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5-08-21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心衰治疗中,CRT-D卓有成效,目前是治疗心功能Ⅲ-Ⅳ级伴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工类适应症,并且逐渐向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扩展。CRT-D的植入增多,此类患者囊袋感染、电极故障等机会增加,较普通起搏器电极而言,CRT-D电极直径较粗,且左室电极植入于冠状静脉窦,易于沿途血管发生粘连,增加了拔除的难度。本例患者中,首先对三个电极尝试直接拔除法,左室电极粘连轻,我们给予直接拔除;由于患者右心室除颤电极及心房电极与锁骨下静脉和上腔静脉粘连,遂给予扩张鞘和锁定钢丝采用反推力拔除成功,拔出后给予上腔静脉造影,上腔静脉完整。术后给予清创、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未出现心包填塞、肺栓塞、瓣膜撕裂、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虽然经静脉去除起搏装置系统的手术复杂、出现严重发症的几率高,但是目前有经验的术者是可以经静脉拔除绝大多数感染的电极;对于经静脉拔除电极失败或者是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可以经外科开胸手术,直视下取出电极。
  • 摘要:冷冻球囊导管是专门为电隔离肺静脉所设计,目前在国外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已成为一种常规消融治疗手段,术后随访1年,约70%患者保持窦性心律.2014年4月16日,我中心在省内率先成功使用冷冻球囊导管治疗两例心房颤动患者.
  • 摘要: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其基本涵义就是围绕着患者疾病在医务人员和病人层面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沟通.它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诊疗技术与人文服务水平,取得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与合作,促进医学事业与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
  • 摘要:冠心病介入治疗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自1984年我国成功的完成第一例PCI泊疗以来,我国PCI技术发展迅速,尤其近10年来我国PCI手术量年递增率超过30%,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及新的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问世,PCI手术成功率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关注,选择好冠脉导引导丝及掌握好其操作技巧是保证PCI手术成功三大要素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 摘要:近年来在心电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进展,包括胸痛心电图的诊断陷阱,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修订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冠脉痉挛与心电图,Wellens综合征的现代认识,高钾复杂心电图改变等。
  • 摘要: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滞后的领域.过去所熟知的一些药物,有的已经退出临床应用,有的虽几经努力研发了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可供临床应用的寥寥无几.选择其中已较成熟的或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略作介绍——决奈达隆,雷诺嗪,选择性心房离子通道阻滞剂,腺昔A1受体激动剂,伊伐布雷定,尼可地尔,以期正确对待心律失常治疗.
  • 摘要:急性肺栓塞(APE)是目前临床上并非少见的心血管急症,其中合并右心功能障碍者死亡率明显增加[1],因此早期对其病情的正确评估决定着之后的治疗策略,从而影响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 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ca resynchronization therepy or with defibrillator,CRT/CRTD)应用于临床已有近20年,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升级,对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中晚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获益颇多,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还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减少死亡率[1].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其不仅能改善左心功能,同时对右心功能亦有不同程度改善[2],其中肺动脉压力(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系判定右心功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笔者就接受CRT/CRT-D植入的患者术后SPAP变化情况作一探讨.数个小型研究证实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有症状性心衰患者植入CRT后可降低SPAP和逆转右室重塑。然而尚有另一些小型研究证实该类患者植入CRT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同时右心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REVERSE研究提出了尽管在植入CRT后LVEF显著改善,但通过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漂移这项技术测量出的右室纵向运动的效果和SPAP的没有得到临床显著改善。故CRT术后SPAP变化情况仍需进一步探讨和更大样本研究支持。
  • 摘要:心电图P波是反映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包括P波时限、离散度、终末电势和PR间期等在内的P波指数异常与左心房扩大[1]、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2]有关.体表心电图以其无创、价廉,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脏电活动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P波作为反映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其与左心房扩大、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有关,因而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毫无疑问,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最终结论的可信度,依赖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目前认为基于软件技术和采取“人机对话”方式是较为准确的测量心电图指标的方法;而采取软件自动测量的方法,由于不同波形本身的特点(如P波和T波起止点不易确定,而QRS波则相对容易确定),导致测量结果准确性不高;传统的卡尺测量方法,因其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软件技术应用前广为接受的心电图测量方法,至今仍占据重要地位。
  • 摘要:心脏电学失同步(QRS时限≥120ms)是筛选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的核心指标,然而依据此标准大约1/3的患者表现为无反应[1].Sipahi I等对五项大型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QRS时限≥150ms组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衰住院的改善明显优于150ms以下组[2],而Sassone B等研究发现心电图QRS时限与CRT反应间存在"U"形相关,即QRS时限在120~130ms和≥180ms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无反应[3].此外,亦有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LBBB,真性LBBB患者对CRT反应更佳[4].考虑到我国CRT植入人群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如我国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国外),为了明确在我国CRT植入人群QRS时限与CRT反应间是否亦存在"U"形相关,以及真性LBBB患者是否CRT反应更佳,本研究对我中心CRT植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心电图QRS时限及形态对CRT疗效的影响.
