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石家庄
  • 出版时间: 2008-09-19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X线监视下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45例(男30例,女15例)气道狭窄患者,中位年龄60岁(14~85岁)。其中恶性气道狭窄39例,病因包括: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食管癌(13例)、肺癌(4例)、支气管腺癌(3例)、淋巴瘤(2例)、喉癌(1例);良性气道狭窄6例,病因包括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胸骨后甲状腺腺瘤(1例)、气管插管后(1例)。38例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7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所有操作均在X线透视下完成,其中只有一例在全麻下完成,其他均在局麻下完成。结果:38例患者共放置53枚支架。操作均获得成功。其中一例术后2小时死于痰液窒息,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即刻缓解,随访无支架移位,3例因肿瘤进展致再狭窄,行再次内支架成形术;1例因肉芽组织生长致再狭窄行球囊扩张成形术。7例患者共行19次球囊扩张成形术,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平均随访23.6个月(0~121个月),31例死亡。结论:X线透视下行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的安全、快速、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TACE术后肿瘤转移潜能的影响,揭示清肝化瘀口服液对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降低肝细胞癌细胞COX-2、VEGF表达的作用,为中药的临床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间住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8—65岁,平均56.3±7.7岁。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采用Seldlinger穿刺技术,股动脉导管一次介入法进行灌注化疗栓塞。清肝化瘀口服液给药方法:介入第2天开始服用清肝化瘀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饭后服用。分别于介入术前1天和介入术后第4周早晨空腹静脉采集样血5 mL,,分装不抗凝管与枸橼酸钠抗凝管.不抗凝管低温离心(4°C,2 500 r/min,10分钟),分离血清加入抑肽酶2500kU,-30°C保存待测。枸橼酸钠抗凝管,用DEPC处理过的无菌去离子水配制的1/15 mol/L pH 7.2的PBS对倍稀释后叠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1.077),离心(2000 r/min)20 min,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以PBS洗涤2次,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l左右,于-80°C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榆测血清中VEGF水平;RT-PCR检测COX-2基因水平表达;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外转移情况:CT和/或超声及胸片检查,随访观察肺、骨、脑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经清肝化瘀口服液联合介入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VEGF表达量为207.49+93.22。结果显示清肝化瘀口服液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介入治疗后增高的VEGF(P<0.05)。经清肝化瘀口服液联合介入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47.77%,明显低于单纯TACE治疗组的55.69%(P<0.05)。同时表达最也低于单纯TACE治疗组。结论:TACE+中药组外周血中VEGF及COX-2表达显著降低,说明TACE联合应用清肝化瘀口服液在防止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 研究经不同介入导入方式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p53)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治疗作用。材料与方法(1)将27只种植成功的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9只):A组:经肝动脉单纯灌注rAd-p53(5×106VP);B组:rAd-p53(5×106VP)+超液态碘油0.5ml经肝动脉混合灌注;C组:瘤内直接穿刺注射rAd-p53(5×106VP)。术后24h、72h、6天分别处死实验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瘤周P53、Bax和Bel-2蛋白的表达。(2)将30只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成五组(每组6只),a组: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0.5m1;b组:经肝动脉灌注超液态碘油0.5ml行栓塞治疗;c组:经肝动脉单纯灌注rAd-p53(5×106VP);d组:rAd-p53(5×106VP)+超液态碘油0.5ml经肝动脉混合灌注;e组:瘤内直接穿刺注射rAd-p53(5×106VP)。术后2周处死实验兔,先行大体病理检测,计算肿瘤生长率;再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on-Willebrand-factor(VIII因子)表达情况,对VIII因子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微血管(MVD)计数。比较分析不同导入方式的rAd-p53治疗作用。结果(1)rAd-P53基因的表达情况:A组,P53蛋白在24h、72h及6天平均表达率(%)分别为19.65±5.29,62.43±3.27,18.73±3.45;B组P53蛋白在24h、72h及6天平均表达率(%)分别为20.28±4.34,65.43±2.13,19.63±4.23;C组P53蛋白在24h、72h及6天平均表达率(%)分别为26.53±6.07,70.36±3.43,26.36±4.35。P53和Bax蛋白的表达呈与时间相关性正态分布,以C组表达最高(P<0.05),Bel-2蛋白表达随P53蛋白表达的增多而减少。(2)rAd-P53基因的治疗作用:c、d、e组肿瘤增长率较a、b组低(p<0.05),其中以d组最低(1.65倍)。五组(a、b、c、d、e)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12.06%、14.56%、17.65%、18.69%、19.65%,差异有显著性(P<0.05)。五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50.0%、83.3%、83.3%、50.0%、50.O%.差异有显著性(P<0.05)。五组MVD计数分别为81.62±16.13、85.23±24.34、75.20±23.91、71.16±21.34、72.34±25.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呈正念分布,rAd-p53不同导入方式,P53、Bax、Bcl-2蛋白表达的程度不同,以瘤内直接注射表达最高,与超液态碘油混合灌注表达次之。(2)经介入途径导入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能安全高效促进兔VX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片r癌细胞转移;不同的rAd-p53导入方式对肝癌治疗效果不同。与超液态碘油混合灌注最为有效,瘤内直接注射次之。
  • 摘要:药物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肿瘤治疗走过了由单纯手术切除,到手术与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充分结合的综合治疗时代。当今的综合治疗,已逐渐进入尽可能缩小手术和放疗范围、降低放疗剂量,在不影响疗效和患者生存的基础上,充分减少治疗损伤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时代。综合治疗模式的演变历史,体现了肿瘤内科在肿瘤综合治疗当中地位与作用逐渐增强的历程。
  • 摘要:目的:持续性伊马替尼治疗是转移件胃肠道间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法国BFR14研究证实中断伊马替尼治疗能够导致转移性疾病的快速进展。本研究探讨伊马替尼无规律中断治疗对疾病已控制的中国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无进展生存、伊马替尼耐药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3年4月至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转移或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69例,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为63例。其中连续治疗的患者为49例,计为“连续组”,中断治疗的患者为14例,主要原因为经济窘迫、药物毒性和医生判断,计为“中断组”。患者初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剂量为400mg/d,“连续组”患者治疗至疾病进展。剂量可递增至600mg/d或800mg/d;“中断组”患者重新开始治疗的剂量仍为400mg/d.400mg/d耐药后允许递增至600mg/d或800mg/d.主要的观察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其他的观察终点包括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伊马替尼耐药无进展生存时间(Imatinib-resistant PFS,IM-R PFS)、伊马替尼重新治疗的有效率。PFS的计算从伊马替尼初次开始治疗的日期至确认疾病进展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OS的计算从伊马替尼初次开始治疗的日期至患者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IM-R PFS的计算从伊马替尼初次开始治疗的日期至确认400mg/d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参数基本均衡,6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16例。中位年龄53.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最大的患者为76岁,原发肿瘤位于各部位的比例分别为:胃(22例,34.9%)、小肠(27例,42.9%)、结直肠(5例,7.9%)、食管(1例,1.6%)或腹膜(8例,12.7%)。截止到2008年5月,“中断组”中位随访时间45.0个月。“中断组”14例患者中,9例(64.3%)患者中断治疗后疾病进展,重新开始治疗后有7例(77.8%)患者疾病得到控制。“中断组”PFS为15个月,“连续组”为30.5个月,OS分别为“中断组”46个月,“连续组”未达到,IM-R PFS分别为“中断组”35个月,“连续组”为30.5个月。以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中断治疗对伊马替尼治疗控制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可能导致疾病的快速进展。重新治疗后仍然有效.是否能够延长疾病的耐药时间仍不明确。
  • 摘要:1.质子放疗1.1质子射线的物理和生物学特征(1)质子射线的物理特征:质子是原子核的基本组织部分。质子是低线性能量传输射线(LET),和60Coγ射线,高能X线相似。质子射线和高能X线的主要区别是它进人体内的剂量分布。质子射线在进入体内后剂量释放不多,而在到达它的射程终末时,能量全部释放,形成所谓的"Bragg"峰,而在其深部的剂量近于零(图1)。这种物理剂量分布的特点,非常有利于肿瘤治疗。把Bragg峰置于肿瘤,则在肿瘤的前部正常组织受的剂量是肿瘤的1/4,而肿瘤后方的正常组织没有受到照射。
  •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食管癌细胞株TE-13和ECA109细胞照射后细胞周期、MDC1和53BP1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斑点数量的变化,了解食管癌细胞中MDC1和53BP1对照射后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细胞中,FCM检测单纯照射后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食管癌细胞TE13和ECA109中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放射线照射后食管癌细胞ECA109中MDC1和53BP1细胞核内斑点的形成。结果:①。TE-13细胞照射后12h、24h、48 h,TE-13细胞的G0/G1期、G2/M期和s期的变化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1Gy和2Gy照射后12h,细胞G2/M期阻滞开始出现;5、10、15Gy照射后24h,细胞G2/M期阻滞最为明显,与对照组(0Gy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5Gy照射后12h、24、48h,TE-13细胞的凋亡增加非常显著(P<0.01);不同剂量照射后1、2、24h。TE-13细胞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②细胞照射后lh,各剂量组的MDC1和53BPl核内斑点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各剂垦组之间,53BPl核内斑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4Gy和6Gy外,其余各剂量组之间MDC1核内斑点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受照射后,细胞核内均出现镜下可见的核内斑点,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照射后15分钟和1小时之间、照射后1小时和2小时之间的MDC1核内斑点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细胞受照射后30分钟,细胞核内的斑点数量最多(26.3个)。细胞受照射后,细胞核内均出现镜下可见的53BP1核内斑点,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照射后15分钟和1小时之间、照射后1小时和2小时之间的MDC1核内斑点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细胞受照射后1小时,细胞核内的斑点数量最多(36.7个)。结论:5Gy照射后食管癌细胞出现G2期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在较低剂量照射后消退较快,而在较高剂量照射后消退较慢,而且受到的放射线剂量越高,凋亡出现的时间越早;单纯照射不影响TE13和ECA109食管癌细胞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水平;但MDC1和53BP1蛋白在细胞核内形成的斑点在照射后一定时间内呈现动态变化,而且细胞核内斑点的数量与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 摘要: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癌细胞本身、癌细胞与癌周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转移过程的本质,难以准确预测临床过程。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顺利实施,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genotyping、cDNA微阵列(microarrays)等高通量新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个基因研究模式,使我们能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结构的改变,以及其相互作用网络、途径及调控机制等。这些技术已成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最重要手段,也使研究肿瘤转移过程中多基冈改变的模式及其调控机制成为可能。
