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膜切除术
全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40936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吉林省医学会第十二次普外科学术会议等;全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德森、任骅、余子豪等。
全系膜切除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40936篇
占比:99.99%
总计:1141013篇
全系膜切除术
-研究学者
- 万德森
- 任骅
- 余子豪
- 刘新帆
- 刘跃平
- 史新龙
- 周国强
- 周志祥
- 宋永文
- 房辉
- 李世拥
- 李宁
- 李晔雄
- 李晶晶
- 杜峻峰
- 杜斌斌
- 杨熊飞
- 梁建伟
- 潘志忠
- 牟云川
- 王涛
- 王淑莲
- 王维虎
- 王鑫
- 石志良
- 翟勋
- 赵宝忠
- 郑捷
- 郭健
- 金晶
- 陈景繁
- 韩复
- 骆祥章
- 黄世华
- Chen Xi-lin
- Jia Shan
- Yu Hong-shun
- Zhang Yu-ru
- 丁培荣
- 丁海涛
- 万小平
- 乔伟
- 于振海
- 于洪顺
- 付宝娟
- 伊亮
- 伍小军
- 何军强
- 何宋兵
- 何德谋
-
-
詹宜;
王炜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低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aTME)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在本院择期行全系膜切除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TaTME组(T组,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n=24)和对照组(N组,传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n=23)。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并采用术后Clavien-Dindo分级对≥3级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环周切缘阳性率,直肠系膜术后标本切除完整率、中转开腹手法率、非计划性二次入院发生率。结果T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N组(P<0.05);T组环周切缘阳性率、中转开腹手法率、非计划性二次入院发生率低于N组(P<0.05);T组术后标本切除完整率高于N组(P<0.05);T组术后Clavien-Dindo≥3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组(P<0.05)。结论TaTM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得到更高的标本质量,降低术后危重症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
-
吴清;
陈海军;
周进
-
-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两家医院接受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3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吻合口漏组有52例(14.53%)患者存在吻合口漏现象,306例为无吻合口漏组.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类别中患者占比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1,P<0.05).结论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营养状况(≥3分)、吻合口距肛门距离(<5 cm)、术前贫血及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等,可对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造成不良影响,显著提高了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
-
-
杜峻峰;
李世拥
-
-
摘要:
1991年,第一例腹腔镜手术在中国大陆实施以来,微创手术在全国蓬勃兴起,技术及设备的量级提升使得微创、精准医学理念得到了实现.30年来,从2D,3D,HD到4K,成像设备不断升级,从经典的"五孔法"到"单孔法"腹壁创伤不断减少,从经腹入路到经肛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aTME)手段不断丰富,腹腔镜手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治疗直肠癌的成熟模式.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明显,从根治性切除到功能保护,微创理念一以贯之,治愈率和保肛率均显著提高.在中国外科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不断革新和进步.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的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严格的指征把握下,该类手术将微创做到了极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并取得了满意的近期、远期临床效果,使患者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获益.在手术机器人逐渐普及的时代,相信在术中立体影像技术的导航下,未来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将更为精准且模式化,为人类造福.
-
-
柳欣欣;
李玉萍;
江志伟;
龚冠闻;
潘华峰;
王海锋;
邵万金
-
-
摘要:
目的 观察双吻合器联合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在中低位直肠癌TME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7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TME术并完成双吻合器法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器械吻合后是否进行加固缝合吻合口分为观察组(经肛加固缝合,n=53)与对照组(未加固缝合,n=44).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理、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造口还纳前肠镜下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远切缘使用闭合器数量、小肠造口率、下切缘距肿瘤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病例术后肿瘤切缘均为阴性,CRM切缘均完整.两组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造口还纳前行肠镜检查(对照组有1例患者未完成造口还纳),可见对照组吻合口常伴有肉芽增生及典型的直线吻合器处理后残角,观察组吻合口则呈管型通畅平顺,无肉芽增生及残角.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TME术中使用双吻合器法进行消化道吻合重建后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操作简便,可提高吻合口愈合质量.