  • 摘要: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而在行射频消融术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疗效并改善预后.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小于90d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伊布利特被推荐为药物转律的一线药物,心房扑动的转复率为54%~87%,心房颤动的转复率为31%~77%.但仍有4%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1],此外还可发生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而硫酸镁是治疗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效药物,可以显著减少伊布利特引起的QT间期延长[2].该研究旨在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后仍未转复窦律者,联合应用伊布利特和硫酸镁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摘要: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植入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囊袋感染及导线故障发生率的不断增加,而电极拔除是唯一有效解决方法.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于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搏器电极拔除工作至今,从早期的电极直接拔除,到利用锁定钢丝及血管扩张鞘,以及下腔回收装置的利用,使得电极拔除的成功率不断增加.本文就我院2015年处理的两例囊袋感染导致移除起搏装置系统的患者进行报道。本例患者中,首先对三个电极尝试直接拔除法,左室电极粘连轻,给予直接拔除;由于患者右心室除颤电极及心房电极与锁骨下静脉和上腔静脉粘连,遂给予扩张鞘和锁定钢丝采用反推力拔除成功,拔出后给予上腔静脉造影,上腔静脉完整。术后给予清创、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未出现心包填塞、肺栓塞、瓣膜撕裂、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虽然经静脉去除起搏装置系统的手术复杂、出现严重发症的几率高,但是目前有经验的术者是可以经静脉拔除绝大多数感染的电极;对于经静脉拔除电极失败或者是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可以经外科开胸手术,直视下取出电极。管发生粘连,增加了拔除的难度。
  • 摘要:介绍一例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窦律维持对CRT患者的重要性及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消融房颤后恢复了窦律,保证了房室同步,改善左室功能,又保证了双室起搏比例。本例患者房颤消融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证明了这点
  • 摘要:本文是一个回顾性研究关于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是否改善CRT疗效和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表明,在CRT双室有效起搏对有反应者的重要性,双室起搏比例高者能从CRT中得到最大益处,不但能够改善心功能分级还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 摘要: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植入数量的增加,导线故障和感染病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起搏电极导线需要拔除.拔出方法包括直接牵引拔除术、锁定导丝、套叠式机械扩张鞘、可旋转螺纹头端鞘、股静脉拔除装置、激光鞘拔除装置等。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影响着世界上大约2%的人口.房颤的患病率预计未来40年内将增加5倍,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房颤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不但大大增加医疗成本而且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从1990年到2010年,致残率增加了18%,此外,房颤患者年死亡率男性增加2倍和女性增加1.9倍.房颤患者中风、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房颤血栓栓塞事件,引起脑血管意外(CVA).不管是阵发性,持久,或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和中风的风险是一样的.最近,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了进口器材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在我国使用。从左心耳封堵器应用情况而言,PLAATO封堵器已经停产,ACP封堵器尚未上市,国产LifetechLAmbreTM装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仅Watchman左心耳封堵装置获得美国FDA批准。近年来,有关左心耳封堵术的文献报告明显增多,样本量也较大,且多数研究使用的是Watchman左心耳封堵装置。在2013年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上,Reddy代表课题组公布了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共入选了800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结果显示:与口服华法林相比,采用Watchman进行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分别为0.65(P=0.04)、0.4(p=0.005)和0.18(P=0.01),而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表明在预防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左心耳封堵术显著优于口服华法林治疗。
  • 摘要:室速风暴、ICD风暴、交感风暴和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是同义语,国际上公认的定义为:24小时内反复发作室速/室颤或ICD正常放电≥3次,包括持续性室速,即室速持续时间>30秒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需要紧急处理终止[1].其发病率、死亡率非常高,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发作时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常疗效不佳,临床处理非常棘手.结合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入院的4例患者,使用艾司洛尔控制交感风暴的发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心脏成纤维细胞是构成心脏的主要细胞,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1].心脏纤维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共同表现,是以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为特征[2].因此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等的合成已成为抑制心脏纤维化的重要方法.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真核细胞内一类内生性的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特异性结合其靶基因信使RNA3’端非编码区,进而负向调节其靶基因信使RNA的翻译或介导信使RNA降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过表达miRNA-29、miRNA-101,或miRNA-133可以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反应,而过表达微小RNA-21,可以促进纤维化的发生。然而,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有很少一部分miRNA在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得到阐明。