  •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香加皮两种提取物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为治疗食管癌寻找有效药物,同时为中药香加皮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香加皮杠柳苷(CP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四种恶性程度不同的食管癌细胞株TE-13、Eca·109、TE-1、TE-10增殖反应的影响。2.用不同浓度CPP分别处理TE-13细胞48h后,采用Gimsa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3.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和CDK4的表达变化,以探讨CPP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生长周期阻滞的可能机制。4.采用RT-PCR法分析四种食管癌细胞株TE-13、Eca-109、TE-1和TE-10 syk mRNA的表达状态,以及经CPP处理后sykmRNA表达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PP处理细胞前后细胞中syk蛋白表达的变化。5.无菌分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TT法分析不浓度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6.用ELISA和RT-PCR法分析CPLA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结果:1.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CPP)体外对恶性程度不同的食管癌细胞TE-13、Eca-109、TE-1、TE-10的增殖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2.CPP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诱导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CPP能使TE-13细胞发生凋亡和周期阻滞,处理48h时,凋亡率明显增加:G0/G1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CPP能使TE-13细胞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PP对CDK2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0.05);4.RT-PCR法分析结果显示高度恶性的细胞株TE-13、Eca-109 syk mRNA(514bp)表达弱阳性,恶性程度比较低的食管癌细胞株TE-lsy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E-13、Eca-109细胞,而在恶性程度比较低的食管癌细胞株TE-10中却未检测到syk mRNA的表达。经CPP处理后,TE-13、Eca-109、TE-1 syk mRNA表达增强,对TE-10细胞syk mRNA表达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技术显示上述细胞sy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RNA表达情况相符合。5.香加皮提取物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能明显促进PH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6.ELISA检测结果显示,经CPLA作用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TNF-α和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RT-PCR分析结果显示,20μg/ml和40μg/ml CPLA处理后,能明显增强PHA的活化作用,使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结论: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CPP)体外能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CPP对食管癌细胞TE-13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有关。CPP能使TE-13细胞的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CPP下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的表达有关;CPP的抑瘤作用可能还与其恢复候选抑癌基因sy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表明CPP发挥抑瘤作用是多基因、多靶点的;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成份能增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能促进PHA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CPLA能增强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CPLA能促进吞噬细胞产生TNF-α有关;C PLA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产TNF-α和IL-2等细胞因子,并能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
  • 摘要:目的:金属硫蛋白3(metallothionein 3,MT-3)基因是细胞内一种金属硫蛋白的编码基因,不仅具有其它MT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近几年来随着甲基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的出现,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本研究应用MSP和RT-PCR技术分别对5-氮2'-脱氧胞苷(5-氮杂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前后的五种食管癌细胞株的MT-3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和MT-3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研究,旨在阐明MT-3基因CpG岛超甲基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五种食管癌细胞株和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其中TE-1,TE-13,TTN和ECA-109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OE33为食管腺癌细胞株,应用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5-aza-CdR处理前后,对其MT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及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的MT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pG岛超甲基化。经5-aza-CdR处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mRNA的表达也较处理前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MT3基因CpG岛的超甲基化可抑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MT3基因的mRNA表达也会相应升高。
  • 摘要:目的:Ezrin从属于ERM(ezrin radixin moesin)蛋白家族,其基本功能是将肌动蛋白维系到细胞膜和锚定到膜蛋白的特定部位上,从而参与细胞的移动和粘附。研究表明Ezrin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可能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到目前为止,Ezrin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直接证据仍然缺乏。食管癌中Ezrin的表达最近才得到初步地阐明。但其功能和相关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运用RNA干扰等方法探讨Ezrin在食管癌中的功能。方法:我们首先利用免疫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了Ezrin在多种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然后以其中一种细胞(EC109)为模型,用RNA干扰的方法成功降低了该细胞中Ezrin的表达。然后用克隆形成、MTT生长曲线、裸鼠体内成瘤、Chamber移动实验和细胞侵袭以及细胞粘附等实验检测了Ezrin表达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最后。联合运用cDNA芯片和免疫印迹等方法,初步探讨了Ezrin发挥功能的机制。结果:免疫蛋白印迹的结果提示Ezrin在多种食管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发现,Ezrin不但定位于胞膜下和胞浆中,同时还表达于细胞核内,核内Ezrin主要分布于核浆中。克隆形成和MTT实验表明,Ezrin表达减少后,细胞生长减慢。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也直接证明了Ezrin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移动、侵袭和粘附实验揭示,Ezrin表达的减少,可以导致细胞移动、侵袭以及粘附能力的减弱。接着我们进一步用cDNA芯片的方法揭示,Ezrin表达减少后一系列细胞生长和凋亡相关基因、细胞移动和侵袭相关基因以及细胞粘附相关基因均发生了差异表达,比如TGM2,CTGF和CYR61等。最后,信号通路分析发现,Ezrin表达的减少可以抑制MAPK和TGF-β信号通路。结论:以上结果表明Ezrin参与了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过程。其可能的机制是Ezrin通过调节MAPK和TGF-β信号途径影响某些细胞生长与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或者是直接参与这些基因的转录调控(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A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376和30772485)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104541,7118419)资助项目)。
  • 摘要:目的:研究mag-1(即LPAAT-θ)对肿瘤细胞转移相关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blot检测mag-1在高低转移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将mag-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低转移肿瘤细胞PLA801C与MCF-7中并筛选出稳定克隆;利用获得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过表达mag-1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构建针对mag-1的siRNA表达载体。并将其稳定转染高转移肿瘤细胞PLA01D,进一步观察mag-1对肿瘤细胞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明确mag-1在细胞中的定位,观察过表达mag-1对某些已知的肿瘤转移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及细胞内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mag-1在三对高低转移肿瘤细胞株间的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较高。尤其在PLA801D与PLA801C以及MDA-MB-231与MCF-7间的表达差异更为显著;过表达mag-1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细胞的迁移、粘附及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siRNA干涉mag-1的表达则降低了细胞的迁移、粘附及侵袭能力;mag-1主要定位于胞浆,mag-1对某些已知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mag-1能够促进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特异性抑制mTOR能够部分逆转mag-1对肿瘤细胞的迁移、粘附及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mag-1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在mag-1影响肿瘤细胞转移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近年来乳腺MRI检查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表面线圈技术和成像序列的改进,使图像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得到很大提高;通过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进行多时相双乳快速增强扫描,即目前乳腺MRI检查所常规应用的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不仅可以使肿瘤强化,更好的观察肿瘤的形态和边界,并且可以获得肿瘤组织的强化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助于对肿瘤的血供进行分析和特征的提取,鉴别肿瘤的性质。
  •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肿瘤消退分级的评价,以及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5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1.5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扩散成像。测量放化疗过程中不同监测时间点肿瘤ADc值。比较ADC值及其变化规律与不同直肠癌消退分级的关系,及其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降期组、未降期组、RCRG1-3级间治疗前肿瘤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07);RCRG 1级与RCRG 3级、T-未降期;RCRG 2级与RCRG3级;RCRG 3级与T-降期;T-降期与T-未降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RG1级在治疗第1周(t=2.404,p=0.025)、治疗第2周(t=3.308,p=0.003)的两个时间点,肿瘤平均ADC值的升高值都高于RCRG2级。不同RCRG分级间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程度和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不相同,有统计学差异。RCRG1级与2级间的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CRG1级与3级间的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CRG2级与3级间细胞核异型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67)。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直肠癌病理消退分级间的差异;肿瘤降期与肿瘤消退分级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CRG1级与2级ADC值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不同,与治疗反应性程度相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的直肠癌病例在治疗第一周出现ADC值明显升高,但肿瘤体积下降不明显,可能与这部分病例经常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有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病例的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与其肿瘤细胞更易受辐射和化疗药物损伤有关。
