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
伊布利特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3015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等;伊布利特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继鸿、张萍、何振山等。
伊布利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3015篇
占比:99.74%
总计:93254篇
伊布利特
-研究学者
- 郭继鸿
- 张萍
- 何振山
- 孙健玲
- 张海澄
- 齐书英
- 廖德宁
- 刘鹏
- 岳昌林
- 易忠
- 李一石
- 李宏
- 李小鹰
- 李洁
- 刘道喜
- 华潞
- 吴宗贵
- 唐平
- 姚浩洁
- 宋春丽
- 张家友
- 施林生
- 朱文青
- 葛均波
- 郭静萱
- 万征
- 于自勋
- 冯霞
- 况扶华
- 刘新红
- 孙跃民
- 崔俊玉
- 张勇
- 张楠
- 张澍
- 张玲
- 房波
- 方全
- 李世光
- 杨敏
- 王厚阳
- 王洁
- 王超
- 田蕾
- 蒋娟娟
- 赵伟
- 赵学
- 赵荣诚
- 陆明奎
- 陈良余
-
-
刘影;
李小莉;
程洁
-
-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房颤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伊布利特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有效率、转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用药前后血压及心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60、90、120、480 min,观察组患者转复例数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本组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房颤的疗效佳,有利于患者心律早期转复,同时安全性良好。
-
-
马丽娜;
孟婷;
蒋庆军;
李伏;
席少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与对比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伊布利特治疗,两组均治疗7 d。对比两组治疗1 h内的转复率与转复时间,治疗前后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变化,治疗后7 d总有效率,治疗后7 d内房颤复发率,治疗后7 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转复率更高,转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2 h的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联合组的房颤复发率4.54%,对照组的房颤复发率为2.2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7 d的一过性窦房阻滞、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中的应用能提高转复率,加快转复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应用。
-
-
赵荣诚;
韩佳
-
-
摘要: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对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将其中采用伊布利特治疗的38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转复成功率、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转复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对照组LVEDD、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E峰、A峰、LVEDD、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提高转复成功率,纠正炎症状态,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
赵荣诚;
韩佳
-
-
摘要: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伊布利特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成功转复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YO)抗原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QTc达峰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伊布利特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成功转复率,缩短转复时间,降低复发率;还能降低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的损伤,且治疗安全性高.
-
-
马兰
-
-
摘要:
目的 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伊布利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心室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心室率.结果 观察组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复时间(46.24±1.21)min、心室率恢复正常时间(43.21±1.25)min短于对照组的(81.25±5.26)、(76.21±5.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等级(1.56±0.12)级、心室率(88.21±2.34)次/min优于对照组的(2.67±0.45)级、(121.25±6.7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对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效果确切,转复效果优于胺碘酮,对心室率控制效果好,可加速转复,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
-
-
赵荣诚;
韩佳
-
-
摘要:
目的 探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对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将其中采用伊布利特治疗的38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转复成功率、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转复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对照组LVEDD、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E峰、A峰、LVEDD、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序贯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提高转复成功率,纠正炎症状态,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
周挥茗;
李运泉;
巴宏军;
李轩狄;
王慧深;
覃有振
-
-
摘要:
目的:分析1例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病例,探讨伊布利特在儿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诊治1例儿童慢-快综合征,结合病例特点与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置入起搏器后,患儿的心动过缓得以纠正,存在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QT-c间期延长。伊布利特使患儿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消失,但QT-c间期进一步延长。伊布利特继续支持治疗1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复现,QT-c间期明显缩短;3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仍存在,但QT-c间期已缩短至正常范围。结论: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是治疗儿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伊布利特对长期性儿童慢-快综合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短期抑制作用。伊布利特治疗后长期支持治疗和随访非常重要。
-
-
-
-
宋欢欢;
王玉华;
陈焕玲;
刘红玲
-
-
摘要: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对肿瘤患者急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将82例急诊科就诊的发生急性房颤的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伊布利特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转复的成功率、转复后的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共56例(68.3%)患者转复成功,其中治疗组患者转复成功率8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校正后的QTc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无超过440 ms(男)或450 ms(女)的QTc,两组患者的QTc均长于基线水平,其中治疗组患者的QT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QT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复后血压、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肝肾功能损伤.结论 伊布利特转复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房颤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
-
苏浩;
徐健;
范西真;
安春生;
孙贤林;
朱红军;
沈伟;
宇霏;
陈康玉;
严激
-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而在行射频消融术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疗效并改善预后.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小于90d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伊布利特被推荐为药物转律的一线药物,心房扑动的转复率为54%~87%,心房颤动的转复率为31%~77%.但仍有4%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1],此外还可发生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而硫酸镁是治疗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效药物,可以显著减少伊布利特引起的QT间期延长[2].该研究旨在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后仍未转复窦律者,联合应用伊布利特和硫酸镁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俞晓军;
赵菁;
袁国裕;
陈士良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预防性应用硫酸镁对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研究2009年9月~2013年3月,舟山医院心血管内科行伊布利特药物转复符合入组条件患者76例,分为单独应用伊布利特的对照组35例,伊布利特联合静脉预防性应用硫酸镁的试验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在转复率、平均转复时间、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药物相关QTc延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疗效:试验组较对照组转复率提高13.6%(70.7%vs57.1%,P=0.055);亚组分析房颤转复率提高8.5%(60.3%vs51.8%,P=0.381);房扑转复率提高15%(90.9%vs75%,P=0.763);平均转复时间:两组无差异.(2)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心动过缓:试验组较对照组低10.3%(9.7%vs20%,P=0.206);室性早搏:试验组较对照组低16.6%(12.2%vs28.4%,P=0.074);单形或多形性室速:试验组较对照组低15.5%(7.3%vs22.8%P=0.055);Tdp:试验组未发生,对照组3例(0.00%vs8.3%,P=0.00);总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26.6%(21.9%vs48.5%,P=0.028).(3)治疗前后QTc变化:试验组QTc延长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34.7±45.3ms vs75.6±69.3ms,P=0.004).(4)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OR=0.064)、初始QTc(OR=1.022)、△QTc(OR=1.018)为用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QTc(OR=1.038)为Td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预防性应用硫酸镁可以有效提高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疗效、减少QTc过度延长、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Tdp的发生.
-
-
-
-
-
-
齐书英;
何振山;
崔俊玉;
赵玉英;
杨丽;
彭育红;
李洁
- 《第四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
| 2006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和比较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系我院参加的由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Ⅱ期临床试验报告摘要,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较安全.本观察因病例数较少,未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供参考.
-
-
邓贵智;
胡建新
- 《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房颤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参松养心胶囊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兔急性房颤的预防作用,以及探讨兔急性房颤诱发试验中心房肌L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和钾离子通道HERG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刺激组、伊布利特组、参松养心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它组均开胸于左心房植入电极,经程序刺激与Burst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房颤诱发试验。结论:1.伊布利特及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用药对兔急性房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联合用药与单用伊布利特比较其预防急性房颤发生无显著差异。2.参松养心胶囊对家兔急性房颤无明显预防作用,但与伊布利特联合有预防作用。3.房颤诱发术后刺激组兔心房肌L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表达明显下降,而HERG表达无明显变化。4.伊布利特可以增强L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的表达及降低IKr通道HERG表达。5.参松养心胶囊不能增强L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的表达,对IKr通道HERG的表达无明显影响。6.联合用药与单用伊布利特比较二者对α1C、β1、HERG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