此项研究中发现在PDGF-BB处理后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的miRNA-9,能够在体外抑制纤维化的发生。过表达miRNA-9通过靶向抑制PDGFR-β/ERK信号通路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通过控制miRNA-9的表达可能为抑制心脏纤维化的发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而提高PCI术中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比伐芦定相较肝素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外一系列冠脉介入治疗指南已将其作为PCI术中Ⅰ类抗凝推荐[1,2].但因比伐芦定价格昂贵,导致在我国冠心病患者PCI术中的广泛应用受到最大阻碍,国内的相关研究亦较少见.本研究就比伐芦定在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做一疗效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比伐芦定组及肝素组在围手术期出血及血栓事件、术后30 d内出血及MACE事件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尽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伐芦定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较肝素组有所降低,尤其是在围手术期出血及术后30 d内的MACE事件上。由此认为: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具有降低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出血及MACE事件发生率的趋势。
  • 摘要:血小板的活性是影响ACS发病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最终红色血栓的形成一直是ACS发病公认的病理生理机制.体积较大的血小板有更大的血栓形成潜力,同时还和血小板聚集能力等多种血小板功能相关[1],所以MPV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小板活性的指标.本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明确MPV在ACS中UA, NESTEMI和STEMI三类患者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计算GRACE评分来说明MPV在ACS患者在院风险评估以及出院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碎裂QRS波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可能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心电学新指标.推测由于心肌瘢痕导致了室内除极电活动的不均一传导,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新出现的R'、R波切迹或S波粗顿-即碎裂型QRS波为其可能的形成机制[1].本文主要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伴fQRS和不伴fQRS以及fQRS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OMI患者fQRS及其时限的临床价值.
  •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研究[1]显示,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慢性心房炎性反应的发病机制并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二者关系研究与报道不多,而且不同学着观点与意见不一[2].本研究对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用13C呼气试验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测定,并研究hs-CRP、左心房内径等相关指标,探讨Hp感染、hs-CRP水平以及左心房内径大小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 摘要:既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血浆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性1-3.近年来,临床采用多种途径升高血浆HDL-C的浓度,但却未取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011年的AIM-HIGH临床试验4及2014年的HPS2-THRIVE临床试验5结果均显示烟酸能升高患者HDL-C,但临床主要终点事件却未减少.通过CETP抑制剂升高HDL含量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Torcetrapib6虽能使血浆HDL-C水平增加,但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反而随之增加,并未产生预期的临床疗效.这一结果使得其他的CETP抑制剂,如dalcetrapib、anacetrapib及evacetrapib的临床试验变得更加谨慎.因此,以HDL-C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冠心病事件发生率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不仅体现在HDL-C浓度水平上(HDL量),可能更重要的是体现在HDL的功能水平上(HDL质).本课题拟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固醇逆转运能力,同时对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评估血清胆固醇逆转运能力是否能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 摘要:Frank征,亦称:Frank's征、耳褶心征。最早由Frank ST在1973年提出,他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从而得到启示,对有耳垂皱褶者行冠脉造影,其中发现约90%患有冠心病。于是提出了诊断性的耳垂皱褶常能预示存在冠心病,并用以筛查和诊断心血管病变。且Frank征可能对于小于60岁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筛查性。Frank征的形成机制可能系耳垂长期血运障碍导致皮肤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断裂造成皮肤老化所致,因为动脉硬化可能不仅仅发生在心、脑、肾的大血管上,在耳垂血管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国外有文献总结Frank征的敏感性48%,特异性达88%,亦有文献报道双侧耳垂折痕较深者多数提示LAD病变。因此Frank征可被应用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及预防。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62岁,一个月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器术前即发现频发室早,此次系因心悸胸闷入院。
  •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冠脉CTA凭借其无创、经济、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冠心病的筛查诊断,尤其是双源CT及多排(128和320排)CT的出现,扫描速度可达45cm/s,在1/4心动周期内即可完成冠脉成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冠脉成像质量及降低了受心率等条件的限制。虽然冠脉CT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93%以上,但仍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假阳性及未能真实反映病变情况。这些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不仅与硬件设备有关,还与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运动、以及病变的特殊性等有关。病例1冠脉CTA显示前降支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而冠脉造影显示为完全闭塞病变。考虑主要原因是由于闭塞病变较短、侧枝循环建立完善,闭塞远端血管对比剂逆向显影充分,从而显示为重度狭窄病变,未能反映完全闭塞病变的真实情况。病例2可见患者冠脉CTA错层伪象,由于患者存在频发室性早搏,故考虑为导致错层伪像主要原因。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结果,为慎重起见,选择下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最终经冠脉造影证实右冠断端为伪像。综合上述病例可见,由于病变的特殊性及各种原因,真正完全闭塞病变,冠脉CTA可显示为重度狭窄等非完全闭塞病变影像(我中心此类病例并不少见,我中心并成功利用此特点完成冠脉CTA指导下开通复杂CTO病变多例)。同时,断端远段血管显影良好的高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病变,有可能由于侧枝循环建立良好、亦有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成像而致伪影。为谨慎起见,在冠脉CTA表现特殊情况下,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应选择冠脉造影进一步评估冠脉病变。