  •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上皮肿瘤的最新WHO组织学分型(2004)与各种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复习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腺上皮肿瘤并且术前行CT检杏的病例.所有的病例按照2004年的WHO组织学分型进行重新分型,复习CT图像,最后将观测的CT征象与简化的组织学分型组(低危组胸腺瘤,高危组胸腺瘤,胸腺癌组)进行对照。结果本研究包括低危组胸腺瘤35例,高危组胸腺瘤16例,胸腺癌组12例,在CT图像上,胸腺癌组更多见不规则轮廓、边缘毛糙/不清、纵隔脂肪层浑浊/消失、淋巴结肿大、胸膜侵犯、其它脏器侵犯和远处转移这些征象,低危和高危组胸腺瘤更多见光滑边缘、分叶和类圆形轮廓、清晰的纵隔脂肪层(P<0.05)。结论 尽管各种cT征象在各组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不规则轮廓、边缘毛糙/不清、纵隔脂肪层浑浊/消失、淋巴结肿大、胸膜侵犯、其它脏器侵犯和远处转移这些征象的出现应当提示胸腺癌的诊断,而边缘光滑、分叶和类圆形轮廓、纵隔脂肪层清晰则提示低危组和高危组胸腺瘤的诊断,CT在鉴别低危组和高危组胸腺瘤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 摘要: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大多数病例就诊时已是中晚期,能够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不足20%,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6个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其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TACE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下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耐药以及术后肿瘤侧支循环的生成等,造成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由于肝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模式,包括单纯介入治疗都难以治愈肝癌。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已成共识。
  •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或MR动态增强成像、高分辩力DSA和彩色Doppler超声扫描(CDUS)等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广泛应用,不仅明显提高了伴发于肝脏疾病和累及门脉血流的肝外病变中的肝内器质性或功能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rterial portal venous shunt,APVS)的检出率,而且可以显示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的局部肝实质密度或信号强度增高(即局部肝实质-过性灌注异常),甚至还可辨别肝内APVS对门静脉血流方向的影响[1~18]。于此文中,笔者主要通过近期文献的复习,对肝内APVS的研究进展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以供同道参考讨论。
  • 摘要:一、栓塞术后综合征绝大多数(>90%)的THACE术后厌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12.3%)、发热(70.6%~96%,38~39°C。持续1-2周,也可持续1个月),右上腹胀痛(46%)和麻痹性肠淤胀等,重者于栓塞当时或栓塞后短时间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四肢湿冷、大汗淋漓和血压下降等应激反应。一般予以对症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
  • 摘要:目的:较适形放疗合并紫杉醇每周三次用法(15mg/m2,3次/周。6周共计270mg/m2)和相同总剂量的每周一次用法(45mg/m2,1次/周,6周共计270mg/m2)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劣,优选放疗中紫杉醇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片j随机数宁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每周三次用法组和每周一次用法组,放疗采用适形放疗,要求95%PTV达60-70Gy/30-35次/6-7周,单次剂量为1.8—2Gy/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近期疗效和总生存率的优劣。结果:共20例患者人组,男性1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3.5岁(27-80岁),ECOG评分0-1,5例为IIIA期,15例为IIIB期,其中鳞癌11例,腺癌8例,大细胞癌1例,7例患者接受PC方案诱导化疗2-4周期,7例患者接受NP方案诱导化疗2-4周期,6例患者接受GP方案诱导化疗2—4周期。每周三次用法组共9例患者,其中1例治疗结柬后1年出现3度放射性肺损伤,后因肺内感染呼吸衰竭死亡,4例患者出现1度放射性食道炎,2例患者出现2度放射性食道炎,1例患者出项1度体重下降;每周一次用法组共11例,2例患者出现3度放射性肺炎,1例患者出现2度放射性肺炎,经过激素、抗感染、吸氧、维生素等处理治愈,3例患者出现1度放射性食道炎,3例患者出现2度放射性食道炎。2例患者出现3度放射性食道炎,2例患者出现1度体重下降,2例患者出现3度白细胞减少,1例患者出项4度白细胞减少。每周三次用法组共9例患者,部分缓解例7。稳定1例,进展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脑转移,有效率77.8%;每周一次用法组共11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有效率63.6%。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适彤放疗合并紫杉醇每周三次用法较每周一次用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但需要扩大样本量、继续随访证实每周三次用法在近期疗效、生存方面的优势。
  • 摘要: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是临床肿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与多学科交叉的独立学科。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余年的发展,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逐渐形成一支跨学科的专业队伍。以改善和保障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知识,已成为临床肿瘤医师的必修技能。尽管如此,中国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工作与临床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差距。
  •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前炎性细胞因子自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癌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通过大鼠胫骨内注射高度骨转移倾向的同源的MADB-10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转移癌痛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以及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变化与大鼠胫骨破坏、疼痛行为改变的关系。(2)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鞘内给予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通过测定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PWT)和热感觉过敏(PWL)观察P38MAPK抑制剂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后对大鼠疼痛行为的改变。(3)在骨癌痛模型基础上制备吗啡耐受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脊髓胶质细胞的活性及前炎性细胞因子与骨癌痛吗啡耐受的关系。(4)制备骨癌痛模型后通过放射治疗阻止胫骨进一步癌性破坏,应用Tunel染色法了解胫骨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测定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PWT)和热感觉过敏(PWL)观察大鼠疼痛行为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了解脊髓胶质细胞活性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1)大鼠胫骨内注射MADB-106细胞后,随着胫骨破坏的进行性加重,同时伴随出现进行性下降的PWT和PWL值;随着时间进程,免疫组化显示注射肿瘤细胞同侧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依次活化,小胶质细胞活化开始于注射肿瘤细胞后第8天,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开始于注射肿瘤细胞后第14天。注射肿瘤细胞同侧脊髓IL-1β和TNF-α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口0.05。(2)胫骨X线及组织学检查发现,鞘内注射SB203580对胫骨癌性破坏程度及肿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注射SB203580后,给药组大鼠左侧PW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口0.05;左侧脊髓内IL-1β和TNF-αmRNA表达减少、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口0.05)。(3)骨癌痛模型造模后14天,对照组.PWL及PWT比术前降低,P<0.05;吗啡耐受组14、16、18天PWL及PW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9天两组大鼠均给予小剂量的吗啡,对照组大鼠PWL及PWT值明显增加,而吗啡耐受组改善不明显。第20天,吗啡耐受组大鼠左侧脊髓的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高,P<0.05;吗啡耐受组大鼠相应节段脊髓IL-1β和TNF-α蛋白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吗啡耐受组大鼠左侧脊髓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光密度与右侧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4)放射治疗后大鼠.PWL及PWT值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X线检测显示放射治疗组胫骨骨质破坏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Tunel染色检查发现放射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01。同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标志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活性标志物OX-42的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硅降低,P<0.05。结论大鼠胫骨内注射MADB.106乳腺癌细胞成功的建立了骨转移癌痛模型,骨肿瘤诱发的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及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释放增加,在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所致的骨破坏、抑制胶质细胞的活性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均能减轻骨癌痛。另外,胶质细胞的活化、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与吗啡耐受有着密切的关系。
  • 摘要:目的:分离并纯化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恶性腹水来源的外切体;及同基因小鼠骨髓MSCs;将外切体负载经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探讨负载外切体的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癌细胞活性变化。方法:利用超滤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恶性腹水来源的外切体;利用贴壁培养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在体外培养获得同基因小鼠骨髓MSCs;将外切体负载经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共孵育,72小时后观察H22细胞增殖状态。结果:外切体负载的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共孵育72小时后,活化组H22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肿瘤源性外切体负载IFN-γ刺激的间允质于细胞后,负载外切体的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癌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肿瘤源性外切体有可能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外切体疫苗诱导抗肿瘤效应。
