同寻出路.房委会的工作目标,是建造市民大众可负担的优质房屋,以应付社会的住屋需求,同时确保公共资源有效运用.有鉴于此,房委会不断推陈出新,探究崭新方法,以达致可持续的公屋发展,务求令公屋在绿化和生态研究、节能节水、降低噪声、建筑耐用性、物料应用,以及建筑技术等各方面,精益求精.房委会又与学术机构、市场专家,以及业界持份者携手研发原型,把创新设计首先应用于试点项目,再广泛推行."推动创新、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房委会机构文化的一部分.房委会将继续与业界保持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创新,不断提升建筑质量.
  • 摘要:近几年北京市在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为缓解保障房建设压力,鼓励多主体建设保障房,除了市、区政府建设和收购外,还鼓励企业利用自有用地、产业园区内建设保障房、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租赁房建设试点等.但目前对这几种建设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支撑均缺乏一定地研究.笔者通过对典型案例调研,总结当前北京市保障房规划建设在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新问题,探索针对典型问题的政策建议、完善规划选址程序及机制等相关工作建议,为推动未来5年全市政策性住房的健康有序建设进一步奠定规划基础.
  • 摘要:本文主要对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户型设计、建成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南京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实际调研,提出问题所在,针对现有问题,借鉴其他国家较为成功的经验,来寻求合理的处理方式与解决方法。笔者认为,首先需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改善中低收人者的居住条件,结合我国的实际,合理放宽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积的要求。在资金问题上,政府应将土地出让收入10%用于保障房的规定,提升到不低于30%,并拓展融资渠道。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在设计前期,政府应让策划公司与设计单位提前介入进行方案概念策划,并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将合理的概念运用到后期的设计中.
  • 摘要:依台湾建筑技术规则建筑设计施工编第23条规定:"依本条兴建之建筑物在冬至日所造成之日照阴影,应使邻近基地有一小时以上之有效日照."系为考量居民之身心健康、居住品质等,保障住宅区之居民每日至少一小时日照权利,是而现行相关法令适宜性之检讨,应呼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本研究针对台湾六主要城市依纬度、冬至日逐分太阳方位角、月平均日照率及南向垂直面太阳辐射强度检视环境条件差异.由于各城市分布纬度接近,冬至日各城市太阳方位角与可照时数相近,但水平面与南向垂直面太阳辐射能量在加入日照率条件后差距明显;秋分日各城市太阳方位角相近,可照时数相同,并且水平面与南向垂直面太阳辐射能量值在加入日照率条件后差距较冬至日小.
  •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联系.然后在总结现有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法制、体制、机制三个层面对保障性住房制度完善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几点措施建议:在资金投入上,政府应实施相应措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减轻自身资金和建设压力;在保障对象的范围上,现在的住房保障制度多是针对本地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制定,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人口和一些外来人口进入城镇中,要将这些人群纳入保障对象范围,并研究全面落实这些人群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行性,从而满足这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在建设规划上,政府应鼓励建设小户型、功能齐全、质量可靠的住房,大力发展公租房,尤其在地方财政有限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满足住房租赁需求,推动住房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要加强项目实施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各项规定,确保房屋质量和建设资金安全。
  • 摘要:建筑信息模拟(BIM)成为近年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实际上它不是一种神奇的工具可以让施工成本降低和缩短时间,它只提供一个多维的平台以加强各持份者对项目的了解和改善沟通,以信息为主体的BIM模型成为中央沟通平台串通建筑生命周期从设计到运营,使用者可从中抽取项目资料、从不同角度看项目详情和一般大众可更了解项目.香港房屋委员会使了BIM已有数年,期望它可以带来他们团队更有效的项目沟通和可以以更清晰的项目资料让公众了解,所以一直在内部推广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使用,包括项目设计、设备设计和能耗分析、环境模拟和空间分析,二维和三维混合施工图等等以使他们的项目可以既简单又符合永续发展的目标,在BIM过程中使用碰撞测试,确保能在施工前把各种部件间的冲突找出以降低施工期间建材浪费和重复施工的金钱和时间的耗损.