  • 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钠泵功能明显受损,而钠泵活性降低又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另外,钠泵信号通路障碍也是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因素。而地高辛抗血清能够与内源性洋地黄素结合,减轻其对钠泵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以后如果能够研制出起到钠泵保护作用或者激动钠泵信号通路的药物用于临床,这将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带来新的曙光。
  • 摘要: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室性早搏发病率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其发病大概为1%至4%[1].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术.随着导管消融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的疗效不断提高,其适应症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三维标测系统的推出,更是让导管消融技术突飞猛进.与既往在X线透视下进行室性早搏标测和消融的传统手术方式对比,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后手术耗时短、X线曝光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也提高了,证实其在导管消融领域的巨大潜能[2-3].本研究旨在观察Carto 3电生理导航系统指导室早导管消融相对传统手术方式的优势在何处。通过将血浆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检查手段,来说明频发室性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导管消融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
  •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群大幅增加。国内外众多电生理中心认为导管消融为治愈房颤提供了可能,近几年通过导管消融方法“隔离”病灶、改良心房的基质等,在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心,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高达90%,慢性房颤也有70~80%的成功率。但对房颤的治疗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导管消融治疗,都已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阶段,远未达到根治房颤这一终极理想目标。从1998年法国Pappone提出点消融至今不过20年,期间衍生出了以上所列消融术式及方法。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肯定了肺静脉电隔离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基石”地位,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创立了今天大多数临床中心沿用的主流术式,即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导管消融,对左心房基质进行干预,通过增加消融径线和碎裂电位消融来提高消融成功率,但同时也提高了术后房速的发生率,在预防并发症方面近年来部分医院对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有研究表明其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亦有学者另辟蹊径,寻找全新的射频消融方法,如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射电消融术及超声指导的消融术等新型术式,但终将殊途同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完善,治愈心房颤动将成为可能。
  • 摘要:房颤和心衰经常因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共存。房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缺乏针对性治疗策略。尽管有大量的临床试验为单独存在的房颤和心衰提供不同治疗策略,但很少关注这两种疾病共存的治疗方案。所以当管理一个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临床医师应意识到常见疾病共存的预后以及合理治疗策略。
  • 摘要: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通常是指冠状动脉动造影(coronary amgiography,CAG)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40%且≤70%的病变,虽然它能较好地分析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和受累范围,但CAG是冠状动脉管腔二维投影图像,不能反映斑块的真实体积和结构,无法预测哪些斑块会发生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目前关于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虚拟组织学一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virtual histology VH-IVUS)与传统的CAG方法对临界病变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 摘要: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是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热点课题之一,从狭义上可定义为目测狭窄程度为50%~70%的冠脉病变(又称轻中等程度狭窄).因冠脉造影(CAG)提供的有限信息,给予药物治疗或是介入治疗,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研究[1-2]提示部分突发急性心血管病事件患者在CAG提示病变冠脉为轻中度狭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是导致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突发心源性猝死患者始动因素.研究还提示,斑块中坏死核、钙化比率增多及各占斑块比例增大与ACS的临床高危表现呈正相关性。因此,若能对易损斑块病变早期识别并对其干预治疗,对预防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冠状动脉造影(CAG)只能显像血管轮廓,只能看到血管腔的大小,不能看到血管壁和斑块的组成成分,从而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存在不足,尤其对于冠脉临界病变时,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由于不受投照体位的影响,能实时显示冠脉的横断面图像,可初步确定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了解管腔的形态及结构,了解管壁病变的性质,从而在评估及处理冠脉临界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但因房颤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尚未根本明确致病原因,故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近来有大量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病率及预后与血清炎性介质密切相关,炎症参与了房颤的各种病理过程,如氧化应激、纤维化及血栓形成等[1].现就目前炎症及炎症介质与房颤的相关性,抗炎可能治疗房颤作概述.