  • 摘要:目的: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物质抑制免疫功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研究下调肿瘤免疫抑制。应是开发抗瘤药物、明确药物抗瘤机理、促进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瘤药物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新型抗瘤中药制剂蒿甲醚具有多种抗瘤活性,但尚不知其对肿瘤免疫抑制有否逆转作用,有待研究确定。方法:获取体外经蒿甲醚作用后的Colon26培养上清.以不经蒿甲醚作用的Colon26同步培养上清作对照,测定蒿甲醚作用后是否可逆转肿瘤细胞对小鼠脾细胞5项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MTT法检测NK活性和ConA诱导转化,直接免疫荧光FACS法检测IL-2Ra、CD3ε+ζ+和CD3ε-ζ+表达);定量ELISA法测定蒿甲醚作用后肿瘤细胞分泌至上清中的6种主要免疫抑制分子(TGF-β1、V.EGF、IL-4、IL-6、IL-lO和PGE2)的含量变化;多元相关分析蒿甲醚下凋colon26分泌免疫抑制分子与上清免疫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RT-PCR法测定蒿甲醚对Colon26细胞优势分泌免疫抑制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经蒿甲醚作用的单纯Colon26上清对小鼠脾细胞5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上清中6种免疫抑制分子均可被测到,以TGF-β1含量最高;蒿甲醚作用后,Colon26的TGF-β1和IL-10分泌量及对5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抑制均明显降低,PGE2含量显著升高;其中TGF-β1含量的降低及对ConA诱导转化和IL-2Rα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持续增强,IL-4、IL-6和PGE2含量的变化及对CD3e+ζ+和CD3ε-ζ+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逐渐消失。多元相关分析显示,TGF-β1在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的产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蒿甲醚下调Colon26肿瘤免疫抑制的重要靶分子。结论:蒿甲醚可明显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TGF-β1等免疫抑制分子,影响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发挥。通过下调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而削弱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蒿甲醚抗瘤效应新机制之一。
  • 摘要:微创医学和生物医学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和热点,微创治疗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疗效确切。继以全身水平的生物基因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抑制或消除肿瘤,减少了肿瘤的复发,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肿瘤微创治疗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五大方面:(1)微创治疗与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2)多种微创治疗方法序贯联合治疗;(3)肿瘤微创淋巴结清扫;(4)根治性肿瘤微创治疗:肿瘤局部灭活、区域性或器官水平肿瘤的灭活联合全身系统多层次治疗;(5)人性化、理性化治疗。微创治疗联合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模式将成为新世纪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目的:对来自高发区筛查及门诊检出的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内镜微创治疗.分析治疗适应证、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来自高发区门诊及内镜筛查的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104例,病灶数108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内镜粘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氩离子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方法对前述病变进行治疗,统计分析病变位点分布、治疗适应证、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情况。结果:1.全部病变中80灶主要分布在贲门脊根部(即12点至3点位),占74.1%(80/108);28灶分布于其他位点,占25.9%(28/108),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1)。2.EMR组48例50灶,单次内镜治疗43灶一次完全切除,5灶分两次切除,1灶分3次。1灶分4次切除;其中2灶术中残余病变给予APC烧灼治疗,5灶于术后2~24个月再行EMR或APC治疗治愈,2灶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癌追加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成功率96%(48/50)。3.EMR治疗前后病理:4灶中度不典增生术后1灶被诊断为粘膜内癌;36灶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3灶被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3灶被诊断为粘膜内癌,1灶被诊断为早期浸润癌;10灶粘膜内癌术后4灶诊断为莺度不典型增生,1灶诊断为早期浸润癌。4.APC组贲门病变分别给予1~8次治疗,粘膜内癌平均治疗次数2.5次,灶(15/6),其中1灶首次治疗后1年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癌给予追加手术治疗,治疗成功率为83.3%(5/6);癌前病变平均治疗次数1.8次/灶(94/52),治疗成功率为100%(52/52)。5.并发症:EMR组2灶合并出血,发生率为4.0%(2/50);APC组1灶出血,发生率1.7%(1/58)。全部病例均无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6.随访生存率情况。EMR组三年生存率为100%。五年生存率为92.3%;APC组五年生存率为100%。结论:1.早期赍门癌及癌前病变主要分布在贲门12点至3点位,与其他点位分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筛查中对该部位的精细观察和活检,可能提高早期贵门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2.将随诊6个月以上内镜表现无好转且两次病理诊断无变化的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纳入治疗范围,可有效避免治疗不足情况的发生。3.充分而准确的粘膜下注药,是内镜微创治疗减少出血、穿孔并发症的重要措施。4.EMR和/或APC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随访术后五年生存率高,其规范化治疗方案可在高发区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转移淋巴结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文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转移淋巴结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54例晚期肿瘤共67个病灶行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转移淋巴结。54例患者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33~77岁;中位年龄为54岁。全部病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发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共计67个,直径1.0~5.5cm,其中直径<2cm 23个(34.3%),≥2cm,<3cm 26个(38.8%),≥3cm,<4cm 11个(16.4%),≥4cm 7个(10.4%);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3月复查CT或PET-CT。结果:治疗前20例有疼痛症状患者16例术后5~14天内疼痛缓解,有效率80%。54例患者42例完全缓解(CR)(77.8%);7例部分缓解(PR)(13%);3例无变化(NC)(5.6%);2例进展(PD)(3.7%),有效率(90.7%)。主要的并发症为少量出血8例(14.8%)。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好。
  • 摘要:目的: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手术创伤的大小对早期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开腹手术会影响机体防御功能,从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随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广泛开展,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因子及临床指标影响的差异,明确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7例。其中开腹手术组24例,腹腔镜手术组23例。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IgG、IgA、lgM、C3、C4、CD4、CD8、CD3、CD56、CD4/CD8,比较两组病人的免疫指标和观察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47例直肠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3例无中转开腹。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术对IgG、补体C3、补体C4、CD56、CD4/CD8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两手术组对CRP、lgM、IgA、CD4、CD8、CD3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即腹腔镜手术组对机体影响小。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腹腔镜手术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与开腹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提示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因此,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RFA)在肝门区胆管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材料方法:1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CT全部显示为肝门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胆管腺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显示肿瘤分型为III、IV型。采用以多极射频消融术为主的序贯性治疗,观察患者生存率、肿瘤CT值和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治疗一个月后,6个病灶缩小约30%,2个病灶缩小约20%,3个病灶大小未变;半年后11个病灶均有缩小,缩小最显著的为60%左右,11个病灶的平均缩小值为35%。11例患者随诊时间最长的为30个月.最短10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8个月。结论:射频消融对III、IV型肝门区胆管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鼻咽癌是肿瘤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模型,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发病因素比较明确的、“遗传-环境-病毒”三大类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恶性肿瘤。我们实验室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在遗传因素、EB病毒亚型及基于EB病毒的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本文将对我们在这几方面的主要工作进行概述,供同行们参考及指正。
  • 摘要:下咽位于咽部的最下段,解剖上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梨状窝,咽后壁和环后区。下咽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于梨状窝,约占80%,环后区及咽后壁约各占10%左右。下咽癌有比较独特的临床行为特点。梨状窝癌具有在粘膜下潜行的特点,也可以直接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以有局部广泛的侵犯,向上侵犯口咽、鼻咽向下侵犯食管的病例也不少。环后区癌原发较少,早期不容易发现。环状软骨和环杓后肌容易受侵犯。咽后壁癌容易沿粘膜及粘膜下向上和向下发展,向后侵犯椎前深层组织结构。
  • 摘要:研究背景:鼻咽切除术是局限性复发鼻咽癌理想的救援治疗手段之一。然而,鼻咽位置深在。暴露困难,鼻咽肿瘤难以整块切除。扩大的鼻外进路有利于肿瘤的整块切除,但手术创伤大;内窥镜辅助下的鼻内进路微创且视野清晰,但手术操作困难,目前仅限于鼻咽顶后壁微小病灶的消融治疗。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微创的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通过鼻内进路将较大的鼻咽病灶进行广泛、整块切除。方法:选择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后鼻孔、鼻中隔、咽旁间隙浅部或蝶窦底壁的局限性复发鼻咽癌患者进行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手术原则要求对鼻咽大体肿瘤及其周围不小于0.5~1cm的安全边界进行连续、整块切除,手术方法包括:①常规切除鼻中隔后缘1~2cm以扩大手术操作空间,方便助手进行吸引、牵拉等辅助操作,弥补主刀单手操作的不足;②使用高频电刀进行软组织切割,减少出血,保持创面干净;③以咽鼓管软骨作为咽旁切缘和颈内动脉的定位解剖标志;④部分患者采用带蒂中鼻甲粘膜瓣修复鼻咽创面。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共有37例局限性复发鼻咽癌接受这种创新的救援性外科治疗,其中。接受1程放疗者30例,中位剂量70Gy(66~72Gy)。接受2程放疗者7例,中位剂量为130Gy(102~144Gy)。参照UICC/AJCC(2002版)分期原则,rT1N0M017例,rT2aN0M04例,rT2bN0M014例,rT3N0M02例。结果:37例鼻咽切除术均在鼻内镜操作下完成,手术中位时间为195分钟(150~42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117ml(30~250ml),无术中输血。其中,35例获得完整切除并且切缘阴性。手术标本水平、冠状、矢状最大径平均值分别为38.2,34.3和24.2mm,肿瘤最大径平均值分别为18.3,16.5和11.2mm;2例患者由于肿瘤侵入咽旁间隙较深而进行分块切除.其中一例切缘阳性。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术后放化辅助治疗,包括切缘阳性者(拒绝术后放疗),术后4~24周(中位12周)鼻咽创面痊愈,张口、发声、吞咽、呼吸等功能不受手术影响,无手术相关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经过6~45个月的随访(中位24个月),5例患者出现原位复发。其中1例伴有颏下淋巴结同期复发,再次救援治疗或支持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2例无瘤生存,l例带瘤生存。另有1例患者死于肝、骨转移但局部无复发,1例死于颅内感染,1例死于第二原发癌。2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3%、82.6%和84.2%。结论:对于局限于鼻咽腔、后鼻孔、鼻中隔、咽旁间隙浅部或蝶窦底壁的局限性复发鼻咽癌患者,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能够微创、安全、整块地切除局部复发病灶及其安全边界,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满意,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在欧美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N2的首选治疗策略为单独的放射治疗,2年生存率在4%~11%之间。日本的Naruke、美国的Martini于1980年代分别报道了手术能使小部分的N2患者长期生存。之后一系列的研究显示,N2的术后生存率存在极大差异,5年生存率在6%~35%之间,这些研究也提示,术前发现的N2、多站N2、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和腺癌4个因素是N2患者手术疗效不佳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肺癌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大宗,占约85%~87%的所有肺癌病例。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初次诊断时已是局部扩展其或发生远端转移,这是病患的治疗原则为化学药物治疗(有恶性肋膜或心包膜积液的第三期或第四期病患)或化学药物治疗合并放射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第三病患)。