-
-
李晶晶;
王帅;
杜斌斌;
杨熊飞;
史新龙
-
-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1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2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12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组),128例行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R-TM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L-TME组中转开腹率高于R-TME 组(5.4%比0.8%,x2=4.417,P=0.036);L-TME 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 R-TME 组(32.1%比17.2%,x2=7.290,P=0.007);L-TME 组环切缘阳性率高于 R-TME 组(7.1%比1.6%,x2=4.658,P=0.031);L-TME组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于R-TME组(74.1%比85.2%,x2=4.962,P=0.026;81.3%比91.4%,x2=5.494,P=0.019);在AJCC分期Ⅲ期患者中,L-TME组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于R-TME组(52.5%比76.1%,x2=5.799,P=0.016;65.0%比84.8%,x2=4.787,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L-TME组相比,R-TME组可以获得更好的肿瘤预后,对直肠癌患者更有利,特别是对Ⅲ期直肠癌患者.
-
-
周亮华;
王明元;
戴文捷;
黄锦训
-
-
摘要:
目的:观察尾侧入路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02例和研究组98例.对照组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尾侧入路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入路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其效果优于中间入路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
-
-
-
池元龙;
林葆;
陈春明
-
-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切口取出标本的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60例行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0例)经右下腹切口切除标本,放置吻合器抵订座,腹腔镜下完成吻合,然后经右下腹切口行回肠造口;对照组(30例)经左下腹辅助切口切除标本,另取右下腹切口行回肠造口.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造口旁疝、造口脱出或回缩,无严重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结论 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切口取出标本的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避免另行辅助切口,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
-
-
陈柏;
金留根;
杨金虎;
费伯健
-
-
摘要:
目的 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1月进入到我院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164例,对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概率为10.4%,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并发症、肿瘤尺寸情况、肿瘤与肛缘距离、是否进行化疗等因素为引起患者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危险因素,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与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并发症、肿瘤尺寸情况、肿瘤与肛缘距离、是否进行化疗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
-
杜峻峰;
李世拥
-
-
摘要:
随着设备及技术的进步,微创理念的普及,目前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3D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弥补了二维图象在辨认解剖结构方面的不足,使得直肠癌根治术中视野更清晰、层次更分明、操作更精准,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不断提高,同时也缩短了学习曲线.本文结合本团队经验及文献对以上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临床参考.
-
-
Zhang Yu-ru;
张玉茹;
Jia Shan;
贾山;
Yu Hong-shun;
于洪顺;
Chen Xi-lin;
陈希林
- 《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方式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低位直肠癌TME术1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漏12例,发生率6.7%.肿瘤下缘距齿状线4~5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4.8%,肿瘤下缘距齿状线6~8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2% (p=0.005);吻合口漏组中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共占75%,无吻合口漏组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共占48.8% (p=0.02);女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67%,男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0.2% (p=0.045);吻合口漏组糖尿病占25%,无吻合口漏组糖尿病患者占4.8% (p=0.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5岁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年龄<65岁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4%(p=0.88);Dukes分期为A、B期的合口漏发生率为6.2%,Dukes分期为C期的合口漏发生率为7.7%(P=0.7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E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是否有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与年龄、Dukes分期无关.
-
-
王锡山;
姜世雄;
石清涛;
赵旭海;
王轶慧;
王艳影;
李春梅
- 《2006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诊治学习班暨第八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探索实施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时,肿瘤平面以下系膜与肠管切除范围及直肠癌逆向转移与癌灶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将按TME标准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5mm间距由肿瘤下缘横断面连续取材至下切缘,大组织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转移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讨论与前者的关系。结果:60例出现15例系膜逆向转移,系膜逆向转移率25%,转移距离(x)±S=2.47±1.06cm,最近0.5cm、最远4cm,与Dueks分期、肠旁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相关。ll例肠壁内逆向浸润,肠壁逆向转移率18%,(x)±s=1.64±1.16cm,最近0.5cm、最远4cm,与组织分化相关。微血管计数(MVC)(x)±S=40.61±11.66cm/0.196mm2,与大体类型、组织分化、Dukes?吩期、系膜及肠管逆向转移相关。结论:实施TME时建议切除远端系膜4cm、肠管2.5cm;Dueks?分期晚、肠旁淋巴结广泛转移、组织学分化不良时分别切除5cm。癌灶内微血管计数可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及病期早晚。
-
-
石晨;
李小凡;
李永恒;
朱向高;