  • 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尽管诊治策略的不断改善,心力衰竭仍然是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心衰的诊治方法,减少死亡率.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病理生理学水平,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的单连短RNA,其在细胞质中可以与信使RNA (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信使RNA翻译或促进其降解,实现了基因转录和表达的负性调节。2006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miRNA在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调节作用。迄今为止,很多miRNA己被证明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下对miRNAs的功能、心衰时其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对心衰的诊治作一综述。
  • 摘要:冠脉开口病变是指距离开口3mm以内的病变。根据解剖特点,开口病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累及主动脉与右冠开口、左主干开口或大隐静脉桥开口连接部位的病变。2.非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累及前降支和(或)回旋支开口的病变。3.分支开口病变:累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入如对角支、钝缘支、锐缘支、右室支、左室后支和后降支开口的病变,也属于分叉病变的范畴。非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有如下特点:①多为分叉病变:②在处理病变时可能导致对侧血管开口狭窄;③一旦出现冠脉夹层,可能逆行撕裂,影响主支和对侧分支;④PCI术后的再狭窄可能影响到主支。采用精确定位通常需要前降支斑块未累及左主干末端,可实现完全覆盖病变;支架近段有足够的落脚点;与回旋支所形成的夹角适合植入支架而不对回旋支造成严重影响。采用crossover策略需要LCX起始部无明显狭窄病变。前降支与左主干之间的落差不大,如果大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后扩张球囊或串联支架(接力支架)的方法达成。LAD口部病变介入治疗的一个难题是定位困难,因为心脏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故支架在该部位会前后滑动,很容易出现斑块覆盖不全或伸进LM一部分的现象。LAD口部支架定位常耗费大量时间,导致长时间血流受阻,引起心肌缺血,导致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高展等研究报道DES治疗LAD口部病变,贯穿LM法和精确定位法均可显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精确定位法相比,贯穿LM法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降低再狭窄的趋势。因此对于非主动脉-冠脉及分支开口病变行介入治疗时,术前需密切关注分支与主支的内径悬殊大小,病变累及范围以及分叉的角度大小。其次如果决定采用精确定位时,除采用造影进行定位外,建议借助IVUS等影像设备术前评估、术中指导,术后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定位”。
  • 摘要:Wellens综合征是以心电图T波改变为特征,伴严重的左前降支冠脉近端狭窄的临床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当左室前壁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T波特征性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轻度增高,说明心肌有损伤坏死,这种损伤、坏死因深度浅(较心内膜下心梗还要浅),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那样的动态演变过程,只能够引起T波的特征性演变,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种看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Wellens综合征病人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与其他类型心绞痛症状相同,体格检查无特殊体征,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症状与心电图改变不同步,先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病史或心绞痛发作在前,心电图T波改变常出现在胸痛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多数在24小时)内,即心绞痛发作后的无症状期。大部分患者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正常,部分患者cThT (I)轻度升高,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weltens报道180病例中,只有21例(12%)同时有心电图变化和酶学增高。部分Wellens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出现左室前壁运障碍,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心脏磁共振延迟成像(CMT-MDE)检查可以发现小范围的心肌坏死。Wellens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据报道大约有75%的病人会出现心肌梗死。所以该综合征的意义在于早期识别前降支近端的不稳定病变,此类患者极易进展为急性ST段抬高的广泛前壁心梗,应尽早行PCI处理。一旦发生急性闭塞,即使争分夺秒地行急诊PCI也只能挽救部分心肌,对于那些即将发生急性闭塞的病变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避免一次STEMI是非常有意义的,行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病人价值大。值得注意的是当病人无胸痛发作时,存在Wellens综合症的T波改在变时,用运动平板试验去评价是否存在冠心病是不合适的。
  • 摘要:随着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器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植入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起搏器术后程控随访工作量的增加.起搏器术后程控和随访目前主要采用诊室内面对面的经胸遥测方式,这种随访不足之处是需要患者反复就医,占用了医生和患者大量时间.然而,这些常规随访中55%-70%患者随访结果正常[1,2],不需要修改参数,这无形中造成了医患双方时间和费用的浪费.况且,随访间期如果起搏器系统发生故障或工作参数不适当,特别是有些不伴随临床症状的,医生无法及时获知,就会延误了治疗时机,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数倍的医疗支出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成了目前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发展应用的起搏器远程监测技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该类型起搏器内配有特殊无线信号发射天线,植入体内后可将起搏器的参数和工作信息向外传输,经配备的终端放大,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系统,或网络系统传递给信息处理中心,并反馈给医生。使医生尽早的发现某些病情变化及起搏器系统参数异常,从而尽早的调整治疗方案
  • 摘要:纤维介素2(Fibrinogen-like protein2,FGL2),也称为FGL2凝血酶原酶,属于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超家族.有两种类型:膜型FGL2和分泌型FGL2(soluble FGL2,sFGL2).sFGL2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是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重要的效应性分子[1].研究[2-3]证实sFGL2作为一种免疫调节蛋白,具有调节T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炎症免疫反应在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破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研究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Treg、sFGL2和炎症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