  •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肺癌累及上腔静脉行手术切除的策略及技巧。方法 35例肺癌累及上腔静脉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术中测量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压力,记录上腔静脉阻断时间,有无眼睑结膜水肿;上腔静脉置换的患者应用国产涤纶及PTFE人造血管.直径为14 mm或16mm;应用4-0proline无创伤滑线连续外翻缝合;术后观察人造血管栓塞、吻合口出血等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手术行上腔静脉切除并人造血管置换者20例,侧壁切除并自体心包片修补者8例。直接缝合者7例。上腔静脉置换者20例中,其中5例行人造血管与无名静脉及右心房吻合,未阻断上腔静脉;另15例阻断上腔静脉者,其中3例患者先阻断上腔静脉,再切除并完成人造血管的置换,阻断时间为33.17(31~35)min,另12例患者先完成人造血管与右心耳的吻合,再阻断上腔静脉。并切除完成人造血管另一端的吻合,阻断时间为16.38(8~20)min,两者差异显著(P=0.004);术中及术后发现有跟结膜水肿者阻断时间为25.83(17~35)min,无水肿者为15.67(8~19.5)min。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5)。上腔静脉部分切除修补者15例,其中11例阻断时间为10.86(3~15)min,另4例未阻断上腔静脉。术中及术后发现有眼结膜水肿者术中最高压力为52(48~56)cm水柱,无水肿者为41.35(37~47)cm水柱,(P=0.000),两者有显著差异。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肺癌累及上腔静脉进行手术时,为避免脑水肿,术中可采取有关措施不阻断或减少上腔静脉阻断时间;选择合适长度及相应粗度的PTFE人造血管,采用无创伤滑线连续外翻缝合以保持吻合口平整、严密是避免血管栓塞及出血的关键。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据Parkin报道,2002年全球食管癌新发462000例,中国发生243854例占全球的52.8%。河南林县、河北磁县和涉县以及山西阳城等地是我国食管癌集中高发区,其发病率是中国平均水平的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比全球最低水平--非洲西部地区高100倍以上。针对我国食管癌呈地域性分布的流行特点,自1969年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在河北省太行山南麓的高发区磁县、涉县相继建立起食管癌防治基地,在现场长期开展食管癌防治研究。本文重点讨论四十年来在高发现场进行食管癌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研究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
  • 摘要:食管癌的发病情况从我国高发区林县1959~2003年44年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流行病学动态研究发现,自1985年以后18年间有明显下降趋势。在全国食管癌发病率近20年也有所下降。但食管癌仍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大敌。几十年来,我国肿瘤防治工作者在病因预防和诊断治疗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过不少显著成效。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对食管癌的防治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相形之下食管癌的防治工作似为“低谷”状态。现就如何走出防治“低谷”的一些建议共同协商,以期有助于防治工作的进展。
  • 摘要:2004年《食管外科》杂志联合《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在天津召开了首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2007年在邯郸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因为食管外科并发症是举足轻重的课题,任何其他器官的外科并发症都似乎不值得开专题研讨会来探讨和研究,这说明食管外科并发症种类之繁多和性质之严重。
  •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五十多年来外科治疗2万多例的经验和各种教训,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分析自1952年9月至2005年12月行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20796例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及采用放射性核素、食管压力测定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方法对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1、食管癌和贲门癌20796例,切除18772例,切除率90.27%,切除死亡366例,死亡率1.95%。近20年切除率已提高到96%以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已降到1.5%t以下。2、远期结果,食管癌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28.16%、21.62%、15.21%、11.01%。贲门癌分别为18.45%、11.58%、7.44%、5.46%。早期食管癌(O—I期)5、10年生存率为73.87%、67.27%,影响远期生存结果的主要因素是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3、综合治疗,术前放射治疗随机分组研究结果,5年生存率术前放疗34.4%,单一手术30.0%,p>0.05。35岁以下青年人食管癌,术前放疗5年生存率为40.82%,同期未放疗者为22.86%。术后放疗对Ⅲ期患者特别是有癌残留和/或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有益于提高生存率。对贲门癌应用5-氟尿嘧啶进行术中化疗及肿瘤周围局部注射,随机研究5年生存率提高约10%。4、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水平,主要依靠内镜检查结合食管粘膜碘染色和指示性活检,可疑者定期复查。5、生活质量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较正常人明显延迟(t=7.105,p<0.01),且随时间推迟有所改善.但术后1年仍未达到正常人水平(t=2.900,p=0.016)。食管癌切除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关闭压和残余食管静息压均高于正常人(分别为t=2.275,p=0.03;t=2.160,p=0.039)。食管24小时pH监测发现89.7%的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半卧位反流程度低于平卧位(t=3.074,p=0.005)。结论:1、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五十多年技术日臻完善,切除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远期生存结果并不令人满意。2、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重视提高内镜诊断水平,手术治疗应规范,重视淋巴结清除。3、对Ⅱ、Ⅲ期患者应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根据分期怎样制定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商讨,并应进行大组前瞻性研究。4、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明显延缓,可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但很难达到正常人水平,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采取半卧位可减轻反流,
  • 摘要:目的:评价内镜套帽法切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长期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自1996年9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套帽法切除切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163例174灶,男112例,女51例,年龄29~82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食管早期癌90例98灶,癌前病变73例76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21例和52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评价。结果:174灶中病变位于中下段分别为163灶(94%);病灶长径平均14.8±6.3mm;术后组织学判定完全切除者156灶(89.7%),完全切除率与病灶大小有关,病灶越大,完全切除率越低。食管病变163例中内镜随访6~138个月,中位随访34个月,其中随访60个月以上54例(早期癌32例,癌前病变22例)。随访中共死亡8例,其中非食管癌死亡7例,复发死亡1例。随访5年以上者32例食管癌,根据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93.7%。食管原切除部位复发5例,复发率3.1%(5/163)。均为不完全切除者。再发4例(食管其它部位发现癌灶),发生率2.5%(4/163)。出血5灶,发生率2.9%(5/174),狭窄4例,2.5%(4/163),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粘膜切除治疗符合食管粘膜癌的生物学特点。可达到传统手术治疗相同的长期疗效,且适于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套帽法切除简便、有效、安全性高。
  • 摘要:目的: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多为Ⅱ期和Ⅲ期食管癌;Ⅱ期和Ⅲ期占食管癌手术治疗的90%以上,但多年来治疗效果提高不多。淋巴结转移数对肿瘤预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研究着重探讨淋巴结转移数对Ⅱ期和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和国际TNM分期标准的影响。方法:以1 098例10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Ⅱ期和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调查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以淋巴结转移数1枚和>=2枚的不同,对受区域淋巴结转移影响的Ⅱ、Ⅲ期的食管癌以新的标准进行TNM分期:Ⅱa期(T2N0M0和T3N0M0)、Ⅱb期(T1N1M0和T2N1(1)M0)、Ⅲa期(T2N1(2)M0和T3N1(1)M0)和Ⅲb期(T3N1(2)M0和T4N-M0)。结果①1 09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78例,转移率34.4%(378/1 098);共清除淋巴结4157枚,其中转移800枚,总转移度19.2%(800/4 157)。②0、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33.1%和9.5%;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③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2N1M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9%和24.12%;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3NlM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6%和6.77%;组成间的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并且T2N1M0期和T3N1M0期的生存率有交叉现象。④新分法ⅡA期,ⅡB期,ⅢA期和Ⅲ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6%,42.15%,28.57%和8.52%,各期之间的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明显影响着Ⅱ期和Ⅲ期食管癌的预后,以0、1和>=2枚转移淋巴结分三个级别较为适宜,能够准确地反映淋巴结转移数目和预后的关系;基于淋巴结转移数日的新法分期标准(0期、I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和Ⅳ期)能更好地反映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食管癌TNM分期标准提供了修订依据。
  • 摘要: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处于全部恶性肿瘤的前位。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众多的临床医疗中心已逐渐形成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放疗、生物免疫疗法的外科综合治疗模式,根据大多数临床报告,胃癌的整体疗效已有所改善,总体5年生存率达到30%左右,根治性手术后可提高至50%以上。但就胃癌外科综合治疗而言,仍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本文特就此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关键性问题,供讨论与交流。
  •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No.14v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技巧。方法: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外科和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腹外科2004年1至2007年12月期间清扫No.14v淋巴结的临床资料(357例)和手术实践,提出在处理胃癌根治术清扫该组淋巴结的经验和体会。结果:No.14v淋巴结清扫个数平均1.6±0.7个,No.14v淋巴结转移率为10.64%,侵出浆膜者转移率高。结论:胃下部癌D2手术应选择性清除No.14v淋巴结。