蔡勇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改良短程放疗在老年(≥70岁)可切除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rn 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0岁及以上Ⅱ期或Ⅲ期直肠癌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共99例,予以3D-CRT放疗,方案30Gy/10f/2w,放疗结束后2周行直肠癌TME手术.rn 结果:98例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方案,23例(23.2%)出现放疗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度,术后病理结果2例CR,28例PR,有效率30.30%(30例),24例(24.24%)病人获得病理降期.99例患者全部接受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手术,53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率(53.5%).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5例(5.05%)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于术后肠梗阻.对全部99例进行随访1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远处转移率24.24%,复发率3.03%,2年、3年、5年OS分别是92.86%、85.30%、51.25%,2年、3年、5年PFS分别是88.78%、76.87%、51.16%.对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考虑术前ASA评级、伴随疾病数目等基础情况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改良的术前短程放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
石晨;
李小凡;
李永恒;
朱向高;
蔡勇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改良短程放疗在老年(≥70岁)可切除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rn 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0岁及以上Ⅱ期或Ⅲ期直肠癌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共99例,予以3D-CRT放疗,方案30Gy/10f/2w,放疗结束后2周行直肠癌TME手术.rn 结果:98例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方案,23例(23.2%)出现放疗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度,术后病理结果2例CR,28例PR,有效率30.30%(30例),24例(24.24%)病人获得病理降期.99例患者全部接受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手术,53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率(53.5%).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5例(5.05%)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于术后肠梗阻.对全部99例进行随访1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远处转移率24.24%,复发率3.03%,2年、3年、5年OS分别是92.86%、85.30%、51.25%,2年、3年、5年PFS分别是88.78%、76.87%、51.16%.对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考虑术前ASA评级、伴随疾病数目等基础情况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改良的术前短程放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
石晨;
李小凡;
李永恒;
朱向高;
蔡勇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改良短程放疗在老年(≥70岁)可切除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rn 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0岁及以上Ⅱ期或Ⅲ期直肠癌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共99例,予以3D-CRT放疗,方案30Gy/10f/2w,放疗结束后2周行直肠癌TME手术.rn 结果:98例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方案,23例(23.2%)出现放疗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度,术后病理结果2例CR,28例PR,有效率30.30%(30例),24例(24.24%)病人获得病理降期.99例患者全部接受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手术,53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率(53.5%).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5例(5.05%)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于术后肠梗阻.对全部99例进行随访1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远处转移率24.24%,复发率3.03%,2年、3年、5年OS分别是92.86%、85.30%、51.25%,2年、3年、5年PFS分别是88.78%、76.87%、51.16%.对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考虑术前ASA评级、伴随疾病数目等基础情况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改良的术前短程放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
石晨;
李小凡;
李永恒;
朱向高;
蔡勇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改良短程放疗在老年(≥70岁)可切除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rn 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0岁及以上Ⅱ期或Ⅲ期直肠癌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共99例,予以3D-CRT放疗,方案30Gy/10f/2w,放疗结束后2周行直肠癌TME手术.rn 结果:98例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方案,23例(23.2%)出现放疗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度,术后病理结果2例CR,28例PR,有效率30.30%(30例),24例(24.24%)病人获得病理降期.99例患者全部接受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手术,53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率(53.5%).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5例(5.05%)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于术后肠梗阻.对全部99例进行随访1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远处转移率24.24%,复发率3.03%,2年、3年、5年OS分别是92.86%、85.30%、51.25%,2年、3年、5年PFS分别是88.78%、76.87%、51.16%.对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考虑术前ASA评级、伴随疾病数目等基础情况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改良的术前短程放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
石晨;
李小凡;
李永恒;
朱向高;
蔡勇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改良短程放疗在老年(≥70岁)可切除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rn 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0岁及以上Ⅱ期或Ⅲ期直肠癌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共99例,予以3D-CRT放疗,方案30Gy/10f/2w,放疗结束后2周行直肠癌TME手术.rn 结果:98例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方案,23例(23.2%)出现放疗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度,术后病理结果2例CR,28例PR,有效率30.30%(30例),24例(24.24%)病人获得病理降期.99例患者全部接受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手术,53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率(53.5%).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5例(5.05%)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于术后肠梗阻.对全部99例进行随访1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远处转移率24.24%,复发率3.03%,2年、3年、5年OS分别是92.86%、85.30%、51.25%,2年、3年、5年PFS分别是88.78%、76.87%、51.16%.对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考虑术前ASA评级、伴随疾病数目等基础情况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改良的术前短程放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