  • 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血液循环中红细胞体积变异的一种定量指标,主要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测定的,比普通血红细胞涂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真实、准确,通常以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RDW的升高代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增大,它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大小形状的一致程度.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进行贫血的诊断和分类,尤其是在对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上面运用较多.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RDW升高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明显相关[1-6],但RDW增高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影响,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尚少.本研究主要探讨RDW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RDW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 摘要: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等作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尽管血清尿酸还不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显示,血尿酸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本文以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疗效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 摘要:早在1960年第一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就揭开了心肌缺血血运重建的历史,这50年来临床心血管医学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血管再生的问题[1].以往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是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新生血管形成修复的重要参与者,并可能提高血管相关疾病如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和灌注能力.然而,内皮细胞治疗的一大障碍就是很难获得足够的细胞.虽然,内皮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但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会逐渐失去其增殖潜力及功能.因此,找到可替代内皮细胞的种子细胞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Apelin可以操控干细胞定向血管分化。此外,随着Apelin浓度的增加,其诱导分化能力逐渐提高。因此,apelin在血管再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不仅揭示了Apelin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促血管生成因素,同时有助于血管再生医学的进步。
  •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目前实现再灌注再有效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但是急诊PCI过程中,当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时,可能造成冠状动脉内斑块脱落或大量微血栓形成,栓塞远端血管形成慢血流、无复流或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等[2],从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支架植入前血栓抽吸有望降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改善血流,已被欧美心肌梗死指南[3]作为Ⅱa类推荐.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PCI中血栓抽吸联合PCI与单纯PCI对心肌再灌注、心功能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目前认为PCI为治疗急性STEMI的主要方法,然而急诊PCI过程中,患者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较高,无复流的出现会导致心肌组织不能得到有效灌注,显著影响患者预后。急诊PCI术时血栓抽吸可明显减少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心肌功能,且不加出血的风险,临床是安全可靠的。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短,其在大量人群中的作用及长期的预后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
  •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患者多是由于折返机制所引起,其中典型的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两种室上速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90%左右[1],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有助于临床药物选择及射频消融的准备,临床上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有人提出包括V1导联QRS波假r波,下壁导联(Ⅱ,Ⅲ,avF)假性s波等用来鉴别PSVT的类型,但avL导联终末部切迹和avR导联假性r波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avL导联和avR导联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价。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室上速发作时出现avL导联切迹和avR导联假性r波或粗顿的发生率,并对比avL导联和avR导联对诊断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发现avL导联终末部切迹在AVNRT组的发生率为53. 4%,在AVRT组的发生率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假性r波或粗顿在AVNRT组的发生率为72.4%,在AVRT组的发生率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诊断AVNRT上,avR导联假性r波有更好的敏感性(72.4% VS 53.4%,P<0.01),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无统计学意义。总之,12导联中avL导联和avR导联对于鉴别PSVT有积极作用,并且avR导联有更高的敏感性,在分析心电图时应该把avL导联和avR导联列入重点范围,从而补充Vl导联、下壁导联在鉴别诊断AVNRT的准确性。