  • 摘要:胃癌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公认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是有益的。虽然目前胃癌的化疗方案不断完善,但部分胃癌患者对化疗的疗效并不理想,其中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根本所在。而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免疫效应细胞,如LAK、TIL、CD3AK、CIK、CTL细胞等进行的过继免疫治疗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体外实验证实免疫效应细胞对MDR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较其对亲代药物敏感肿瘤细胞系相似甚至更高。
  • 摘要:背景与目的: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直肠癌所占比例超过50%。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里程碑,能够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了解直肠癌TME术后的预后影响囚素,本文回顾性分析1056例行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0年至2003年结直肠癌病例3174例,其中接受根治性TME术直肠癌1056例。建立数据库。选择年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术前合并肠梗阻或穿孔、伴发糖尿病、肿瘤占肠腔周径比例、手术方式、联合脏器切除、安全切缘、围手术期输血、术中化疗、术后吻合口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侵袭层次(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术前血清CEA水平、术前血清CA19-9水平以及不同年代等20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1056例行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术前血清CA19-9水平、术前合并肠梗阻或穿孔、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不同年代是直肠癌TME术预后的影响因子。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由于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因此结论尚需通过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摘要:提高肝癌临床疗效有多种途径,有些途径疗效提高的幅度较大,如早诊早治;有些则较小,如肝癌手术切除切端远近的研究。有些是实质性提高疗效,如新疗法的研究;有些则是在肝癌某一亚群中疗效的提高,如某一疗法适应症的研究。这里拟重点探讨有可能实质上较大幅度提高疗效的途径。
  • 摘要: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尚无明显改观,进一步提高疗效仍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规范肝癌的治疗,为患者确定最佳首选和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肝癌的总体疗效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肝癌患者病情复杂,宜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特点和适应证选择最佳个体化方案。近年来,肝癌的规范诊疗在国际上引起高度关注,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英国胃肠病学会(BSG)、美国外科学院(ACS)相继推出临床指南或共识。国内曾制定多个相关诊疗指南或规范,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有待修订或补充。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和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联合召开了多次“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高峰论坛”,在吴盂超、汤钊猷、孙燕等院士的全力支持和参与下,汇集了国内数十名肝癌诊治领域各学科的知名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深人研讨,形成了基本共识,对推动我国肝癌的规范化治疗作出了贡献。
  • 摘要: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RT-PCR法检测SMMC-7721细胞中PPARγ的表达。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Skp2,p27K1p1和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RT-PCR法证实SMMC-7721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罗格列酮对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001)。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发现,罗格列酮可以使SMMC-7721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降低。并引起了显著的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P<0.01)。罗格列酮能显著上调PTEN表达,同时伴有p27K1p1蛋白表达的上调和Skp2蛋白表达的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可以使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PTEN蛋白途径对Skp2和p27K1p1蛋白进行调节,使细胞停滞在G1期.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 摘要: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是目前医学界棘手的问题之一。胰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全部肿瘤的第13位,近几年来,胰腺癌发病成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230,000,其中发达国家占60%,发展中国家占40%.由于胰腺癌的预后很差,其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8位,每年死亡例数与发病例数十分接近,达到227,000.胰腺癌以外分泌腺癌为主,占到95%左右。由于其发病隐匿,很难早期发现和治疗,5年存活率不足4%,10年存活率不足2%,在中国男性发病率为6/10万,女性发病率为4/10万。根据其发生在胰腺的部位分为胰头癌(78%)、胰体癌(11%)和胰尾癌(11%)。仅约20%的胰腺癌可手术切除。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胰腺癌的死亡率为4.4/10万,但却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天津市为例,从1981年至2000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中,胰腺癌在女性居于第1位,男性居于第5位。
  • 摘要: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率又居高不下,有“癌中之王”之称。尽管近年胰腺癌的诊疗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总体5年生存率<5%。在现有条件下,单纯强调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胰腺癌的预后,必须加强其综合治疗,才有可能改善目前的治疗现状。本文就近年来胰腺癌综合治疗方面的现状和新进展作一概述。
  •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征,评价灌注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6例非胰腺疾病患者和78胰腺癌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36例正常胰腺组织和78例胰腺癌组织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织的BF、BV和PS值分别为135.24±48.36ml·min-1·kg-1、200.55±54.96ml·kg-1和49.75±24.27ml·min-1·kg-1,在胰头、颈、体和尾分布均匀一致,与之比较,胰腺癌的BF、BV、PS均明显降低,分别为31.77±19.36 ml·min-1·kg-1、66.84±39.49 ml·kg-1和37.64+27.14 ml·min-1kg-1。结论 正常胰腺CT灌注表现为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胰腺癌表现为低灌注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降低的肿瘤,64层CT灌注成像有助于胰腺癌的定性诊断。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WHO统计全球年新发病例超过400万,年死亡病例可达100万,仅次于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二位。随着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提高乳腺癌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成为肿瘤专业医师的重要课题。
  •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丝氨酸118磷酸化的雌激素受体α(p-Ser118-ERa)的表达情况、与ERa、PR表达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年前治疗的7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p-Ser118-ERa、ERa、PR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三苯氧胺(TAM)疗效的关系。结果 70例ERa阳性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P-Ser118-ERa的表达与ERa的表达正相关(r=0.348P=0.003),p-Ser118-ERa的表达与PR的表达正相关(r=0.241 P=0.044)。p-Ser1185-ERa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P=0.013);PR阳性的患者中,p-Ser118-ERa阳性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的患者(P=0.021)。结论 p-Ser118-ERa联合PR检测有可能为三苯氧胺疗效的评价提供一个更精确的生物指标。
  • 摘要: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反应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2002年6月-2007年12月接受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15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筛选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化疗的反应以及无瘤生存。结果 151例患者中,21例(14%)为三阴件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8%对12%.p=0.002),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04).如果能够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无瘤生存无明显差异(p=0.497)。如果不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无瘤生存有明显差异(p=0.01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接受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完伞缓解率高,病理完全缓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无瘤生存。对于没有获得PCR的患者,三阴性乳腺癌的无瘤生存明显劣于非三阴者。
  • 摘要:乳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妇女癌症,不论是开发中或已开发国家的发生率都很高。全世界除了美国拜更年期妇女服用女性荷而蒙的人数锐减之赐,乳癌的年发生率略减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年发生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原本只在西方国家所重视的乳癌防治,已演变成全世界都关心的仪题。台湾在过去20年中,由於受到饮食及生活习惯西化逐渐西化的影响,乳癌的年发生率有超过4倍以上的快速成长。自2003年以来,台湾乳癌的年发生率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妇癌的第一位,现今每年有超过6000例的新生个案,而且每年因乳癌死亡的人数也高居女性癌症死因第四位(Anonymous 2003)。综合上述的理由,可以预见台湾的乳癌研究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
  • 摘要:一、无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是自体移植还是单倍型移植?二、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移植问题三、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治疗四、胎盘脐带血中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使新生儿在以后发病?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启示
  • 摘要:造血系统恶性肿瘤(HM)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L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异常综合症(MDS),骨髓增殖性疾病(MPD),霍杰金和非霍杰金淋巴瘤(HL,NHL)等。我国2006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HM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HM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放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疗效尚不令人满意。近20年来,随着人类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认识的飞速发展,一系列与H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基因、受体、抗原、细胞内关键物质相继被发现,引发了以这些靶向为目标的新型药物的研发。这一类新型药物被称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eutic drugs,MTTD)。以伊马替尼和美罗华为代表的MTTD分别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和CLL,HL,NHL的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疗效。靶向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未来治疗HM中最具前景的手段。