  • 摘要:相对于集中建设的保障房,配建保障房用地选址空间自由度加大,使被保障家庭更加方便地就近居住、就业、就医、就学和出行,降低了生活成本,同时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因此,配建保障房的政策实施很有必要.通过对北京市已建成的配建保障房项目调研,总结配建保障房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从空间布局、建设规模、指标控制等方面提出规划对策和政策建议.
  • 摘要: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上海形成了针对本市城镇户籍居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根据《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本市预计新增供应达到预售标准的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住房)2500万平方米,约40万套.到"十二五"末,将有大量的保障对象入住.由于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与商品住房有所区别,加上保障对象的特点,在居住使用管理上也不同于商品住房的物业管理.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建成、入住,管理问题逐渐显现.近日就有媒体曝光,个别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居民不遵守相关规定,违规使用住房.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了规范居住使用管理,使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打折、不走偏.笔者结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管理队伍现状,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相关经验,从立法、管理体制、财政支持等方面,提出完善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居住使用管理的建议.
  • 摘要:当前,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其所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单一性等问题已成为上海城市化进程中所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矛盾.基于此,作者提出以围合式的创新类型作为上海保障性住房类型的有益补充.在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作者自2008年以来亲身参与的三个围合式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特点之后,总结了关于上海保障性住房设计类型创新探索,涉及内与外的适度分隔、多层与小高层相结合、倾斜45度的道路方向、多样户型与类别混合、组团开口与建筑界面、转角户型处理等八方面。
  • 摘要:新年伊始,国务院就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意味着未来将从国家层面推行绿色建筑,对减少能源消耗,推动节能型、绿色型和低碳型建筑的发展意义重大,推行可持续住宅将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对豫东地区现有住宅建筑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等方面的调研分析,结合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提出豫东地区的可持续住宅建设要倡导绿色本土建筑.分别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住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通过对住宅建筑建设使用全过程的设计研究,阐述适合豫东地区的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 摘要:单位制社区是我国单位社会下特有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我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社区面临物质环境老化和社会矛盾突出双重压力.然而,我国目前的更新实践多是针对社区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了社区发展问题,致使单位制社区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单位制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单位制社区的更新迫在眉睫.因此,笔者在单位制社区更新中引入了社区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基于社区发展的单位制社区更新,并从物质环境、社会发展和实施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社区发展的单位制社区更新策略.
  • 摘要:自步入后福特主义时代以来,德国城市转型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空间演变.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与国内经济背景的双重作用下,原民主德国的城市和地区的功能有所削弱,地区经济和人口等诸方面均步入了衰退阶段,并进而造成诸如社会事业、设施和住房老化等问题.自1999年以来,德国"社会城市"项目力图通过一个全新的综合性规划方法,整合形成城市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住房条件以及地区的经济基础,稳定萎缩城市和地区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结构和社会关系脆弱地区的空间形象.作者着重研究"社会城市"项目在原民主德国地区的发展实践,尤其是针对住房更新问题的公共政策实施和项目发展情况,探讨在住房更新建设动力不足的地区,政府如何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不仅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支持,还通过多部门协调机制等,实现社会住宅的物质更新,更通过多项政策配套,保证了老旧的社会住宅地区能够很好地融入城市的发展,实现了"社会融合"和"社会一体化"的目标.
  • 摘要:本文以位于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为例,结合空间句法的理论和相关软件,针对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传统城镇的外部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其内在的结构和联系,以期更加深层次地分析其形态演进机制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为中国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聚落的保护提出一种新的分析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
  •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房屋建筑上成为了世界上建筑量最大,消耗资源最多,产生污染最大的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与此同时,我国年产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无序的建筑行为折射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秩序中所存在的问题.住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特殊性与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国"短命住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增加经济负担,不利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主张背道而驰.本文对中国住宅建筑的短命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先进国家的状况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住宅短寿的严重性,进而从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住宅居住模式的适应性及住宅开发建设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原因筛查,剖析我国"短命住宅"的不良基因,并从住宅设计、开发、使用的角度探讨我国住宅改良短寿基因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住宅档案,实现住宅的信息化、工业化发展.