  • 摘要:avR导联是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电图时容易被忽视的导联,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有助于临床药物选择及射频消融的准备,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各种诊断标准先后被提出用来鉴别心动过速类型[1-3],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PSVT发作时avR导联形态的改变,探讨其对AVRT与AVNRT的区分作用。通过分析心动过速时出现avR导联QRS波终末形态以及ST段抬高来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过速的类型,分析得出avR导联QRS波出现假性:波或粗顿对AVNRT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而avR导联出现ST段抬高对鉴别AV RT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关于心率是否可以作为鉴别两种室上性心动过速过速独立的预测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本文也具有局限性,即没有更深一步分析两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各自折返机制分型对于上述改变的意义,综上所述,在心电图分析时应把aVR导联例入重点分析范围,尤其在鉴别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方面,补充下壁导联(Ⅱ、Ⅲ, avF)以及胸前导联(V1)在鉴别诊断PSVT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摘要: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被广泛应用.左室功能的改善状况与PCI术后血运重建效果密切相关,而前者主要取决于各节段室壁运动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性.因此,选择正确评价PCI手术前后缺血区域局部节段心功能变化的方法,对PCI疗效的评估十分重要.然而,传统检测局部节段心功能的方法均有不足之处.近年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受到重视,该技术不依赖于对心脏形状进行几何假设,显示室壁全貌,可通过测定室壁各节段局部容积变化量化左室局部功能,。本研究通过应用RT-3DE技术来观察PCI手术前后患者节段心肌功能的变化,为定量评价PCI血运重建效果提供一种有效的无创评价方法。
  • 摘要:随着中国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随之而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亦不断增加,且呈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症状、胸痛持续时间、心电图的改变以及传统心肌酶谱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患者约占75%,对于具有不典型症状、体征或心电图的其余25%的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更多依赖于生化标志物的检测,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肌红蛋白等传统心肌酶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出现时间较晚、特异性低以及多种疾病之间的交叉反应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新型的生化标记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阶段的出现时间、动态演变特征、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与传统心肌酶谱之间的相关性.
  • 摘要: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在产前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和心力衰竭为特征的心肌疾病.PPCM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心肌炎、病毒感染、妊娠期进入母体循环的胎儿细胞微嵌粒有关;而多次孕产史、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先兆子痈及妊娠期高血压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本例出现QT间期延长及恶性心律失常,除与原发病心肌损害重、心肌细胞复极延长有关外,还与低钾(虽然血清钾正常:3.6mmol/L,此时细胞内缺钾可能更为显著)有密切关系;低钾是引起心室颤动的重要诱因,低钾可引起QT间期延长,使心室肌复极离散度增加,当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伴R-on-T时易引起心室内多个折返,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从动态心电图记录来看,室速、室颤发作前均可见QT间期明显延长,室早触发,预示病情凶险。因此,对此类年轻初治的心衰患者,在用利尿剂时要警惕恶性心律失常,即使血清钾未低于3.5mmol/L,亦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在积极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支持治疗,积极补钾以尽快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 摘要:房颤射频消融引起胸腔积液有,合并肺动脉栓塞较少见,死亡率较高,对于消融术后出现胸腔内出血患者治疗时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 摘要: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对判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患者例数980例,结论可能存在偏差,需进一步大量临床病例观察,甲状腺功能影响心血管功能,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女性多见,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促使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漏诊。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初发的房颤患者,常规给以甲状腺功能测定,以便及早发现,尽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31岁,因"突发胸痛3小时"入院,生命体征:BP:94/60mmHg(左上肢)00/00mmHg(右上肢)HR:89bpmR:22次/分T:36.5°C。急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47×109/LNE:6.7×109/LHb:178g/L PLT:90×109/L心肌酶谱:CK:657IU/L个(38-174)CK-MB:46IU/L个(0-24)Myo(+)Tnl(+)
  • 摘要:急诊PCI术联合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于改善患者梗死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改善心肌微循环,减少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近期或远期心脏舒缩功能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全面有效地治疗STEMI,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高,远期预后不良,尽早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完成血运重建是当前主要的治疗策略.目前,经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临床上广泛采用的血运重建手段;但溶栓再通率不够理想,尤其是对于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本研究旨在观察在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溶栓疗效及近期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尿激酶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提高再灌注成功率,延缓心功能的下降。
  •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为防止支架内血栓的传统治疗方案是双联抗血小板以及肝素抗凝治疗[1]-[2].但多个相关研究都已证实,PCI术后肝素抗凝不但不减少心血管事件,而且增加出血事件[3]-[5].2011年、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修订指南虽已明确,对无并发症、简单病变的患者,PCI后停用肝素抗凝治疗(I B)[6]-[7],但肝素抗凝仍受到较大争议,ATLAST研究[5]认为对大多数PCI术后患者,即便有复杂病变、支架血栓高危因素,抗血小板药预防支架血栓已经足够,而肝素抗凝增加小出血的发生率.