  • 摘要:一、某些概念问题1、抗“血管生成”-肿瘤治疗新策略(Folkman,1996)2、癌形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细胞中的DNA发生改变论据:①部分病人有家族遗传倾向②癌细胞中的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③癌细胞中DNA的合成或修复机制出现障碍④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活性有明显相关性⑤癌变时,原癌基因常转变为成癌基因
  • 摘要:目的:MYCN基因扩增与否是判断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及分型的重要指标。我们拟通过抑制MYCN高扩增NB肿瘤细胞中MYCN的表达,并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增殖的改变,为以MYCN扩增与否为标志的NB个体化治疗积累数据。方法:设计合成MYCN短链干扰RNA,转染MYCN高扩增表达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LAN-1,抑制MYCN基因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验MYCN mRNA及蛋白表达受抑制情况;培养24小时后ELISA法检验DNA碎片,检验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表达检验肿瘤细胞分化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转染12h MYCN mRNA表达0.53±0.10、24h MYCN mRNA表达0.28±0.09,表达显著降低(P<0.05),western-blot转染12h MYCNmRNA表达0.76±0.13、24h MYCN mRNA表达0.444-0.07,表达显著降低(P<0.05).提示MYCN-siRNA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中MYCN基因表达;MYCN基因表达抑制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增加(抑制组DNA碎片值1.90±0.12,对照组I.13±0.09,P<0.05),且NSE表达增高(抑制组0.472±0.102,对照组1.035±0.140,P<0.05),提示LAN-1肿瘤细胞分化增强。结论:抑制MYCN高表达扩增神经母细胞瘤中MYCN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
  •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妇科肿瘤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她既是肿瘤学的一部分,又是以妇科为基础,与妇科有解不开的渊源,今天仍为广大妇科医师关注和乐于从事的专业。下面简要列举几个方面的发展予以说明:手术方面:Wertheim-Meigs术使停滞了几十年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得到复兴和改良;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不仅用于早期子宫颈癌,而且也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淋巴清扫由盆腔延至了主动脉旁区;脏器廓清术也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保持生育功能的子宫颈广泛切除、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均在妇科恶性肿瘤开展。放射治疗方面:腔内放疗有了重大的改革,镭被其他γ线源取代,中子源也用于腔内放疗;特别是传统的腔内放疗技术已被后装技术取代,不仅解决了防护问题而且治疗效果未受影响;体外照射不仅有SSD技术,也有等中心技术;3-DCRT,IMRT技术也在妇科放疗中使用。化疗方面:已作为滋养细胞肿瘤的根治手段;化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取得明显进步;放化疗同期治疗子宫颈癌已成当前的治疗热点。诊断方面:影像学、阴道镜、宫腔镜,肿瘤标志物均已是妇科肿瘤诊断的重要依据。防治方面:HPV与子宫颈癌关系及其疫苗的研制成功是肿瘤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上述的每一方面均尚存在问题、矛盾、争议甚至困惑。如何解决?妇科肿瘤如何发展?关键在那?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问题供同道思考和讨论。
  •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检查对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CT诊断盆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方法:以PAS系统复阅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275例子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以一侧盆腔CT影像七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10mm或有中心坏死者视为CT淋巴结阳性,或以一侧盆腔CT影像上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15mm或有中心坏死者视为CT淋巴结阳性.以术后相应侧盆腔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计算并比较不同标准时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275例患者中60例(21.8%)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阳性,最易转移的部位为闭孔(51.7%),髂外(35.O%)和髂内淋巴结(26.7%),宫旁淋巴结转移11例(18.3%)。CT影像上发现巾心坏死8例,病理均为阳性,平均淋巴结直径12mm。以一侧盆腔CT影像上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分别≥10mm或有中心坏死者为CT淋巴结阳性的诊断标准时计算CT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2.0%和93.5%;以一侧盆腔CT影像上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分别≥15mm或有中心坏死者为CT淋巴结阳性的诊断标准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33.8%和99.0%。结论:螺旋CT检查对诊断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以淋巴结最大直径≥10mm为标准时灵敏度较高,淋巴结中心性坏死也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原发肿瘤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2007年5月75例手术治疗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理切片肿瘤的厚度。结果:7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可测量厚度,厚度为0.1~2.2cm,平均厚度为0.94cm,2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31.4%。淋巴结未转移(pN-)患者的舌癌平均厚度0.81cm;淋巴结转移(pN+)的患者的舌癌平均厚度1.23cm,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早期(Ⅰ、Ⅱ期)舌癌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18.6%(8/43)。早期舌癌肿瘤厚度小于或等于0.5cm淋巴结转移率为0(0/14),大于0.5cm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7.6%(8/29)。结论:舌癌厚度是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指标,应对肿瘤厚度大于0.5cm的患者进行颈部选择性治疗。
  • 摘要:目的:评价全喉切除术后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7月至2006年8月127例全喉切除术后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发音成功率为82.7%(105/127),所有发音成功患者经2~27年的随访,发音效果良好,未产生误吸现象。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和术后感染是发音失败的主要原因。讨论:全喉切除术后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发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 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LT)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外周T细胞肿瘤,特点为系统性发病,淋巴结多形性T细胞浸润、滤泡树突状细胞的增生、高内皮静脉增生和多克隆性的B细胞增生,形成复杂的器官样结构。
  • 摘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在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目前广泛用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本文拟就其在淋巴系肿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主要涉及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 摘要:目的:通过与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分化肾盂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39例。肾盂癌,12例施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联合下腹部小切口切除患侧输尿管口,27例行常规开放性肾盂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中属于肿瘤局限且细胞分化差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中33例病理为肿瘤局限于肾脏(T1N0M0~T3N0M0),细胞分化3级。其中12例施行腹腔镜手术.21例接受开放手术。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32 min和212 min(p=0.10),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62 ml和233 ml(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天和9.8天(p<0.001),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也显著早于开放组(p<0.001)。术后随访7~67个月,腹腔镜组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开放组患者中1例术后12个月腹膜后复发。3例发生浅表性膀胱癌,无患者死亡。结论: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的肾盂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肿瘤局限但细胞分化差的患者,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 摘要:目的 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恶性胛瘤和侵袭性肿瘤,并从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功能几方面加以评价。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肿瘤患者11例,骨肉瘤8例,骨巨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例。按照Enneking分期,手术行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骨肉瘤行新辅助化疗,大段同种异体骨为深低温冷冻保存,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随访1.5-6.5年,平均49个月。其中8例骨肉瘤患者随访3-6.5年,平均53个月。11例均有良好的骨愈合,开始出现骨愈合时间为3个月-1.5年,平均为8个月。无异体骨反应继发感染,无内固定失败。异体骨骨折1例.复发2例,肺转移3例,保肢率为81.8%。术后功能评定采用MSTS骨骼肌肉系统肿瘤手术治疗后重建功能评估系统,评分为16-27分,平均24.3分。结论 胫骨下端虽软组织覆盖较薄,血运相对较差,但保肢术后肿瘤复发率不高,异体骨感染、不愈合、骨折率较低。固定方式以髓内固定为佳。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术后功能良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安慰。是一种较好的保肢方式。
  • 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广义是指所有神经上皮来源的肿瘤,但人们习惯上往往狭义地指来源于各类胶质细胞的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75%(图1)。虽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胶质瘤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已达到6-10年,但高级别的胶质瘤特别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只有30-36个月和12-15个月。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30%,五年生存率还是不足5%,而且近20年来亦无明显改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胶质瘤的治疗进行反思。
