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交往

公共交往

公共交往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伦理学(道德哲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7196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行政管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等;公共交往的相关文献由7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智慧、叶飞、张建英等。

公共交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196 占比:99.63%

总计:17260篇

公共交往—发文趋势图

公共交往

-研究学者

  • 王智慧
  • 叶飞
  • 张建英
  • 李晓峰
  • 罗承选
  • 魏楚楚
  • 严怀勤
  • 乐妍
  • 任少波
  • 何明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勇钢
    • 摘要: 新闻产品的本质是公共交往之中介。先进的媒介技术能更完整地展现新闻的社交本质。当前新闻媒体未能发展为社交媒体,是因为新闻产品未能与IT技术深度融合。以新闻叙事逻辑模式为中介,或能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并促成新闻产品形态的全面革新——新闻产品从阅读对象升级为社交中介。利用基础的哲学知识,可提炼出极简、普适的新闻叙事逻辑模式——新闻树模式。将新闻树模式转变为IT程序,再将该IT程序与具体的新闻内容结合,即可产生新闻产品的全新形态——新闻树产品。新闻树产品是一种三维形式的新闻产品,是以新闻事件为核心的具有成长性、参与性、交往性的文本集群,是用户在社会公共领域交往的中介。继而,若将诸多新闻树产品整合为新闻事件库,后者将成为具有数据价值/研究价值的产品或商品。新闻树产品潜在的重大价值在于它能将传统新闻媒体从阅读工具升级为社交工具。新闻树产品、新闻事件库的概念设计若能变成现实,将推动新闻行业孕育出新闻社交平台。新闻社交平台是一种专注于公共领域交往的社交媒体,是多家专业新闻媒体共建共享的社交平台。
    • 杨军; 陶安涛
    • 摘要: 公共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介于国家与家庭或家族之间的社会场域参与集体事务与行动的交往活动。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版人以书局、报馆等出版机构为实体空间,以书业同业组织为纽带,以专业期刊为媒介展开公共交往,其交往方式、交往对象、交往空间和交往观念等均发生了由传统性趋向现代性的变革,呈现出传统亲缘、地缘的关系性交往的渐趋式微,而现代学缘、业缘的社会性交往日渐崇尚的现象。公共交往对出版人积累社会资源、建构出版公共空间、形塑身份认同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出版人群体的职业形成和发展。
    • 严怀勤
    • 摘要: 乡村公共性建设是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性支撑,也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目标。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批农民选择离开乡村,进城务工,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留守在乡村的老人、妇女、儿童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热情。探索乡村地区如何实现公共性自发生产构建,成为当下农村深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怀宁县司山村民小组在村庄内生性主体的带动下,经过11年的探索与努力,其村庄公共性建设(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公共交往、公共规则与公共精神)取得重要进展。
    • 任少波; 范宁宇
    • 摘要: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 杨淑萍; 何明炳
    • 摘要: 公共意识作为个体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伦理体认、遵从的一种深层意愿和心理倾向,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德性品质.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公共意识生成的关键期,新媒体时代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现实环境,新媒体信息是青少年公共意识生成的直接影响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新媒体信息质量和公共交往对青少年公共意识生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质量对公共意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公共交往在信息质量与规则意识、公平意识之间产生中介效应.因此,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育应从构筑"良性"公共秩序、强化"向善"公共文化建设、搭建"为善"的公共交往平台着力,以彰显良序特质的公共生活,涵育青少年的公共意识.
    • 张冬毛; 胡穗
    • 摘要: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困境,探讨儒家伦理关于社会公共交往的基本规范和践行路径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基于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文本分析,儒家伦理社会公共交往基本规范主要包括"以礼为先""以和为贵""以信为本""以恕为道"四方面,并通过"为仁由己"(以自律为前提)、"以刑辅德"(以法律为辅佐)、"为国以礼"(以制度为保障)、"化性起伪"(以教育为支撑)等途径来实现.儒家伦理关于社会公共交往理论对于构建新时代我国公共道德体系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借鉴作用.
    • 王敏; 王滨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方略聚焦于解决全球性的公共问题,是对人类的前途命运的一种公共性价值表达,至少包含三种最鲜明的公共性价值向度:"共生共在""共有共享"与"共商共建".既需要从公共存在、公共利益与公共交往三个层面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内在逻辑,又需要从四个实践路径来加以构建:优化公共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促进世界各国"共赢共荣";开展平等的文化交流,促进全球文明的"交融共进";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危机,共建和平安宁的国际格局.
    • 奈柯(Cedrik Neike)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经历。它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工作、居家,以及公共交往。随着一些国家开始放宽对公共生活的限制,我们如何才能在保持社交距离和安全感的同时回归生活“常态”?我们应如何管理购物中心、电影院和餐厅这些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办公场所和工厂的安全性?
    • 宁洁; 苏兰
    • 摘要: 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校公共交往蕴含公共对话、公共协商、公共参与及公共治理的意蕴.通过以公共交往为视角的高校教育范式变革,即通过高校教育的"孤立-交往"变革、"客我-主我"变革、"私利-公利"变革、"理性-实践"变革,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社会性、主体性、利他性及参与性的发展,为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发挥主导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