  •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急性形成、继而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凶险疾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在短期内迅速有效的开通"罪犯血管",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脏收缩功能的最有效的措施[1].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改善心肌微循环障碍,减少无复流现象,改善心脏功能[2-3].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痉挛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通常,一支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梗死很常见,两支及以上冠状动脉同时闭塞很少见.观察到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例两支冠脉血管同时闭塞导致AMI的患者,并对该患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 摘要: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其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众多因子参与其中,近年来研究认为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围绕LP(a)、hs-CRP、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展开讨论.认为血浆LP(a), hs-CRP,BNP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判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益处。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63岁因反复胸痛2年,加重一周入院;近2年来出现反复发作胸痛,劳累时多发,为心前区绞痛,一分钟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近一周来症状加重,静息对亦有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十分钟左右伴出汗,于2015.4.14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药物控制平稳.有吸烟史20余年,每日15支左右,无酗酒史.有慢支病史十余年.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危重症,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约为50-60%(1).伴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此症状所导致的死亡率正在显著降低,尤其是其能够快速而有效的疏通心肌梗死中堵塞的血管,使冠状动脉供血能够恢复正常,避免心肌死亡,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住院死亡率.(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中往往起到辅助性作用,经反搏球囊进行充放气,能使主动脉内舒张压获得有效增加,提高冠状动脉供血正常化效应,减少收缩压,缩减左心室后负荷,避免住院患者死亡,有效提高其长期预后质量.
  • 摘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与心衰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1].对于HFpEF除了存在典型的心衰症状和体征以及射血分数保留的扩大左室,其诊断的关键在于找到提示显著舒张功能不全的左室充盈压(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sure,LVFP)升高的证据[2].然而,在许多患者中,由于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和/或疲劳,在正常的休息状态下,其LVFP和舒张功能量化参数却可以保持正常水平.在这些患者中,适当运动对于诊断HFpEF显得尤为重要.本综述旨在讨论生物标志物在诊断早期HFpEF(运动诱导性HFpEF)中的作用和LVHP与新标志物的关系。
  • 摘要:据最新流行病学统计,全球威胁人类健康及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仍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状态等传统冠心病高危因素仅能解释约80%的心血管事件[2].因此,需要有新型血清生物标记物来增加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近年大多数人体和动物实验发现,血清RBP4作为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脂类代谢、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等密切相关[3];不仅如此,血清RBP4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显著相关[4][5].本实验目的是结合HCY、hs-CRP水平变化,分析RBP4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它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RBP4有望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进而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一个预测指标。RBP4具有经济、方便、简单、易获得等优点,能够为平日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对于RBP4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争议,本实验入选样本有限,其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讨论。
  •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狭窄伴有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Q波与非Q波)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由于NSTEMI和UA有时在临床上难以鉴别,而治疗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别,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1].NT-proBNP是钠尿肽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NT-pro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之间成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组的平均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三支病变组的平均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两支、单支病变组(P<0.05)。提示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NT-proBNP浓度逐渐增高。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经典方法。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Gensini评分越高,本研究NT-proBNP与其保持相关关系,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
  • 摘要:2013年欧洲心脏学会发布的高血压诊疗指南指出,基于过去10年间的21项研究数据,欧洲一般人群的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0%~45%,并将随着年龄增长呈大幅上升趋势[1].2012年日内瓦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和心脏病导致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杀手.血压升高很可能会引起脑的结构异常,从而引起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异常,工作记忆被认为是认知功能的核心组成成分,工作记忆是推理、判断、思维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本次研究采用客体工作记忆实验范式探索首发高血压患者客体工作记忆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并研究首发高血压患者客体短期记忆是否受到影响,同时研究比较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程度与客体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