  • 摘要:目前中国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与建设仍处于重量而轻质的状态之中,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套型住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雷同与单一问题,选取12个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有益尝试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类型学研究与分析.从套内空间的多维度与模糊性、公共空间的多节点与混合性、空间布局的模块化与城市性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个性化设计在中小套型住宅空间中的实现方式,讨论如何在经济性优先的情况下实现住宅空间设计的个性化,满足多元变化的当代居住需求,并创造更多的建筑设计附加价值.
  • 摘要:21世纪住区建设的新趋势是探索以低碳为特色的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哈马碧滨水新城作为瑞典推动低碳住区建设的试点小区,集中体现了北欧独特的规划设计理念、先进的住宅技术与产品集成、高度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完善的法律标准和配套的激励政策等,值得参考和借鉴.
  • 摘要:论文首先回顾了十多年来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宜居城市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明显缓解住房困难、较好改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城市品质、显著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等主要成效;其次总结了杭州市在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健全建管机制、落实要素保障、完善配套政策、注重质量安全等经验做法;再次分析了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保障需求不够明确、建设计划难以确定,规划实施缺乏协调、项目选址落地困难,项目布局尚欠合理、综合配套设施滞后,建设标准不够完备、产业化水平待提高,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融资体系有待完善,保障手段较为传统、保障模式需要创新等六大问题;最后提出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建议,分别是加强保障需求研究、强化规划管理实施,落实土地储备管理、确保项目用地供给,科学合理布局项目、同步建设配套设施,推进保障房工业化试点、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探索债券融资平台,发挥住房市场功能、创新住房保障模式等.
  • 摘要: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公营房屋机构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方面的成就是国际公认的.本文综述了有关机构的最新政策和举措,并显示其工作已不仅是满足市民的基本住房需要,同时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环境提升作出了贡献.文章进一步论证这两个系统的成功运作,乃有赖于一个能建设和管理庞大住房量的完善机制,因此并不容易复制.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有关的社会和环境贡献也可通过对私人住房的规范或补贴以及非住屋相关的政策措施来达成.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两个由作者所在的事务所HKB设计的荷兰城市更新案例.城市设计并不是随意自由的艺术形式,而应该是城市整体文脉中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城市设计来说,对既有的城市文脉进行解读回应,并成为既有文脉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所处的文脉不同,那些不管在任何时间、地点可以被实施的项目都是可比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对于文脉的尊重与否体现得更加强烈.将城市设计和地方特色联系起来是一种获得地方价值的方式.
  • 摘要:在目前公共租赁住房腾退的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租户骗租、逾期不退等,研究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是为了更好地确保社会福利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因素建立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租金对租户腾退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处罚力度、激励力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鉴于此,须灵活制定租金,设立合理有效的处罚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制定积极的激励政策,以期腾退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 摘要:居住权是基本人权,中国人多受有土斯有财的传统观念影响,以购买住宅方式满足居住需求,2011年调查台湾住宅自有率高达83.9%(台北市亦达75.2%)即为明证.2010年有鉴于低利率与高房价时代来临,台北市住宅政策调整为致力于发展台北市的住宅租赁市场,市政府于2011年率全台湾之先推出大龙峒公营出租住宅,硬体方面引入绿建筑及智慧建筑,在软体面则参考世界各国营运公有住宅经验,委由民间物业公司管理,提供高品质之服务,并与住户订定居住公约提高管理成效,藉此全面开启建立台湾公有出租住宅之新里程碑.
  •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为的环境破坏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常见住房的设计与实施进行重新检查从而减轻其长远性的影响.大型独立住宅的增加证明了局部行为的全球性效果.从现代角度来看,小规模住宅可被视为因城市发展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答案.由于它们的高密度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房屋可以被视为可持续发展建筑之一.本章将介绍与讨论一种叫Grow Home的细长型排屋.宽14英尺(4.3米),Grow Home最先示范性的是建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校园.此设计随后被私有企业所采用.考核可持续发展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原理以及该类型住宅的社区规划是本章的主题.作者然后将示范一个用该类型规划而实现的社区.