  • 摘要:目的:增强全院护理人员对于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与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对压疮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方法:成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及培训基地;制定小组成员职责;对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成员进行压疮基本知识的培训;压疮的预防及评估;临床实践工作中如何预防压疮;压疮的治疗和尿失禁护理;新型伤口敷料与传统换药方法的应用;伤口资料的收集等。用最新理念和方法指导压疮护理的实践。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评估表、记录表和上报表。规范全院压疮的护理记录。制定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成员活动手册,对成员起到了指导及约束作用,确保完成培训计划。小组成员制定本专业科室的乐疮预防措施。健全压疮管理组织结构,制定压疮管理流程。实现压疮小组成员、护士长、压疮小组组长、护理部三级质控管理。结果:(1)很好的预防了压疮的发生.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增强了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防范意识及护理水平(2)制定压疮管理流程有利于三级监控,三级管理网络的压疮质量控制方式,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压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3)有利于循证护理理念的形成。(4)有利于医患之间、科室之间的沟通。结论: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及培训基地的建立对医院肿瘤患者的压疮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延胡索散(YHSS,主要由延胡索和莪术组成)是一个古老的中药复方,最初收录于宋代的《鸡峰普济方》和《朱氏集验方》中,主要用于妇科活血行气止痛。结合该方的主治以及延胡索和莪术的临床应用,延胡索散在癌症的晚期治疗中应该存在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结合了系统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理念。通过研究药材提取物和部分单体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转移和分化的影响,说明延胡索散对肿瘤转移和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可能的作用机理。MTT,NBT以及小室法分别用于评价药材提取物和单体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的作用。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联用指数法(combination index,CI)和等效线图法着重研究了延胡索和莪术这两个药材提取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延胡索和莪术均存在较强的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转移的作用,但是对于HL-60细胞的分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者联合应用还能协同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 摘要: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在中国已经被肿瘤患者广泛接受,得到了我国肿瘤学界的认可,并受到国际上的关注。2007年四月,在美国华盛顿NCI举行了中国传统医学治疗肿瘤的研讨会,中美两国的肿瘤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以及今后的协作问题。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是我国防治肿瘤的特色之一,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 摘要: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通过抗体工程技术制备抗体靶向药物。当前。已有10种以上的抗体药物经批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热点。从分子构成来看,抗体药物包括:抗体或抗体片段。抗体偶联物,抗体融合蛋白。抗体药物的研制与应用需考虑分子靶点的选择、抗体人源化、抗体药物小型化、抗体药物高效化、抗体药物与化疗或放疗联合使用。抗体药物是研制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丰富资源,在肿瘤靶向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抗肿瘤靶向药物一般包括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两大类。抗体药物(antibody-based drugs)是以抗体为基础制备的药物。研究利用抗体治疗肿瘤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抗体是通过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的途径制备的。不少研究者曾利用抗血清治疗肿瘤,但未能得到确定的疗效,有时甚至产生严莺的毒副反应。由于抗血清是含有为数众多的各种不同抗体的混合物,这些抗体分别针对癌细胞表面不同的抗原;而这些抗原同时也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因此,抗血清用于肿瘤治疗,可能在体内与正常组织发生交叉反应而导致毒副反应。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可制备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进行大量生产。而特别重要的是单克隆抗体对相应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抗体分子的均质性,可大大降低在体内与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为利用抗体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肿瘤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便于区别,此前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途径制备的抗体则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或称常规抗体(conventional antibody)。目前用于制备抗体药物(抗体治疗剂)的抗体均属单克隆抗体(单抗)。当前研制与应用的抗体药物基本上属于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抗体药物亦称单克隆抗体治疗剂(monoclonai antibody therapeutics)。自1997年以来,抗体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国内外已有11种抗体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目前处于临床前期、临床I期与临床Ⅱ期研究与开发的各类生物技术药物中,抗体药物的品种数量位居前列。
  • 摘要: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药物科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中靶向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已取得重要进展和成绩。针对多个与肿瘤发生发展信号转导过程紧密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和丝/苏氨酸激酶分子,已有十余种药物成功上市。但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包括药物的耐药性、靶点的专一性和广谱性、临床患者选择、疗效评价和个性化用药等。本文综述了主要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 摘要:目的:研究烯二炔类抗生素力达霉素(Lidamycin,LDM)对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及原代分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cerebral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rCMEC)增殖、细胞凋亡、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与肿瘤血管拟态的影响,并通过体内U87MG口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观察LDM抑制人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LDM对胶质瘤细胞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LDM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LDM对血管形成及肿瘤细胞血管拟态的影响;Transweli检测了.LDM对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人胶质瘤细胞U87MG接种于口鼠皮下,观察LDM对在体人胶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LDM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C6、人胶质瘤细胞U87MG及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的增殖。IC50值分别为6.05x 10-11±5.75×10-11M、8.21×10-10±6.50×10-10M、4.33×10-11±5.77×10-11M。在0.1 nM、0.5nM,1nM、2nM的LDM作用下,C6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分别为5.40%、33.32%、46.43%、82.08%、,U87MG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分别为56.16%、70.42%、70.41%、85.56%,rCmec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分别为13.50%、19.48%、25.80%、42.75%。Transwell结果显示LDM可以有效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在0.1 nM、0.5nM、1nM、2nM的LDM作用下,随着LDM药物浓度的升高,迁移和侵袭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ube formation实验结果显示LDM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的血管形成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对脑胶质瘤细胞C6及u87MG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也有显著的影响。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LDM能够显著抑制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尾静脉注射0.025mg/kg和0.05mg/kg的LDM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2.7%和61%。结论:力达霉索能有效的抑制胶质瘤细胞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同时也能显著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87MG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及胶质瘤细胞血管拟态相关,提示力达霉素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胶质瘤的药物。
  • 摘要: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远大于血管生成速度导致其氧气供应及营养素供应不足,造成细胞内出现局部低氧、低糖状态。据文献报道,肿瘤低氧在肿瘤的发展、转移、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与肿瘤细胞对放疗、化疗的耐受性及晚期重病状态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因而也被认为是癌症复发的促成因素。
  • 摘要:本文研究内容:我国大肠癌筛查的肩迪与机遇、大肠癌分子标志物的基础研究、大肠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研究——转化性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
  •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选择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223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获得随访184例,随访率82.5%。按照Ueda分型方法,本组病例包括I型10例,Ⅱ型26例,Ⅲa型130例,Ⅲb型12例,Ⅳ型6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6组:肿瘤根治性切除或肿瘤所在肝叶/段规则性切除+胆管癌栓取出治疗组(A组)48例;肿瘤姑息性切除+癌栓取出(B组)13例;肿瘤姑息性切除+癌栓取出+患侧肝动脉结扎/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C组)34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D组)27例;内镜下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包括支架植入)治疗组(E组)50例;保守治疗组(F组)12例。比较各组生存期。结果A、B、C、D、E、F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5、6、16、12、3.0、2.5个月,累积1年生存率分别为93.2%、9.0%、80.5%、52.3%、0、0,累积2年生存率分别为72%、0、35.6%、18.0%、0、0,累积3年生存率分别为56.0%、0、15.3%、6.0%、0、0,累积5年生存率A组为24.0%,C组为为5.0%,其余各组均为0。I型、Ⅱ型、Ⅲa型、Ⅲb型、Ⅳ型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0%、38.5%、20%、25%、33.3%,各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根治性切除肿瘤+胆管癌栓取出术为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最佳治疗方案(P<0.001);2.在无法完成根治性切除的情况下,姑息性切除肿瘤、取出癌栓疏通胆道(或者单纯取出癌栓)后,行TACE阻断胆管癌栓的血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3.单纯ERCP、PTCD引流及胆管癌栓取出治疗,而不切断胆管癌栓的血供,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绝大多数患者胆红素水平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其生存时间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临床分型并不能反映患者的预后,各型行根治性切除者5年累积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除I型以外各型根治性切除率低往往是因为医生认为对疾病诊治的错误认识所导致的;5.选择性行肝移植可以显著延长其生存期,疗效优于伴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值得探讨。6.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 摘要:外科手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消融治疗是当代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三大主要手段。衡量治疗手段的临床价值,主要是依据疗效,即清除肿瘤和延长生存的能力。其他的评估指标,包括侵袭程度、可操作性和医疗成本。由于HCC病人伴有肝硬化背景致使肝功能受损、高度复发倾向需要反复治疗等显著特点,这些评估指标对于治疗手段的临床定位具有重要的加权作用。
  • 摘要:一、HCC的治疗现状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的重大健康问题,目前在最常见癌症中位列第五,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三,在中国则位居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肝脏部分切除术仅对不到30%的HCC患者可行;化疗和放疗也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因此,临床急需新治疗策略来应对HCC。
  • 摘要:1.肿瘤介入是国内介入放射医生的主要临床工作,而肝癌的介入治疗最为受到患者和其他学科医生的认可。目前.国内外肿瘤学界将TACE界定为有效、但非治愈手段,即palliative therapy.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