  •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政策的引导,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提升居住品质提出强烈诉求.本文通过长时间的资料搜集,调查走访,取证研究,综合整理出相关论据,评析近年来重庆市居住小区的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自上而下探讨了决定居住小区品质的内外双重因素,首先分析城市发展对居住小区发展的影响,接着列举了决定重庆当代居住小区品质的几点内在因素,旨在举证优势,促进城市居住品质、居民生活氛围的提升.
  •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面临的严重水涝、缺水、污染等雨水系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本文简要阐述城市水文循环原理及问题,基于国际上先进的雨水管理体系及其要义,针对我国当前雨水系统的局限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提出生态城市现代雨水综合管理策略,并结合某生态新城开发案例说明其应用.
  • 摘要:本文以北京地区公租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政策、规范及相关建设导则的总结分析,探讨其对公租房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影响和限制,并结合调研及设计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尝试对部分政策及规范内容提出改进建议.笔者指出,公租房相关政策及规范的制订应考虑居住对象的实际使用需求,并有利于住宅产业化、标准化的推行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具体指标的制订宜相对灵活,以便给设计人员留出更多的发挥余地。保障房的建设发展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和规范来指导和推动,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于2012年合作开展了对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调研,较为全面地研究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以期对中国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性给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用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的确定及相关技术和经济政策的建立.研究根据不同城市内项目的申报资料,对获得绿色建筑评价的住宅项目成本进行当地市场调研和询价,分析常规和绿色建造成本估价,测算增量成本和效益.本文整理该研究部分成果,对目前我国住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经济成本效益情况作出解读.
  •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建国时期便以"公共组屋制度"作为立国之本.历经50年的发展,新加坡公共组屋制度在公共住房的可持续性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纵观新加坡公共组屋制度这5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不同时期公共组屋的建设目标、政策指引、建设情况,将其划分为初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总结新加坡公共组屋制度在融资方式、土地供给、住房更新机制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发展经验与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新加坡公共组屋制度经验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特征,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公共住房制度架构,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顶层设计提供借鉴.
  • 摘要:2009年以来,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虽然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的有关政策和规划设计标准,但仍缺乏针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标准的明确规定.通过调研北京市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本文初步总结了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居住群体、管理部门的特殊需求,并针对上述问题及需求,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指标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增设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用房指标与残疾人助力车、小型三轮车等地面停车率要求;适度提高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指标;制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的激励政策和机制.
  •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市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特征与居住分异状况,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解析北京经济适用房供给的空间特征,从而发现经济适用房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即远离就业、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不足、过于集中而加剧居住分割等;并结合近年来北京经济适用房的发展趋势、政策调整与国际经验,提出经济适用房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经济适用房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 摘要:县市合并后高雄的新建筑必须因应许多复杂议题而有创新价值及符合市民期待的走向,为建立亚热带气候区低碳宜居城市之新典范,高雄市公有建物率先配合推动绿建筑改造工程.另外更推动较台湾地区绿建筑严格之《高雄市绿建筑自治条例》,强制及奖励建筑物进行绿建筑设计,并配合推行建筑物设置"立体绿化"、打造"阳光社区"及辅导违建铁皮屋顶合法转化为"光电屋顶"等专案及创新法令.然推行以上永续发展策略必须对特定历史区域之常民生活保存进一步深思与负责,爰建议永续发展策略需真实反映常民需求,另外台湾地区也应充分授权地方政府营造城市风貌之法令弹性,始得达高雄以"宜居城市、全民共享"之目的.
  • 摘要:2007年开始明确建立以廉租房制度为核心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住房大量建设.本文主要从开发主体、规划定位和建设方式三个方面来对廉租住房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厦门、广州三个城市的实地调研,将三城市新建廉租住房的开发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并根据廉租住房开发的发展趋势总结出有效模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